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略的重要补充部分,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又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与发展民族地区图书馆,是保障我国实现各民族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路径。同时,贫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背篼图书馆的影响为思路,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若干路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图书馆 背篼图书馆 文化扶贫
分类号 G258.2;G259.2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7.014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Talking About the Basket Carrier Library in Dagua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Deng Yuxia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ystem in ethnic areas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part of the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ystem.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asic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in poor ethnic areas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asket Carrier Library in Daguan County, Zhaotong City,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ath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in China.
Keywords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Basket carrier library.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0 引言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山区农业县,县城建在山坡上,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大关县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许多村子不通公路,汽车无法到达,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许多地区常见的文化广场、文体设施、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在这里变成一种奢望。2016年6月,大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和大关县图书馆通过志愿者招募的形式成立了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服务队通过背篼的方式,把图书和相关文化用品用背篼定期送到村庄,让村民们也能享受到图书带来的文化熏陶[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但仍然存在起步晚、底子薄、覆盖不够全面等问题[2]。2009年7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一份重要文件,文件对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均等化发展和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的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这些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以解决民族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的公共文化覆盖不完整、发展不均衡和文化基础设备不达标的问题[3]。随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种支持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也相继出台,如2016年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通过全国人大会议表决,内容就包括“国家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4];同年11月,《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5],其中第七条内容为:“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送来了春风。本文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背篼图书馆起源、发展、影响入手,对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完善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进步提出了若干设想。
1 大关县“背篼图书馆”,民族贫困地区图书馆服务的星星之火
自从2016年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第一次送书到大关县何家坡村后,背篼图书馆的志愿者们就成了当地村民最受尊敬的人,每次他们来送书,村民们都要从村口跳着苗族舞蹈来欢迎他们,村里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村民家口的房顶就成了背篼图书馆活动的場所,背篼图书馆还把书架设在当地村民家中,为村民们提供免费图书借阅服务。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的人数由最初的十余人,慢慢发展到几十人,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背篼图书馆”这个队伍中来,志愿者们不但积极参加活动,还热心捐助各类图书和文化用品,随“背篼图书馆”一起送到大关县村民手中。 为了确保送书进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大关县成立了以大关县图书馆馆长常绍慧为队长的“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定期到各服务点巡回提供送书服务,顺便带上志愿者们捐赠的物品,在各服务点组织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作文指导和竞赛、为村民提供视频亲情电话服务、组织各类文化游戏等活动,解决大关县山区群众文化生活匮乏和农业生产知识缺乏及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图书不足等突出问题。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还将当地留守儿童组织起来进行集中阅读辅导,并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采取分龄阅读方式,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阅读辅导。2017年5月,大关县委政府还制定了背篼图书馆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作方案,动员社会各界一起来关爱大关县山区留守儿童,截至到2017年底,全县已经建成固定的背篼图书室11个[6]。2019年底,随着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茶园村民小组和木杆镇漂坝村安置点背篼图书馆的建立,最终实现了大关县9个乡镇背篼图书馆的全覆盖[7]。大关县背篼图书馆作为西部贫困民族地区重要文化阵地,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小背篼托起大希望
2.1 促进国家扶贫事业发展
