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普京作为统俄党候选人参加2012年俄联邦总统大选的提名获得全票通过,正式宣布2012年参选总统。2012年3月,普京含泪宣布赢得总统选举,得票率64.9%。2012年5月7日举行总统就职典礼,普京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
政治生活
1999年9月9日,普京被委任为三位俄罗斯总理候补之一。在此之后,前一届总理领导的政府倒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定普京出任总理。叶利钦同时宣布,他希望普京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普京也宣布,他接受叶利钦的委任。8月16日,国家杜马以233票通过普京出任总理(84票反对,17票弃权)。由于他之前的四任总理在任时间均不长,公众并不对当时默默无闻的普京有所期待。普京的主要对手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卢日科夫等人当时已经开始了竞选活动,且致力打击普京,避免他成为叶利钦的继承人。然而,普京凭借坚持法律与秩序的公众形象以及对车臣事件的坚决态度最终成为很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普京对车臣事件自始至终都持强硬态度。1999年,车臣分离主义分子入侵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普京马上下令还击。1999年12月31日,普京访问了车臣的俄罗斯官兵,这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公众形象。近年来,普京已刻意淡化车臣事件的重要性。2003年,车臣新宪法规定车臣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此事方才缓和。后来,车臣建立了选举制度与地方政府,车臣事件基本已经顺利解决。
当时,普京并没有与任何党派建立正式关系,但他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在1999年国家杜马大选中赢得了23.32%的票数,在所有党派中位列第二名。至此,普京已成为2000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中胜算最高的候选人。1999年,普京被叶利钦总统委任为俄罗斯总理。同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为此,原定于2000年6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到了3月26日。大选的提前使反对党派无法充分做好准备,而普京的实际掌权也削弱了反对党派的力量,因此在随后的大选上,普京获胜并出任总统。不过根据叶利钦女儿塔季扬娜事后的说法,普京当时并不希望即时继任总统,而是希望叶利钦能继续总统一职直至任期完结。2000年10月,普京通过了俄罗斯国歌修改法案,将国歌曲调修改为1991年前苏联国歌的曲调,但配上了不同的歌词。
2001年2月12日,普京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国家保护前总统与他们的家庭。这主要是因为1999年前总统叶利钦与家人被怀疑参与洗钱等贪污行为。
2004年3月14日,普京成功连任总统,并得到71%的绝对多数票。在他的第二届总统任期中,西方人士广泛抨击他对新闻自由的打压。与此同时,2005年一项调查显示,82%的俄罗斯人同意新闻审查。对这一调查,社会学家们认为俄罗斯人所同意的是对伦理方面有争议的内容进行限制,而非对政治内容的限制。
2004年9月13日,在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普京建议成立一个公开立法机构,且用这一形式取代了原本俄罗斯直接指定地方官员的制度。普京亦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加重了对政府官员包庇恐怖分子的惩罚。普京说,俄罗斯有权力“从恐怖分子的藏身所中逮捕并消灭他们,且若有必要,可以在国外逮捕。”
主要由普京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在普京任期内亦多次表达了对普京及其思想的认同。2006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纲领《我们选择的俄罗斯》,归纳并声明了普京思想为该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声明中的主要战略均与普京的政策一致,且与普京的“国情咨文”内容基本思想相同。
由于目前俄罗斯宪法对总统任期的限制,普京无法继续参与2008年的总统大选。2007年,普京在接受八国集团记者采访时认为,“5到7年的总统任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暗示他可能通过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直反对普京修宪,在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上大胜的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也发表意见说,普京不会修改宪法。
然而,宪法并没有限制一人当选总统的次数,因此普京可能会在2012年继续角逐总统位置。普京亦可在大选前宣布辞职,然后参与竞选。一些媒体还认为,普京可能选择指定接班人后离开,并在幕后操纵俄罗斯政治局势,然而,2007年2月1日,普京公开否认这一可能。他说:“我不会指定继承人。俄罗斯联邦的总统将会通过大选公正生成。”此外还有人认为,普京可能选择加入统一俄罗斯党并出任党魁,这样他就会在国家杜马中占据高位,进而掌握实权。
