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帮你踢好“临门一脚”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12年寒窗苦读是否有成果,高考可谓“一锤定音”。许多同学已具备捧金夺银的实力,但是临场能否发挥自如,获得自己希望中的成绩?
  (1)良好的心态是“根基”。良好的情绪催开智慧之花,考生能否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一种松紧适度的状态——心存忐忑不安的感觉,但又不乏兴奋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2)高考无异于一次测验。如果我们把高考看得淡一些,将它“浓缩”成为一次普通测验,或许我们就能宽慰自己尽力而为即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可实现的目标,自然胸有成竹,这样做起来更能得心应手。
  (3)家长莫施加无形的压力。考生在考试时期,最重的压力不是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而是来自家长的企盼和过分的关爱。每考完一门,不要追问孩子考得如何。考试对任何人来说,都会有遗漏闪失,不必关注不可挽回的损失,避免影响心情,妨碍做后面的事情。
  (4)高考前时间需合理利用。考前复习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复习计划。将重点、课堂摘记等内容梳理一遍,将知识系统化,刺激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不要过于疲劳。此时相当于体育比赛前的热身,有利于考试中发挥水平。
  (5)熟悉考场环境。找到考场后不要马上离开,最好在座位上坐一会儿,感觉桌椅的舒适程度。望一望窗外风景,写上几个字,找一找平时读书时的感觉,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些,放松一下情绪。
  (6)答题时要合理分配时间。涂写答题卡注意准确,审题要仔细,下笔要大胆,就像参加模拟考的思路答卷,如果遇到难题可暂时放弃它。要相信:细心+大胆=成功。
  (7)考完后不要忙于对答案。有的同学习惯于通过对答案来去除内心的不踏实感觉。若正确的话,暂时是一种心理安慰,而一旦错误就会引起担心、后悔等不良心情。考完一门科目即在心中“放下”,一门没考好并不等于全盘皆输,学会暂时“忘却”和“放弃”,我们能做的事情是通过后面的努力弥补损失。
  和很多情绪一样,焦虑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它可能在高考的过程中与我们为伴,其实,这不是高考者的“特权”,我想大家多少都有过焦虑的体验,让我们认识它并想办法驾驭它,这样留给我们的就不仅仅只是畏惧和不安,还有勇气和力量!
其他文献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的一篇《一剪梅》,道尽了多少缠绵的相思。在湖南省会同县,也有一座叫“西楼”的小村落。偶尔惊鸿一见,月色特别好的时候,这座叫西楼的小村子就会从脑海中“走”出來,邀请我再去爬一爬高高的塔楼,赏一赏那里的月色。  从村落上方鸟瞰,一条清澈的河流呈“S”型从村庄穿过,正好将西楼分成八卦太极图的两半,巧的是,村落的祖先曾分别在八卦鱼的“阳眼”和“阴眼”上筑起了村中的两栋地标建筑
本文通过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论述,提出管理方案和应对措施,对精准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In this paper, the key factors
作家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體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是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这种感慨,我们都有过。拥有时,只觉得太过寻常,根本体会不到有多幸福。健康时不会想到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