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古道尔:改变世界的丛林精灵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p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在26岁时前往非洲原始森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度过了几十年野外生涯。之后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地球环境。她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20世纪“世界最杰出野生动物学家”。她曾获联合国颁发的马丁·路德·金反暴力奖,该奖项此前仅有两位人士获得过,分别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以及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她创造了现代野外生物学中一段经久不衰的传奇,被英国媒体称为“奔走着的特蕾莎修女”……她就是致力于研究和保护黑猩猩50余年的传奇女子珍妮·古道尔。
  26岁勇闯非洲原始森林
  珍妮·古道尔1934年出生于伦敦。她从小就非常喜欢动物。刚满周岁的时候,伦敦动物园第一次产下了一只小猩猩,为了表示庆祝,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大的玩具黑猩猩。从此,这个玩具就成了珍妮最亲爱的伙伴,陪伴她度过了整个童年时代。珍妮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在家的周围观察蚯蚓和其他动物,4岁半的时候,因为好奇鸡蛋是怎么来的,珍妮钻进鸡窝探个究竟。母亲看到她喜欢动物,就找来一些关于动物的书。通过看书,珍妮了解了非洲,她深深地迷恋上了那个神秘又充满野性的地方,她下定决心这辈子要去非洲,和动物们在一起。当时她还不到10岁。所有的人都笑话这个女孩的不切实际,但是珍妮的妈妈鼓励她说:如果你有自己的梦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去实现它。
  18岁高中毕业后,珍妮的朋友几乎都上了大学,但珍妮家境贫寒,负担不起大学的学费,她的妈妈告诉她,去进修秘书课程吧,这样你就到哪都能找到工作了。從一所文秘学校毕业后,珍妮开始打两份工赚钱,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可以买得起一张单程票,便启程去了非洲的肯尼亚。
  在那里,她见到了著名的古生物学家路易斯·里基。珍妮向他请求一份与动物打交道的工作。里基惊讶于一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女孩能对动物有如此深的认识,于是同意资助她到坦桑尼亚去观察野生黑猩猩群。那一年是1960年,珍妮将要做的事情还从来没有人尝试过。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年轻姑娘,可以把这种单调又艰苦的野外考察工作坚持下去。26岁的珍妮用之后的岁月回答了这些疑问。
  自幼贫寒的家境,让珍妮练就了坚强了性格。当地的土著人告诉她,有人曾在爬一棵油棕树时被一只雄猩猩撕破了脸庞挖去了一只眼睛,但是珍妮没被这则故事吓倒。每天,她在黎明时分起身,喝上一杯咖啡,吃上几片面包,然后离开帐篷,攀上顶峰。她每天都要穿同样颜色的衣服,好让自己的形象每天都保持一致。在无人居住的密林中,危险常常陪伴在珍妮左右。雨林中茂密的草有一人多高,锋利的叶片常常刮伤她的皮肤,有时她只能像猩猩爬树那样在树间行动。有一次,她在外露营,忽然听到一只豹在她附近活动,那是豹子在捕食时发出的声音,她吓坏了,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毯子蒙在头上。
  很多个星期过去了,黑猩猩一直不露面,因为以前从没见过这种白色的“猿猴”,它们对这位闯入其领地的不速之客纷纷躲避。那段时间,珍妮只能在很远的地方用望远镜观察它们,为了求得黑猩猩的认同,珍妮露宿林中,吃黑猩猩吃的果子。她一天又一天轻手轻脚地靠近黑猩猩群,仿效黑猩猩的动作和呼叫声,仿佛自己也是一只猩猩。
  黑猩猩王国的人类使者