2007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等党派推举迪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下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同意。这样,普京修宪并继续出任总统的几率就变得很小了。
2008年5月,普京卸任总统后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主席。5月7日,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后提名普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普京此前已表示同意出任总理一职。8日,普京就任总理。
2011年4月1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对媒体记者说,他和梅德韦杰夫都不排除自己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的可能。他俩将根据选举前的国内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做出是否参选的决定。现在离总统选举还有一年时间,如果急于做出参选的决定将影响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
2011年6月19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DmitryMedvedev)日前暗示,他不希望和普京(VladimirPutin)成为2012年总统大选中的竞争对手。梅德韦杰夫希望能参加2012年总统连任选举,但如果普京确定参选,他将有可能退出。
2012年3月5日,普京以得票率64.9%当选为新一任俄罗斯总统。
外交政策恢复地位
在外交方面,普京试图恢复俄罗斯在苏联时代的超级大国地位,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2007年慕尼黑会议上,普京指责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专横,并声称美国在国际事务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强权”。此外普京还说:“没有人会感到安全。没有人会认为国际法是一堵能保护他们的墙。美国的政策正在激发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应是“一个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与财富,而非独少数人的。”他在铀开发控制和防止太空军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普京在采访中说,俄罗斯主张民主多极化的世界秩序,且支持巩固国际法系统。 与此同时,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也和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缔结战略关系。因此,俄罗斯已成为八国集团的成员,且于2006年出任主席国(2007年交由德国担任)。普京也关注亚洲事务,尤其关注中国与印度的动向。
一些西方政治家长期指责普京的极权主义倾向。尽管普京与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人保持友好关系,但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普京的关系并不理想。2005年,普京与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对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一条天然气管线的建筑事宜进行了磋商,同年,施罗德参加了普京在圣彼得堡举办的53岁生日宴会。然而,俄罗斯与英国的关系却不容乐观:2006年底,逃亡英国的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一事,极大地恶化了。俄英关系。此外,普京也多次试图与独联体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普京与欧盟、北约等西方组织都把拉近与中、东欧各国(尤其是波罗的海各国)的关系。
在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前,普京两次访问乌克兰以表示他对乌克兰总理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的支持。在选举结果揭晓前,普京还特地为亚努科维奇“几乎可以确信的胜利”致贺信。普京对于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被广泛批评为干涉乌克兰内政。此外,同属前苏联的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还批评了俄罗斯政府对两国分离主义分子的支持。俄罗斯与波罗的海诸国的外交关系亦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而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批评也使两国外交关系进一步僵化。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父亲曾在二战一次爆破任务中险些于爱沙尼亚被杀害,有学者认为这是普京对爱沙尼亚态度冷淡的一个原因。
军事政策
