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必修2》的《离骚》一文是笔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以往常常是教师包讲——串讲意思,强调字词,一首活泼的诗歌生生被当成了文言文来讲。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听过即忘,教师讲起来也自觉生涩,学生对字面意思不理解,更不能准确地理解诗歌情感,往往只找出“怨、哀”的内容就草草收场。
今年,在高考全国《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中,《离骚》赫然在列,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不把它拿下,高考复习的时候这将是个难题。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这篇瑰丽奇特而又因时代久远形成隔膜的壮丽诗篇呢?笔者经过反复思量摸索后,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的主旋律:讲故事、诵读
第一步导入。笔者导入时讲到“风骚”,引起学生兴趣,对作者进行介绍时,笔者除了介绍屈原的生平,还介绍了屈原的内政外交的策略,并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证明了屈原具有突出的政治能力。楚国对这样一位有远见卓识、明于治乱且有殷殷爱国之心的人却弃之不用,反而任用鼠目寸光、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群小,所以楚国的结局必然是国破家亡、宗庙毁弃。
学生们听到这里无不扼腕叹息。
“同学们都觉得可惜,作为想竭力挽救祖国却救国无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衰亡的屈原岂能无怨乎?于是,屈原赋《离骚》一首,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
第二步聽名家朗读,第一遍明字音,第二遍明节拍,第三遍跟着读,效果较好。再朗读时,学生们有意识地模仿朗读,而不是平时的“唱读”。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一节
教师可以将字词讲解和串译的工作交给学生。把第一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小组来展示,教师只需提点和延伸个别词语,如“善”与“工”等。
我班的同学们展示得很好,特别是第二部分很多的古今异义词都专门做了讲解。
学生展示后,由教师梳理内容、讲解情感并指导背诵。
1.找出这一诗节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词语。
(“哀”“怨”。)
2.“诗人哀叹什么?”
(“民生多艰”。)
3.他感叹人生艰难,他的艰难表现在哪些地方?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非常正确,诗人修洁品行只为为国竭忠尽智,结果却“朝谇而夕替”,其原因是什么?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这真是个匪夷所思的理由。诗人也很奇怪,去上朝还用香蕙做佩带,还采集白芷。这是为什么呢?
(带香蕙、采集白芷不是真的,而是比喻诗人高洁的品质。)
6.楚王因为不喜诗人的高洁而贬黜他时,诗人是怎么想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好一个“未悔”!世人皆追名逐利,而诗人被从权力中心驱逐仍高唱“九死未悔”,可见其气节之高。(继续引导)气节高也难免怨,诗人怨的是什么?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简单归纳)灵修浩荡,众女嫉、谣,世俗工巧、违背准则。君主昏庸、大臣苟合取容,世道秽浊,诗人怎样?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9.哎!这可真是鲜明对比啊,阿谀媚主的人飞黄腾达,一心为国之人独憔悴。诗人后悔了吗?
(没有。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归纳)对!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国家可以赴死,为了名利富贵宁死不为。
11.诗人把自己说成了女人,有秀美的蛾眉,而把群小说成众女,这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好处是委婉含蓄,让人更好理解。)
12.诗人为了证明自己与世不合举了哪些例子?
(“鸷鸟、方圆、异道”。)
13.是的,诗人与世不合,他也想过与世相容,但结果是什么?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4.(总结)所以诗人无法与群小和平相处,就大声表明自己的态度:“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背诵这一段。
这节课的效果很好,理清了思路,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们也在愉快的氛围中背诵完了第一节。
板书整理:
哀 人生艰难(为何多艰?)——有美德却被贬谪——(表明心志)九死未悔
怨 灵修浩荡、众女嫉谣、时俗工巧——(对比)吾穷困——(表明心志)宁死不为
(自我宽慰)鸷鸟、方圆、异道不相容——(争取相容)屈心、抑志——(表明心志)清白死直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二节
第三课时对字词处理的方式与第二课时相同。在内容教学上,笔者先引导学生整理本节思路,板书如下:
悔——决定“返”——犹疑不决“步余马”“且焉止息”——叹“进不入”只得“退”
整衣裳叹“不知吾”——整冠佩叹“昭志”无人见——整繁饰叹“余独”——(表明心志)余心不可惩
在第一诗节中我们看到哀叹时运不济,愤怒于时俗污浊,绝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决绝的诗人形象;在第二诗节中我们看到了犹疑不决、彷徨苦闷的诗人形象。诗人在第二诗节中变得有血有肉,可以说诗人由一位愤世嫉俗、金刚怒目的神,变成了一个口是心非、犹疑不决、一步三回头的人。
