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的魅力在于它会激发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古典诗词,更是历经千百年风雨的洗礼依然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在社会如此浮躁的今天,读诗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沉淀,在诗的海洋中享受那一份静谧和纯真。我们最初和最多地接触到诗歌就是在学校的语文课上,然而,纵观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古诗词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据笔者观察,中学古诗词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误区:
一是为考试而教。这种教法在目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占主流。得分才是关键,于是“考什么教什么”。考名句默写,于是背诵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是否“学会”取决于是否“会背”;考鉴赏,于是拿到一首诗歌,首先定性:一看题目,把握诗歌内容,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怀古诗、闺怨诗;二看作者,判断诗歌风格,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风格流派,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李白的诗飘逸洒脱,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三看时代,了解诗歌主题,盛唐时期国家兴盛、人民安康,中晚唐多是哀民生之多艰,南宋时期都是金戈铁马;有了整体感知再作细节分析。句中有写景物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今昔对比的是借古讽今,有颜色词是色彩渲染,有月亮流水、鸟鸣山幽是动静结合等,于是学生学会了肢解诗歌:掐头去尾、检肺验肝、指认DNA……一个个都被培养成了“外科医生”、“解剖高手”。除此之外,最后总结一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感怀伤世的心情……”学生很快学会了各种套话,并能够准确地对号入座,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能准确地告知病人病情病因,却无法感受病人的病痛。学生只是得出了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一结论,却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走进作者去感受这种感情。这样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兴,毫无诗意。
二是为创新而教。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老师在课堂教学形式上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绘画、朗诵、唱歌、小品、情景剧等各种形式精彩纷呈。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出现在公开课上,具体到诗歌教学主要表现为: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根据诗歌内容改编为情景剧,通过表演再现诗中情节,将诗中情景通过绘画再现等,这一系列活动搞活了课堂,也确确实实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但古诗之经典在这样的教学中荡然无存。热闹之后,在学生脑海中并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教得太死,语文课堂了无生趣,毫无诗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得太活,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之所在。陷入这样的误区,显然是与正在进行的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更与我们学习诗歌的初衷相去甚远。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是新课改下的诗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备好课。这里所提出的备好课并非一般的备课,据笔者所了解到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通常都是左手教材,右手教参,根据教参中的解释在诗中圈圈点点,再有负责的老师就是上网尽可能多地去收集关于这首诗的各种教案、背景资料,稍作选择后形成自己的教案,这样的备课结果就是照本宣科地讲出了已成为规律的知识内容,毫无个性和创新之处。笔者认为,要备好一堂课应建立在教师将诗歌读懂读透,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作为教师本身,应披文入情,深入文本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与诗人产生共鸣。只有自己先被感动,出言才会真切。这样的备课在讲课时才不是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再与学生分享,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而不是拘泥于教参,才能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并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一个好的老师善于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不动声色中丰富学生的语言,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的理解并没有标准答案,作为老师应该肯定并鼓励学生的想象,并创造条件激发他们思维的潜能。
二是掌握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春时代是花一样的年龄,是诗心萌发的年龄。作为老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去积极地读诗、品诗、作诗。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一方面借助多媒体教学。诗的特点是短而精,在它有限的篇幅里实则包含无限丰富的欣赏空间。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能够观其图、听其声、感其境、思其意、悟其情,穿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到诗歌中去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另一方面用诗一样的语言去解读诗。这里所说的解读,也就是指教师的讲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诗化的语言,你会发现,整堂语文课将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教师诗一样的语言所呈现出的情景和表达出的情感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诗歌的氛围中,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迅速地进入文本意境,和诗人对话。
其二,在诵读中走进诗歌。诗歌的魅力在于它还是声音的艺术。中国古典诗歌在创作时讲究四声的变化和韵律的和谐,要感受其音乐美、语言美,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诵读是联系文字和语言的桥梁。有感情地诵读,不仅可以理解古诗内容,还有助于领悟诗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和韵味,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
