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实践环节的缺失,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教育技术实验课现状的调查,分析实践环节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实验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技术 实践环节 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已成共识。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保证新课程改革成功,教师的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因此,为使师范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具备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公共课。同时,为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能力维度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反思《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对照《标准》,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教育技术专家和教师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并撰文分析教育技术公共课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实践训练环节的缺失。李克东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很多内容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多做实验,学生才能加深领会、熟练掌握。但作为公共课开设,由于学时、设备等原因,教师难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把有关内容讲得具体、透彻,学生更难有机会进行足够的实践训练,这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2]。林雯等人对广西7所师范院校33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45.7%的学生没有机会使用学校提供的设备进行操作实践[3]。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关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文章16篇,其中就有11篇谈到了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西部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尤为突出。因此,教育技术课实践环节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
二、实践环节缺失的原因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走访、调查和了解,我们认为,造成教育技术课实践环节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定位不清,影响实验室的建设。教育技术课的前身是《电化教育》,在80年代至90年代,电化教育主要以常规媒体为主,高师电化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师范生掌握一定的电教技能,能利用常规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90年代中期以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电化教学的内容由单纯的媒体技术发展到系统技术,电化教育的名称也相应改为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作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课应如何定位,即课程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明确,导致了各校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作为提供课程实践环节的实验室也没有很好地规划和建设。
2.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实践环节无法进行。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高校的扩招,生均占有教学资源急剧减少,资师明显不足,许多学校对于公共课均以合班上大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技术公共课也不例外。据对广西部分高校的调查和了解,一些高校几十个班级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只由一名教師全包,由此可见,要开展实验教学困难很大。
3.经费投入不足,设备严重短缺。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地市级所属高师学校,政府财政对高校的投入相当有限,高校自身筹措办学经费能力较弱,用于教学设备投入的比例很小。例如某一高校2002年至2005年用于教学设备的经费累计不到400万元,年均投入只有几十万元,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设备经费投入几乎为零。
4.教学课时偏少,实验课时被挤掉。教育技术课程源于电化教育,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电化教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媒体操作技能,一般安排每周2学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教育技术公共课课时没有相应增加。据相关调查,在部分学校教育技术公共课课时仍为每周2学时,而有的学校总课时只有18学时,比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求为不低50学时还要少。显然,如此有限的课时很难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三、加强教育技术实践环节的应对策略
1.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按照标准中的基本技能要求,确立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和实训内容。《标准》在技能方面要求:教师要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等。因此,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环节的内容应由三大模块组成:
(1)常规媒体及教学系统的使用操作训练。常规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媒体的操作使用及其相应软件的制作。从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看,常规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常规媒体在基础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那种认为只要重视计算机多媒体的教育应用就行了,不必再去研究和应用其它教学媒体的想法,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国际实际[4]。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演示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教学系统。国家实施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普遍配置了这些教学系统,正确操作与使用这些系统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2)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是现代信息环境下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在教育技术实践训练中,要安排针对教育信息的检索与管理、素材的加工和简单课件的制作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多媒体工具,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3)教学设计模拟应用训练。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在教学中系统运用智能技术和物化技术的具体体现。教育技术课程要为学生实施教学设计提供模拟的环境。
2.建立专用的教育技术实验室,保证为学生实验训练提供条件。所谓专用实验室,是指根据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内容体系,而建立的专用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应具备下列功能:
(1)多媒体教室功能。为教育技术公共课本身提供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多媒体系统使用操作的训练(集中演示型、网络型)。
(2)信息能力训练功能。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是教育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也是标准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
(3)教学课件制作训练功能。教学课件是为教与学活动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训练主要包括电子教案、简单CAI课件、网页制作等。
(4)交互学习功能。为学生提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交互、协作的学习环境体验。
(5)模拟教学功能。应用与创新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内涵丰富,实验室要能够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模拟的环境。
(6)评价功能。搭建教育技术课程本身的形成性评价平台。
3.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一是集中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实验室的多媒体教室功能进行集体授课,并进行边讲边练,实现教学双边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以学科专业进行分班,组织相应的实验教学,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三是采取开放式的组织形式。开放式在其它一些学科实验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深受学生的欢迎。这种形式学生可以自选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不仅可以弥补实验教学课时和实验设备的不足,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拓展其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4.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根据学习评价理论,学习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控、教学等功能。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既能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信息反馈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根据教育技术课实验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包括过程与态度、技术操作、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几个部分。对过程与态度的考查,利用实验室本身具有的形成性评价平台,对学生学习、训练进行跟踪,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完成作业情况进行评定;对于技术操作,现场随机确定操作项目,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依操作的正确和熟练程度确定成绩;而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则从作品的教学性、科学性、可控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进行评判。■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电化教育研究,2005(4)
[2]李克东,邱玉辉,王珠珠,何克抗.《标准》制定的意义与思路.中国教师,2005(3)
[3]林雯等.广西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4]南国农.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五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电化教育研究,1999(6)
