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走班制”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话题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需求,“走班制”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及发展。为了分析初中历史与社会“走班制”教学模式,笔者针对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及“走班制”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走班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74
  走班制教学模式一般只是以固定的行政班作为教学基础,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师生协作认同、重组成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教学班的一种教学形式,能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及“走班制”教学的作用
  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主体人物为教师,教师花费课堂大部分时间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动力;且统一制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使得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渐形成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及班级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实施走班制学生可以在原有的行政班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课程内容,根据自身发展动态的进行学习,利于学生接受不同思想及思维习惯;且实施走班制的教学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丰富教师的教学范围,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自主学习需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及思考时间,利于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及优化。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走班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
  1. 不断拓宽沟通渠道,提高学生对走班制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
  在刚开始实施走班制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对于走班制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及了解程度不深,导致学生在选择教学课程、教师及具体课程安排的主动性不强,学校为了均匀分布每个课程及班级的学生数量,会出现强制性要求学生组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使得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较低。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拓宽交流沟通渠道,在校内向学生宣传走班制,寻找社会各界的支持及资金帮助,应发挥走班制的教学优势,号召社会各界为走班制的教学方式及模式优化提出意见及建议,利用系统化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对走班制教学模式的认识程度。
  2. 提高走班制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整体教学素质
  在初中歷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者及指导者的地位、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单纯针对课本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及现状为学生拓宽学习范围及知识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及综合实力的发展。教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在重视学生个体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调整教学速度,为学生实施综合评价。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导教师将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为实施走班制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优化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方式,健全走班制教学管理机制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走班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找到历史与社会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科特点选择最合适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在进行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中“经济全球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在网络、新闻等媒体中寻找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的相关信息、报道及资料等,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就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进行讨论,或通过开设专题知识讲坛的方式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应不断健全走班制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应加大对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建设,在走班制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方便进行更加智能的网络化管理,创设相应的走班制教学网络系统,学生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及班级设置等信息一目了然,可以自主查询学生的学习表现,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还能在此系统中寻求符合自身学习现状的学习建议,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效率及走班制教学模式的管理效率。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实施相应的走班制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教学,主要通过实施不断拓宽沟通渠道,提高学生对走班制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提高走班制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整体教学素质、优化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方式,健全走班制教学管理机制等方式及途径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星霖.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教育科学论坛,2017(14).
  [2] 吴梦秋.浅谈九义校初中学段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上旬),2017(10).
  [3] 沈立萍.普通高中走班制校本选修课程实施反思和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5(4).
  [4] 晏传友.台州一中走班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2016(12).[5] 张小芳.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2014(14).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第一中学 325806)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为改变学生被动应付、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我校数学科目实施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教合一”的课程教学改革,确定了“以学生自觉地认真学习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为载体、巩固训练为主线、探究交流为本领”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方式,试编出现行的初中数学导学案。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
摘要: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已经普遍成为当今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下的教育模式,对“互联网 ”的环境影响做出相应的应用,不断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针对在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将对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而探究式教学是倍受教师关注和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
当我们用放大镜放大教育者的惩罚行为时发现,教育者实施惩罚的结果往往与所要达到的惩罚目标背道而驰,这种南辕北辙的惩罚行为十分普遍地存在于教育者的行为中,并已成为教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