2001年,当九一一事件发生时,普京同意在中亚成立合作军事基地。这一决定不仅使俄罗斯民族主义人士感到吃惊,亦使俄国国防部长感到惊讶。2003年,普京反对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入侵伊拉克。开战后,美国总统布什要求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普京支持取消制裁,并认为联合国应该先完成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调查。慕尼黑讲话后,大西洋两岸爆发了对普京的讨论。在卫国战争胜利62周年纪念日上,普京说:“我们的威胁并未减退。相反,它们正在慢慢转变,披上一层面纱──而新形成的威胁要在世界建立一个与纳粹德国无异:草菅人命、刚愎自用、集权独裁的政权。”有评论认为,这是将美国与纳粹德国相比较。在第33届八国峰会前夕,波兰政治家的妻子、美国记者安妮.爱普巴姆写道:“不管是威胁与爱沙尼亚打信息战、威胁断绝立陶宛的资源供给,还是禁运格鲁吉亚酒和波兰肉资源,这一切都有力地证明了,他(普京)近年来准备将俄罗斯的影响力扩大到前苏联诸加盟国──而完全不顾这些国家自己的感受。与此同时,一个事实也越来越清楚:与其将西方国家视作贸易与政治的伙伴,他更倾向于以冷战的老思维将它们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
普京从始至终一直反对美国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为警示美国总统小布什,普京于2007年6月7日与捷克签署协议,允许捷克使用阿塞拜疆的苏联雷达,以免去另行修缮的费用。普京亦声称已准备好重修1985年的前苏联导弹预警系统。尽管各国预计俄罗斯会在波兰建立拦截系统,普京却指出在必要情况下会寻求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与伊拉克的援助。此外,普京还声称,俄罗斯会接受其他欧洲国家的参与请求。
2011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抨击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就像是“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号令”,并严厉批评美国动不动就诉诸武力。普京表示,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没有“道理”,而且也违背“良知”。
普京在视察一家生产导弹的工厂时对工人们说:“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无疑是有缺陷和不足的。”这是普京多年来针对西方最尖刻言论之一。他说:“它让我想起了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
他的话标志着俄罗斯在西方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问题上的言辞变得急剧强硬起来。上周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决议表决时,俄罗斯投了弃权票,没有使用否决权。
普京还猛烈抨击美国不断在全球进行军事干预的“趋势”,指责美国昧着良心行事。
据报道,普京在谈及目前国际联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时说:“我担心它们太容易做出这种使用武力的决定。”
他指出,美国对前南联盟、阿富汗和伊拉克都采取了军事干预行动。他说:“现在轮到了利比亚。”
国内新闻机构援引普京的话说:“所有这些行动都是打着保护平民的幌子。哪有什么道理?哪有什么良心?既没道理,又没良心。”
普京还说,利比亚的情况表明,俄罗斯做出加强自己军力的决定是正确的。他可能是指俄罗斯投入6500亿美元大规模更新武器装备的计划。
他说:“利比亚如今的情况证明,我们在加强俄罗斯军力方面所做的一切是对的。”
核问题政策
作为唯一一个曾与伊朗就核研究问题合作的国家,俄罗斯被认为是伊朗问题中的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地位。尽管俄罗斯曾与伊朗关系密切,并试图利用伊朗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普京并不支持伊朗核计划。虽然俄罗斯帮助伊朗建设布什尔核电站,但伊朗在核研究方面却主要依赖巴基斯坦。普京不仅多次表态不支持核扩散,且在八国集团会议上也签字反对。
而至于朝鲜,俄罗斯在建国后便对其冷淡,转而支持韩国。普京上任以来,不仅多次访朝,且化解了朝韩之间潜在的战争危机。此外,普京曾对朝鲜表态,愿意帮助朝鲜缓解经济问题。2002年朝核问题再度浮现以来,俄罗斯多次寻求加入会谈,并最终如愿以偿。2006年,朝鲜进行核试爆。普京在获悉后,当即表示谴责朝鲜核试验,并召集了六国会议中的五国,讨论朝核问题。总的来讲,可以说普京对核扩散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俄日领土问题
2000年1月,普京方才上任俄罗斯总统,便致电日本首相森喜朗,希望双方进行会谈。陷入政治危机的森喜朗当场同意,希望依靠会谈解决两国领土问题,获得政治资本。然而,普京态度坚决,在同年9月访问日本时拒绝了森喜朗执行川奈提案的要求。而普京提出先行缔结中间性条约,亦被森喜朗拒绝。双方经过谈判后,于2001年3月共同宣布通过1956年日苏联合声明。然而,森喜朗内阁当时的支持率已下降到9%,且已有要求其下台的呼声。同年4月,由于依靠俄罗斯反戈一击的希望已破灭,森喜朗下台,小泉纯一郎接任首相。2003年,日本因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与中国、北朝鲜、韩国外交均不顺利,小泉纯一郎决定访问俄罗斯寻求支持。在这次访问中,普京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在领土问题上,两国仍未达成一致共识。2004年,在日本自民党情况不利的背景下,小泉决定再提领土问题作为主要问题讨论。同年9月2日,小泉访问南千岛群岛,遭俄罗斯强烈抗议,两国外交陷入僵局。11月,为打破外交僵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愿遵守日苏联合声明,归还四岛中的齿舞群岛及色丹岛。普京表示赞许,以为访日造势。然而,俄罗斯右翼人士表示反对。萨哈林岛民众甚至组织民兵,阻止日本得到四岛。极端者声称,若俄罗斯要归还领土,将集会要求普京下台。日本对于俄罗斯仅还两岛亦极为不满,指称普京的话全是“苏联时期的陈词滥调”。普京回应说,在日苏联合声明中仅有归还二岛的条款,直到现在俄日领土问题仍未解决。
