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很长,长得忘不掉许多人、许多事;十年也很短,短得一晃,中网都十岁了。
2004年,第一次采访中网的时候,没想过这个赛事会坚持十年,并且还在继续。同样,也没想过自己十年来一直还在做体育记者。
采访中网之前,我接触的最高级别网球赛事是赤峰、通辽等几站ITF2.5万美元的挑战赛。那会儿大学刚毕业,心中有着无限远大理想,看每天的太阳是崭新的。在赤峰、在通辽,我扎扎实实采访,认认真真写稿,心想这可是国际比赛,有好多国外球员来参赛。
直到2004年遇上中网,才发现国际比赛不像最初之想象。那个时候,釜山亚运会后中国网球正处于低谷,懂网球的人不多,打球的没几个,网球记者没几个,甚至网球裁判也就陈述几个人,每到比赛都要到高校去找体育老师临时培训做司线。那会,我在专业杂志工作,对网球稍懂一点点,便受《北京青年报》之遨写各种网球的普及稿,从规则到计分,从观赛礼仪到赛事级别。几个月下来,都可以出本网球教科书了。
2003年底,萨芬和斯里查潘来京,两人到天坛公园拍了一组宣传片,那是中网首次跟明星接触。十年后,新版中网宣传片出炉,主角是现世界排名前两位的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
也是在那次,我第一次采访了萨芬,他也是我第一个合影的球星。那时候,斯里查潘正火着,他把母亲一同带到北京游览天坛。我记得很清楚,斯里查潘的母亲从车上下来时,脚上还穿着拖鞋。前一晚,北京刚下完大雪,接待人员马上去给她找来棉鞋。现在想来,他们对当时中国之认识,可能就是当时我们对世界网球的认知那样浅显。
搁十年前,北京还没有合适的比赛场馆,2001年承办过世界大运会的光彩网球中心是惟一选择。工期所迫,那座耗资几千万的中央球场建筑质量并不理想,只有三面看台不说,一些房间逢雨便漏。那会儿在新闻中心写稿,身边都得放一水桶,听雨滴嗒嗒落下,现在想来也别有意境。主场馆不咋样,外场也时不时添个乱,中央球场西侧临时搭了两片带看台的场地,一阵大风吹过,广告牌乱飞。
中网前两年,可谓是各种凌乱,包括媒体人。至今每届中网期间,仍有人不时提及当年有媒体质问大威肤色、教育的话题。那会,国内网球杂志不过两本,平媒几乎不设专职网球记者,大多由综合记者兼任。记得当年有刚接触网球的记者,看到男子巡回赛简称ATP,想当然地以为女子巡回赛就是WTP。
再回头想想,其实中网元年正赶上了好时候,那之前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李婷/孙甜甜拿下女双冠军,多少让老百姓知道网球是个啥项目。即便如此,那时的光彩网球中心上座率仍低得可怜。看台不能光秃秃的呀,两个比赛日过后,上座率陡升。但细瞅瞅,一部分是便衣的武警,一部分便是各个居委会组织来的大妈。武警小伙子们好说,纪律性强,坐那儿一动不动,每分结束都鼓掌。但居委会找来的那帮大妈们可就无组织无纪律了,拿着组织上发来的面包、矿泉水和火腿肠,摇着扇子,大妈们把看台当做了聊家常的好地方。
那会每天都要忙到很晚,记得第二年中网,李婷/孙甜甜的一场女双比赛打到了凌晨一点。也是在那一年,我从杂志转行到了日报,对新闻的要求更高。好在,手足无措的第一次过后,中网新闻中心也稍稍正规了一些。尤其是翻译,从北京奥组委宣传部那边调来了一个叫杜唯的女孩,至今被认为是中网最好的翻译。
有过第一年的慌乱,后两年的中网明显从容了一些。每每忙完一天的比赛,几个人便相约去方庄的一家粥店宵夜,其中就包括中网现在的赛事总监张军慧,一起喝酒一起聊聊当天发生的事。我的人生也自那时起又多了一个圈:网球圈。
2008年,奥运会来到北京,很多人的命运随之被改变。中网,也是直接获益者,就此拥有了一个大满贯级别的球场。2009年,中网升级,女子赛事升级为WTA皇冠赛事,场馆从东南三环迁至北五环。从局促的光彩到敞亮的国家网球中心,我们私下里也会开玩笑称“终于鸟枪换炮了!”