那么诗人欲走还留为哪般?因为对家国爱到骨髓,无法割舍。诗人以被抛弃的妻子对丈夫的不舍来做比,表现出他对楚国深沉的爱——虽遭贬黜却改变不了诗人对国家的爱。
这样讲解后学生恍然大悟,在轻松的氛围中背诵完了诗歌。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
今年,在高考全国《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中,《离骚》赫然在列,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不把它拿下,高考复习的时候这将是个难题。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这篇瑰丽奇特而又因时代久远形成隔膜的壮丽诗篇呢?笔者经过反复思量摸索后,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的主旋律:讲故事、诵读
第一步导入。笔者导入时讲到“风骚”,引起学生兴趣,对作者进行介绍时,笔者除了介绍屈原的生平,还介绍了屈原的内政外交的策略,并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证明了屈原具有突出的政治能力。楚国对这样一位有远见卓识、明于治乱且有殷殷爱国之心的人却弃之不用,反而任用鼠目寸光、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群小,所以楚国的结局必然是国破家亡、宗庙毁弃。
学生们听到这里无不扼腕叹息。
“同学们都觉得可惜,作为想竭力挽救祖国却救国无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衰亡的屈原岂能无怨乎?于是,屈原赋《离骚》一首,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
第二步聽名家朗读,第一遍明字音,第二遍明节拍,第三遍跟着读,效果较好。再朗读时,学生们有意识地模仿朗读,而不是平时的“唱读”。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一节
教师可以将字词讲解和串译的工作交给学生。把第一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小组来展示,教师只需提点和延伸个别词语,如“善”与“工”等。
我班的同学们展示得很好,特别是第二部分很多的古今异义词都专门做了讲解。
学生展示后,由教师梳理内容、讲解情感并指导背诵。
1.找出这一诗节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词语。
(“哀”“怨”。)
2.“诗人哀叹什么?”
(“民生多艰”。)
3.他感叹人生艰难,他的艰难表现在哪些地方?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非常正确,诗人修洁品行只为为国竭忠尽智,结果却“朝谇而夕替”,其原因是什么?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这真是个匪夷所思的理由。诗人也很奇怪,去上朝还用香蕙做佩带,还采集白芷。这是为什么呢?
(带香蕙、采集白芷不是真的,而是比喻诗人高洁的品质。)
6.楚王因为不喜诗人的高洁而贬黜他时,诗人是怎么想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好一个“未悔”!世人皆追名逐利,而诗人被从权力中心驱逐仍高唱“九死未悔”,可见其气节之高。(继续引导)气节高也难免怨,诗人怨的是什么?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简单归纳)灵修浩荡,众女嫉、谣,世俗工巧、违背准则。君主昏庸、大臣苟合取容,世道秽浊,诗人怎样?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9.哎!这可真是鲜明对比啊,阿谀媚主的人飞黄腾达,一心为国之人独憔悴。诗人后悔了吗?
(没有。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归纳)对!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国家可以赴死,为了名利富贵宁死不为。
11.诗人把自己说成了女人,有秀美的蛾眉,而把群小说成众女,这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好处是委婉含蓄,让人更好理解。)
12.诗人为了证明自己与世不合举了哪些例子?
(“鸷鸟、方圆、异道”。)
13.是的,诗人与世不合,他也想过与世相容,但结果是什么?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4.(总结)所以诗人无法与群小和平相处,就大声表明自己的态度:“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背诵这一段。
这节课的效果很好,理清了思路,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们也在愉快的氛围中背诵完了第一节。
板书整理:
哀 人生艰难(为何多艰?)——有美德却被贬谪——(表明心志)九死未悔
怨 灵修浩荡、众女嫉谣、时俗工巧——(对比)吾穷困——(表明心志)宁死不为
(自我宽慰)鸷鸟、方圆、异道不相容——(争取相容)屈心、抑志——(表明心志)清白死直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二节
第三课时对字词处理的方式与第二课时相同。在内容教学上,笔者先引导学生整理本节思路,板书如下:
悔——决定“返”——犹疑不决“步余马”“且焉止息”——叹“进不入”只得“退”
整衣裳叹“不知吾”——整冠佩叹“昭志”无人见——整繁饰叹“余独”——(表明心志)余心不可惩
在第一诗节中我们看到哀叹时运不济,愤怒于时俗污浊,绝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决绝的诗人形象;在第二诗节中我们看到了犹疑不决、彷徨苦闷的诗人形象。诗人在第二诗节中变得有血有肉,可以说诗人由一位愤世嫉俗、金刚怒目的神,变成了一个口是心非、犹疑不决、一步三回头的人。
那么诗人欲走还留为哪般?因为对家国爱到骨髓,无法割舍。诗人以被抛弃的妻子对丈夫的不舍来做比,表现出他对楚国深沉的爱——虽遭贬黜却改变不了诗人对国家的爱。
这样讲解后学生恍然大悟,在轻松的氛围中背诵完了诗歌。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