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魂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鹿州城的驿站边,有一座荒废的古宅,院落破败不堪,还余一间主屋未倒塌,可遮风挡雨。
  秋闱来临之时,鹿州城有个叫鹿庆丰的书生,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独自上路,到了驿站边,天气突变,骤然狂风大作,怕是要下大雨了。鹿庆丰怕所带的行李被雨所淋,见前方有个破败古宅,便索性踏了进去。
  天有些阴暗,鹿庆丰把一应行李放好,在屋里找到一只缺了边角的灯笼点亮了,整个破屋一下子就亮堂起来。
  屋里虽陈旧,但一应家具也都有,不过都结满蛛网。鹿庆丰找到一张书桌,拂去尘土,将就着读了一会儿书,便拿出笔墨纸砚来。怪的是,找了一通,行李里竟然缺失了墨,不知遗落在了何处。
  狂风吹了几片落叶进来,“呼啦啦”地响,鹿庆丰起身,找了块木板堵住了窗上的缺口,无意间在壁龛上,见到一个墨盒,把墨取出后,他眼珠子瞪大了,这是一块好墨啊!
  此墨乃是南唐时期安徽徽州李廷圭所制。李廷圭以松烟、珍珠、龙脑、白檀、鱼胶为原料,制成的墨坚如玉。研取墨出,更是墨香馥郁扑鼻。鹿庆丰蘸墨笔走龙蛇,酣畅淋漓地书就了满满一页的字。
  这时,古宅外头电闪雷鸣,一道明亮刺眼的闪电掠过,犹在屋顶上空蜿蜒。
  “咚咚咚!”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鹿庆丰打开破门,门外站着一个老婆子,提盏灯笼,灯笼上写着个“李”字。她毫不客气地走了进去,把灯笼别在壁钩上,然后转过身来,盯住鹿庆丰。
  老婆子穿了一件黑袍子,上面绣着一只金云雀,绾着的一头青丝,乌黑有如年轻女子。鹿庆丰开了口:“在下鹿庆丰,乃是赶考路过的书生,怕遇风雨,在此暂避一宿,老婆婆也是来此避夜雨的吧?”
  老婆子眼珠子转了一圈,看到鹿庆丰摆放在书桌上的纸笔,道:“老生叫李墨娘,我可不是笑话你,你竟然喧宾夺主,这宅院,可是老生安身立命之处。”鹿庆丰一听,原来是自己入了人家的门户,便朝李墨娘作了个揖,算是赔礼道歉了。
  认了宾主,李墨娘真把自个儿当了主人,整理起屋子来,嘴里喃喃道:“老生只是出了趟远门,屋子里竟蒙生了这么多惹人厌的灰尘。”
  经李墨娘一整理,这破落屋子竟有了生气。她看着鹿庆丰的字,写得苍劲有力,不失力道,间或看到鹿庆丰放在砚台上磨的墨块,问道:“不知鹿书生可认得此墨?”
  鹿庆丰便把遇到此墨的欣喜之情,和盘托出。李墨娘说:“算你还识货。”鹿庆丰说,李墨娘既是爱墨之人,何以墙壁上没有挂些字画以显露风雅。
  李墨娘叹了口气,道:“其实这面墙壁并不空的,只是老生把画给隐匿了起来。”顺着李墨娘手指的方向,鹿庆丰看到的是一面空空的墙壁。
  李墨娘不知从哪儿拿出一盘沉香线,点燃后,就放在那面墙壁底下,沉香线燃着时,散出了一股浓浓的书墨香。烟路顺着那面壁上升腾爬去,墙壁上竟隐隐地有些淡淡的墨迹出现,随着沉香线的熏陶,没多久,一幅壁画竟出现在鹿庆丰的眼前。
  鹿庆丰吃了一惊,看着壁上陡然出现的画,画的乃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小娘子,一只脚踩着凌波微步,一只脚被一片荷叶挡住了,看神态正逆水而行,而她的周边,开满了粉嫩的荷花。画的落款,是一个叫曹子轩的人。
  李墨娘看着壁上出现的女子,眼神陷入了迷沼。过了一会儿,她黯然神伤道:“表面上仙儿嘴角含笑,可是她活得并不自在。今夜既然鹿书生撞见了此画,不妨也请仙儿下来,或许你可以帮她一把。”
  李墨娘的话有头无尾,让人费解,鹿庆丰正想问个究竟,话还没出口,那扇本来关紧的朽门又开了,这次是被撞开的。从外头夺门而进的是两个五大三粗的贼汉子,两人竟挟持着一个跛足的小娘子。他们当中,一人抓把鬼斧,一人提把短刀,肩上背个黑包袱。
  “哟,原来这个破宅竟有主了,难道小娘子与他们是一伙的?”提短刀的发问。提鬼斧的晃了一下斧头,凶狠狠地说:“怕个鸟!”
