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估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治疗近视散光术后临床效果、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角膜像差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44例(87眼)近视散光患者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 Topography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22例44眼)及Wavefront组(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22例4
【机 构】
: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治疗近视散光术后临床效果、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角膜像差的差异。
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44例(87眼)近视散光患者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 Topography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22例44眼)及Wavefront组(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22例43眼)。Topography组应用Wavelight 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采集角膜地形图数据。术后6个月,对2组视力、屈光度、角膜不规则指数、激光切削的居中性及角膜波前像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6个月,2组间裸眼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出现术后BCVA低于术前。术后2组间球镜度、柱镜度及等效球镜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opography组患者术后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39.9±13.0)低于Wavefront组(44.9±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5),2组术后ISV均较术前增加(t=5.216、7.870,P<0.05)。Topography组患者术后平均切削偏心量[(0.24±0.29)mm]低于Wavefront组[(0.29±0.31)mm],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5,P>0.05)。术后6个月,Topography组角膜水平彗差(Z31)及球差(Z40)[(-0.166±0.357)μm和(0.390±0.263)μm]均低于Wavefront组[(-0.362±0.353)μm和(0.486±0.16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2.096,P<0.05)。
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与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相比较同样安全有效,但前者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性更好,引入的角膜高阶像差更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种经皮肤标志定位外侧进针点(交点法)的方法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的125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资料,其中60例未用交点法定位(A组),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 3 ± 0. 6)岁。骨折根据Gartland分型:Ⅱ型28例,Ⅲ型32例。65例经皮肤标志定位外侧进针点(交点法)行肱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94例(男136例,女58例;年龄16~65岁)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98例(髓内钉组),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96例(接骨板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3、6、12个月时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表(DASH)和C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专家级髓内钉(ETN)、经皮微创接骨板(MIPPO)固定方法治疗AO分型43-A型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AO分型43-A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8例,女34例;年龄18~71岁,平均36岁。骨折AO分型:A1型36例,A2型45例,A3型21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外固定组(30例),MIPPO组(42
目的探讨经外固定支架一期固定髓内钉二期固定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11例;年龄21~62岁,平均38.2岁。彻底清创后,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一期关闭或二期通过植皮或组织瓣修复创面,软组织条件允许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改为非扩髓髓内钉固定。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
目的初步研制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的生活质量量表,并评价其效度、信度和反应度。方法调查研究。根据量表设计原则,经统计学评价,综合眼视光学和公共卫生学专家意见,设计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加注拼音)。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判断标准:眼部不适、酸胀、视物模糊、视觉疲劳、复像或文字跳行重叠等症状明显,根据Morgan正常值,Sheard、Percival准则,综合分析是否为非斜视性双眼视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主要用于角膜外伤、手术和疾病导致的严重高阶像差以及先天性角膜不规整的治疗,随着设备性能与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范围在不断扩大,尽管角膜屈光力占全眼屈光力2/3以上,但毕竟不是全眼的总体屈光状态,因此与常规手术相比,其手术设计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因此,了解其手术特点,理解手术设计原则,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开展该项技术相关医技人员应该掌握的内容。
巩膜作为近视过程中的最后一层靶组织,其细胞外基质(ECM)的生物分子及生物力学特性在近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生重要变化。大量研究证实巩膜ECM的主动重塑是近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探索巩膜ECM的重塑机制以及通过调控ECM的重塑过程来防治近视已成为屈光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近年来有关巩膜ECM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液晶视力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护人员33例,男8例,女25例,年龄(27.4±8.5)岁,先使用灯箱视力表再使用改良液晶改装后的液晶视力表对其进行视力检测。由同一名检查者对受检者双眼进行测量。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Bland-Altman法评估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灯箱视力表和改良液晶视力表测量的视力值分别为4.2~ 5.
谷氨酸是视觉通路中分布最广泛的兴奋性神经递质。NO-cGMP信号传导通路是一条代表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以及细胞功能调节的经典信号通路,与视网膜视觉信号的传递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谷氨酸及其受体通过调控NO-cGMP信号通路共同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视网膜NMDAR1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眼中明显上调,伴随ncNOS的mRNA上调和cGMP含量升高,而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MD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