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在写意人物画中的发展意义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意人物画是人物绘画的一次创新与变革。一般认为写意人物画起于五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写意人物画的开端之作。自五代之后减笔兴起,人物画的创作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本文通过论述线在人物画中的萌芽、兴起及转变,进一步探讨线写意人物画上面的精神旨在及衍变。
  关键词:线;人物画;写意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33-01
  一、线的萌芽
  人物画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如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彩陶,就是经过人类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将画面刻画出来的。至秦汉时代,为显示封建时期的威严,王朝的统治,宫廷壁画得以盛行。在秦汉建筑绘画艺术中,画像石画像砖起到了重要作用,记载了那一时期的生活状态及文化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中的美术作品才算独立出来,如最早享有美术家盛誉的画家曹不兴,之后有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人物画家陆续兴起。魏晋时期的《地主庄园图》是已知最早的纸本图画。
  二、线在人物画中的兴起
  隋朝的绘画随着寺院、佛法的修复,大批画家参与其中壁画创作,如展子虔等,他们在进行壁画创作的同时,也进行着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创作。在唐代,人物画获得了极大发展,贡献最早的是初唐阎立本等。
  宋代人物画除了继承吴道子的传统人物画外,画法上开始由着色向水墨方向发展。北宋文人画画家李公麟,将白画发展为白描,南宋梁楷则开创了水墨写意减笔人物画,代表作有《泼墨仙人图》。
  三、线在人物画中的转变
  人物画在清代受到了西方人物画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产生了碰撞。水墨人物画发展迅速,代表人物有徐扬、郎世宁、董邦达、仁熊等。郎世宁将西方透视法则的引进,形成当代水墨人物画和人物素描的雏形。随着百姓地位的提高,社会的改革,线也经历着一次變革。民国时期的蒋兆和将素描巧妙的运用到了中国水墨人物画中,将水墨人物画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代表作有《流民图》等。在了解传统线在与之相应的时代如何相互影响下,发展与创新当下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写意人物画。
  线以一种特殊的形态贯始终贯穿于中国画中,线成为了中国画的标志性符号。线被看做国画中的骨,是中国画主要的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是国画中墨、色、章法、结构等的统领者。重视物象的本质与结构,重视情感的表达,是一种自然而成抽象艺术。
  四、线的造型特点
  线具有程式化、夸张化、性格化等一些特征。程式化的线都是从对象中抽离出来,有主观性很强的特征,包括主观色彩的判断等,线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是变幻莫测的,很不容易捕捉。所以绘画者对物象的描绘通过提炼、概括、再进行组织,使线遵循一定美的规律。
  线的夸张性具备鲜明的个性,对人物形态神情的适当夸张,对画面中主题人物适当画大,而次要人物画的略小,更能使画面生动有趣。像五代贯休的罗汉画“庞眉大眼,朵颐隆鼻”,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罗汉的相貌。夸张手法是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再进行变形,是根据结构的特质来表现物象的。
  线的性格化在水墨人物画中运用的比较广泛。脱离了客观对象的部分外部特征,而与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完全融为一体。线具有传神与抒情的作用,中国的背景文化大多讲借物抒情,在诗文与书法中见多,抒发情感的另一种形式便是绘画,而线就会成为这一抒发情感的载体。在塑造物象的过程中,线始终串联着画笔与画者的情感,将线的各种形态融入画者的情感中。有画论记载,“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笔势益壮”。在不同艺术的韵味中相互影响,借鉴,使线的精神与韵味更浓。
  五、线在时间、空间、情感上的表现
  线在中国绘画中多以虚实相应、以线传神、以线传情等手法活跃在物象上。线的感情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感知的,再赋予画面。小山画谱中说“人有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以数者虚而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故画北方图则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将虚实相应的感觉描绘出。没有情感的水墨人物画创作经不住历史的考验,时代性的水墨人物画需要线的多样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在构图上对表现空间、时间上有非常大的自由,线可以把空间时间复杂的场面排列组合,将众多的人物在画面上进行组织,利用线的疏密、虚实将画面前后空间衬托出来。
  在前人的画论中,最主要的是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骨法用笔”,后人对“骨法”解释很多,论点也不同,有人讲“骨法用笔主要指品性、气质”精神方面,有讲“骨法用笔,是指功力”,还有讲是指物象的结构比例关系。丰子凯在谈到骨法用笔时讲“因用笔而骨气得成为骨法,亦因用笔而骨气得以画面化。骨气是基本形体及其所有的感情,是力体与力感。所谓注重用笔,就是注重线条,故用笔就是用线来达到神气的韵与道。”“所谓骨法,就是骨气得表现者,线条是画面上的要素,骨气是画面下的要素,两者结合便是骨法。故骨法是立在线条与线条意义之上的”。他在这里把骨气、骨韵、形与线的用笔关系讲的比较明确。