利特维年科事件
2007年7月20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宣布将四名俄罗斯外交官驱逐出境,理由是俄罗斯拒绝交出被控谋杀另一名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的前克格勃特工安德烈.卢戈沃伊。尽管俄罗斯宪法规定禁止将俄罗斯公民遣送至其他国家,但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说:“为全欧洲通缉令修改宪法并非史无前例,有一些国家已经做过。”这一言论后被俄罗斯媒体指为“英国试图要求俄国修宪”。根据一项民调,62%的俄罗斯人反对修宪。对此,英国驻俄罗斯大使托尼.布兰顿回应说,英国并未强迫俄罗斯修改宪法,而只是为了描述遣送卢格沃伊的可能性。普京随后要求英国官员“修理一下自己的脑子”,又说英国的要求是“殖民时期旧思想的遗毒”。利特维年科的一个朋友曾称,利特维年科死前指责普京操纵谋杀案。俄媒体后指责这一言论不实,而普京则说:“死人说的话不配被评论。”这一事件被视作俄英关系自1996年间谍事件后最大的冲突。普京后又说:“我们会度过这个小危机。俄英关系仍将平稳前进,无论是俄国人还是英国人都希望两国关系尽早正常化。”尽管如此,托尼.布兰顿仍被俄罗斯外交部限期10天做出回应,俄罗斯政府还停止为英国官员颁发签证。俄罗斯也停止了与英国在反恐上的合作。俄罗斯工会主席亚利山大.索金亦称,在俄投资的英商将会面临“税务和条例上的限制,而且他们还会失去政府采购的机会。”有人认为,谋杀案的根源是2003年英国宣布对曾试图推翻普京政权的俄罗斯富豪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提供的政治庇护,而别列佐夫斯基是利特维年科的赞助商。
个人魅力
论长相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绝不是那种让人一见钟情的美男子,身高据说约为1.70米,但他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去年在俄罗斯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普京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女性眼中世界最有魅力的男士。
普京之所以备受女士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无论何时出现在公众面前,总是显得容光焕发,精力充沛,阳刚之气十足。而普京保持旺盛精力的秘诀就在于他坚持体育锻炼。我们看到普京无论多么繁忙,都能坚持体育锻炼摔跤,格斗,骑射不在话下,更时而赤膊垂钓,时而驾摩托风驰电掣,时而入潜水艇下湖(贝加尔湖)潜海(俄罗斯近海),时而驾飞机翱翔蓝天......普京身体之强健,肌肉之发达,不仅使他精力充沛,更使之魅力倍增。
普京从小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11岁时进入一家体育俱乐部学习桑勃式摔跤,后又对柔道产生了浓厚兴趣。起初普京身体较差,经常生病,训练水平也并不出众。但他继承了父亲坚强的性格,只要认定的事情总会想方设法做到最好,最终成为俱乐部中的佼佼者。
70年代中期,普京在苏联柔道界崭露头角,不仅多次在苏联大学生运动会柔道项目上获奖,还一度成为圣彼得堡市的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冠军,普京也因此获得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大师称号。
高中毕业后,普京曾面临艰难的抉择。要么继续从事体育运动,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要么放弃成名的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凭借普京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在体坛上闯出一番天地,但普京最终选择了后者,考入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习。普京的教练当时十分惋惜。但20多年后,这位教练谈起普京的选择时不无感慨地说,俄罗斯少了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却获得一位出色的总统。
1973年,普京从一名学徒成为桑勃式摔跤教练,两年后成为柔道教练。在普京的众多弟子中不乏优秀人物,其中包括曾两度获得世界冠军的桑勃式摔跤运动员阿布杜拉耶夫。为表彰普京的特殊贡献,前苏联曾授予他“功勋教练”称号。即使当选俄罗斯总统后,普京也没有放弃对体育运动的执着和热爱。每天早上起床后,他都要做30分钟的体操,然后游泳20分钟。尽管日理万机,普京总能忙里偷闲,在工作间隙花上一个半小时从事各项体育运动。