2016年11月17日《中国文明网》、2017年12月24日《新华网》对背篼图书馆的事迹进行报道,央视频道CCTV3《文化十分》栏目也对背篼图书馆制作了专栏节目播出。背篼图书馆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为背篼图书馆捐献物资。中华慈善总会听说了背篼图书馆的故事后,和大关县签署了捐赠3700册图书的协议,这批捐赠的书籍已经顺利交付给了背篼图书馆。2017年11月27日,背篼图书馆的志愿者们又一次赶往位于海拔2100多米的悦乐镇新寨村海坝村民小组,从大关县城出发要走2个小时的泥泞公路,加上步行2个小时绕山起伏的山路才能赶到海坝,背篼图书馆的志愿者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来到了海坝,把背篼里的图书和文化用品送到了村民手中,而海坝的村民们也用最隆重的“拦路酒”仪式来欢迎志愿者们的到来。在背篼图书馆计划的影响下,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村的公路已经建成通车,结束了何家坡村长期不通公路的历史,悦乐镇新寨村海坝苗寨的安置搬迁任务也顺利完成,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2 改善留守儿童阅读环境
大关县许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孩子要走好几公里山路步行到学校,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在多个村建立了“留守儿童流动图书室”,通常把图书室设村组长家里,由村组长负责日常管理,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科普图书、绘本、课外学习辅导等阅读资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背篼图书馆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留守儿童流动图书室”为服务阵地,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每季度回来更换、补充图书,还为孩子们带来系列的文化游戏活动,并组织开展作文竞赛,激励孩子们多阅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2.3 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在巡回送图书的同时,特别注意当地村民最缺少什么知识和最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根据村民的需求邀请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员一起下乡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2017年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村里养的羊因为疫病死亡了許多,村民张银波因为从背篼图书馆设在村里的书架上看了几本关于养殖方面的书,学会了防治家畜疫病的方法,从而避免家庭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背篼图书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技能和获取信息,也为扶贫工作的开展和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8]。
2.4 “背篼图书馆”助力政府政策宣讲
由于大关县地理环境的原因,许多村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导致部分村民思想相对封闭落后,他们对国家的许多政策并不了解,甚至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有的地区让邪教分子趁虚而入,在思想上误导村民[9]。背篼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巡回送书的机会,向村民宣读国家有关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把当地苗族同胞的思想重新拉回正轨上来。许多苗族同胞在听了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的宣讲后,倍受感动,也要求加入到背篼图书馆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与服务队一起向当地苗族同胞宣传国家政策,共同抵制民族地区非法宗教活动。截至2019年上半年,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共计举办十九大精神宣传会5次,由于部分苗族同胞对汉语不熟悉,服务队还采取了双语讲解的办法,有效遏制了非法宗教和迷信活动在当地的滋生,使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偏僻的民族地区也能得到传播。
3 “背篼图书馆”引发的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思考
3.1 体现民族地区图书馆责任担当
3.1.1 加强民族区域本地图书馆文化普及意识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无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图书馆,还是贫困地区的图书馆,都承担着为公众提供文献阅览、普及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民族地区图书馆自然也具备同样的职责。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属于边远及偏僻的地方,除了经济发展落后,文化事业建设也相对滞后,当地民众文化程度不高且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意识不明显,民族地区民众在信息获取及知识普及程度上仍然处于下游水平,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在提高当地民众的知识获取意识上下功夫,把普及文化、唤醒当地民众获取知识的意识当成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坚持普惠公平的原则,在现有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为民族地区民众提供最大化的文献需求保障。《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提到,任何人都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业界学者也多次呼吁图书馆要在国家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黄辉[10]调研了广西省桂平市下湾镇文化扶贫工作情况,研制出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的精准识别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图书馆可利用大数据创建扶贫服务平台,提倡图书馆重点打造数字文化扶贫;周力虹、崔程和李白杨[11]调研了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状况,以电话访谈的方式对我国29所民族地区一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指出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民族区图书馆事业的若干对策。 3.1.2 坚持文化扶贫本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图书馆一般由当地政府拔款兴建,属于全额拔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图书馆本着平等、公益、均等、免费的原则为地区提供服务[12]。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总体上仍处于相对落后水平,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内生动力也仍然欠缺,公共文化事业也远远落后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文化推广机构,应当承担起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责任,结合本地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针对当地贫困户所面临的困难,打通扶贫部门与贫困户之间的信息通道,为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帮助,积极为民族地区贫困户实现“造血”功能提供信息支撑。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努力发掘当地旅游特色资源和特色旅游文化,为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搭建以民族特色、户外活动、风情体验为主的精品研学渠道,从而有效实施文旅整合,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3]。如2019年2月,云南省红河州图书馆接待了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心的研学团队,该团队以“走进滇南腹地,体验民俗民风”为主题,除了参加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的“米线文化”和特色建筑,还参观了红河州图书馆与博物馆,此举不仅促进了红河州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的推广,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之,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化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自我转型需要。
