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青岛和即墨两级党委、政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改善农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举措,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下是笔者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及工作开展方面所做的思考及探讨。
清楚认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意义: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城乡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单靠镇村自身力量向城镇化自然演进进程缓慢,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推进,从最基层的农村抓起,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及政府财力的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已迫在眉睫,而且也到了能够逐步解决这一难题的程度。所以说,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制定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农民就地城镇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使生活质量、生活理念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同样迫切要求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及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在提高农村整体居住环境面貌的同时,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多,用一句简练的话来集中概括就是“为谁建社区、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要、人往哪里去、事由谁来做”。
“为谁建设区”,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概念。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主体参与建设新家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在进行社区改造建设中要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从多个方面维护农民的权益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才能显现出生机和活力。
“钱从哪里来”,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政府及村集体是不现实的。从开发区近几年比较成功的旧村改造模式来看,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比较有实力的开发企业进行综合建设开发是最合适的路子。开发区绝大多数的村庄都在城区,通过进行旧村改造,可以节约出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这些建设用地的位置都有不小的潜在升值空间。通过上级的专项资金“奖”、行政收费“免”、土地挂钩“补”、金融机构“贷”等环节上做文章,围绕财政投入、企业帮带、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税费减免、提供信贷支持等积极探索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方面的来源。
“地从哪里要”, 土地方面,要用好用足青岛及即墨市给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扶持政策,可从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用地指标周转及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入手,积极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土地问题。
“人往哪里去”,要坚持把发展产业和农民就业放在首位。开发区内外资企业有一千多家,个体私营经济也很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产业结构均衡,通过积极发展工业、商贸业和服务业来充分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事由谁来做”,就是要高标准做好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从办事服务人员的安排、办公场所方面提前规划好,尤其是社区服务便民大厅的建设。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前提,大力推行公共服务进社区,本着“资源整合、关系理顺、便民利民”的原则,突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文体活动三大功能,凡是能放入社区的公共服务项目,尽可能的下沉,放到社区里面去,探索使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集中办公。
建設新型农村社区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根据开发区农村实际,结合我区去年制定的十大社区框架,因地制宜的制定好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社区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确定好社区的建设模式、建设规模、近远期建设计划。全区30个村庄,只有5个村庄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按照全市的三种建设模式分类,我区的建设模式基本就是“城中村改造型”。这种类型的建设特点就是以集聚新建为主,按照“片区规划、片区改造、片区拆迁”的总体要求,根据各个村庄的不同特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产业分布,合理安排好建设进度,。规划区外村庄如前后铺、南庄、舞旗埠等村庄以迁村并点、中心村服务融合类为主。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整体村庄搬迁,如前后铺村已经纳入汽车产业新城规划范围,在合适的发展机遇时,可以考虑实行就近整体搬迁。
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实行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我区目前在建的有盟旺山社区(南杨头)、龙泉河社区(解家营)两个社区,今年要从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筑质量等各个方面认真把关和监督,同时按照“八有”标准配建好社区服务中心,为下一步的社区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打好基础。烟霞社区(张烟)目前正在进行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审批,要进行积极的跟踪服务,积极沟通协调市规划、国土、住宅办等相关部门,使烟霞社区尽早开工建设。二是按照时间节点积极推进辛戈庄、东关片区、西流社区、莲花湾社区、障村社区的旧村改造。老县衙附近的新建、新生、后庵、北关、考院老村的社区改造建设,要根据老县衙的统一规划来结合进行,尤其要注重体现历史文化元素和特色风貌。其他社区村庄也要根据全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提前谋划方案,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进行拆迁改造。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青岛和即墨两级党委、政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改善农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举措,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下是笔者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及工作开展方面所做的思考及探讨。
清楚认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意义: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城乡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单靠镇村自身力量向城镇化自然演进进程缓慢,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推进,从最基层的农村抓起,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及政府财力的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已迫在眉睫,而且也到了能够逐步解决这一难题的程度。所以说,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制定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农民就地城镇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使生活质量、生活理念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同样迫切要求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及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在提高农村整体居住环境面貌的同时,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多,用一句简练的话来集中概括就是“为谁建社区、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要、人往哪里去、事由谁来做”。
“为谁建设区”,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概念。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主体参与建设新家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在进行社区改造建设中要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从多个方面维护农民的权益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才能显现出生机和活力。
“钱从哪里来”,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政府及村集体是不现实的。从开发区近几年比较成功的旧村改造模式来看,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比较有实力的开发企业进行综合建设开发是最合适的路子。开发区绝大多数的村庄都在城区,通过进行旧村改造,可以节约出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这些建设用地的位置都有不小的潜在升值空间。通过上级的专项资金“奖”、行政收费“免”、土地挂钩“补”、金融机构“贷”等环节上做文章,围绕财政投入、企业帮带、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税费减免、提供信贷支持等积极探索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方面的来源。
“地从哪里要”, 土地方面,要用好用足青岛及即墨市给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扶持政策,可从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用地指标周转及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入手,积极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土地问题。
“人往哪里去”,要坚持把发展产业和农民就业放在首位。开发区内外资企业有一千多家,个体私营经济也很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产业结构均衡,通过积极发展工业、商贸业和服务业来充分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事由谁来做”,就是要高标准做好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从办事服务人员的安排、办公场所方面提前规划好,尤其是社区服务便民大厅的建设。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前提,大力推行公共服务进社区,本着“资源整合、关系理顺、便民利民”的原则,突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文体活动三大功能,凡是能放入社区的公共服务项目,尽可能的下沉,放到社区里面去,探索使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集中办公。
建設新型农村社区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根据开发区农村实际,结合我区去年制定的十大社区框架,因地制宜的制定好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社区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确定好社区的建设模式、建设规模、近远期建设计划。全区30个村庄,只有5个村庄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按照全市的三种建设模式分类,我区的建设模式基本就是“城中村改造型”。这种类型的建设特点就是以集聚新建为主,按照“片区规划、片区改造、片区拆迁”的总体要求,根据各个村庄的不同特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产业分布,合理安排好建设进度,。规划区外村庄如前后铺、南庄、舞旗埠等村庄以迁村并点、中心村服务融合类为主。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整体村庄搬迁,如前后铺村已经纳入汽车产业新城规划范围,在合适的发展机遇时,可以考虑实行就近整体搬迁。
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实行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我区目前在建的有盟旺山社区(南杨头)、龙泉河社区(解家营)两个社区,今年要从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筑质量等各个方面认真把关和监督,同时按照“八有”标准配建好社区服务中心,为下一步的社区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打好基础。烟霞社区(张烟)目前正在进行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审批,要进行积极的跟踪服务,积极沟通协调市规划、国土、住宅办等相关部门,使烟霞社区尽早开工建设。二是按照时间节点积极推进辛戈庄、东关片区、西流社区、莲花湾社区、障村社区的旧村改造。老县衙附近的新建、新生、后庵、北关、考院老村的社区改造建设,要根据老县衙的统一规划来结合进行,尤其要注重体现历史文化元素和特色风貌。其他社区村庄也要根据全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提前谋划方案,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进行拆迁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