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当然与教师教得认真不认真,学生学得努力不努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绝对不是成简单的正比关系。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很多喜人的变化,但限于教师的理念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误区和不足,有待于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制定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的教学策略要从教学的多方面考虑,才能被学生接受。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制定哪些教学策略呢?
关键词:兴趣 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科,教师教学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教学顺序,先介绍数学知识框架,再进行详细的知识点讲解。强硬地把知识点抛给学生,满堂灌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和难以理解,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探究热情减弱,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到了初三,学生为了顺利考上重点高中,埋头于试题的学习,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来提高自己,数学的学习兴趣早已跑向一边,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教师要从学生学的方面考虑教,多想想自己教的内容,教的方式,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积极探究,学习效果明显。所以说,教师要转换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①利用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探究思维的兴趣。问题能让学生摆脱思维的惯性束缚,走出学习的死角,犹如让学生看到光明,提起学习的精神,投入新的思维过程。②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能把抽象的数学符合、定理、证明的过程展现在屏幕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解决了重点和难点问题,符合学生的感性思维,使学生在不感到困难的学习中兴趣高涨。③给学生讲述有关数学的历史、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数学家的趣闻等。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让学生知道古代人们的智慧,在世界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态度、职业水准、丰富的学识都在有形或无形地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兴趣、思维等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构成了教学的共同体。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状况。因为教学活动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只有符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迎合了学生的心理,才能发挥教师教的作用。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关系把教师和学生摆在了对立面,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教师的指令是否真的让学生心服口服呢?非也,强迫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内心对教师充满敌意、质疑和不信任、不尊重。这种师生关系比较疏远、师生没有处在教学共同体中,不能达成教学的互动,表面上学生是听话的学生,教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布置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而在学生内心想到的,是对教师充满反感,学习上应付和敷衍教师,学习有量但没有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扭转这一教学局面。
1.正确对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定位
教师的主导不是主宰学生的学,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和启发者,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依赖教师和书本,而是在教师的学法指导下,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自我建构知识,在探究思维过程中,收获知识、能力和情感,享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2.师生之间要有情感的交流
古人曰:“情不通”则“理不达”。师生之间互相没有情感,没有共同的教学共鸣,不互敬互爱,很难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紧密配合。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信其道”的前提是“亲其师”,学生只有对老师有积极的情感,喜欢、尊敬和认可老师,才能愿意和教师交流,产生思想共鸣,情感交融,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厌恶排斥,教师对学生打击批评,师生关系就会恶化。师生之间存在的对立情感让师生关系恶化,既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成绩,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我认为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困生,不用有色眼光,不抛弃他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课下进行辅导,给予他们鼓励;教师要用爱生之心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到课上严肃,课下活泼。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应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与数学活动,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提倡让学生做数学,让他们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中提高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看数学、听数学。应该是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故而,数学学习应是“过程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的注意方面,避免错误的思维影响过程学习效果。
1.反对死记硬背式的假预习
在教师讲授之前的练习和思考才是真正的预习,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预习的理解,仅限于把“教案”变为“学案”,记住几个概念、几个定理、几道例题的解法。通过预习,他们似乎掌握了这一节课的知识。然而他们却失去了课堂上研究问题的热情,失去了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所运用的学科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堂上要求学生不能打开书
学生学习往往有惰性思维,习惯依赖书本。当学生看到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以后就失去了思考的余地,体验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学习”。如教师讲解时,学生喜欢“按图索骥”把教师的讲与书本对照,只记住了知识的结果,懒于思考,而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到了课下,面对各种题型,就不会灵活运用了。还有就是,在做作业时,为了图省事,直接把例题的模式照搬过来,不愿动脑复习,有没有理解学生自己也不得而知。
3.课堂上不提倡记笔记