3.1.3 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担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包括少数民族风情、特色舞蹈、生活习惯、服饰艺术等。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民族地区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部分民族风俗已经淡化甚至失传,民族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地区图书馆除了为当地民众提供文献服务外,还应把民族文化的记录和保留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民族地方特色的馆藏文献库[14]。同时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扶持,与地方各部门如博物馆、文化与旅游部门等建立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民族区非物质遗产保存与整理工作。民族地区图书馆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收集和保存,为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作出了具体贡献,也体现出了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民族担当精神。
3.2 利用民族地区乡镇学校发展图书馆服务网点
民族地区乡镇及广大山区交通环境不便,图书馆服务无法完全辐射到各个乡镇。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乡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公共文化设施也无法跟上民众需求。乡镇学校作为当地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民族贫困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15],在文化设施有限的情况下,乡镇学校也可以充当阅读与文化功能的排头兵,前提是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和得到社会各界支持的文献资源,形成以乡镇学校为中心的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具体措施为:一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在乡镇学校设置图书服务点,定期轮换各服务点图书资源;二是各服务点加大对儿童的阅读培训,使民族地区儿童能够尽早接触图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三是增加各服务网点的服务时间,使学校图书室在寒暑假也能定期对学生开放,以解决民族地区学生假期期间阅读资源不足问题;四是加大服务点所在学校学生阅读课程的比重,由教师安排阅读任务,加大对学生阅读时间要求,并适时开展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竞赛和写作比赛,促进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需求。
3.3 发挥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基层带动作用
县级图书馆深入到民族地区开展送书上门流动服务,除了送图书还可以送活动、送文化、送技术等,为种养专业户提供建立对口援助档案,提供相关的专题资料和技术指导。如2019年11月下旬,云南省巧家县图书馆在崇溪镇羊鹏村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举办农业科学养殖技术、及农村劳动力实用型技术培训活动,采取农业技术理论讲解和实操配合的方式,针对当地产业类型,开展以农业种养技术、技工培训和政策宣讲为主的培训活动。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及在大关县背篼图书馆计划的媒体报道影响下,各种单位及社会团体对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的援助力度越来越大[16]。2019年12月16日,由大关县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教育体育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三天的“背篼图书馆”“两新建一回访”工作,此次活动依托“背篼图书馆”为群众送知识、送技能、送文化、送培训、送政策、送服务、送自信这一直接面对基层贫困群众的服务平台,不断充实边远贫困村寨群众的精神生活。此外,县级图书馆还可利用寒暑假期间与相关单位合作组织在校大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支农活动,支教内容包括对民族地区学生的阅读指导、知识分享和联谊活动,也可以招募农业学类大学生志愿者对民族地区村民进行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指导,即使志愿者不能解决村民遇到的所有问题,也可以将问题带回学校后继续研究和请教专家学者。其次,成立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中心,为各地捐献给民族贫困地区的图书进行代收代发,有了这个志愿者服务中心,可以更好统筹管理来自全国各地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图书资源,再由此经图书馆负责转送至各乡镇进行分发。最后,对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建立对口建档阅读帮扶,可以先从试点村做起,为留守儿童提供馆员对口阅读指导服务,即一个馆员认领5个留守儿童进行阅读帮扶,除了常規下乡送书活动外,还可定期给这些留守儿童邮寄图书资料。
3.4 完善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农家书屋工程对于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7]。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存在利用率低、儿童读物配备不足等问题,对此,农家书屋的完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提高青少年儿童课外读物占比,儿童图书的采购多选一些名人的畅销书,如曹文轩、郑渊洁、张之路、方素珍等作家作品,还可以多选择有权威性、口碑好、信誉高的出版社,尽量以科普图书等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课外书为主;二是补充农村农业知识性图书,例如科技兴农、种植养殖等图书,以提高农家书屋的成人类图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农家书屋图书利用率;三是加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将共享文化工程资源直接放在农家书屋中,同时将县市一级图书馆的多种数据库电子资源下放到农家书屋,从而大大增加民族地区农家书屋的实用性。 4 结语
图书馆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民族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文献保障,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梦想,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责[17]。
民族地区图书馆除了做好加强文化普及,弘扬优秀文化,提供文献保障等日常服务工作外,还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图书馆自身的资源调配能力和馆藏特点,与当地乡镇学校进行合作,建立服务网点,进一步发挥县级图书馆的下乡服务功能,同时依托信息技术加强民族地区当地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发挥好图书馆传承文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使民族地区图书馆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支持民族地区文化扶贫工作,繁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常绍慧.行走在大山里的“背篼图书馆”:云南省大关县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纪实[J].新阅读,2018(6):40-41.