但也自那之后,我就再没有国庆假期了。对没有倒休习惯的平媒记者来说,这是很悲催的消息,难得的长假说没就没了。每年赛前,我都会小郁闷一下,每年如此,今年亦是。不过我很快就会淡定地说服自己,踏实待着吧,有球看,有稿写,有媒体餐吃,知足吧。
之所以淡定,除了不想去景区里看游人扎堆,也源自中网各方面的进步。现在这支中网团队,可与同级别任一赛事媲美,由之所带来的则是日益完善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全世界都看得见北京的热情和真诚。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球迷也能看到最高级别、最真实的对抗。
去年中网女单半决赛,李娜打莎拉波娃,一张偏远的看台票都能炒到500元。那天晚上,我坐在钻石球场的记者席,一度些许恍惚。2004年,李娜刚刚复出,我从通辽跟到乌兰浩特又跟回北京,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打进中网的半决赛;也是在那一年,我在上海采访过少年时期的莎拉波娃,彼时17岁的她刚在温布顿拿到第一个大满贯,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在北京看她打比赛。
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意想不到。否则先知们多了,还要时间做什么?第一年中网,刚毕业没多久,还处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十年后,我家闺女都能跟我一起看球了。中网亦如是,蹒跚学步,慢慢长大。
作为一个上升星座还是处女座的处女男,怀旧是一大特质。于我而言,表现之一便是收藏各种采访证件。十年,搬家三次,从南二环搬到东五环外,未丢失一个证件。这些证件也是十年中网的一个见证,从最初土的掉渣的设计,到如今的高大上,中网魅力日现。
对待比赛,如同居家过日子。有时候,期待越高,失望就越多。反而如我这般,温开水过日子的人,随时能有“小富即安”的幸福感。我从没想过中网能走多远,也从不关心它跟ATP、WTA签了几年合同。
我在,它在,有缘一起走过就好。
若有一天,采访生涯结束,就用天后的那句话吧来祝福吧,“我还好,你也保重。”
2004年,第一次采访中网的时候,没想过这个赛事会坚持十年,并且还在继续。同样,也没想过自己十年来一直还在做体育记者。
采访中网之前,我接触的最高级别网球赛事是赤峰、通辽等几站ITF2.5万美元的挑战赛。那会儿大学刚毕业,心中有着无限远大理想,看每天的太阳是崭新的。在赤峰、在通辽,我扎扎实实采访,认认真真写稿,心想这可是国际比赛,有好多国外球员来参赛。
直到2004年遇上中网,才发现国际比赛不像最初之想象。那个时候,釜山亚运会后中国网球正处于低谷,懂网球的人不多,打球的没几个,网球记者没几个,甚至网球裁判也就陈述几个人,每到比赛都要到高校去找体育老师临时培训做司线。那会,我在专业杂志工作,对网球稍懂一点点,便受《北京青年报》之遨写各种网球的普及稿,从规则到计分,从观赛礼仪到赛事级别。几个月下来,都可以出本网球教科书了。
2003年底,萨芬和斯里查潘来京,两人到天坛公园拍了一组宣传片,那是中网首次跟明星接触。十年后,新版中网宣传片出炉,主角是现世界排名前两位的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
也是在那次,我第一次采访了萨芬,他也是我第一个合影的球星。那时候,斯里查潘正火着,他把母亲一同带到北京游览天坛。我记得很清楚,斯里查潘的母亲从车上下来时,脚上还穿着拖鞋。前一晚,北京刚下完大雪,接待人员马上去给她找来棉鞋。现在想来,他们对当时中国之认识,可能就是当时我们对世界网球的认知那样浅显。
搁十年前,北京还没有合适的比赛场馆,2001年承办过世界大运会的光彩网球中心是惟一选择。工期所迫,那座耗资几千万的中央球场建筑质量并不理想,只有三面看台不说,一些房间逢雨便漏。那会儿在新闻中心写稿,身边都得放一水桶,听雨滴嗒嗒落下,现在想来也别有意境。主场馆不咋样,外场也时不时添个乱,中央球场西侧临时搭了两片带看台的场地,一阵大风吹过,广告牌乱飞。