在教学中,老师应怎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思考中读,读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产生。学生诵读之前老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对诗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这是诵读的第一步。二是在品味中读,读出个性。在这里诗歌阅读不是科学研究,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审美欣赏。著名教师韩军说过:有时,诗文中的感情需要诵读的人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填充。在教学中,并不提倡学生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并不相同,读出的感觉自然也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倾注自己的情感,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揣摩作者的情感。诵读时要感觉是在朗读自己的诗作,在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如此才能真切而深入地理解诗歌。对诗歌的欣赏,只有打上自己的思想烙印,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三是在音乐中读,读出韵律。在学生朗读时配上视频、图片、音乐,营造出诗歌或喜或悲,或哀或怨的氛围,跟随音乐的旋律和图片,发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唤起自己内心的情感,把诗中的人、事、景变成可观可听可闻可感的客观事物,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其三,在想象中感受诗歌意境。古人惜墨如金,往往在一个字上反复推敲,也会因为一个字而使整首诗意境全出。古诗词的语言含蓄凝练,诗意跳跃性大,诗句间留下许多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作品中语言的描绘,在大脑中再现诗歌的画面,由此走进诗歌,与诗人同喜同悲。
其四,在品味中把握诗歌情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学诗重在一个“品”字。好诗如茶,需要用心去品,才能感受其精髓之所在。新课标也提出诵读古诗词,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关注诗歌的语言,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感受到一首诗的“诗意”之所在。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并不是支离破碎地去肢解,或是随意地改写,这样会破坏诗的语言甚至诗意。古诗是无法用语言来替代交换的。因此,笔者并不提倡老师经常在教学中翻译古诗,或是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等。古人讲究“炼字”,品味诗词,应做到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读诗,重在读出诗的意境,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特定的境遇,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对古代诗人情感胸怀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美好情怀,健康情趣。
总之,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死水一潭,既不能完全为应考而教,也不能完全为创新而教。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诗情入手,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走进古代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们高尚雅洁、优美脱俗的心灵,以及运用恰当的语言修辞、意象境界表达心灵的技法,培养学生正确、健康、进步的审美素质和真善美价值理念,践行诗意人生。
胡程程,黄冈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是为考试而教。这种教法在目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占主流。得分才是关键,于是“考什么教什么”。考名句默写,于是背诵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是否“学会”取决于是否“会背”;考鉴赏,于是拿到一首诗歌,首先定性:一看题目,把握诗歌内容,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怀古诗、闺怨诗;二看作者,判断诗歌风格,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风格流派,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李白的诗飘逸洒脱,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三看时代,了解诗歌主题,盛唐时期国家兴盛、人民安康,中晚唐多是哀民生之多艰,南宋时期都是金戈铁马;有了整体感知再作细节分析。句中有写景物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今昔对比的是借古讽今,有颜色词是色彩渲染,有月亮流水、鸟鸣山幽是动静结合等,于是学生学会了肢解诗歌:掐头去尾、检肺验肝、指认DNA……一个个都被培养成了“外科医生”、“解剖高手”。除此之外,最后总结一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感怀伤世的心情……”学生很快学会了各种套话,并能够准确地对号入座,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能准确地告知病人病情病因,却无法感受病人的病痛。学生只是得出了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一结论,却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走进作者去感受这种感情。这样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兴,毫无诗意。
二是为创新而教。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老师在课堂教学形式上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绘画、朗诵、唱歌、小品、情景剧等各种形式精彩纷呈。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出现在公开课上,具体到诗歌教学主要表现为: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根据诗歌内容改编为情景剧,通过表演再现诗中情节,将诗中情景通过绘画再现等,这一系列活动搞活了课堂,也确确实实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但古诗之经典在这样的教学中荡然无存。热闹之后,在学生脑海中并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教得太死,语文课堂了无生趣,毫无诗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得太活,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之所在。陷入这样的误区,显然是与正在进行的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更与我们学习诗歌的初衷相去甚远。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是新课改下的诗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备好课。