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为探讨依据,探索了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贫困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 实施措施不力 实施成效 完善办法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保障人民享有受教育的机会。2007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落实好这个政策体系,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具有重大意义。为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不断探索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措施
1.成立学生资助中心,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为实现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2008年5月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建立了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队伍,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人力和制度保障。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资助中心由一名教师负责,下设由学生组成的资助中心常务助理和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具备完备的工作职责、管理条例、工作机制、工作计划等,是一个为贫困学生服务,对贫困学生管理的组织。学生资助中心的成立全面促进了全院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建立贫困学生评议体系,创建“量化评价、公开自评”的新模式。当前,贫困学生的教育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对贫困学生评议体系的探索,目的是实现贫困学生评价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该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写实性评价或民主评议打分的做法,其核心为“量化评价、公开自评”。
每年国家和学校划拨给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总额超过170万元,为了让国家和學校的资助资金奖励给最优秀的学生,资助最需要的学生,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贫困学生评议体系,在全院范围内对贫困学生进行评定的考核,作为奖助学金评定的依据。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一名贫困学生进行自评和民主评议。通过学年总结会的方式,让贫困学生总结自己的思想情况,个人家庭经济情况、消费情况、学习情况、违纪情况、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等,然后进行自评,全班同学针对上述五个方面,从备选项中进行选择,对该名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自评和民主评议结果将转化为分值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全班贫困学生中按分数高低排出名次,以此结果作为参考条件,按照《沈阳农业大学国家(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自强奖学金评选办法》的规定进行奖助学金评定。此评议方法具有客观性、公平性、公开性、量化性等诸多优点,使评定依据有据可查,降低了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强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该评议方法实施两年来,全院无一名贫困学生对奖助学金评定结果产生异议,极大提高了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实效性。
3.开展贫困学生现状问卷调查,为制度制定提供依据。在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贫困学生中开展“贫困学生现状”问卷调查活动,调查内容主要分为学习、生活、思想三部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47.6%贫困学生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而其他同学或者打工,或者上网玩游戏;月生活费在300—500元的贫困学生占71.1%,相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月消费千元左右的平均值来说,这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很差,由此而导致22.7%的学生心情压抑,对前途感觉一片迷茫;超过一半的贫困学生认为贫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强自立的性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最重要的,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对于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迫在眉睫,而建立更加完善的贫困学生评议体系是约束学生良性发展,保证资助政策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探索新的模式。
4.评选“自强之星”,使榜样力量得以传扬。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专家申自力说过,人的潜意识里总需要获得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价值的肯定。贫困生由于经济上得不到满足、得不到肯定。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文体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实现自我满足。为了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帮助贫困学生建立信心,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由学生自主报名,班级推荐,辅导员推荐,院资助中心评定审核在学习、文体、组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全院范围内宣传表彰。在表彰“自强之星”的同时为贫困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带动贫困生发掘潜力,发挥特长,使广大贫困学生发展有目标,前进有方向。
5.开展诚信教育,塑造学生诚信品质。为了积极响应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系列活动的号召,加强贫困学生诚信教育,提升贫困学生道德修养,营造诚信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才,在全院贫困学生范围内,举行以“诚信铸就品质,诚信决定未来”为主题的诚信征文活动。共计352名贫困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学生在文章中纷纷表达了对诚信理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中心思想。最后评选出5篇文章在学院范围内宣传报道。此次活动将对减少贫困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减少贫困学生材料弄虚作假现象、减少贫困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感恩回馈的思想。贫困学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资助力度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社会各界也为资助贫困学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为了培养贫困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资助他们的集体或个人心存感激,懂得回报,学院组织了以感恩教育为目的的“回馈社会,爱心捐助”活动,贫困学生捐出自己的钱或物品,捐助给更需要的人,将爱心传递,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通过此项活动,培养了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了贫困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成效
1.贫困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为贫困学生评选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实施两年来,已对1287人次贫困学生进行认定、评议,材料真实完备,评定各类奖助学金1234人次,无一名贫困学生对评定结果产生异议。
2.通过诚信和感恩教育活动,学生“诚信为荣,感恩回馈”的思想正在逐渐形成,各项志愿者活动参与踊跃,效果良好。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215名毕业生,目前银行反馈的还款记录均为良好。
3.通过“自强之星”的评选,使广大贫困学生发展有目标,前进有方向。贫困学生的获奖学金比例2009年较2008年提高2个百分点,违纪率降低1个百分点。实践证明,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实施的贫困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是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
4.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贫困学生评议体系保证了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公平性,而且评议过程既给铺张浪费的贫困学生规范了约束条件,也为迷茫中的贫困学生指明了方向。贫困学生评议体系的建立对于做好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办法
1.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反映的是贫困学生的普遍情况,不能反映出有特殊情况或家庭发生突变等个别学生的情况。因此还要深入了解贫困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使资助工作有的放矢,增强工作有效性。
2.贫困学生评议体系中的民主评议部分是公开评议,这对很多性格内向、不能正确认识“贫困”问题的贫困学生是个挑战。因为贫困学生在心理上往往很脆弱,自卑感很强,因此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在贫困学生认定过程和评议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贫困学生的尊严。
3.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容易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人心。因为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展成熟的阶段,难免会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消极言论的影响,拜金主义、攀比思想、读书无用论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们的意志,使很多贫困大学生急于求成,误入歧途,所以对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更需要坚持连贯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建立更加成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贫困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小平.独立学院贫困色工作的几个问题[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72-75.
[2]李林,周震.独立学院贫困生工作现状及助困体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7,(6):19-21.
[3]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96-102.
[4]薛浩.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6,(7):65-66.
[5]李娟维,和建华等.论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6):57-59.
[6]姜程.浅析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问题.中国教育,2009,(增):19-20.
