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召开第一批纺织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评审会,审议信用办公室提交的第一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初评意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杜钰洲、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许坤元、王天凯以及信评委副主任委员、委员、信用办工作人员等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根据商务部和国资委2009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三批行业信用评价参与单位名单的通知》(商信用函字[2009]3号)的精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第三批行业信用评价参与单位。在商务部和国资委领导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自2010年3月15日起开展了第一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工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严格执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总体方案》,以本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按照“求实客观、企业自愿、公开透明、服务会员、扶优扶强”的原则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经协会信用办初审、信用评价专家复审并报协会信用评价委员会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
5月5日,第一批纺织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信用办主任叶志民主持。在当天的会上,信用办副主任徐建华就第一批参评企业申报情况及初评结果作了详细汇报。“根据《管理办法》规定,信用评价实行信用办组织专家初评、信评委终评的两级评审制度,按初审、公示、终审、备案、授牌、年度复查的程序进行。”徐建华介绍说,信用办自3月下旬开始受理第一批申报企业申报材料,并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一审和二审,撰写企业信用评价初评报告草稿,确定初评等级。
4月20日—5月4日,协会信用办在中国反商业欺诈网和中国纺织信用网公示了第一批31家企业的初评结果,征求社会意见。据了解,在这31家企业中,毛纺、家纺企业各有7家;棉纺色织企业5家:勘察设计企业3家:麻纺、产业用、印染企业各2家;丝绸、纺机、综合性企业各有1家。
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首批31家企业是在企业自愿前提下开展信用评价的。协会信用办严格根据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对各企业基本条件、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发展潜力和产品、服务等要素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评价报告是评价专家基于对企业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判断得出的结论,旨在形象地反映申报企业在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产品竞争能力、发展潜力、社会责任、信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首批评价结果已分别报送商务部和国资委备案,经备案批复后,首批获得纺织行业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即将诞生。

根据商务部和国资委2009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三批行业信用评价参与单位名单的通知》(商信用函字[2009]3号)的精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第三批行业信用评价参与单位。在商务部和国资委领导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自2010年3月15日起开展了第一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工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严格执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总体方案》,以本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按照“求实客观、企业自愿、公开透明、服务会员、扶优扶强”的原则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经协会信用办初审、信用评价专家复审并报协会信用评价委员会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
5月5日,第一批纺织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信用办主任叶志民主持。在当天的会上,信用办副主任徐建华就第一批参评企业申报情况及初评结果作了详细汇报。“根据《管理办法》规定,信用评价实行信用办组织专家初评、信评委终评的两级评审制度,按初审、公示、终审、备案、授牌、年度复查的程序进行。”徐建华介绍说,信用办自3月下旬开始受理第一批申报企业申报材料,并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一审和二审,撰写企业信用评价初评报告草稿,确定初评等级。
4月20日—5月4日,协会信用办在中国反商业欺诈网和中国纺织信用网公示了第一批31家企业的初评结果,征求社会意见。据了解,在这31家企业中,毛纺、家纺企业各有7家;棉纺色织企业5家:勘察设计企业3家:麻纺、产业用、印染企业各2家;丝绸、纺机、综合性企业各有1家。
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首批31家企业是在企业自愿前提下开展信用评价的。协会信用办严格根据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对各企业基本条件、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发展潜力和产品、服务等要素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评价报告是评价专家基于对企业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判断得出的结论,旨在形象地反映申报企业在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产品竞争能力、发展潜力、社会责任、信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首批评价结果已分别报送商务部和国资委备案,经备案批复后,首批获得纺织行业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即将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