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面临严峻的考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所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设计和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上,而且还体现在每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收集和整理数据、探索身边的实践问题等活动,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从几方面谈一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动手操作,激发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前提是教师要先有“实践意识”,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关键是要把握时机,应选择在:1、学生掌握知识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在三年级上册中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教师先讲授年、月、日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知道,大千世界存在着数以万计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遨游数学海洋的兴趣。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教学,运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教学,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应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教学五年级下册中的“展开与折叠”时,这个知识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掌握时就有点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掌握知识的难点,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3、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伸延处,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学生在学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鼓励学生在课后能从生活中多找出一些不规则物体,利用实验巩固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因此,实践意识的培养最重要是把握好时机,最佳时机的选择决定学生的实践意识能否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联系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有百分数的实物,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展示他们找到有百分数的实物,并读一读这个百分数,由此开始探讨百分数的意义。教师通过学生收集百分数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学习的起点,让学生用一双“生活数学”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将其抽象成数学模型加以解释,从而使数学现象富于亲近感、现实感。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大量的生活素材,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有效地激励他们主动地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妙,从而提高探索、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创设情境,发展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逐渐走进广大城乡小学数学课堂,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注入活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并伴随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骇的解说的音响效果中,既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绪,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难以实践的活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构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图案欣赏”时,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收集有关通过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的组合图形,让学生在这些精美的组合图案中找寻其组合的规律。其次,教师借助画图工具演示一组简单组合图形的形成的过程,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其组合规律。教师演示完后,可以请一些同学上台绘制简单的组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画图方法及基组合规律。这是平时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做到的。因此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记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实践空间,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从几方面谈一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动手操作,激发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前提是教师要先有“实践意识”,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关键是要把握时机,应选择在:1、学生掌握知识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在三年级上册中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教师先讲授年、月、日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知道,大千世界存在着数以万计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遨游数学海洋的兴趣。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教学,运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教学,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应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教学五年级下册中的“展开与折叠”时,这个知识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掌握时就有点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掌握知识的难点,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3、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伸延处,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学生在学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鼓励学生在课后能从生活中多找出一些不规则物体,利用实验巩固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因此,实践意识的培养最重要是把握好时机,最佳时机的选择决定学生的实践意识能否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联系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有百分数的实物,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展示他们找到有百分数的实物,并读一读这个百分数,由此开始探讨百分数的意义。教师通过学生收集百分数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学习的起点,让学生用一双“生活数学”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将其抽象成数学模型加以解释,从而使数学现象富于亲近感、现实感。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大量的生活素材,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有效地激励他们主动地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妙,从而提高探索、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创设情境,发展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逐渐走进广大城乡小学数学课堂,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注入活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并伴随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骇的解说的音响效果中,既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绪,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难以实践的活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构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图案欣赏”时,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收集有关通过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的组合图形,让学生在这些精美的组合图案中找寻其组合的规律。其次,教师借助画图工具演示一组简单组合图形的形成的过程,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其组合规律。教师演示完后,可以请一些同学上台绘制简单的组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画图方法及基组合规律。这是平时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做到的。因此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记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实践空间,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