  用线条塑造形象,色彩为辅。所以线条成为形象的骨,墨色为肉。但是并不是任何线条都可以成为骨的。依据当时顾凯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原则,线条不但能表现物象的结构本质,还可以传达人物的精神面貌气质。骨和精神的结合便成为了骨气。骨是表现物象结构的,而气是贯穿于线中的一种精神及情感。骨法是用笔表现的原则,也是用线表现的原则形式,更是主客观心理的结合。
  笔者认为“骨法用笔”与“以形写神”是意气想通的,精气神是无形的,而功力的扎实是表现线条力度能否传神的重要手段。
  作者简介:彭金师(1990-)男,汉族,山西新绛县人,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教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持续小剂量吸入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对31例长期随访的哮喘患儿,观察吸入必可酮后临床疗效、肺功能及副作用.结果 31例哮喘患儿
摘要:漆工艺作为中国艺术界较为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其它艺术相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追溯到8000年,从跨湖桥漆弓到战国诸侯用过的漆案、漆几,乃至明清的脱胎漆器,无一不显示着它的深沉。想通过现代设计的表现方式让大漆重回生活,重现生命。对漆艺技法和其附着物的创新,来完成传统大漆工艺的一次完美的蜕变。也想为中国传统的一门古老艺术而努力钻研。  关键词:漆工艺;现代设计;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
由于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所以教育的本质必然涉及人的本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历史课堂教学更应恪守这一原则。无论是教学方法的改进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围绕利于学生发展这个中心。笔者曾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的方案从学科兴趣、学科知识、学科成绩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而递增,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掌握程度和运用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国上下喜迎奥运之时,行业迎来2008中国畜牧业暨饲料工业展览会,意义非凡.
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除夕夜作为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传入日本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后,现今两国的除夕夜文化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这种差异以及两国除
摘要:块与面的分割或组合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作为一幅水墨构成画,块面的分割与组合更是其灵魂也是其最基本的构成行为。在静止的白纸上,通过水墨与构成的结合,块与面的分割使得整个画面变得灵动鲜活是本文的主要论点。  关键词:分割;块面;构成;几何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32-01  一、引言  一种不完全同于传统水墨画,以古典的浪漫主
摘 要: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闽浙皖赣四省交界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风貌  一、上饶的交通区位条件  豫章第一门户:上饶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与赣、闽、浙、粤、鄂、豫、皖、湘八省通商。  两条国家级高铁干线交汇:京福
在各个文化中,英雄史诗无疑是最为吸引人的。这是由于在那些史诗中,处处是人类与自然相对抗,并最终获取胜利的纪念。看着这些人神打倒那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自然力的兽神、魔神时,人们的心中自然而然地有一种生而为人的自豪感。然而在看过许多有关史诗英雄的传说之后,心底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个疑惑:为什么这些英雄们的经历都有些大同小异呢?不论是哪位英雄大多是“处女”怀孕(或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一出生即惨遭抛弃;无
2005年《京都议定书》在联合国生效。《京都议定书》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达成了具体数值目标,它的生效意味着人类对于过去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一般都伴随着城市活动而产生,而它的产生又与城市结构以及住宅区构建方式有很大关系。低碳型城市住宅区的开发,关键在于规划设计者理念的预置和体现。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因各个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历史、风土民情、地域气候、宗教政治等因素而千
《日出之前》作为左琴科创作转型的巅峰之作,创新性地将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科学知识与文学相融合,使得这部中篇小说看似浅显易懂,却运用科学知识来进行论据支撑,令当时的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