  原来两位贼汉子刚在鹿州城做了桩强盗买卖,撤出鹿州城时,碰到这鬼天气,二人遂在此孤地寻处避雨。没承想,刚到这破宅门口,遇见个美艳娘子,也要推门而进,他们哪能放了这到嘴的肉呢?
  鹿庆丰一见那小娘子的模样,那不正是壁上的仙儿吗?只可惜跛了一只脚,走起路来,一高一低的,破了形象。再见那小娘子一脸愁容,估计是被这俩贼汉吓的,鹿庆丰便壮起胆量指着贼人道:“你们怎可对小娘子无礼,都说好汉不跟女斗,欺负女流之辈,那是下三滥的混混所为。”
  话虽如此出口,可鹿庆丰哪见过贼人带血的鬼斧,腿肚子仍忍不住在发抖。贼人一见鹿庆丰的孬样,便把他提了起来,嘲笑道:“就你这文弱书生,中了皇榜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个欺软怕硬的昏官,休想逞强,不如先砍了。”说着,便要举起鬼斧。
  李墨娘忙劝道:“好汉斧下留人,这位鹿书生可是老生请来给小女立照存影的,好歹也让他画好,再杀不迟。若好汉也想留个英姿,鹿书生当然也可效劳。”
  贼人也想消遣,索性信了李墨娘的话。李墨娘向鹿书生使了个眼色,跛足小娘子忙去研墨,李墨娘凑到鹿书生的耳边,说了一通话。鹿书生颇有些怀疑,不过,仍蘸足笔墨,疾飞劲走,只几笔,就勾勒出了两位贼汉子的面目和虎背熊腰的身体,接下来,鹿书生按李墨娘所说,画了一条粗粗的绳索,牢牢捆住画中的两个贼汉子。
  这时,李墨娘吹熄了壁上的灯笼,古宅一下子陷入黑暗,等跛足小娘子重新点燃光亮后,在破屋角落,两个贼汉子不知怎么已被捆绑在地,嘴上塞了破布,叫嚷挣扎不得。再看鹿书生笔下的贼汉子,果然嘴里也塞着破布,如出一辙,鹿书生不禁冷汗淋淋,诡异之极。
  收拾了贼人后,李墨娘向鹿庆丰招了下手:“老生看你笔力不俗,果然没让人失望,你能否再帮老生一个忙?”
  李墨娘拉鹿庆丰来到壁画前,叹了口气道:“当年曹书生赶考路过此地,留下此幅墨宝,只可惜仙儿有一只脚他没有画全。”壁画上,画中仙儿的一只脚,确是被荷叶给挡住了。鹿庆丰爱莫能助,说荷叶既已遮了脚,他难再画全。
  李墨娘道:“这个不难!”只见她的黑袍子往壁上荷叶一遮,那荷叶竟像被海绵吸走似的,留下了一块空白的地方。
  鹿庆丰拿笔蘸墨,果然顺着曹书生的笔法,补全了画中仙儿的一只脚。鹿庆丰再见小娘子走路,竟如正常人一般,不再跛足。她欢快地围着李墨娘打转,步步生风。只见她闪到鹿庆丰的跟前,作揖谢道:“多谢公子!”