冯云.改革开放四十年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6):25-42.
王世伟.论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的六大特点[J].图书馆,2019(9):1-9,17.
陆晓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性立法研究与实践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2):117-131.
申晓娟,李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侧记(上)[J].图书馆建设,2018(1):7-18,29.
新华网.云南大山里的“背篼图书馆”[EB/OL].[2017-12-24].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7-12/24/c_1122159247.htm.
大关县人民政府.大关县2019年“背篼图书馆”“ 两新建一回访”工作圆满结束 [EB/OL].[2019-12-23].
http://www.daguan.gov.cn/daguan/contents/510/161154.html.
刘剑飞.“背篼图书馆”背起文化担当[N]. 云南日报,2018-01-02(006).
段宇锋,王灿昊,常绍慧.背篼图书馆:小背篼里装载着大情怀[J].图书馆论坛,2020,40(4):1-6.
黄辉.精准脱贫战略下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帮扶与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7(1):49-55.
周力虹,崔程,李白杨.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与发展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9(1):44-49.
刘芳.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实践与反思[J].图书与情报,2013(1):75-78.
甘毛文.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9(2):71-76.
许鑫,赵嘉伦.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1):6-12.
刘苏荣.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云南省怒江州的565份调查问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2):81-89.
何治民. 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D].吉首:吉首大学,2018.
李洋,郭蕾,温亮明,等.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文化扶贫研究现状及热点识辨:基于文献计量视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8):87-99.
邓玉祥 东莞松山湖图书馆馆员。 广东东莞,523808。
(收稿日期:2020-08-07 编校:曹晓文,谢艷秋)
关键词 民族地区图书馆 背篼图书馆 文化扶贫
分类号 G258.2;G259.2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7.014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Talking About the Basket Carrier Library in Dagua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Deng Yuxia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ystem in ethnic areas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part of the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ystem.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asic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in poor ethnic areas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asket Carrier Library in Daguan County, Zhaotong City,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ath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in China.
Keywords Libraries in ethnic areas. Basket carrier library.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0 引言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山区农业县,县城建在山坡上,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大关县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许多村子不通公路,汽车无法到达,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许多地区常见的文化广场、文体设施、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在这里变成一种奢望。2016年6月,大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和大关县图书馆通过志愿者招募的形式成立了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服务队通过背篼的方式,把图书和相关文化用品用背篼定期送到村庄,让村民们也能享受到图书带来的文化熏陶[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但仍然存在起步晚、底子薄、覆盖不够全面等问题[2]。2009年7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一份重要文件,文件对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均等化发展和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的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这些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以解决民族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的公共文化覆盖不完整、发展不均衡和文化基础设备不达标的问题[3]。随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种支持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也相继出台,如2016年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通过全国人大会议表决,内容就包括“国家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4];同年11月,《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5],其中第七条内容为:“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送来了春风。本文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背篼图书馆起源、发展、影响入手,对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完善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进步提出了若干设想。
