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母亲温暖的手心里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是个薄命的女人,之所以说她薄命,是因为她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抚养三岁的他长大。母亲还是个不会疼孩子的女人,对于感情,她是木訥的、惜言的,有时候,在他挨过一顿毒打之后,怀疑自己是不是母亲亲生的。许多村民说,他父亲死了后,母亲精神受到刺激,感情交流就有了障碍。儿时的他,去玩伴家玩,看到玩伴的母亲抱着孩子亲了又亲,还脸贴着脸,他心里就羡慕不已。于是乎,他回家一下就钻进母亲的怀里,故作撒娇状,却不料,被母亲狠狠地推开了。母亲对他流下了两行委屈的泪视而不见,而是提着一大桶猪食,转身出门去了。
  不能和母亲亲密无间,成了他孩童时遗憾的记忆。可,最遗憾的记忆,还是在他上学的日子。同学考试不好,或者犯了错,只要在母亲面前撒撒娇,哭哭鼻子就没有事情了,运气好还会得到一颗糖果的鼓励。可他不行,还未开始撒娇,还未说出一句讨好母亲的话,噼噼啪啪的巴掌就落在了白净的屁股上。母亲像男人那样吼着:“家里没有了男人,你就要像个男人的样,决不可以示弱给人看。”
  母亲的话,他是不敢反驳的,疼痛的泪水也只能往肚里咽下去,然后发誓下次一定读书更努力些,一定不捣蛋调皮。记得,上初一,他和同学不知为啥就起了争执,同学一急,就骂他是个没有爹的野孩子,还把母亲为他做的棉布夹袄扯烂了。忍无可忍,他和同学打了起来。比母亲还高一头的他,这次没有吃亏,把同学打得落花流水,狠狠地出了一口怨气。他以为,自己终于长大成男人了,可以保护母亲和这个家了,母亲应不会责罚他。可,他一回家就被母亲捆在了门口的桃树下,连晚饭都没有让他吃。他站在桃树下,一个劲地向母亲说自己委屈,声泪俱下的话,连隔壁的大伯也看不过,跑来向母亲苦苦求情。母亲哀叹了一口气,解开了他,然后对着父亲的遗像说,这孩子脾气咋和你这般相似呢?尽惹是生非。
  一个一点也不温柔的母亲,他是领教过了,他只能顺应母亲,加倍努力读书。其实,一天天长大的他,慢慢就不想待在母亲身边了,他觉得自己待在母亲身边,迟早要被母亲折磨死。在内心里,他早想好了,要考上名牌大学,和母亲保持几百公里的距离。让母亲想管教,也管教不了。
  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湖南师大。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长沙一所中学任教。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他有了自己在长沙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对孩子疼爱有加,好像要把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的爱,全部给孩子。对于母亲,他也隔三岔五地回去看看,但最多歇一晚就走。他觉得和一个不疼人的母亲在一起,待久了怪难受。
  直到2008年冬天,整个湖南被厚厚的冰层包裹了起来,到处断水断电。他所在的学校被迫放假了。不知道为啥,他忽然有些担心母亲,他想,冰天雪地的乡下,一定会比城市更冷些。他越想越不安,上街买了两件棉袄,提着就往家赶。有车的时候搭车,遇到不通车的地方就步行,走走歇歇,走了近一个星期,他才回到乡下的家。
  他轻轻推开门,一屋子黑烟就呛得他直咳嗽,几近窒息。“妈,我回来了。”他说。“这么大的雪,你咋回的呢?”母亲起身,拉住了他的手。母亲破天荒地拉住他的手,他顿时觉得自己变成了孩子,低下了头。一低头,他就看到了母亲脚下的笸箩,里面有好几双千层底儿,还有毛线手套,还有他小时候爱穿的棉布夹袄。“这千层底是给你和媳妇的,夹袄、手套给孙子。隔壁你大伯说,这次下雪啊,连长沙都停电了,冷得很。我估摸着,这些东西,你用得着。”母亲说。
  母亲,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温柔,如此懂人意了呢?他从没有细细想过,从没有从心底去理解母亲。母亲的话,让他的思绪清晰了起来,喉咙一哽咽,泪水啪嗒就掉在了脚下的黄土里。
  是啊,母亲也有自己的温柔,只是,因为年纪轻轻死了丈夫,不得不一个人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还要面对村民的风言风语。为了他,母亲执意不再嫁人,但又无法给他富足的生活。母亲只能用从娘家学来的手艺活,做一些千层底、荷包、卫衣、手套……然后,起个大早,拿去集市换钱用。他在一天天长大,家庭的开销也与日俱增。母亲不得已,除了做手工,还学会了种地、养猪。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的母亲,是没有时间像别的母亲一样抱着孩子撒娇的。每天,母亲只能鼓励他努力读书,把富裕快乐的生活梦寄托在他的人生里。
  自从,他打娘胎里出来,他一直就住在母亲温暖的手心里。多少年来,母亲对他的爱抚从未比别的母亲少。母亲把无比温暖的爱,一针一线地扎进了千层底、夹袄、手套……温暖的爱就像花一样开遍了他的整个世界。他还到处寻找母亲的爱,寻找母亲的温柔,还抱怨母亲狠毒而远离母亲,他到底是做错了!
