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赴朝寻找,他要把父亲带回家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9岁的金华人金志建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金汝连。1951年,金汝连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当时金志建尚在娘胎中。两年后,金汝连牺牲。这些年來,金志建5次入朝寻亲。小时候,他对父亲只有“英雄”的模糊概念,如今,他渴望父亲魂归故里。
  1953年,金汝连牺牲的消息传回家乡。随噩耗一起寄到的,还有一只木盒——里面装着一张照片,一本烈士证,还有一枚奖章,这是父亲留给金志建的遗物。
  在一张黑白照片上,金志建头一回见到父亲,圆圆的脸,抿着嘴巴,戴着军帽。
  金志建5岁那年,父亲生前战友来到他家。“那时我才知道,父亲是部队的炮兵班长,牺牲在1953年夏季战役的一场战斗中。”金志建不知道父亲的最后一仗是在哪里打的,只晓得他被敌军炮火击中,腿部重伤,不治身亡。临终前他委托战友,在战争结束后帮着照顾好家人。
  从那以后,金志建常常看到奶奶偷偷捧着父亲的烈士证,一边念叨,一边流泪。
  工作后,金志建多次想去朝鲜寻亲,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行。1988年,病重的奶奶把他叫到床前:“有机会,你一定要去朝鲜找到你父亲的坟墓,带他回家。”奶奶的心愿,郑重地交到了金志建手里。
  “找回”父亲成了他后半生的最大心愿。
  2013年,金志建退休,他再次谋划去朝鲜的寻亲之旅。一年后,他跟着旅行团第一次去了朝鲜。“路上我就看到好多烈士陵园,但旅行团管理严格,一路也不让自由活动。”6天时间,他只能在车上向一座座烈士墓行注目礼,他有一种强烈预感,父亲就在其中。
  2017年,金志建辗转结识了四川籍志愿军家属康明。经康明介绍,金志建加入“志愿军烈士后代群”,400多位群友大多年逾七旬,都想在朝鲜找到自己的亲人。
  金志建查过档案,他父亲最后的牺牲地点在“三八线”东端的江原道杨口郡。因为各种原因,该地区的烈士陵园一直没有对外开放。他的愿望落了空。转念一想,金志建还是报名参加了2018年3月出发的寻亲团。“我父亲的战友当年说过,父亲是撤离到了后方,才因伤重不治。”“志愿军战士都是我的亲人,那里是他们战斗过的地方,我应该去看看他们。”一个30多人的寻亲团坐上了开往平壤的大巴。
  到朝鲜后,他们每天上午9点动身去陵园,下午少说也要4点才踏上返程。
  很多陵园里,成百上千个合葬墓由山脚绵延而上排列着。每一个合葬墓前,都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少则几十人,多则刻着上千名志愿军士兵的名字。清扫,祭拜,比对,拍照,再详细核实,这是每一个寻亲者的扫墓流程。
  除了换洗的衣裤,金志建硕大的行李箱里,装的全是祭奠用品。“能多祭拜一位,就多祭拜一位。”这里葬着的志愿军战士,牺牲时多数还很年轻,甚至没能留下子女。金志建说,寻亲团想让这些永远没能回家的先辈,感受到来自故土的温暖,为此,寻亲团内还有人甚至背来了家乡的苹果。
  每祭拜过一座墓,金志建都会悄悄说上一句:“如果见到我爸,记得和他说一声,他儿子来看他了。”这是他唯一的私念。
  从2013年起,金志建已经先后5次前往朝鲜。在近十座陵园、上万座墓碑前,他曾仔细寻觅过父亲的名字。
  寻亲团里的成员既是寻亲者,也是志愿者。上一回的朝鲜寻亲之行,在平壤城东的江东郡烈士陵园里,金志建意外发现3位金华籍志愿军烈士墓。回国之后经过调查寻找,最终,其中两位老人的后辈没有下落,但他找到了第三位烈士的弟弟。70岁的老人得知消息,激动地握着金志建的手,喊着要和他一起去朝鲜扫墓。
  “前几天我收到消息,过去未开放的陵园,今后通过申请,也能参观了。”金志建满怀希望,期待下一趟能找回自己的父亲。
  (摘自2020年11月26日《钱江晚报》 记者:俞任飞)
其他文献
依依生日那天,我模仿偶像剧里的情节,在蛋糕里放了一枚戒指。看她发现戒指后满脸惊喜,我正要单膝跪地来个浪漫的求婚仪式,她却收起笑容转身跑出了餐厅。  我追出去,问她怎么了。她说:“对不起!我有点不舒服,先回家了。”剧情起伏太大,我有些蒙,生日过去好几天都没主动联系依依。到了周末,她主动约了我。  几天没见,依依明显憔悴了。我问她:“生病了?”她摇摇头:“没有。我今天找你,是想告诉你,我们分手吧,我不
期刊
婚后她辞了工作,每天晚上或追剧或刷抖音到半夜,早晨睡懒觉,不到上午10点不起床;起床后点个外卖当早餐,然后取取快递上上网,再约朋友做美容逛街看电影——  老婆说:“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恋爱时我就发现,谭芬花钱大手大脚,不是那种会过日子的女人。她还半真半假地说,婚后她不做家务不做饭,“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我只当她在撒娇,随口答应了。谁知结婚后她真把工作给辞了,把我的工
期刊