  李墨娘也说话了:“老生与仙儿孤守古宅,天天期盼,能有似你等书生前来借宿,可来的不是懒汉,就是乞丐,还有这般盗贼,这愿望终究落空。仙儿乃是用老生的墨汁画成的,与老生息息相关,老生不愿这么貌美的女子,颓废在这面旧墙上,便用隐术藏匿了墨迹,不让污浊之人看到。当年因曹书生一时疏笔,竟让她在画中落下足疾,老生不忍见啊,今次终借你贵笔,治好了她的跛足之症,实乃幸事。”
  这时,已是三更天了,屋外仍是狂风乱雨大作,那两个被绑在一起的强盗已沉睡过去,鹿庆丰听着李墨娘的话,似梦非梦,不禁靠在桌子上,也睡迷糊了过去。
  这一宿,挨到天亮,古屋外的天早已放晴,李墨娘和画中仙儿已无了踪影。
  一队官差路过驿站边,在古宅的门楣下,发现了一把鬼斧和一把短刀,料定古宅有异样,便让几个兵差撞门而入。
  不一会儿,只听兵差回报:“曹大人,强盗果然在古宅,是被一个书生制服的,不过古怪的是,捆绑住强盗的不是一条真正的麻绳,而是一条画在强盗衣服上的墨绳。地上有个包袱,正是赃物。”
  鹿州县官曹子轩,初到鹿州就任,为整顿鹿州城的风气,对一应大小案件皆亲自带兵出马,昨夜鹿州城的一个员外府上遭了劫,管事的被杀死了一个,官兵今早出动,想不到这么快就找到了盗贼。
  曹大人走入古宅,蓦然看到壁上的那幅画,笔墨如新,吃了一惊,这不是当年自己暂住此处,一挥而就画成的吗?他也看到了那一条捆住强盗的虚无的墨绳,不禁握住鹿庆丰的手,褒赞他真乃少年英难,竟笔墨擒贼。
  这时,曹大人的目光落到桌上那块徽州墨上,墨身上镌刻着一只金云雀,他欣然笑道:“昔日我在赶考途中,无意间救过一位道人性命,道人赠我这块墨,说此墨乃是墨魂,灵着呢,祝我高中榜首。我竟大意把此墨遗落在此,不过当年,也是借了道人吉言,榜上有名。”
  那块遗失的墨魂,曹大人亲手交给了鹿庆丰,并祝他考取好功名。
其他文献
以2005年的第一届“法律和社会科学”会议为起点,2014年已经是中国社科法学成长的第十个年头。《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应用》(王启梁、张剑源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
Δ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武部严把征兵质量关。每当征兵时节,人武部首先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征兵标准规定的考核,使负责征兵人员对各项标准有全面详尽的 Δ Pingdingshan Xinhua
阿边到朋友家玩,夜深了才出来,急赶快跑来到公交站台,总算松了口气,最后一班公交车还好好地停在站台上呢。  上了车,车上已经坐了几个乘客,阿边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又等了一会儿,还没见发车。他看了看手机,已经到晚上10点了,于是对公交车司机说:“师傅,发车时间已经到了,该发车了。”  司机一脸歉意地说:“小兄弟,我们再等5分钟好吗?有个盲人朋友要迟几分钟才能来。这是最后一班公交车了,要是错过,他就不好
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于2005年3月在咸安区温泉街道开始试点,2006年8月全市铺开,截至目前,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07人,已解矫816人,现在矫691人。为了增强矫正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
2015年5月9日,由本刊编辑部主办、北京方圆众和教育协办的“法学:如何面对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湖北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清
2011年1月,《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2011年10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考虑《人民调解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机制。
现年50岁的杨国寿,是大理南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提起他,从警队领导到普通民警无不竖起大拇指,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杨国寿从警30余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兢
Δ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参加治理荒山活动。三年来,该区民兵共治理荒山1000多亩,在荒山丘岭上 Δ Pingdingshan Weidong District People’s Armed Forces act
延安的雨  延安  把春情留下一半  借了夏天的热度  在秋天发酵  秋雨如绵  临窗于午夜  听到世界都在生长  历史的天空  在宝塔留下一个豁口  淅沥秋雨  落在凤凰山  落在杨家岭  落在南泥湾  流进延河,流进黄河,流进大海  黄河不再咆哮  因为这不是怒吼的时代  延安的秋雨  曾经落在百花山  怒放了万亩红艳艳  落在瓦窑堡  织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落在凤凰山  用中国化的
能说出“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人,唯有唐代孙过庭。他是痴人,也是明白人,我说的是他对书法的态度和见识。他的草书率真流畅,气象氤氲,其形体长瘦胖圆,仿佛被性情的刀刃切成了片,晾晒在宣纸上。他的书法有时轻如蝉翼,有时重若崩云,观他的书法,犹如喝一杯微漾着淡黄的碧螺春茶,饮后神采顿生。  遥想唐朝,诗人陈子昂把孙过庭的书迹比作钟繇,推崇备至,念叨孙过庭为神人矣。孙过庭结字、行笔飘逸从容,既有超拔气势,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