1 大关县“背篼图书馆”,民族贫困地区图书馆服务的星星之火
自从2016年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第一次送书到大关县何家坡村后,背篼图书馆的志愿者们就成了当地村民最受尊敬的人,每次他们来送书,村民们都要从村口跳着苗族舞蹈来欢迎他们,村里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村民家口的房顶就成了背篼图书馆活动的場所,背篼图书馆还把书架设在当地村民家中,为村民们提供免费图书借阅服务。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的人数由最初的十余人,慢慢发展到几十人,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背篼图书馆”这个队伍中来,志愿者们不但积极参加活动,还热心捐助各类图书和文化用品,随“背篼图书馆”一起送到大关县村民手中。 为了确保送书进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大关县成立了以大关县图书馆馆长常绍慧为队长的“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定期到各服务点巡回提供送书服务,顺便带上志愿者们捐赠的物品,在各服务点组织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作文指导和竞赛、为村民提供视频亲情电话服务、组织各类文化游戏等活动,解决大关县山区群众文化生活匮乏和农业生产知识缺乏及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图书不足等突出问题。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还将当地留守儿童组织起来进行集中阅读辅导,并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采取分龄阅读方式,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阅读辅导。2017年5月,大关县委政府还制定了背篼图书馆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作方案,动员社会各界一起来关爱大关县山区留守儿童,截至到2017年底,全县已经建成固定的背篼图书室11个[6]。2019年底,随着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茶园村民小组和木杆镇漂坝村安置点背篼图书馆的建立,最终实现了大关县9个乡镇背篼图书馆的全覆盖[7]。大关县背篼图书馆作为西部贫困民族地区重要文化阵地,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小背篼托起大希望
2.1 促进国家扶贫事业发展
2016年11月17日《中国文明网》、2017年12月24日《新华网》对背篼图书馆的事迹进行报道,央视频道CCTV3《文化十分》栏目也对背篼图书馆制作了专栏节目播出。背篼图书馆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为背篼图书馆捐献物资。中华慈善总会听说了背篼图书馆的故事后,和大关县签署了捐赠3700册图书的协议,这批捐赠的书籍已经顺利交付给了背篼图书馆。2017年11月27日,背篼图书馆的志愿者们又一次赶往位于海拔2100多米的悦乐镇新寨村海坝村民小组,从大关县城出发要走2个小时的泥泞公路,加上步行2个小时绕山起伏的山路才能赶到海坝,背篼图书馆的志愿者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来到了海坝,把背篼里的图书和文化用品送到了村民手中,而海坝的村民们也用最隆重的“拦路酒”仪式来欢迎志愿者们的到来。在背篼图书馆计划的影响下,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村的公路已经建成通车,结束了何家坡村长期不通公路的历史,悦乐镇新寨村海坝苗寨的安置搬迁任务也顺利完成,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2 改善留守儿童阅读环境
大关县许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孩子要走好几公里山路步行到学校,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在多个村建立了“留守儿童流动图书室”,通常把图书室设村组长家里,由村组长负责日常管理,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科普图书、绘本、课外学习辅导等阅读资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背篼图书馆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留守儿童流动图书室”为服务阵地,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每季度回来更换、补充图书,还为孩子们带来系列的文化游戏活动,并组织开展作文竞赛,激励孩子们多阅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2.3 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在巡回送图书的同时,特别注意当地村民最缺少什么知识和最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根据村民的需求邀请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员一起下乡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2017年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村里养的羊因为疫病死亡了許多,村民张银波因为从背篼图书馆设在村里的书架上看了几本关于养殖方面的书,学会了防治家畜疫病的方法,从而避免家庭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背篼图书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技能和获取信息,也为扶贫工作的开展和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8]。
2.4 “背篼图书馆”助力政府政策宣讲
由于大关县地理环境的原因,许多村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导致部分村民思想相对封闭落后,他们对国家的许多政策并不了解,甚至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有的地区让邪教分子趁虚而入,在思想上误导村民[9]。背篼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巡回送书的机会,向村民宣读国家有关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把当地苗族同胞的思想重新拉回正轨上来。许多苗族同胞在听了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的宣讲后,倍受感动,也要求加入到背篼图书馆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与服务队一起向当地苗族同胞宣传国家政策,共同抵制民族地区非法宗教活动。截至2019年上半年,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共计举办十九大精神宣传会5次,由于部分苗族同胞对汉语不熟悉,服务队还采取了双语讲解的办法,有效遏制了非法宗教和迷信活动在当地的滋生,使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偏僻的民族地区也能得到传播。
3 “背篼图书馆”引发的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思考
3.1 体现民族地区图书馆责任担当