关键词: 贫困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 实施措施不力 实施成效 完善办法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保障人民享有受教育的机会。2007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落实好这个政策体系,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具有重大意义。为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不断探索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措施
1.成立学生资助中心,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为实现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2008年5月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建立了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队伍,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人力和制度保障。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资助中心由一名教师负责,下设由学生组成的资助中心常务助理和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具备完备的工作职责、管理条例、工作机制、工作计划等,是一个为贫困学生服务,对贫困学生管理的组织。学生资助中心的成立全面促进了全院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建立贫困学生评议体系,创建“量化评价、公开自评”的新模式。当前,贫困学生的教育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对贫困学生评议体系的探索,目的是实现贫困学生评价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该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写实性评价或民主评议打分的做法,其核心为“量化评价、公开自评”。
每年国家和学校划拨给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总额超过170万元,为了让国家和學校的资助资金奖励给最优秀的学生,资助最需要的学生,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贫困学生评议体系,在全院范围内对贫困学生进行评定的考核,作为奖助学金评定的依据。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一名贫困学生进行自评和民主评议。通过学年总结会的方式,让贫困学生总结自己的思想情况,个人家庭经济情况、消费情况、学习情况、违纪情况、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等,然后进行自评,全班同学针对上述五个方面,从备选项中进行选择,对该名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自评和民主评议结果将转化为分值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全班贫困学生中按分数高低排出名次,以此结果作为参考条件,按照《沈阳农业大学国家(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自强奖学金评选办法》的规定进行奖助学金评定。此评议方法具有客观性、公平性、公开性、量化性等诸多优点,使评定依据有据可查,降低了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强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该评议方法实施两年来,全院无一名贫困学生对奖助学金评定结果产生异议,极大提高了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实效性。
3.开展贫困学生现状问卷调查,为制度制定提供依据。在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贫困学生中开展“贫困学生现状”问卷调查活动,调查内容主要分为学习、生活、思想三部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47.6%贫困学生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而其他同学或者打工,或者上网玩游戏;月生活费在300—500元的贫困学生占71.1%,相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月消费千元左右的平均值来说,这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很差,由此而导致22.7%的学生心情压抑,对前途感觉一片迷茫;超过一半的贫困学生认为贫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强自立的性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最重要的,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对于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迫在眉睫,而建立更加完善的贫困学生评议体系是约束学生良性发展,保证资助政策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探索新的模式。
4.评选“自强之星”,使榜样力量得以传扬。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专家申自力说过,人的潜意识里总需要获得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价值的肯定。贫困生由于经济上得不到满足、得不到肯定。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文体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实现自我满足。为了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帮助贫困学生建立信心,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由学生自主报名,班级推荐,辅导员推荐,院资助中心评定审核在学习、文体、组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全院范围内宣传表彰。在表彰“自强之星”的同时为贫困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带动贫困生发掘潜力,发挥特长,使广大贫困学生发展有目标,前进有方向。
5.开展诚信教育,塑造学生诚信品质。为了积极响应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系列活动的号召,加强贫困学生诚信教育,提升贫困学生道德修养,营造诚信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才,在全院贫困学生范围内,举行以“诚信铸就品质,诚信决定未来”为主题的诚信征文活动。共计352名贫困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学生在文章中纷纷表达了对诚信理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中心思想。最后评选出5篇文章在学院范围内宣传报道。此次活动将对减少贫困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减少贫困学生材料弄虚作假现象、减少贫困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感恩回馈的思想。贫困学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资助力度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社会各界也为资助贫困学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为了培养贫困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资助他们的集体或个人心存感激,懂得回报,学院组织了以感恩教育为目的的“回馈社会,爱心捐助”活动,贫困学生捐出自己的钱或物品,捐助给更需要的人,将爱心传递,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通过此项活动,培养了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了贫困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成效
1.贫困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为贫困学生评选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实施两年来,已对1287人次贫困学生进行认定、评议,材料真实完备,评定各类奖助学金1234人次,无一名贫困学生对评定结果产生异议。
2.通过诚信和感恩教育活动,学生“诚信为荣,感恩回馈”的思想正在逐渐形成,各项志愿者活动参与踊跃,效果良好。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215名毕业生,目前银行反馈的还款记录均为良好。
3.通过“自强之星”的评选,使广大贫困学生发展有目标,前进有方向。贫困学生的获奖学金比例2009年较2008年提高2个百分点,违纪率降低1个百分点。实践证明,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实施的贫困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是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
4.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贫困学生评议体系保证了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公平性,而且评议过程既给铺张浪费的贫困学生规范了约束条件,也为迷茫中的贫困学生指明了方向。贫困学生评议体系的建立对于做好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办法
1.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反映的是贫困学生的普遍情况,不能反映出有特殊情况或家庭发生突变等个别学生的情况。因此还要深入了解贫困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使资助工作有的放矢,增强工作有效性。
2.贫困学生评议体系中的民主评议部分是公开评议,这对很多性格内向、不能正确认识“贫困”问题的贫困学生是个挑战。因为贫困学生在心理上往往很脆弱,自卑感很强,因此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在贫困学生认定过程和评议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贫困学生的尊严。
3.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容易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人心。因为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展成熟的阶段,难免会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消极言论的影响,拜金主义、攀比思想、读书无用论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们的意志,使很多贫困大学生急于求成,误入歧途,所以对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更需要坚持连贯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建立更加成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贫困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小平.独立学院贫困色工作的几个问题[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72-75.
[2]李林,周震.独立学院贫困生工作现状及助困体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7,(6):19-21.
[3]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96-102.
[4]薛浩.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6,(7):65-66.
[5]李娟维,和建华等.论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6):57-59.
[6]姜程.浅析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问题.中国教育,2009,(增):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