中网前两年,可谓是各种凌乱,包括媒体人。至今每届中网期间,仍有人不时提及当年有媒体质问大威肤色、教育的话题。那会,国内网球杂志不过两本,平媒几乎不设专职网球记者,大多由综合记者兼任。记得当年有刚接触网球的记者,看到男子巡回赛简称ATP,想当然地以为女子巡回赛就是WTP。
再回头想想,其实中网元年正赶上了好时候,那之前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李婷/孙甜甜拿下女双冠军,多少让老百姓知道网球是个啥项目。即便如此,那时的光彩网球中心上座率仍低得可怜。看台不能光秃秃的呀,两个比赛日过后,上座率陡升。但细瞅瞅,一部分是便衣的武警,一部分便是各个居委会组织来的大妈。武警小伙子们好说,纪律性强,坐那儿一动不动,每分结束都鼓掌。但居委会找来的那帮大妈们可就无组织无纪律了,拿着组织上发来的面包、矿泉水和火腿肠,摇着扇子,大妈们把看台当做了聊家常的好地方。
那会每天都要忙到很晚,记得第二年中网,李婷/孙甜甜的一场女双比赛打到了凌晨一点。也是在那一年,我从杂志转行到了日报,对新闻的要求更高。好在,手足无措的第一次过后,中网新闻中心也稍稍正规了一些。尤其是翻译,从北京奥组委宣传部那边调来了一个叫杜唯的女孩,至今被认为是中网最好的翻译。
有过第一年的慌乱,后两年的中网明显从容了一些。每每忙完一天的比赛,几个人便相约去方庄的一家粥店宵夜,其中就包括中网现在的赛事总监张军慧,一起喝酒一起聊聊当天发生的事。我的人生也自那时起又多了一个圈:网球圈。
2008年,奥运会来到北京,很多人的命运随之被改变。中网,也是直接获益者,就此拥有了一个大满贯级别的球场。2009年,中网升级,女子赛事升级为WTA皇冠赛事,场馆从东南三环迁至北五环。从局促的光彩到敞亮的国家网球中心,我们私下里也会开玩笑称“终于鸟枪换炮了!”
但也自那之后,我就再没有国庆假期了。对没有倒休习惯的平媒记者来说,这是很悲催的消息,难得的长假说没就没了。每年赛前,我都会小郁闷一下,每年如此,今年亦是。不过我很快就会淡定地说服自己,踏实待着吧,有球看,有稿写,有媒体餐吃,知足吧。
之所以淡定,除了不想去景区里看游人扎堆,也源自中网各方面的进步。现在这支中网团队,可与同级别任一赛事媲美,由之所带来的则是日益完善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全世界都看得见北京的热情和真诚。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球迷也能看到最高级别、最真实的对抗。
去年中网女单半决赛,李娜打莎拉波娃,一张偏远的看台票都能炒到500元。那天晚上,我坐在钻石球场的记者席,一度些许恍惚。2004年,李娜刚刚复出,我从通辽跟到乌兰浩特又跟回北京,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打进中网的半决赛;也是在那一年,我在上海采访过少年时期的莎拉波娃,彼时17岁的她刚在温布顿拿到第一个大满贯,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在北京看她打比赛。
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意想不到。否则先知们多了,还要时间做什么?第一年中网,刚毕业没多久,还处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十年后,我家闺女都能跟我一起看球了。中网亦如是,蹒跚学步,慢慢长大。
作为一个上升星座还是处女座的处女男,怀旧是一大特质。于我而言,表现之一便是收藏各种采访证件。十年,搬家三次,从南二环搬到东五环外,未丢失一个证件。这些证件也是十年中网的一个见证,从最初土的掉渣的设计,到如今的高大上,中网魅力日现。
对待比赛,如同居家过日子。有时候,期待越高,失望就越多。反而如我这般,温开水过日子的人,随时能有“小富即安”的幸福感。我从没想过中网能走多远,也从不关心它跟ATP、WTA签了几年合同。
我在,它在,有缘一起走过就好。
若有一天,采访生涯结束,就用天后的那句话吧来祝福吧,“我还好,你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