3.1.1 加强民族区域本地图书馆文化普及意识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无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图书馆,还是贫困地区的图书馆,都承担着为公众提供文献阅览、普及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民族地区图书馆自然也具备同样的职责。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属于边远及偏僻的地方,除了经济发展落后,文化事业建设也相对滞后,当地民众文化程度不高且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意识不明显,民族地区民众在信息获取及知识普及程度上仍然处于下游水平,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在提高当地民众的知识获取意识上下功夫,把普及文化、唤醒当地民众获取知识的意识当成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坚持普惠公平的原则,在现有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为民族地区民众提供最大化的文献需求保障。《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提到,任何人都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业界学者也多次呼吁图书馆要在国家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黄辉[10]调研了广西省桂平市下湾镇文化扶贫工作情况,研制出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的精准识别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图书馆可利用大数据创建扶贫服务平台,提倡图书馆重点打造数字文化扶贫;周力虹、崔程和李白杨[11]调研了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状况,以电话访谈的方式对我国29所民族地区一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指出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民族区图书馆事业的若干对策。 3.1.2 坚持文化扶贫本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图书馆一般由当地政府拔款兴建,属于全额拔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图书馆本着平等、公益、均等、免费的原则为地区提供服务[12]。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总体上仍处于相对落后水平,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内生动力也仍然欠缺,公共文化事业也远远落后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文化推广机构,应当承担起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责任,结合本地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针对当地贫困户所面临的困难,打通扶贫部门与贫困户之间的信息通道,为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帮助,积极为民族地区贫困户实现“造血”功能提供信息支撑。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努力发掘当地旅游特色资源和特色旅游文化,为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搭建以民族特色、户外活动、风情体验为主的精品研学渠道,从而有效实施文旅整合,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3]。如2019年2月,云南省红河州图书馆接待了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心的研学团队,该团队以“走进滇南腹地,体验民俗民风”为主题,除了参加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的“米线文化”和特色建筑,还参观了红河州图书馆与博物馆,此举不仅促进了红河州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的推广,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之,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化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自我转型需要。
3.1.3 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担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包括少数民族风情、特色舞蹈、生活习惯、服饰艺术等。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民族地区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部分民族风俗已经淡化甚至失传,民族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地区图书馆除了为当地民众提供文献服务外,还应把民族文化的记录和保留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民族地方特色的馆藏文献库[14]。同时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扶持,与地方各部门如博物馆、文化与旅游部门等建立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民族区非物质遗产保存与整理工作。民族地区图书馆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收集和保存,为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作出了具体贡献,也体现出了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民族担当精神。
3.2 利用民族地区乡镇学校发展图书馆服务网点
民族地区乡镇及广大山区交通环境不便,图书馆服务无法完全辐射到各个乡镇。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乡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公共文化设施也无法跟上民众需求。乡镇学校作为当地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民族贫困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15],在文化设施有限的情况下,乡镇学校也可以充当阅读与文化功能的排头兵,前提是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和得到社会各界支持的文献资源,形成以乡镇学校为中心的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具体措施为:一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在乡镇学校设置图书服务点,定期轮换各服务点图书资源;二是各服务点加大对儿童的阅读培训,使民族地区儿童能够尽早接触图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三是增加各服务网点的服务时间,使学校图书室在寒暑假也能定期对学生开放,以解决民族地区学生假期期间阅读资源不足问题;四是加大服务点所在学校学生阅读课程的比重,由教师安排阅读任务,加大对学生阅读时间要求,并适时开展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竞赛和写作比赛,促进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需求。
3.3 发挥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基层带动作用
