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通量分析的琥珀酸放线杆菌高产选育研究

来源 :生物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代谢分析的基础上选育出高产突变株对琥珀酸的工业生物转化有重要意义.在矩阵分析代谢通量基础上,围绕柔性节点下的副产物乙酸及乙醇的降低分别实施软X诱变及定点突变选育,并对比分析了突变株与出发株相关酶活及基因序列变化.针对出发株的流量分析显示产物琥珀酸的代谢通量为1.78(mmol/g/h),主要副产物乙酸与乙醇的代谢通量分别为(0.60mmol/g/h)和(1.04 mmol/g/h),并发现乙醇代谢加剧了琥珀酸合成中的H电子供体的不足;筛选出的氟乙酸抗性突变株S.JST1的乙酸代谢通量降低了96%,为0.024(mmol/g/h),酶活检测表明磷酸乙酰转移酶(Pta)的酶比活力从602降低到74,进一步的序列对比分析发现pta突变基因中产生了一个突变位点:adh定点复合突变株S.JST2的乙醇代谢通量降低了98%,为0.020(mmol/g/h),酶活检测表明Adh的酶比活力从585降低到62.最终突变株S.JST2琥珀酸累积产量达65.7 g/L.围绕产琥珀酸放线杆菌Pta及Adh酶活的降低实施定向选育,在降低副产物流量的同时,有助于改善细胞H供体代谢平衡进而提高琥珀酸的流量.所获突变株具有工业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65-MUC1(HSP65-MUC1)融合蛋白对小鼠免疫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用HSP65-MUC1融合蛋白免疫C57BL/6小鼠3次后,取脾脏和淋巴结,分离淋巴细胞.体外用HSP65-MUC
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SBR单级好氧法在不同pH值条件下(pH=8.0±0.2和pH=6.5±0.2)对氮转化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方式为瞬时进水→曝气(4h)→沉淀间歇(4h)
为了探讨高原放牧条件下不同杂交后代的肉用品质,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羔羊肉(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选择4个
[目的]通过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对不同枣农间作类型:枣麦间作(3 m×4m,2m×6 m)、枣棉间作(3 m×4 m,2 m×6 m)系统小气候方面的研究,以期完善枣农间作理论,为新疆枣农间作
通过抗硫酸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在临策铁路桥涵工程中的试验应用情况,分析在不同技术要求、不同施工环境中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
人类B12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的蛋白,在小鼠中又称为TNFAIP1,其功能尚未见报导.采用蛋白质pull down、荧光定位和免疫共沉淀分析一系列实验证明小鼠TNFA
目的鉴定p血型.方法用p表型细胞和抗-PP1PK(-Tja)血清进行鉴定,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和结论先证者血型为p,血清中有罕见的抗-PP1PK,家系调查提示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目的:制备一种高效T载体,并检测其克隆PCR产物的效率.方法:构建质粒pGH-T,它包含2个Xcm Ⅰ酶切位点,并在两位点间插入一段约600 bp的DNA序列.用Xcm Ⅰ彻底消化质粒pGH-T后,回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o)-1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GLP-1(7-36)NH2],每组各10只.分别在注射生理盐水、GLP
目的 评价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脑卒中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 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杭州市2002-2004年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短期增加与人群每日脑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