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激光在皮肤科的用途日益广泛,本文介绍皮肤激光外科近来的新进展,包括脉冲激光对鲜红斑痣及良性真表皮色素性改变的治疗,激光对组织的精确切割、光动力学疗法、二极管激光技术及激光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在皮肤科的用途日益广泛,本文介绍皮肤激光外科近来的新进展,包括脉冲激光对鲜红斑痣及良性真表皮色素性改变的治疗,激光对组织的精确切割、光动力学疗法、二极管激光技术及激光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裴氏着色真菌在其感染组织中呈丝状、分生孢子和硬壳细胞等多种形态,组织反应则以单核吞噬细胞肉芽肿为主。以往认为巨噬细胞(Mφ)对该菌无杀伤作用,反而被菌所破坏。作者报告小鼠的活化Mφ在体外对裴氏着色真菌分生孢子所产生的抑制作用的实验结果。
该病为新发现的以血清IgD浓度升高、周期性高热、腹痛、腹泻、关节炎、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和皮疹为特征的综合征。皮肤组织病理学为血管炎表现、血管周围IgD和C3的沉积,提示该病可能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而发病,但IgD增高的原因尚不明,治疗问题亦尚未解决。
Sneddon综合征是一少见的“皮肤神经”疾病。原因不明。临床特征为全身性网状青斑和因小到中等动脉闭塞而致的一过性脑缺血或缺血性脑中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有“游走性血管性头痛”或“紧张性头痛”等前驱症状。可以累及心脏、肾脏、眼底和外周神经等多个脏器。病程慢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可避免一些诱因,如口服避孕药、吸烟、肥胖、脑外伤来降低发病率。本文总结了10年来收集的21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虽无特效疗法,但已有一些较为有效的药物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主要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机体免疫缺陷状态,采用单一药物疗法或联合药物疗法及免疫疗法均能获得一定疗效.对靶分子的基因转移疗法亦已提上日程.
回顾了维甲酸类及其同类物在体内、外各种接触途径下对不同种系动物和人的致胚胎毒性和致畸性,旨在评价人皮肤外用维甲酸类制剂的安全性。外用维甲酸制剂的致畸危险性较低,但由于研究方法是间接的,许多不确定和未知的因素尚待阐明。
随着DNA研究的深入,DNA探针在微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详述应用DNA探针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着重复习DNA探针在致病真菌所致感染的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用0.5%的2,4二硝基氟苯(DNFB)溶液涂于Balb/c和C3H/HeN鼠的腹部,使其致敏,在第6天用0.3%DNFB涂于鼠的左耳,激发其接触过敏(CHS)反应。用装有弹簧的测微计测定耳部肿胀程度。每组至少7只鼠,每次试验均重复3次。刺激性皮炎则以1%的巴豆油应用于鼠左耳,8小时后测定肿胀情况。
报告了5例原发性皮肤何杰金病(PCHD)。5例都根据HE染色组织切片而作出诊断,其中3例经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诊。病例1为一54岁男子,左小腿孤立性结节,活检诊断为何杰金病(HD),给予局部放疗。6年后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病理示混合细胞型HD(MEHD)。病例2为一52岁男子,左前臂有大的红褐色肿瘤结节和丘疹,活检示HD,未给予治疗,20年随访期间右上肢周期性出现皮损。
以往局部外用维甲酸治疗皮肤光老化证明有效的研究对象都是白种人,而很少对中国人和日本人进行研究。在后者,皮肤光老化的各种表现中,常以色素性损害最著。为了观察维甲酸对此类色素性皮损的疗效,作者进行了随机双盲试验。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检测需要非侵入性的试验.对于男性,尿液似乎是一种检测衣原体抗原或核酸的实用标本.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酶免疫法(EIA)检测有症状和无症状男 性首段尿(FCU)标本的衣原体抗原. 材料和方法发;在1年半期间内进行了5项单独的评价.FCU5和尿道拭子采自1341名有症状和816名无症状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