出访外国,普京总不忘记以体育会友,通过体育展示俄罗斯领导人的魅力,被不少外国领导人引为知己。前年访问日本,普京在参观一家柔道俱乐部时一时兴起,要与俱乐部成员比试高低。尽管普京大获全胜,却令他的贴身保镖极度紧张和大为不悦。今年3月初,独联体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举行非正式会晤期间,哈萨克斯坦领导人邀请各国领导人滑雪。谁知滑雪刚开始,普京就如离弦之箭,把其他领导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速度之快,令大家瞠目结舌……由是观之,普京在体育锻炼方面真是有那么一点"鹤立鸡群"的味道了. 普京不仅重视自身体育锻炼,还十分关心俄罗斯体育事业的发展,醉心于向全社会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在俄罗斯推广和普及柔道,普京和俄罗斯柔道协会主席舍斯塔科夫为俄罗斯柔道运动员撰写了一本有关柔道的教材。教材一出版,即刻成为全国的畅销书。俄罗斯从2000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俄罗斯总统杯”柔道国际比赛,普京每次都亲临现场,亲自向运动员颁奖。为推动俄罗斯体育事业的发展,普京责成有关部门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拨款,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全面提高运动员待遇。
早年生涯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他的传记《第一人称》(俄文:ОтПервогоЛица,英文版名为Fromthefirstperson,在普京的竞选团队支持下于2000年出版)描述了他卑微的出身。根据这本传记,普京早年生活在社团公寓中,不断学习以期拥有像苏联电影中的官员们一样的智慧。
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凡诺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厂女工,而他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则在苏联海军服役。20世纪30年代,普京的父亲在一支潜艇部队中服役,其后他在二战中担任苏联内务部的爆破手。普京的两个哥哥均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其中一个早夭,另一个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死于白喉。他的祖父斯皮里东.普京曾为列宁和斯大林担任私人厨师。
普京小时候很顽皮,六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1975年,普京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加入了克格勃,并在列宁格勒区工作。这段时间他熟悉了其后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盖.伊万诺夫。他在大学时期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且至今没有正式宣布过退党。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训练,两年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情报机关机要部门。他在此部门工作到1983年,随后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学校学习一年。1985-1990年,克格勃将普京派遣到东德,普京在当地得到一个次要工作。不过资料显示,所谓的次要工作其实是间谍任务,普京于东德收集当时西德的经济谍报。两德统一后,普京被召回列宁格勒,此后,普京又在列宁格勒大学国际事务系得到一个职位。1991年8月20日,他在克格勃策划推翻苏联主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期间辞去他在情报机构的职位。
两德统一后,普京于1990年返回列宁格勒,担任列宁格勒大学主管外办的副校长助理。索布恰克当选列宁格勒市长后,普京成为市长助理。索布恰克因此受到同事的批评:为什么把克格勃的官员选为自己的助理?索布恰克淡然一笑:“他是我的学生。”
1991年普京担任列宁格勒市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主管市政府的对外经济关系。他在工作中所表现的才干,受到同事好评。1994年3月,普京晋升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兼任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他是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深受重用。索布恰克不论去哪里,都把他带在身边,普京因此获得“灰色大主教”之雅号。
1996年索布恰克在市长选举中落选,副市长雅科夫列夫当选市长。普京不愿留在圣彼得堡工作,通过自己的同乡、当时担任叶利钦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丘拜斯来到莫斯科任职。1997年初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主管法律和对外经济联系问题。3个月后调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不久又晋升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分管地方经济,与各地方领导人打交道,检查地方对外经济关系状况,特别是监查他们如何使用中央提供的贷款。
1998年3月29日,叶利钦解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博尔久扎的职务,任命普京接任。4个月后,7月25日,叶利钦又任命普京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身克格勃)主席。当基里延科总理在克格勃总部为普京上任举行简短仪式时,普京满怀激情地说:“我回到了娘家。”8年前他离开克格勃开始从政,现在政治又把他送回到克格勃总部。
