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的思考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l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促使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形成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物流规划建设理念新发展、物流经营模式新变革,新的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都给物流行业升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在城市区域物流枢纽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从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的背景、存在问题、建设思路和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 物流枢纽 区域经济 城市物流 物流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09-0035-02
  1 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的背景
  从2018年底《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发布,提出到2020年全国布局建设3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2019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共有23个物流枢纽入选[1]。此次通知,反响热烈解读纷纭,地方政府热情高涨,积极争取这次历史性的发展红利。
  2 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地市积极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大力建设物流园区。我国物流园区的规模化建设始于2000年之初,物流园区从无到有,2012年《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规划(2013-2020年)》出台之后达到建设高潮,当时规划里提出,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0个,与现在规划127个城市的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异曲同工。据中物联统计,2006年全国各类型物流园仅207家,2012年754家,到2018年总计1,638家。
  物流园区大量重复建设带来的良莠不齐、空置率高和整体的低效益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应当如何真正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推动物流组织方式变革、提高物流整体运作效率呢?
  规划提出了具体的物流枢纽布局城市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分,但是枢纽城市的定位逻辑是什么?究竟该建设多少物流枢纽、怎样去建设枢纽、为谁提供服务又如何服务呢?是主要依托存量设施作为枢纽的主体,还是需要多少新增物流设施?问题并无具体阐述,枢纽不能为了规划而去规划,否则不但没有指导意义,而且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投资失误。在对中西部中心城市市场调研,成都、西安、武汉、长沙等都有物流设施的巨量供应,不仅有存量的大量物流园、公路货场、物流中心、保税区域和国际陆港,动辄300万、400万平米的高标仓库设施体量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随着社会物流规模总量增速减缓,自动化物流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持续深化、新型流通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物流运营去中间环节、缩减不必要的库存和运输,实现物流设施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链价值的优化,对物流设施的需求总体上看是减量的,各地过剩的同质化物流园区不会因为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而得到重生。
  在没有新增货量的前提下仓促上马新的物流枢纽项目,将是新一轮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建议各地的物流枢纽建设应当慎重事之,做好市场调研、功能定位、可行性研究,不可盲目大干快上。
  3 城市发展区域物流枢纽的基本思路
  3.1 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1.物流为城市自身经济发展服务。为城市自身的生产、流通、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各类物流提供专业服务,特别是面向产业组织、产业布局提供物流服务,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有效促进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2.物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成区域物流枢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物流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情况下,第一点是发展城市物流的立足点,但在城市物流专业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及效率提升、物流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可向区域物流枢纽发展。
  3.2 经济中心城市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变
  经济中心城市依托交通运输条件和产业积聚环境,通过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辐射率,提供创新服务,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变。具体方针是:面向区域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积聚物流产业,培育物流产业;切入产业物流,培育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务,培育物流能力。
  3.3 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经济中心城市在处理物流与宏微观经济发展的关系、定位现代物流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在城市发展物流业存在明显的区别。根据目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情况分析,经济中心城市要发展为区域物流节点,为区域物流提供组织与管理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解决如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与物流服务企业的升级转型问题;二是生产与流通企业的物流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问题,这是有效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三是物流产业发展定位问题,妥善平衡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与培育产业增长点两个方面;四是与上述三方面配套的方针政策。
  4 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对人才的需求
  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应用,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从指导思想中发现,要建设现代化的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对物流人才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物流规划人员
  规划中提出,到2025 年,国家要布局建设150 个左右的高标准物流枢纽,并加快建设物流园区,对现有物流园区进行改造。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大批物流规划师参与,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物流规划人员需要具备全方位的物流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物流实战经验。同时,物流规划人员需要掌握当地城市的经济状况、货运体量、物流需求量,对供应链知识提出新高度,熟悉实际的操作业务,具有综合业务能力[2]。
  4.2 物流信息化人才
  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国际贸易量的加大,城市要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就对物流提出了更高更快更準确的要求。和前几年爆仓事件相比,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的发展,无疑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代物流的标准化操作、智能识别技术、无人化操作的发展,信息可追溯且可便捷采集。这几年,智慧物流不断被提出并被企业应用。“互联网+”物流的运用,带动行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例如,顺丰打造了智慧物流地图,高度依靠物流信息,京东自建物流采用的无人仓、自动分拣技术甚至是送货机器人的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将物联网技术、数字化分析等相关课程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应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4.3 绿色物流人才