  也许是对她辛勤工作的报答,一向对人类避而远之的黑猩猩,开始接受这个和善的研究者。珍妮永生难忘,她与黑猩猩的第一次接触:那只黑猩猩被她取名灰胡子大卫,有一次当她跟踪它穿越荆棘重生的密林,她以为它把她甩开了,结果却发现它坐在一条小溪旁,就好像是在那儿等着她。当时地上有一种红色的浆果,是黑猩猩非常喜欢吃的,她把浆果放在手心上递给它,它把头扭开了,她又把手移到离它更近一些的地方,它注视了她一会儿,从她手上把浆果拿走了,扔在地上,然后非常温柔地握住她的手。这是黑猩猩用来表示信任的手势。
  僵局就这样被打破了。后来她有时会在森林里遇到一群黑猩猩,如果大卫也在其中,它不会跑开,就坐在那儿,因为它认识了珍妮。其他猩猩本来都已经拉开架式,但它们看着大卫的反应,就知道,这个白皮肤的家伙并不危险。渐渐地,黑猩猩们对珍妮的出现习以为常了。这位执著的人类使者,终于赢得了黑猩猩王国的信任。珍妮甚至可以模仿它们的语言,与它们交流。
  珍妮发现,不只有人类拥有性格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她观察到黑猩猩间存在许多人类化的动作,比如拥抱、接吻、互相拍背和抓痒,她在科学界第一次提出,人类与黑猩猩的相似性并不仅仅存在于基因层面,更体现在情绪、智力、家庭和社会关系等方面。
  而珍妮最重要的成果,是颠覆了科学界两项长久以来的观点——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黑猩猩是素食动物。在上世纪60年代,古道尔就发现,黑猩猩会用枝条做成掏蚂蚁洞的工具,甚至在使用枝条之前,它们还会把枝条上多余的枝叶去掉。这一发现打破了当时“只有人类才会制造工具”的观点。
  1965年,古道尔对黑猩猩群体生态学的观察和研究成果使她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1975年,她建立了致力于野生动物研究、教育和保护的珍妮·古道尔研究会,向全世界推进动物的研究工作。
  珍妮与《国家地理》杂志的一位摄影师结婚生子,两人带着幼小的儿子一起生活在丛林中。如果不是1986年的一场关于黑猩猩研究的国际大会,珍妮·古道尔可能会选择一直待在冈贝国家公园研究黑猩猩。那年,珍妮乘飞机去欧洲参加会议,当飞机经过冈贝国家公园时,她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她熟悉的冈贝国家公园依旧是那么郁郁葱葱,但公园的四周一圈黄沙飞舞,看不到一棵树木,所有的树都被人工砍伐光了。由于栖息地环境日渐恶劣,无法维系黑猩猩的长久延续,已有一些黑猩猩感染猿类艾滋病而死亡。为保护这些黑猩猩并且保卫它们的生存空间,珍妮成立了动物庇护所和黑猩猩动物园,用于收养那些由政府没收的被走私的幼年黑猩猩和那些遭到非法捕猎的黑猩猩,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类人猿研究基地。珍妮意识到,如果她还是一直待在冈贝研究黑猩猩,跟它们同吃同住,非但不能保护它们,反而会让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她做出一个决定:停止野外研究,走出丛林,做一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把环保当成终生的信仰
  怀着对野生动物和大自然的爱与关怀,珍妮开始了另一次梦想的征途。她成为了一名倡议者,一位旅行演说家,一位被公共使命感所驱使的“布道者”。1991年,珍妮·古道尔创立了全球范围的青少年教育计划“根与芽”。珍妮每年要花费300天的时间奔走在不同城市的演讲之路上,她说“我的家在飞机上”。她以年轻人为演讲对象,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环境、拯救濒危物种、打击非法狩猎的行列中来。她曾说:“我可以为拯救森林和黑猩猩牺牲自己,可是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无法胜任这个工作,那么我们的努力都毫无用处。我对‘根与芽’的工作如此用心,正在于此”。
  她这样解释“根与芽”的含义:“根,在大地下舒展、蔓延,无所不在,形成坚固的基础;芽,看上去弱不禁风,然而为了得到阳光,它们能钻出坚硬的砖墙。如果地球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就像那一堵堵坚硬的砖墙,那么,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就是成千上万的根与芽,可以冲破这些砖墙。”英国媒体将她比作“奔走着的特蕾莎修女”,因为她将环保当成了终生的信仰。