普京访华将传递积极信号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张晓宁)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6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在峰会期间,前来与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对中国进行访问,与中国元首举行会晤。这将是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以来首次出访非独联体国家,因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前驻俄大使刘古昌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普京此访是一次慎重的政治安排,将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信号,即中俄互视对方为重要伙伴,并将彼此放在外交突出地位。
作为2003年至2009年期间驻俄6年的大使,刘古昌对普京的对华政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他分析,普京本人十分重视中俄关系,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性非常突出,而且十分了解中国。因此,普京重新执政对发展中俄关系非常有利。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一个月后,中俄元首在北京相会,这本身就喻示中俄关系将进入新的机遇期。”刘古昌指出。
除却其重大政治意义,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将具体谈及哪些议题?刘古昌就此向记者做了几点预测。
第一,探讨中俄关系长期发展战略。去年6月,在胡锦涛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总结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年来中俄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确定了两国关系下一个10年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各领域合作目标。刘古昌表示,相信两国本次将会讨论中俄关系的长远发展框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强化政治共识达成一致。
第二,讨论两国全方位务实合作。刘古昌对记者表示,中俄在贸易、投资、能源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意愿强烈,预计双方将就此进行充分讨论,并很可能取得重大进展。就一直悬而未决的中俄天然气合作,刘古昌说,由于双方价格体系不同,中俄长期无法就天然气价格达成协议,现在很难预测双方是否能就此问题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刘古昌指出,不久前李克强副总理访俄期间,为破解这一难题提出倡议,建议双方转变思路,建立天然气合作创新性模式,例如由俄方参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经营,双方有利共享、有损共担。因此,希望这次普京访华能带来俄方的积极回应。
第三,刘古昌表示,据其个人判断,双方也将重点讨论亚太问题。当前亚太局势出现新变化,美国强化亚太战略之后更将对该地区产生多方面影响。他说,预计中俄将深入讨论在亚太地区的系列合作,包括在安全领域与地区组织事务上的合作。
此外,双方将谈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俄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都显示了共识,如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近日,俄方就南海问题首度表态,宣称反对任何非当事国干预南海领海争端,也被评论为在南海问题上站在中国一边。刘古昌向记者透露,本次中俄将发表一份很有分量的政治文件,双方或在其中就国际地区形势阐述各自立场和共识。
“普京此次访华期间,中俄双方必将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交换看法。相信此访一定会非常成功,也会在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刘古昌说。
政治生活
1999年9月9日,普京被委任为三位俄罗斯总理候补之一。在此之后,前一届总理领导的政府倒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定普京出任总理。叶利钦同时宣布,他希望普京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普京也宣布,他接受叶利钦的委任。8月16日,国家杜马以233票通过普京出任总理(84票反对,17票弃权)。由于他之前的四任总理在任时间均不长,公众并不对当时默默无闻的普京有所期待。普京的主要对手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卢日科夫等人当时已经开始了竞选活动,且致力打击普京,避免他成为叶利钦的继承人。然而,普京凭借坚持法律与秩序的公众形象以及对车臣事件的坚决态度最终成为很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普京对车臣事件自始至终都持强硬态度。1999年,车臣分离主义分子入侵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普京马上下令还击。1999年12月31日,普京访问了车臣的俄罗斯官兵,这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公众形象。近年来,普京已刻意淡化车臣事件的重要性。2003年,车臣新宪法规定车臣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此事方才缓和。后来,车臣建立了选举制度与地方政府,车臣事件基本已经顺利解决。
