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灵活就业的特点为总数大,增长速度快。其中大学生对灵活就业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对灵活就业的调整涵盖面广,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逐渐加强。本文以白城地区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影响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意向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问题现状。
一、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现状分析
(一)白城市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现状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针对白城市地区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意向问题进行调查。在本次正式调查之前发放200份预测问卷,随后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119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是1165份。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编辑与录入,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交叉表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
1.独立样本t检验
本次正式调查之前发放200份问卷进行预测问卷分析,作为独立样本t检验、可靠度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测得,此次发放问卷的18道题与量表构念之间的关系密切,为使数据更加清晰,将调查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合并为经济管理类,将理科类和工科類专业的学生合并为理工类。
2.基本信息现状分析
通过对性别、年龄、学历、年级、专业、户籍、月消费等基本信息调查数据显示,白城地区在校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被调查者男生占47.4%,女生占52.6%, 户籍为农村的学生比重高于城市。月消费在1001到2000之间居多,占总体的58.5%。本科生1018人,理工类357人,师范类271人,分别占比31.5%和23.9%。
3.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白城市灵活就业意向信息数据得出1015名的在校大学生有灵活就业意向,150名被调查者不太有或没有灵活就业意向。通过交叉表分析法得出月支出在1001到2000之间的被调查者灵活就业意向明显,在性别层面:女生选择教育培训类多,男生选择技术类多,在专业层面:理工、经管专业的被调查者集中在技术类,文史、师范专业的被调查者集中在培训教育类。
4.关于白城市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选择渠道分析
笔者依据对白城市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选择渠道调查数据得知,在校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渠道时,人才市场渠道678次,占24.5%,朋友推荐630次,占22.8%,猎头公司渠道190次,占6.9%,其他渠道214次,占7.7%。大学生灵活就业渠道相对较多,人才市场在大学生灵活就业中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朋友推荐次之。
二、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在校大学生具备灵活就业意向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多,但是实际具有灵活就业经历的人数却较少,主要原因是不能掌握有效及时的招聘信息,对招聘岗位的要求不明确,错失合适工作的机会。学校没有开通足够丰富的发布相关单位招聘信息的渠道,有利信息流失,直接影响学生职业选择和未来职业规划及将来职业成就的高低。
(二)灵活就业工作者权益缺乏保障
在权益保障方面,灵活就业保障存在复杂性,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没有稳定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不能全面涉及到灵活就业者,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在政府职能方面,政府虽助推灵活就业,但存在行动力缺乏、执法不公等问题。现阶段,劳动关系以劳动合同签订为依据,但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较少,组织上的从属性弱于雇主和雇员关系,更多是经济上的依赖,无法用“事实劳动关系”标准来认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也难以界定,导致灵活就业者工作积极性低。
(三)社会对于大学生灵活就业的认可度低
受制于计划经济,在大多数人眼中依旧“铁饭碗”才是真工作,灵活就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产物,还没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因此在相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宣传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许多人眼中,存在“从事灵活就业岗位是低人一等”的观念,因此不愿意孩子从事灵活就业,这也造成大学生认为灵活就业不是就业。
三、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对策
(一)建设灵活就业讯息推送平台
加强对于灵活就业岗位招聘信息的梳理整合,在校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灵活就业岗位需求变化,从而结合自身特点,避免竞争大的岗位。利用网络等现代电子传媒让社会群体了解灵活就业,如在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报纸刊登优秀灵活就业者的事迹。还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或宣传栏的展示,对待业群体和失业群体灌输灵活就业的优势。
(二)完善灵活就业权益保障制度
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共同推动大学生灵活就业。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向毕业大学生提供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包括免费存档、代缴保险,办理党团组织关系等。用人单位与灵活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让灵活就业者劳动权益得到维护,用工关系得以清晰界定。对于学校而言,应开设相关就业课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为日后择业起到指导作用;为面临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信息服务,以便做出正确选择。
(三)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营造良好的就业舆论氛围