我常常发现,笔记做得越详细的学生,数学题反而做得不对。为什么笔记上都有答案还出错呢?原因在于学生在动手记的同时,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没有理解。与其这样,还不如先不记笔记,把注意力集中在动脑上。这样就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避免了课下的重复学习。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关键词:兴趣 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科,教师教学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教学顺序,先介绍数学知识框架,再进行详细的知识点讲解。强硬地把知识点抛给学生,满堂灌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和难以理解,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探究热情减弱,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到了初三,学生为了顺利考上重点高中,埋头于试题的学习,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来提高自己,数学的学习兴趣早已跑向一边,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教师要从学生学的方面考虑教,多想想自己教的内容,教的方式,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积极探究,学习效果明显。所以说,教师要转换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①利用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探究思维的兴趣。问题能让学生摆脱思维的惯性束缚,走出学习的死角,犹如让学生看到光明,提起学习的精神,投入新的思维过程。②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能把抽象的数学符合、定理、证明的过程展现在屏幕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解决了重点和难点问题,符合学生的感性思维,使学生在不感到困难的学习中兴趣高涨。③给学生讲述有关数学的历史、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数学家的趣闻等。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让学生知道古代人们的智慧,在世界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态度、职业水准、丰富的学识都在有形或无形地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兴趣、思维等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构成了教学的共同体。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状况。因为教学活动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只有符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迎合了学生的心理,才能发挥教师教的作用。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关系把教师和学生摆在了对立面,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教师的指令是否真的让学生心服口服呢?非也,强迫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内心对教师充满敌意、质疑和不信任、不尊重。这种师生关系比较疏远、师生没有处在教学共同体中,不能达成教学的互动,表面上学生是听话的学生,教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布置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而在学生内心想到的,是对教师充满反感,学习上应付和敷衍教师,学习有量但没有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扭转这一教学局面。
1.正确对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定位
教师的主导不是主宰学生的学,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和启发者,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依赖教师和书本,而是在教师的学法指导下,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自我建构知识,在探究思维过程中,收获知识、能力和情感,享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2.师生之间要有情感的交流
古人曰:“情不通”则“理不达”。师生之间互相没有情感,没有共同的教学共鸣,不互敬互爱,很难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紧密配合。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信其道”的前提是“亲其师”,学生只有对老师有积极的情感,喜欢、尊敬和认可老师,才能愿意和教师交流,产生思想共鸣,情感交融,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厌恶排斥,教师对学生打击批评,师生关系就会恶化。师生之间存在的对立情感让师生关系恶化,既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成绩,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我认为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困生,不用有色眼光,不抛弃他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课下进行辅导,给予他们鼓励;教师要用爱生之心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到课上严肃,课下活泼。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应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与数学活动,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提倡让学生做数学,让他们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中提高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看数学、听数学。应该是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故而,数学学习应是“过程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的注意方面,避免错误的思维影响过程学习效果。
1.反对死记硬背式的假预习
在教师讲授之前的练习和思考才是真正的预习,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预习的理解,仅限于把“教案”变为“学案”,记住几个概念、几个定理、几道例题的解法。通过预习,他们似乎掌握了这一节课的知识。然而他们却失去了课堂上研究问题的热情,失去了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所运用的学科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堂上要求学生不能打开书
学生学习往往有惰性思维,习惯依赖书本。当学生看到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以后就失去了思考的余地,体验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学习”。如教师讲解时,学生喜欢“按图索骥”把教师的讲与书本对照,只记住了知识的结果,懒于思考,而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到了课下,面对各种题型,就不会灵活运用了。还有就是,在做作业时,为了图省事,直接把例题的模式照搬过来,不愿动脑复习,有没有理解学生自己也不得而知。
3.课堂上不提倡记笔记
我常常发现,笔记做得越详细的学生,数学题反而做得不对。为什么笔记上都有答案还出错呢?原因在于学生在动手记的同时,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没有理解。与其这样,还不如先不记笔记,把注意力集中在动脑上。这样就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避免了课下的重复学习。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