  由于珍妮·古道尔的杰出成就,她在研究领域获誉无数,并成为环保领域和人道主义领域的精神领袖。2002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她为联合国和平使者。2004年,她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英帝国司令勋章。就连迪士尼王国也对她崇拜有加,将她的头像放在迪士尼公园内。2010年,珍妮研究黑猩猩的第50个年头,英国BBC推出了关于她的纪录片,德国制作的电影《珍妮的旅程》也在法国戛纳上映,除了珍妮本人,安吉丽娜·朱莉和皮尔斯·布鲁斯南也在片中现身演出。这部影片拍摄耗时四年,通过近距离观察这位“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人”,展现了她对世界无私忘我的奉献,以及既精彩又令人感动的人生。此片还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
  至今,珍妮的儿孙仍然住在坦桑尼亚。每年她会回英格兰与妹妹相聚两三个星期,还有就是回坦桑尼亚和她的儿孙们度过两三个星期。珍妮也会不定期地回到冈贝看望她的“老朋友”們。那些年长的黑猩猩依然认得她,比如菲菲。上个世纪60年代珍妮刚到冈贝时,菲菲还只是个婴儿。如今它已经是那个族群中地位最高的老祖母。它很少露面,但只要珍妮回到冈贝,它一定会出现,它会慢慢走到珍妮面前,坐下来,她们互相凝视。那一刻,珍妮会清晰地感受到,她面前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
  如今,耄耋之年的珍妮·古道尔仍在为环保奔走,悉心浇灌她的“根与芽”。瘦削的身材、清澈的双眼、扎在脑后的白发,她仍以大家熟悉的典雅又不失幽默的英式风格讲述着关于拯救地球的故事,她和风细雨般的话语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如今,全球有15万个“根与芽”的小组在138个国家内为环境保护贡献着力量。在中国,这个项目于1994年在北京有了第一个小组,目前,在中国已经建立了600个小组。这些年里,珍妮曾十余次来到中国。2014年11月16日,她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了2014中国行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像她的每一次演讲一样,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梦想?又有多少人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又有多少人在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改变了世界?珍妮·古道尔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让人们看到了坚持了力量。
  编辑/刘 柳
其他文献
有钱人很重视独处的时间,穷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大声喧哗。  为什么会这样?  有钱人在独处时和自己对话,彻底研究充分发挥自我的方法,把抱怨的精力转换成自我磨炼的动力。不管再怎么忙,如果无法挤出独处的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如果忙得连独处时间都没有,这种忙碌一定有问题。  开会时,针对某一个点子,如果十人中有超过三人赞成,就必须放弃。在脑力激荡会议上,用多数表决的方式决定要不要采用某个点子最愚蠢。大家都
期刊
就像被一列高速列车载着,都在忙着向前冲,沿途的风景,就那么一掠而过。每天行色匆匆疾步穿行,忘记了日出日落,看不到月落月升,是眼下多少都市人的生活常态。很多人已经为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追赶得焦头烂额。  便渴望慢下来。慢下来静静地于黄昏日落里品尝一杯咖啡,慢下来于山间水畔细心地嗅一朵野花的馨香,慢下来读一本书赏一幅画……慢生活,就成了多少人眼里一道最美最诱人的风景。  其实,慢生活的内涵,绝非那么简单,
