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对56例腺样体肥大儿童经鼻内窥镜直视下经口切割吸引器切除腺样体。结果56例患儿夜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腺样体肥大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随访6个月,腺样体均无残留或复发。结论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相比,鼻内窥镜直视下经口切割吸引器切除腺样体疗效肯定,出血少,适宜临床推广。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切除术;鼻内窥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94-01腺样体切除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因视野不清,易导致术后出血、腺样体切除不彻底、损伤咽鼓管咽口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及切割吸引器在临床中的应用,其在腺樣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也已开展。笔者选取我科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典型病例56例作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56例术后完成随访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22例;年龄为4-12岁,平均为7岁;病史为4个月——2年;均合并有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有4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等鼻咽部堵塞症状,耳鸣,听力下降及耳内闷胀感等咽鼓管咽口受压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咽侧位片检查,证实为腺样体肥大[1]。
1.2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取仰卧位,垫肩,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放置开口器,暴露咽腔,先行常规扁桃体切除术,用细导尿管自鼻腔内引入,自口腔导出,打结,向上拉起软腭,以充分暴露鼻咽腔,保持良好的视野。自鼻腔插入儿童型鼻内镜直视腺样体,口腔插入切割吸引器至鼻咽部,术者一手持鼻内窥镜,一手持切割吸引器边切割边吸除切除物。切割时从下缘开始逐步向上切除腺样体,避免切除过深组织及损伤咽鼓管咽口,待完全切除腺样体组织后,棉球压迫止血。
2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鼻咽侧位片均无复发,鼻内窥镜检查示:鼻咽部黏膜光滑,咽鼓管咽口无狭窄,闭锁。有51例病人睡眠打鼾、憋气及张口呼吸等腺样体肥大症状完全消失,5例病人有轻微打鼾,无憋气,4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病人耳鸣、耳内闷胀不适等症状完全消失,有2例病人术后有轻微咽部异物感等咽炎症状。
3讨论
腺样体是咽淋巴循环的重要组成之一,对咽部感染具有防御作用。腺样体在婴儿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大,一般在10岁以后逐渐萎缩消失[2]。一些诱发因素可引起腺样体增生肥大,导致鼻咽部阻塞症状。而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手术为腺样体刮除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是腺样体切除术的基本原则之一[3]。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因不在直视下进行,存在切除不彻底、损伤咽鼓管咽口等弊端,从而导致术后出血、诱发分泌性中耳炎或导致原有的中耳炎经久不愈等并发症。经鼻内窥镜下切割吸引器切除腺样体,手术完全在直视下进行,边切割边吸除切除物,视野清晰,切除充分,同时避免切除过深及损伤咽鼓管咽口等重要组织,术后鼻内窥镜下检查术腔,止血彻底,避免了术后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所致的并发症[4]。
笔者认为,经鼻内窥镜下切割吸引器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完全在直视下进行,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损伤范围小,止血彻底、安全、并发症少。切除病变组织准确彻底,不损伤咽鼓管咽口。此种术式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适宜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万民,王其友,宋建京,等.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患儿手术指征的测量[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244.
[2]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9-84.
[3]韩红威,任树北.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吸器在增殖体切除术中的应用[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9(6):37l.
[4]吴炳光,熊国平.口鼻联合经路鼻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吸切术5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51-1552.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切除术;鼻内窥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94-01腺样体切除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因视野不清,易导致术后出血、腺样体切除不彻底、损伤咽鼓管咽口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及切割吸引器在临床中的应用,其在腺樣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也已开展。笔者选取我科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典型病例56例作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56例术后完成随访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22例;年龄为4-12岁,平均为7岁;病史为4个月——2年;均合并有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有4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等鼻咽部堵塞症状,耳鸣,听力下降及耳内闷胀感等咽鼓管咽口受压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咽侧位片检查,证实为腺样体肥大[1]。
1.2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取仰卧位,垫肩,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放置开口器,暴露咽腔,先行常规扁桃体切除术,用细导尿管自鼻腔内引入,自口腔导出,打结,向上拉起软腭,以充分暴露鼻咽腔,保持良好的视野。自鼻腔插入儿童型鼻内镜直视腺样体,口腔插入切割吸引器至鼻咽部,术者一手持鼻内窥镜,一手持切割吸引器边切割边吸除切除物。切割时从下缘开始逐步向上切除腺样体,避免切除过深组织及损伤咽鼓管咽口,待完全切除腺样体组织后,棉球压迫止血。
2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鼻咽侧位片均无复发,鼻内窥镜检查示:鼻咽部黏膜光滑,咽鼓管咽口无狭窄,闭锁。有51例病人睡眠打鼾、憋气及张口呼吸等腺样体肥大症状完全消失,5例病人有轻微打鼾,无憋气,4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病人耳鸣、耳内闷胀不适等症状完全消失,有2例病人术后有轻微咽部异物感等咽炎症状。
3讨论
腺样体是咽淋巴循环的重要组成之一,对咽部感染具有防御作用。腺样体在婴儿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大,一般在10岁以后逐渐萎缩消失[2]。一些诱发因素可引起腺样体增生肥大,导致鼻咽部阻塞症状。而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手术为腺样体刮除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是腺样体切除术的基本原则之一[3]。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因不在直视下进行,存在切除不彻底、损伤咽鼓管咽口等弊端,从而导致术后出血、诱发分泌性中耳炎或导致原有的中耳炎经久不愈等并发症。经鼻内窥镜下切割吸引器切除腺样体,手术完全在直视下进行,边切割边吸除切除物,视野清晰,切除充分,同时避免切除过深及损伤咽鼓管咽口等重要组织,术后鼻内窥镜下检查术腔,止血彻底,避免了术后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所致的并发症[4]。
笔者认为,经鼻内窥镜下切割吸引器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完全在直视下进行,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损伤范围小,止血彻底、安全、并发症少。切除病变组织准确彻底,不损伤咽鼓管咽口。此种术式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适宜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万民,王其友,宋建京,等.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患儿手术指征的测量[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244.
[2]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9-84.
[3]韩红威,任树北.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吸器在增殖体切除术中的应用[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9(6):37l.
[4]吴炳光,熊国平.口鼻联合经路鼻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吸切术5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51-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