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应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就业观。劳动者无论在何种部门,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凭能力合法劳动,获取报酬就是就业,灵活就业并不低人一等。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舆论氛围,减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压力,加深大家对新兴就业形式的认可。(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一、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现状分析
(一)白城市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现状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针对白城市地区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意向问题进行调查。在本次正式调查之前发放200份预测问卷,随后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119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是1165份。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编辑与录入,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交叉表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
1.独立样本t检验
本次正式调查之前发放200份问卷进行预测问卷分析,作为独立样本t检验、可靠度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测得,此次发放问卷的18道题与量表构念之间的关系密切,为使数据更加清晰,将调查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合并为经济管理类,将理科类和工科類专业的学生合并为理工类。
2.基本信息现状分析
通过对性别、年龄、学历、年级、专业、户籍、月消费等基本信息调查数据显示,白城地区在校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被调查者男生占47.4%,女生占52.6%, 户籍为农村的学生比重高于城市。月消费在1001到2000之间居多,占总体的58.5%。本科生1018人,理工类357人,师范类271人,分别占比31.5%和23.9%。
3.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白城市灵活就业意向信息数据得出1015名的在校大学生有灵活就业意向,150名被调查者不太有或没有灵活就业意向。通过交叉表分析法得出月支出在1001到2000之间的被调查者灵活就业意向明显,在性别层面:女生选择教育培训类多,男生选择技术类多,在专业层面:理工、经管专业的被调查者集中在技术类,文史、师范专业的被调查者集中在培训教育类。
4.关于白城市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选择渠道分析
笔者依据对白城市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选择渠道调查数据得知,在校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渠道时,人才市场渠道678次,占24.5%,朋友推荐630次,占22.8%,猎头公司渠道190次,占6.9%,其他渠道214次,占7.7%。大学生灵活就业渠道相对较多,人才市场在大学生灵活就业中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朋友推荐次之。
二、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在校大学生具备灵活就业意向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多,但是实际具有灵活就业经历的人数却较少,主要原因是不能掌握有效及时的招聘信息,对招聘岗位的要求不明确,错失合适工作的机会。学校没有开通足够丰富的发布相关单位招聘信息的渠道,有利信息流失,直接影响学生职业选择和未来职业规划及将来职业成就的高低。
(二)灵活就业工作者权益缺乏保障
在权益保障方面,灵活就业保障存在复杂性,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没有稳定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不能全面涉及到灵活就业者,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在政府职能方面,政府虽助推灵活就业,但存在行动力缺乏、执法不公等问题。现阶段,劳动关系以劳动合同签订为依据,但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较少,组织上的从属性弱于雇主和雇员关系,更多是经济上的依赖,无法用“事实劳动关系”标准来认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也难以界定,导致灵活就业者工作积极性低。
(三)社会对于大学生灵活就业的认可度低
受制于计划经济,在大多数人眼中依旧“铁饭碗”才是真工作,灵活就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产物,还没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因此在相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宣传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许多人眼中,存在“从事灵活就业岗位是低人一等”的观念,因此不愿意孩子从事灵活就业,这也造成大学生认为灵活就业不是就业。
三、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对策
(一)建设灵活就业讯息推送平台
加强对于灵活就业岗位招聘信息的梳理整合,在校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灵活就业岗位需求变化,从而结合自身特点,避免竞争大的岗位。利用网络等现代电子传媒让社会群体了解灵活就业,如在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报纸刊登优秀灵活就业者的事迹。还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或宣传栏的展示,对待业群体和失业群体灌输灵活就业的优势。
(二)完善灵活就业权益保障制度
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共同推动大学生灵活就业。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向毕业大学生提供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包括免费存档、代缴保险,办理党团组织关系等。用人单位与灵活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让灵活就业者劳动权益得到维护,用工关系得以清晰界定。对于学校而言,应开设相关就业课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为日后择业起到指导作用;为面临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信息服务,以便做出正确选择。
(三)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营造良好的就业舆论氛围
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应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就业观。劳动者无论在何种部门,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凭能力合法劳动,获取报酬就是就业,灵活就业并不低人一等。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舆论氛围,减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压力,加深大家对新兴就业形式的认可。(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