县级图书馆深入到民族地区开展送书上门流动服务,除了送图书还可以送活动、送文化、送技术等,为种养专业户提供建立对口援助档案,提供相关的专题资料和技术指导。如2019年11月下旬,云南省巧家县图书馆在崇溪镇羊鹏村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举办农业科学养殖技术、及农村劳动力实用型技术培训活动,采取农业技术理论讲解和实操配合的方式,针对当地产业类型,开展以农业种养技术、技工培训和政策宣讲为主的培训活动。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及在大关县背篼图书馆计划的媒体报道影响下,各种单位及社会团体对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的援助力度越来越大[16]。2019年12月16日,由大关县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教育体育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三天的“背篼图书馆”“两新建一回访”工作,此次活动依托“背篼图书馆”为群众送知识、送技能、送文化、送培训、送政策、送服务、送自信这一直接面对基层贫困群众的服务平台,不断充实边远贫困村寨群众的精神生活。此外,县级图书馆还可利用寒暑假期间与相关单位合作组织在校大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支农活动,支教内容包括对民族地区学生的阅读指导、知识分享和联谊活动,也可以招募农业学类大学生志愿者对民族地区村民进行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指导,即使志愿者不能解决村民遇到的所有问题,也可以将问题带回学校后继续研究和请教专家学者。其次,成立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中心,为各地捐献给民族贫困地区的图书进行代收代发,有了这个志愿者服务中心,可以更好统筹管理来自全国各地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图书资源,再由此经图书馆负责转送至各乡镇进行分发。最后,对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建立对口建档阅读帮扶,可以先从试点村做起,为留守儿童提供馆员对口阅读指导服务,即一个馆员认领5个留守儿童进行阅读帮扶,除了常規下乡送书活动外,还可定期给这些留守儿童邮寄图书资料。
3.4 完善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农家书屋工程对于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7]。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存在利用率低、儿童读物配备不足等问题,对此,农家书屋的完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提高青少年儿童课外读物占比,儿童图书的采购多选一些名人的畅销书,如曹文轩、郑渊洁、张之路、方素珍等作家作品,还可以多选择有权威性、口碑好、信誉高的出版社,尽量以科普图书等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课外书为主;二是补充农村农业知识性图书,例如科技兴农、种植养殖等图书,以提高农家书屋的成人类图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农家书屋图书利用率;三是加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将共享文化工程资源直接放在农家书屋中,同时将县市一级图书馆的多种数据库电子资源下放到农家书屋,从而大大增加民族地区农家书屋的实用性。 4 结语
图书馆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民族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文献保障,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梦想,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责[17]。
民族地区图书馆除了做好加强文化普及,弘扬优秀文化,提供文献保障等日常服务工作外,还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图书馆自身的资源调配能力和馆藏特点,与当地乡镇学校进行合作,建立服务网点,进一步发挥县级图书馆的下乡服务功能,同时依托信息技术加强民族地区当地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发挥好图书馆传承文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使民族地区图书馆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支持民族地区文化扶贫工作,繁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常绍慧.行走在大山里的“背篼图书馆”:云南省大关县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纪实[J].新阅读,2018(6):40-41.
冯云.改革开放四十年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6):25-42.
王世伟.论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的六大特点[J].图书馆,2019(9):1-9,17.
陆晓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性立法研究与实践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2):117-131.
申晓娟,李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侧记(上)[J].图书馆建设,2018(1):7-18,29.
新华网.云南大山里的“背篼图书馆”[EB/OL].[2017-12-24].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7-12/24/c_1122159247.htm.
大关县人民政府.大关县2019年“背篼图书馆”“ 两新建一回访”工作圆满结束 [EB/OL].[2019-12-23].
http://www.daguan.gov.cn/daguan/contents/510/161154.html.
刘剑飞.“背篼图书馆”背起文化担当[N]. 云南日报,2018-01-02(006).
段宇锋,王灿昊,常绍慧.背篼图书馆:小背篼里装载着大情怀[J].图书馆论坛,2020,40(4):1-6.
黄辉.精准脱贫战略下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帮扶与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7(1):49-55.
周力虹,崔程,李白杨.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与发展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9(1):44-49.
刘芳.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实践与反思[J].图书与情报,2013(1):75-78.
甘毛文.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9(2):71-76.
许鑫,赵嘉伦.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1):6-12.
刘苏荣.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云南省怒江州的565份调查问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2):81-89.
何治民. 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D].吉首:吉首大学,2018.
李洋,郭蕾,温亮明,等.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文化扶贫研究现状及热点识辨:基于文献计量视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8):87-99.
邓玉祥 东莞松山湖图书馆馆员。 广东东莞,523808。
(收稿日期:2020-08-07 编校:曹晓文,谢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