  母亲,原谅儿子的不懂事吧!他一把抱住了母亲。
其他文献
久仰环卫保洁员,丹心尽职昼夜中。  奔走疲惫勤打扫,车水人海马路上。  笔直马路举目望,艳丽身影每天忙。  赤心红衣心向党,净化环境民心畅。
期刊
连夜春雨,为世界带来了许多的新鲜。妻子买了新上市的胡豆炒了吃,饭后,我把一颗蹦到火炉上的胡豆扫到火里,随即从火里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胡豆香味。我或然想起了什么,对妻子说:“明天多买些胡豆,我想把胡豆烤熟了吃。”  今早妻子买菜回来,进门便说:“你不是要烤胡豆吗,我买来了。”我找来竹签,把胡豆串起来,在火上慢慢烤着吃。胡豆的香味在屋里弥漫,思绪却飘回久远。  把胡豆烤熟来吃,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期刊
近日,山西太原的网友郑先生在网上发帖称:“最近我和80多岁的父亲准备乘飞机去北京。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换登机牌时,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要求我签署一份免责协议。协议大意是,如果老人在飞机上出现意外,航空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份签订不合理的“生死状”。  随着交通服务的便利化与人性化,老人出行越来越方便,高龄老人单独坐飞机也愈加平常。日前,微信圈更是有网友发帖称:“我国70岁以上老人坐飞
期刊
小区里的物业公司,在收取小区居民相应的物业费后,组织人力物力服务小区和小区内的居民。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莱山区的一个开放式小区,这个小区里没有物业公司,但小区里的4位老人主动承担起了“物业公司”的责任,他们平均年龄为74岁,他们不收居民一分钱,不仅义务清扫小区内的卫生,还带动了整个小区居民参与其中。  老人决定自己干物业  走进这座开放式小区,虽然只有5栋楼,14个单元,常住居民仅有70户左右,但小
期刊
鳏寡孤独耋耄, 居家过日心空虚。  十分愁绪九分忧,思前想后夜不休。  无奈住进敬老院,阳光政策倍关怀。  温馨和睦如到家,一日三餐营养均。  老有所养心舒畅,生活多彩互帮学。  文明礼貌有谦让,人心升温情融洽。  幸福繁荣满园春,十足脸谱笑开花。  夕阳色彩多美好,晚霞通红火烧云。
期刊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香甜、可口著称。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消费者喜爱的,莫过于是:生煎馒头、南翔小笼、三鲜小馄饨、油豆腐线粉汤、开洋葱油拌面、条头糕、薄荷糕、海棠糕、蟹壳黄、擂沙圆、排骨年糕、百叶、油面筋等。  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期刊
大自然中的生命在新生,在成长,也在走向苍老。这是不可逆转的,但又是从容,有序的。  不过,在这从容有序中。有一些人害怕苍老,听到苍老的脚步声,惊慌失措,惶恐畏怯。于是,开始和时光做无谓的对抗,拼命地想方设法掩盖时光留在自己身上的痕迹,动刀动枪地拉平皱纹,涂脂抹粉,染去白发,甚至连自己的年龄也讳莫如深。  其实,人生的苍老是自然规律。大自然中,因为鲜花,绿叶和枯枝并存才显得缤纷斑斓。因为幼苗,大树,
期刊
中国梦辽阔壮丽的背后,演绎着千千万万中国人对个人梦(家庭梦、健康梦、幸福梦)的追求。他们是这个国家最寻常的一员,有着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悲喜忧欢,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梦最坚实的基石。“中国梦”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的国家是一艘大船,十三亿的人民都是组成船身的构件,这样一艘巨舰,他的风帆,他的旗帜,他乘风破浪的英姿和饱满紧绷的缆绳,作为人民的我们都触手可及。我们将生命融入其中,而我们的思想和生
期刊
中国很多文人墨客都有恋足的情结,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清代诗人袁枚,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作家金庸,台湾作家柏杨等等。这些都是恋足的典型代表。  中国文人恋足的情结自古就有。我们看西方的艺术,不论是油画、雕塑、还是小说,他们对女人的丰乳肥臀刻画的尤其深刻。而反观中国古人,他们对美女的审美标准和西方则大相径庭。日本学者著名汉学家笠原仲二曾在他所著的《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一书中,根据《诗经》中的《君子偕老
期刊
一个女孩,刚考进大学,却突患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生命垂危之际,又遭到学校除名。在躯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她的生命之花即将凋零。此时,她曾视为“仇人”的台湾继父站起来了……  少女的恨  李雅静母亲王春英在上海某研究所工作,父亲供职于上海机器厂,他们曾是大学同学。  2000年,李雅静上高二时,父亲瞒着母亲,将家里的房屋抵押给银行,去奉贤承包了一家机器厂,结果厂没开起来,贷款却花没了。2001年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