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蜡面茶”考略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zh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面茶"是唐宋时期的名贵茶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香料膏油,印制成饼,光润如蜡,故得名"蜡面茶"。"蜡面茶"制作起于唐代,文献中最早记载的"蜡面茶"是湖南的"灉湖茶"。南唐中后期至宋代,以福建建州茶为原料制作"蜡面茶",北宋时制作工艺达到顶峰。"蜡面茶"主要作为贡品进贡皇室,由皇帝颁赐给朝臣,有时也作为礼物赠送邻国,民间罕见。据文献记载,"蜡面茶"除作为饮品,还有医用和制香两种使用途径。从唐末到元代,文人诗词对"蜡面茶"多有题咏,反映了"蜡面茶"的广泛社会影响。
其他文献
在简要论证"6σ管理"对于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适应性基础上,构建了基于"6σ管理"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模式,并就其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等工作流程和规制予以阐释,提出
社区矫正制度根基有三:一是社区及功能理论,二是新派理论,即刑事实证学派社会责任理论,三是刑事理性。社区矫正的事实基础在社区,社区的教化功能是矫正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