  随着物流业务量的增加,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各个环节产生的污染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也产生了不必要的浪费。尤其是这几年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呈倍数级增长,快递业务中包装垃圾的增量也呈倍数级的增长。城市物流枢纽中心建设的原则中就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打造绿色智慧型物流枢纽。国家邮政总局物流统计数据显示,部分大型城市的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占生活垃圾增量的85%~90%,而在中国特大城市中,这一数据高达93%。这就要求在建设城市物流枢纽中心时把绿色物流纳入规划要求刻不容缓。改进物流设施设备提高绿色包装、绿色运输,例如对包装材料进行改造,提高循环利用率,包装中的防震材料运用空气防震的原理,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货损率,改进大型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等。目前,各个企业也对绿色物流做出了贡献,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提出绿色快递,推出了绿色包装,苏宁电器推出的“共享快递盒”、京东物流提出的“青流计划”、顺丰公司运用的“免胶纸易拉纸箱”等都大大促进了绿色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在城市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绿色物流人才,服务于物流的各个环节。
  4.4 跨境电商物流人才
  这几年国际经济贸易形势风云变幻,又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生产力旺盛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之对国际物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必然要面对这个挑战,并在规划时将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列入其中,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实施,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就会愈加重要。
  5 结语
  在全国各地市纷纷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的背景下,本文通过以上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对已建物流枢纽的经验总结,对城市物流枢纽建设进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避免浪费,从物流枢纽的规划、变革、协调、共享等方面进行物流枢纽的建设,提高利用率。各个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凭借国家政策,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区域物流枢纽发展途径。同时,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物流规划人员、物流信息化人才、绿色物流人才和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成为实现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J].大陆橋视野,2019 (04):16.
  [2] 黄明田.区域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技术,2019,38(04):118-122,160.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社会上广泛应用,大数据已然渗透到实际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如何使用大数据强化对企业的管理,如何发挥大数据管理企业的优势,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面对这一现实考验,企业需要面对难题,并积极解决自身难题。因此,企业首先需要了解大数据,充分了解后才能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同时找出其当前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实现大数据与企
期刊
摘 要 为了研究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方法,探讨真实工况下的轮齿的失效形式。本文笔者以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在理论结合现场的情况下针对相关业务展开探讨,系统介绍了齿面疲劳点蚀失效、齿面磨损失效、齿面塑性变形失效等三种形式。结合现场工作中遇到的加工任务和齿轮加工精度要求,在材料选择和加工方法层面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研究得出:铸铁经过淬火和打磨处理后的相关元件在润滑良好的环境下可以承受更大载荷和转速。  关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因为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工程具有很多优势特点,有助于绿色环保型社会的构建,所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比较分析了传统混凝土建筑与装配式建筑二者之间的优劣势,并深入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何有效顺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发挥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企业赢得有效的竞争优势和持久收益成为当下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探讨的问题以及改革和创新的主要方向。本文简要论述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的创新和优势,以及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
期刊
摘 要 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加快了社会智能化发展的步伐,带领各个领域进入智能化发展的轨道。根据人工智能技术所代表的智能化、降低劳动成本的方式,本文对当前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进行分析,总结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优势。[1]本文基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数据实时处理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对象识别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探究,总结出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促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带动着城市交通行业的不断更新,与此同时在我国地铁工程开展过程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地层与加固技术的有效提升,希望能够通过加固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来对我国当前超前大管棚、超前锚杆预加固和小导管预加固注浆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于地层预加固效果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以期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地层加固方式,来促进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网络问政平台逐步成为政府了解民意、 汇聚民智、凝聚民气的重要渠道,各类社情民意相关的文本数据量不断攀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的方法,对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以及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施政效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首先CNN[1]通过mbedding将每个词成映射成词向量[2],构成二维矩阵,通过卷积操作,选取最大值作为输出,将输出外接softmax做n分类。根据预测
期刊
摘 要 随着房地产业和经济的讯速发展,在城市土地的总体规划中,地下室已成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地下室顶板加腋板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时,往往因为是异性结构质量难以控制,加腋板区域钢筋过于集中,现场有一定的施工难度。文中分析了地下室顶板加腋板的原理和特点,介绍其具体施工流程,为在地下室顶板加腋板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地下室顶板 加腋板 连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4
期刊
摘 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建设速度的提高,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的规划和监管。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工程规划验收竣工测量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有在工程规划验收竣工测量过程中加强对关键工艺的使用并使其不断完善,才能够确保工程规划验收成果的准确性。在施工进度的各个阶段都要求项目规划验收符合要求。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规划验收 竣工测量 关键工艺  中图
期刊
摘 要 人工智能一直是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它的发展起步比较慢。但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用化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这主要是由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另外,市场需求的迫切性也带动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有了新的突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大数据在人工智能中的运用,阐述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注意事项,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