这里所提出的备好课并非一般的备课,据笔者所了解到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通常都是左手教材,右手教参,根据教参中的解释在诗中圈圈点点,再有负责的老师就是上网尽可能多地去收集关于这首诗的各种教案、背景资料,稍作选择后形成自己的教案,这样的备课结果就是照本宣科地讲出了已成为规律的知识内容,毫无个性和创新之处。笔者认为,要备好一堂课应建立在教师将诗歌读懂读透,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作为教师本身,应披文入情,深入文本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与诗人产生共鸣。只有自己先被感动,出言才会真切。这样的备课在讲课时才不是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再与学生分享,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而不是拘泥于教参,才能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并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一个好的老师善于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不动声色中丰富学生的语言,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的理解并没有标准答案,作为老师应该肯定并鼓励学生的想象,并创造条件激发他们思维的潜能。
二是掌握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春时代是花一样的年龄,是诗心萌发的年龄。作为老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去积极地读诗、品诗、作诗。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一方面借助多媒体教学。诗的特点是短而精,在它有限的篇幅里实则包含无限丰富的欣赏空间。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能够观其图、听其声、感其境、思其意、悟其情,穿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到诗歌中去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另一方面用诗一样的语言去解读诗。这里所说的解读,也就是指教师的讲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诗化的语言,你会发现,整堂语文课将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教师诗一样的语言所呈现出的情景和表达出的情感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诗歌的氛围中,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迅速地进入文本意境,和诗人对话。
其二,在诵读中走进诗歌。诗歌的魅力在于它还是声音的艺术。中国古典诗歌在创作时讲究四声的变化和韵律的和谐,要感受其音乐美、语言美,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诵读是联系文字和语言的桥梁。有感情地诵读,不仅可以理解古诗内容,还有助于领悟诗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和韵味,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
在教学中,老师应怎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思考中读,读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产生。学生诵读之前老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对诗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这是诵读的第一步。二是在品味中读,读出个性。在这里诗歌阅读不是科学研究,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审美欣赏。著名教师韩军说过:有时,诗文中的感情需要诵读的人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填充。在教学中,并不提倡学生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并不相同,读出的感觉自然也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倾注自己的情感,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揣摩作者的情感。诵读时要感觉是在朗读自己的诗作,在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如此才能真切而深入地理解诗歌。对诗歌的欣赏,只有打上自己的思想烙印,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三是在音乐中读,读出韵律。在学生朗读时配上视频、图片、音乐,营造出诗歌或喜或悲,或哀或怨的氛围,跟随音乐的旋律和图片,发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唤起自己内心的情感,把诗中的人、事、景变成可观可听可闻可感的客观事物,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其三,在想象中感受诗歌意境。古人惜墨如金,往往在一个字上反复推敲,也会因为一个字而使整首诗意境全出。古诗词的语言含蓄凝练,诗意跳跃性大,诗句间留下许多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作品中语言的描绘,在大脑中再现诗歌的画面,由此走进诗歌,与诗人同喜同悲。
其四,在品味中把握诗歌情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学诗重在一个“品”字。好诗如茶,需要用心去品,才能感受其精髓之所在。新课标也提出诵读古诗词,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关注诗歌的语言,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感受到一首诗的“诗意”之所在。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并不是支离破碎地去肢解,或是随意地改写,这样会破坏诗的语言甚至诗意。古诗是无法用语言来替代交换的。因此,笔者并不提倡老师经常在教学中翻译古诗,或是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等。古人讲究“炼字”,品味诗词,应做到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读诗,重在读出诗的意境,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特定的境遇,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对古代诗人情感胸怀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美好情怀,健康情趣。
总之,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死水一潭,既不能完全为应考而教,也不能完全为创新而教。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诗情入手,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走进古代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们高尚雅洁、优美脱俗的心灵,以及运用恰当的语言修辞、意象境界表达心灵的技法,培养学生正确、健康、进步的审美素质和真善美价值理念,践行诗意人生。
胡程程,黄冈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