【关键词】教育技术 实践环节 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已成共识。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保证新课程改革成功,教师的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因此,为使师范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具备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公共课。同时,为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能力维度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反思《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对照《标准》,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教育技术专家和教师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并撰文分析教育技术公共课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实践训练环节的缺失。李克东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很多内容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多做实验,学生才能加深领会、熟练掌握。但作为公共课开设,由于学时、设备等原因,教师难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把有关内容讲得具体、透彻,学生更难有机会进行足够的实践训练,这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2]。林雯等人对广西7所师范院校33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45.7%的学生没有机会使用学校提供的设备进行操作实践[3]。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关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文章16篇,其中就有11篇谈到了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西部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尤为突出。因此,教育技术课实践环节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
二、实践环节缺失的原因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走访、调查和了解,我们认为,造成教育技术课实践环节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定位不清,影响实验室的建设。教育技术课的前身是《电化教育》,在80年代至90年代,电化教育主要以常规媒体为主,高师电化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师范生掌握一定的电教技能,能利用常规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90年代中期以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电化教学的内容由单纯的媒体技术发展到系统技术,电化教育的名称也相应改为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作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课应如何定位,即课程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明确,导致了各校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作为提供课程实践环节的实验室也没有很好地规划和建设。
2.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实践环节无法进行。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高校的扩招,生均占有教学资源急剧减少,资师明显不足,许多学校对于公共课均以合班上大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技术公共课也不例外。据对广西部分高校的调查和了解,一些高校几十个班级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只由一名教師全包,由此可见,要开展实验教学困难很大。
3.经费投入不足,设备严重短缺。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地市级所属高师学校,政府财政对高校的投入相当有限,高校自身筹措办学经费能力较弱,用于教学设备投入的比例很小。例如某一高校2002年至2005年用于教学设备的经费累计不到400万元,年均投入只有几十万元,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设备经费投入几乎为零。
4.教学课时偏少,实验课时被挤掉。教育技术课程源于电化教育,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电化教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媒体操作技能,一般安排每周2学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教育技术公共课课时没有相应增加。据相关调查,在部分学校教育技术公共课课时仍为每周2学时,而有的学校总课时只有18学时,比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求为不低50学时还要少。显然,如此有限的课时很难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三、加强教育技术实践环节的应对策略
1.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按照标准中的基本技能要求,确立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和实训内容。《标准》在技能方面要求:教师要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等。因此,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环节的内容应由三大模块组成:
(1)常规媒体及教学系统的使用操作训练。常规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媒体的操作使用及其相应软件的制作。从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看,常规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常规媒体在基础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那种认为只要重视计算机多媒体的教育应用就行了,不必再去研究和应用其它教学媒体的想法,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国际实际[4]。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演示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教学系统。国家实施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普遍配置了这些教学系统,正确操作与使用这些系统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2)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是现代信息环境下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在教育技术实践训练中,要安排针对教育信息的检索与管理、素材的加工和简单课件的制作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多媒体工具,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3)教学设计模拟应用训练。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在教学中系统运用智能技术和物化技术的具体体现。教育技术课程要为学生实施教学设计提供模拟的环境。
2.建立专用的教育技术实验室,保证为学生实验训练提供条件。所谓专用实验室,是指根据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内容体系,而建立的专用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应具备下列功能:
(1)多媒体教室功能。为教育技术公共课本身提供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多媒体系统使用操作的训练(集中演示型、网络型)。
(2)信息能力训练功能。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是教育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也是标准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
(3)教学课件制作训练功能。教学课件是为教与学活动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训练主要包括电子教案、简单CAI课件、网页制作等。
(4)交互学习功能。为学生提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交互、协作的学习环境体验。
(5)模拟教学功能。应用与创新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内涵丰富,实验室要能够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模拟的环境。
(6)评价功能。搭建教育技术课程本身的形成性评价平台。
3.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一是集中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实验室的多媒体教室功能进行集体授课,并进行边讲边练,实现教学双边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以学科专业进行分班,组织相应的实验教学,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三是采取开放式的组织形式。开放式在其它一些学科实验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深受学生的欢迎。这种形式学生可以自选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不仅可以弥补实验教学课时和实验设备的不足,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拓展其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4.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根据学习评价理论,学习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控、教学等功能。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既能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信息反馈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根据教育技术课实验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包括过程与态度、技术操作、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几个部分。对过程与态度的考查,利用实验室本身具有的形成性评价平台,对学生学习、训练进行跟踪,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完成作业情况进行评定;对于技术操作,现场随机确定操作项目,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依操作的正确和熟练程度确定成绩;而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则从作品的教学性、科学性、可控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进行评判。■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电化教育研究,2005(4)
[2]李克东,邱玉辉,王珠珠,何克抗.《标准》制定的意义与思路.中国教师,2005(3)
[3]林雯等.广西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4]南国农.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五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电化教育研究,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