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式立交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1047973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匝道连续分流点间距是互通式立交规划设计的重点,对交通运行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了交通量、运行速度、交通标志布置对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的影响;其次,结合现场调研,分析匝道连续分流区车辆换道行为和不同换道型式下最小间距组成,运用交通冲突技术对不同车道变换型式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基于驾驶员行为理论和可接受间隙理论,从交通标志识认距离、车辆换道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减速车道长度等3方面,建立互通式立交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计算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最小间距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可以为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规划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正>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同七年级上、下册一样,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遵循了这套书共同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供给侧改革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也需要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从供给侧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建立货币政策体系,
发现法教学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现法教学成败的关键。发现法教学有助于突破初中生物课改瓶颈。
本文考虑线性单中心城市中居民的个体差异,构建空间均衡模型,探讨了交通补贴对城市居民福利效用的影响.首先,从离散型的用户异质性角度,根据时间价值的差异,将用户分为若干异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低压缺氧模型,研究蕨麻乙醇提取物对组织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清内皮素-1(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ET-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
目的探讨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GIOP)骨折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165只,3月龄,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55只,适应性
<正>按照“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动物行为”一节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理解这些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意义。为此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学教研室自2011年至今对进入临床儿科见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应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课
目的 为探讨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地表剖面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为主,结合部分井下样品分析数据,研究了泥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
<正> 患者:孙××,女,38岁,教师。门诊号6235。X光片号23231。患胃脘胀痛20余年,后10年伴发频繁呃逆,大声嗳气。每年复发2~3个月。近1年来逐渐加重,且呈持续状态,不能向右侧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