我和于蒙谈恋爱3年了,他一直没有跟我求婚的迹象。思来想去,我决定,干脆我跟他求婚算了。  可当我问他啥时候娶我时,他一脸沮丧:“我哪有钱娶媳妇啊,婚房都买不起。”  他说的倒是不假,他家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太好,在省城买房基本不可能。但我家经济条件挺好,我说:“我让我爸给我买套房不就行了!”他未置可否,我就当他默许了。  很快,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可于蒙似乎并不开心。我问他是不是不想住我的房子,他摇摇头
期刊
问:赵老先生为某城中村村民,同其妻子共养育三个子女。小儿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无独立生活能力。老伴在世时,两个人轮流照顾他。老伴去世后,赵老先生一人无力照顾小儿子,同村邻居徐某念及赵老先生多年邻里情义,主动帮他照顾小儿子。后城中村拆迁,老人分得160万元拆迁款。老人立下遗嘱,由三个子女及邻居徐某均分。赵老先生去世后,其債务人持借据上门要债,称赵老先生生前借款50万元,要求赵老先生的孩子偿还。赵老先
期刊
一天吃罢晚饭,我给儿子悠悠剥了一根香蕉,他吃了一口便放在茶几上到一边玩儿去了。我以为他不吃了,就随手拿起香蕉吃掉了。谁知过了一会儿,他回来找他的香蕉。得知被我吃掉了,他大声哭喊:“我要吃,还给我。”还扑上来抠我的嘴,非要我给他吐出来。  我跟他讲道理:“妈妈已经吃到肚里了,吐不出来了。”他哭闹不休,坚持要我还他香蕉。婆婆剥了根新的给他他也不要。  儿子刚3岁,近来似乎有些反常,不像以前乖巧听话,越
期刊
想以不结婚惩罚母亲  心语姐姐:  我35岁,985硕士,年薪很高,是别人口中的气质美女。这样的我看似很强大,但一直自信心不足,一谈恋爱就掉坑,失去自我。我小时候,母亲总是否定我、诅咒我、侮辱我,几乎每天都骂我“没有人会喜欢你,你以后嫁不出去”,现在却对我经常催婚。我觉得她不配拥有后代,所以想以不结婚惩罚她。   小猫  小猫妹妹:  父母没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他们的态度。母亲小时候对你的各
期刊
2021年是中国重新发现朱鹮40周年。从昔日全球仅剩7只朱鹮,繁衍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只,其栖息地也以陕西省洋县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发散,并已飞向海外。取得如此巨大成果的背后,是常秀云和不计其数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艰辛付出。  为保护朱鹮,有时她和男队员住在朱鹮巢下的棚子里,夜晚需要喝白酒助眠;有时她和队员借宿山民家中,房子四面透风,还要被臭虫叮咬  1983年8月5日,陕西省洋
期刊
9年间,弯柳树村从一个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贫困率超过三成、老人无人赡养、赌博成风、环境污染严重的省级贫困村,发展成为年人均纯收入1.7万元的“信阳市美丽乡村”“河南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新村”“中华孝心示范村”。  辛辛苦苦争取来的40万元科技扶贫款愣是没人领,还有村民抱怨:“啥种植、养殖?俺不会。要是会,早就富了,还用你来扶贫?”  2012年10月底,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处级干部宋瑞
期刊
编者按:  意定监护是我国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与法定监护相对应,是指成年人在清醒时选择一个信任的人,书面指定其为自己失去民事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置自己的财产、权利等。在日趋老龄化的中国社会,这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立法实践。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人却面临两难,不知该选择亲属还是非亲属做意定监护人。  八旬老人300万元房产赠与水果摊摊主,引发“意定监护”制度
期刊
关于故宫一直有着各种传说。其中之一是,故宫屋顶之所以看上去特別干净光洁,是因为设计时有特别的考虑,以至于鸟无法停留,不会在屋顶排泄。包括故宫在内的古建筑在设计屋顶时,有防止鸟类停留排泄的考虑吗?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博士指出:“没有史料证明,古人在设计建造房屋时,采用琉璃瓦顶是为了防止鸟类停留。但有科学分析表明,发亮的物体不利于鸟类或其它动物靠近。琉璃瓦在阳光下反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