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到软土地基,其影响着道路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并对道路的通行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概念及特点
  软土地基主要是松软的土层,其组成成分包括砂质土、有机质土、淤泥质粘性土等。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包括:①抗压性较低,无法承受较大土壤表层的压力;②强度低,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塌陷、崩裂等现象,特别是由淤泥质粘性土构成的软土地基,渗水率较低,使得地基内部所积存的污水无法及时排出,不利于保障地基施工的效果;③高压缩性,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土壤表层所承受的荷载压力越大,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就越快,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难度。
  2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软土地基处理要结合软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处理软土土质对施工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软土地基的处理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其抗剪性能得到提升,避免造成道路下沉;其次,要改善软土的动力性能,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变形,影响路面平整;再次,要控制软土地基的弹性,保证基础以及整个道路结构能均匀的、稳定的沉降;最后,要尽量降低地基的渗透性,防止出现渗流造成的地基受损。另一方面,以上几种地基处理方式要在不改变施工路径的情况下进行,最大程度的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设计要求,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约道路施工的成本,提高施工进度,加大土地利用率,促进市政道路建设的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
  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强夯法
  强夯法处理技术适用于开挖面积较大、土壤层较厚的软土地基处理。在强夯法实施前,应该对夯锤和落距提前进行测算,保证每一次夯锤落实击打的能量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夯锤使用时间过长的话,夯锤底部由于长期摩擦缺损影响夯实效果。在夯锤每一次落实击打前,应该对夯实点放线进行检查,并与设计标准落实位置相比较,如果位置存在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强夯法处理技术做到同步检查,保证施工的质量。由于软土地基的土壤承受力相对较小,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每一次夯锤后的土壤沉降量。在施工完成之后,每隔1—2周对软土地基质量进行检测,防止后期软土地基由于土质因素出现沉降影响地基整体施工质量。
  3.2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对地基稳定性影响较小,在实际预压过程中不会对地基造成剪切变形,只有压缩变形;加固效果好,施工人员无需对施工速率进行控制,可一次性完成施工,施工工期较短;安全性高。在实际施工中无需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扬尘污染、噪音污染等较小,且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低。真空预压法施工流程为:(1)在原地基表面铺设一层厚0.4~0.5m的砂垫层;(2)将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等打入土壤表层中,将其作为地下竖向排水系统;(3)在砂垫层上方铺设一层密封性良好的薄膜,并对薄膜四周进行压实处理;(4)利用抽真空系统将砂垫层薄膜内的空气抽出,使其内部能够形成负压,在砂井孔压差的作用下,地基内部所积存的污水能够快速流入砂井并被排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稳定性的目的。
  3.3换填置换法
  换填置换法是将影响地基和整个道路结构的软土进行置换,并采用渗水性较好且强度较高的砂石、硬土等填筑材料进行填补,以此取代软土层,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合软土层厚度小、软土置换量不高时使用,因为换填置换法的造价较高,如果软土厚度较大,软土置换量较高,不但施工难度大,还会为施工单位带来大量的资金消耗,因此在采用换填置换法之前,一定要对软土土层进行勘察和测量,测出软土层厚度以及需要置换的面积,并进行精准的预算。另一方面,换填材料也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置换过程中,要遵循“由内到外,逐层换填,逐层压实”的原则,使换填置换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符合市政道路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3.4砂垫层法
  一般而言,施工建设单位在地基土层软土成分较少,含水量较高的施工状况下可以加强对于砂垫层法的运用。该方法在实际的運用过程中主要是在地基以下的建设区域进行砂石的铺设,进而确保承载地基以及路面的土层具有较强的密度以及硬度,最终实现了道路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高。此外,作业人员在进行砂垫层铺设作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砂层隔离、固化软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将铺设的厚度控制在0.5~1.2m之间。不仅如此,在垫层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砂石的运用。一般而言,砂石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凭借其较强的渗透性,而促进填土排水效能的提升。在该施工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还需要依据“由内到外,逐层压实”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操作。
  3.5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是依据一定的化学原理,利用化学材料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有效的整合软土,使其牢固性得到强化,进而方便道路施工。常见的化学加固法有很多种,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其具体操作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水泥或者石灰输送到软土层中,然后进行搅拌,使水泥粉或石灰粉与软土中水分发生反应,这样一来,大量水分就会被吸收,同时水泥和石灰也会与软土结合形成坚硬的固体,既减少了软土中的水分含量、又提高了地基的抗压性能。在应用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时,应该时刻注意调整粉喷桩的定位方向,使软土中的水分得到充分的吸收。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各种因素对搅拌过程的影响,例如喷灰压力、石灰用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采用间歇性复合胶板方法最为适宜,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4结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应高度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确保道路运行安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政道路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陈绍基.科技风.2016(24).
  [2]浅谈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J].孙广利,王浩然.四川建材.2018(05).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办公室)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给城市市政工程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市政供排水工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市政工程供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的基础建设中,管网体系的建设与广大市民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特别是城市供排水管道系统的建设对城市供排系统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现阶段,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速,现代工程建设对精度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测绘工程,逐渐朝着模块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测绘工程的技术支撑,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综合评价分析、空间查询、空间分析等功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促进测绘工程质量和作业效率的提升。本文就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观察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
摘要:电气控制技术在工业领域运用十分广泛,作为研究人员,要结合工业生产实际,分析电气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现状,以此提高认识,不断深入实践,以获得最大化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其进行了几方面阐述,希望分析能够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提高电气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的有效运用能力。  关键词:电气控制技术;工业生产;应用  1 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功能  (一)监视功能。在设备的运行中,其实际的运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转制变更无疑是职业教育探索上的一大悲剧。在管理学视域下探索它转制变更的原因有助于为当今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