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小衔接就代表幼儿从一个阶段迈入另一个阶段,在这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教师要将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幼儿轻松的适应崭新的学习环境。为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利用家园共育的策略去实现幼小衔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予幼儿最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小衔接;问题及重要性;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大力发展,如何为幼儿提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深思的问题。为了能够充分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利用家园共育为主要的策略,加强幼儿的适应能力。而对于幼小衔接这个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降低幼儿对于新环境而产生的不适心理,而家园共育的实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为幼儿打造良好的学习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幼儿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导师,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较大的影响。从幼儿教育的方面来讲,幼儿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会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幼儿园予以正确的指引。教师通过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可以多方位了解幼儿的具体表现。开展家园共育的工作时,幼儿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幼儿园所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这样能让幼教活动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家长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所具备的社会资源与经验也相当丰富,通过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丰富幼教活动,同时家长也是让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
二、我国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幼小衔接的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的现象。我国部分幼儿园均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如绘画、数学等,其内容较为偏向“小学化”。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往往采用集体上课的方式,这与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大同小异,其次在幼儿的课余时间布置作业,让幼儿的负担有所加大。另外,部分幼儿园还根据幼儿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得评价方式趋向于“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第二,幼儿教师将幼小衔接的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具体,教师之间欠缺深层次的沟通。我国幼儿园对于幼小衔接所采用的方式通常为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学习环境及氛围,或者邀请小学教师为幼儿进行相关的讲座。这种衔接的方式并没有激发幼儿对小学阶段学习的欲望,反而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抵触心理。此外,部分小学教师对幼儿教师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之间的合作,这也是导致幼小衔接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
三、利用家园共育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措施
(一)在家长与教师心中树立家园共育的理念
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清楚对幼儿的教育问题除了要依靠幼儿园,还与幼儿本身的家庭教育有着极大的联系,只有家庭与幼儿园有机的结合,才能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家长要清楚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样重要,只有两者充分融合,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保障。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家庭教育具体表现为对幼儿的亲子教育,两者的教育都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实施家园共育的教学中,幼儿园应该积极引导教师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为幼小衔接做铺垫,避免幼儿在接触新环境产生抵触心理。
(二)将学习与生活相衔接
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与幼儿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作息时间。对于幼儿园阶段来说,幼儿的作息时间较为自由,并没有过多的约束,幼儿园本身就对幼儿的休息情况极为关注,所以幼儿上学时间较晚,休息时间较长;但是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就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小学生要长时间的保持在校的状态。为此,对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教学时,要尽可能注意学习与生活内容的衔接,在不影响幼兒成长的前提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家长可以适当的减少幼儿的午休时间,保证幼儿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学。幼儿园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即可。通过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相衔接,可以降低幼小衔接的难度,有助于幼儿更好的适应及融入新环境。
(三)注重培养幼儿意识
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应用家园共育教育的策略时,应该注重培养幼儿意识,加强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阶段的知识教育,确保幼儿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与家长应不断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并且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对幼儿给予一定的尊重。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解决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家长则要加强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在实施家园共育教学时,应该培养幼儿的艺术细胞,根据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自信心,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幼儿园、家长与小学在幼小衔接中皆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所以三者之间要加强沟通,共同合作,保证幼儿可以顺利的度过过渡期。幼儿园可以定期的带领学生去参观小学生上课的情况,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基础的认知,幼儿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阶段的崇拜感。幼儿教师还应加强与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的特点,以便于教育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幼儿园应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讲解幼儿教育相关的问题,解答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长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家长会中,家长可以询问幼儿教师孩子的近期表现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才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环境,帮助和指导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尹逸萍.浅论如何利用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227.
[2]杨莹.家园共育促幼小衔接的实践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2(07):80.
作者简介:张素娥,1969.10.29,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学历:本科,职称:中高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工作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盛和幼儿园。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小衔接;问题及重要性;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大力发展,如何为幼儿提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深思的问题。为了能够充分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利用家园共育为主要的策略,加强幼儿的适应能力。而对于幼小衔接这个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降低幼儿对于新环境而产生的不适心理,而家园共育的实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为幼儿打造良好的学习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幼儿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导师,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较大的影响。从幼儿教育的方面来讲,幼儿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会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幼儿园予以正确的指引。教师通过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可以多方位了解幼儿的具体表现。开展家园共育的工作时,幼儿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幼儿园所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这样能让幼教活动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家长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所具备的社会资源与经验也相当丰富,通过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丰富幼教活动,同时家长也是让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
二、我国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幼小衔接的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的现象。我国部分幼儿园均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如绘画、数学等,其内容较为偏向“小学化”。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往往采用集体上课的方式,这与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大同小异,其次在幼儿的课余时间布置作业,让幼儿的负担有所加大。另外,部分幼儿园还根据幼儿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得评价方式趋向于“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第二,幼儿教师将幼小衔接的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具体,教师之间欠缺深层次的沟通。我国幼儿园对于幼小衔接所采用的方式通常为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学习环境及氛围,或者邀请小学教师为幼儿进行相关的讲座。这种衔接的方式并没有激发幼儿对小学阶段学习的欲望,反而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抵触心理。此外,部分小学教师对幼儿教师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之间的合作,这也是导致幼小衔接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
三、利用家园共育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措施
(一)在家长与教师心中树立家园共育的理念
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清楚对幼儿的教育问题除了要依靠幼儿园,还与幼儿本身的家庭教育有着极大的联系,只有家庭与幼儿园有机的结合,才能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家长要清楚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样重要,只有两者充分融合,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保障。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家庭教育具体表现为对幼儿的亲子教育,两者的教育都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实施家园共育的教学中,幼儿园应该积极引导教师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为幼小衔接做铺垫,避免幼儿在接触新环境产生抵触心理。
(二)将学习与生活相衔接
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与幼儿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作息时间。对于幼儿园阶段来说,幼儿的作息时间较为自由,并没有过多的约束,幼儿园本身就对幼儿的休息情况极为关注,所以幼儿上学时间较晚,休息时间较长;但是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就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小学生要长时间的保持在校的状态。为此,对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教学时,要尽可能注意学习与生活内容的衔接,在不影响幼兒成长的前提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家长可以适当的减少幼儿的午休时间,保证幼儿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学。幼儿园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即可。通过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相衔接,可以降低幼小衔接的难度,有助于幼儿更好的适应及融入新环境。
(三)注重培养幼儿意识
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应用家园共育教育的策略时,应该注重培养幼儿意识,加强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阶段的知识教育,确保幼儿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与家长应不断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并且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对幼儿给予一定的尊重。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解决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家长则要加强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在实施家园共育教学时,应该培养幼儿的艺术细胞,根据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自信心,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幼儿园、家长与小学在幼小衔接中皆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所以三者之间要加强沟通,共同合作,保证幼儿可以顺利的度过过渡期。幼儿园可以定期的带领学生去参观小学生上课的情况,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基础的认知,幼儿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阶段的崇拜感。幼儿教师还应加强与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的特点,以便于教育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幼儿园应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讲解幼儿教育相关的问题,解答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长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家长会中,家长可以询问幼儿教师孩子的近期表现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才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环境,帮助和指导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尹逸萍.浅论如何利用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227.
[2]杨莹.家园共育促幼小衔接的实践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2(07):80.
作者简介:张素娥,1969.10.29,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学历:本科,职称:中高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工作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盛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