期刊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无私付出、默默牺牲的女人。”“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就指望他能出人头地,我就心满意足了。”……以上的话语内容你我肯定都不陌生,它们不止一次冲击我们的耳膜。  在电视剧里,遭遇婚姻危机的女人每每与丈夫起争执时便甩出这些话,语气里有声讨也透露出底气不足;在朋友聚会上,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人常常拿这些话当成她不修仪容、与时代脱轨、没有私享时间的借口……然而,与其做个照亮别人牺牲
期刊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春节发源地,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  阆中被称为阆苑仙境、风水宝地,是中华伏羲文化代表地区和盛传地区。伏羲氏的母亲华胥就是阆中人,华胥在这里孕育了伏羲。传说伏羲在阆中云台山创绘八卦,并创立了六十四卦历法,确定了元日。至汉武帝时,阆中人落下闳创制“太初历”,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阆中人亲切地称落下闳为
期刊
没想到后来能和她成为朋友,会越来越喜欢她,甚至说视她为榜样也毫不过分。  记得刚到公司后,便听到许多关于她的传言,说她学历是假的,靠着关系才进了公司;说她的业绩也是靠着美貌获取;说她工于心计、善妒不容人;说她和警官男友貌合心不合……  传言大多来自年龄不一的同性同事,也有异性同事私下议论。想来,无风不起浪……何况,有时候那些话也会不留神落入她的耳中,却从不见她生气或者辩解,总好似没听到一般,保持沉
期刊
随着价值观多元化,当今都市里很多人选择不婚,影帝孙红雷原来就是其中一位。与王骏迪相爱多年,孙红雷迟迟不愿走进婚姻。女友频频逼婚,两人感情一度降到冰点。几番碰撞,王骏迪以智慧和柔情瓦解孙红雷的不婚念头,为自己赢得婚姻和幸福!  悠悠琴声洗去心中阴霾  2008年6月,影片《梅兰芳》杀青,主演孙红雷飞赴法国巴黎度假。抵达巴黎第二天,他在塞纳河畔用玉米粒喂白鸽,突然远处传来优美的小提琴声。循声望去,只见
期刊
20年前,在杭州金刚寺巷10号,有20户老邻居,他们住在一个墙门里,喝着同一口井里的水,出入同一扇大门,虽然只是普通的邻居,却亲如一家人,我能闻着你家的肉香,你能尝到我家的韭菜饼。1994年,老墙门拆迁,这些老邻居搬出了曾经的大家庭,住到了杭州市不同的城区,后来又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搬出了杭州城,在别的城市落了户,然而他们却忘不了墙门里的老邻居。2014年10月19日,老墙门原居民袁孝枫倡议举办一场“
期刊
有人说,40岁是女人一生中的幸福最低谷。  此时的女人,上有老父老母要奉养,下有青春期子女相对抗,中间又有个婚姻需要修修补补。更可怕的是,在这个关卡上,她们的种种生理状况又开始屋漏偏逢连夜雨地狂拉警报。  面对“岁月是把刀,刀刀催人老”,青春不再的女人往往会叹息着“岁月无情”,陷入年龄危机和恐慌中。  岁月,对女人意味着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岁月对女人来说,意味着颈项上的皱纹,鬓角间隐约的白
期刊
她是中国当红的文化名人,头顶着各种光环:北师大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影视策划人、畅销书作家……有人称她为“女易中天”,也有人叫她“学术超女”。但于丹却不喜欢这些称谓,她更喜欢让人把她看作一个九岁小女孩的妈妈。那么,面对当今社会上家长们为了让儿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而疯狂地报奥数班、英语班、海外游学班……常被人视为“心灵导师”的于丹会要求女儿也满腹经纶,走精英教育路子吗?  孩子是坡上的鲜花,而不是饲料
期刊
“面条与大菜包子组合”是国内喜剧界新崛起的一对搭档。正如他俩的绰号一样,“面条”是个体重只有110斤的小伙子,“包子”却是重他两倍半的胖妞,这对舞台上的搭档在生活中是一对夫妻!他俩虽然外形落差较大,但心灵距离为零!  不惧外界嘲笑,瘦哥牵手胖妹  1988年,王长征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因为从小喜欢表演节目,2004年,在他16岁的那年,考上了长春戏曲学校,学习二人转表演。  2006年,高雪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