当时,普京并没有与任何党派建立正式关系,但他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在1999年国家杜马大选中赢得了23.32%的票数,在所有党派中位列第二名。至此,普京已成为2000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中胜算最高的候选人。1999年,普京被叶利钦总统委任为俄罗斯总理。同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为此,原定于2000年6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到了3月26日。大选的提前使反对党派无法充分做好准备,而普京的实际掌权也削弱了反对党派的力量,因此在随后的大选上,普京获胜并出任总统。不过根据叶利钦女儿塔季扬娜事后的说法,普京当时并不希望即时继任总统,而是希望叶利钦能继续总统一职直至任期完结。2000年10月,普京通过了俄罗斯国歌修改法案,将国歌曲调修改为1991年前苏联国歌的曲调,但配上了不同的歌词。
2001年2月12日,普京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国家保护前总统与他们的家庭。这主要是因为1999年前总统叶利钦与家人被怀疑参与洗钱等贪污行为。
2004年3月14日,普京成功连任总统,并得到71%的绝对多数票。在他的第二届总统任期中,西方人士广泛抨击他对新闻自由的打压。与此同时,2005年一项调查显示,82%的俄罗斯人同意新闻审查。对这一调查,社会学家们认为俄罗斯人所同意的是对伦理方面有争议的内容进行限制,而非对政治内容的限制。
2004年9月13日,在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普京建议成立一个公开立法机构,且用这一形式取代了原本俄罗斯直接指定地方官员的制度。普京亦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加重了对政府官员包庇恐怖分子的惩罚。普京说,俄罗斯有权力“从恐怖分子的藏身所中逮捕并消灭他们,且若有必要,可以在国外逮捕。”
主要由普京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在普京任期内亦多次表达了对普京及其思想的认同。2006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纲领《我们选择的俄罗斯》,归纳并声明了普京思想为该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声明中的主要战略均与普京的政策一致,且与普京的“国情咨文”内容基本思想相同。
由于目前俄罗斯宪法对总统任期的限制,普京无法继续参与2008年的总统大选。2007年,普京在接受八国集团记者采访时认为,“5到7年的总统任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暗示他可能通过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直反对普京修宪,在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上大胜的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也发表意见说,普京不会修改宪法。
然而,宪法并没有限制一人当选总统的次数,因此普京可能会在2012年继续角逐总统位置。普京亦可在大选前宣布辞职,然后参与竞选。一些媒体还认为,普京可能选择指定接班人后离开,并在幕后操纵俄罗斯政治局势,然而,2007年2月1日,普京公开否认这一可能。他说:“我不会指定继承人。俄罗斯联邦的总统将会通过大选公正生成。”此外还有人认为,普京可能选择加入统一俄罗斯党并出任党魁,这样他就会在国家杜马中占据高位,进而掌握实权。
2007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等党派推举迪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下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同意。这样,普京修宪并继续出任总统的几率就变得很小了。
2008年5月,普京卸任总统后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主席。5月7日,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后提名普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普京此前已表示同意出任总理一职。8日,普京就任总理。
2011年4月1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对媒体记者说,他和梅德韦杰夫都不排除自己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的可能。他俩将根据选举前的国内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做出是否参选的决定。现在离总统选举还有一年时间,如果急于做出参选的决定将影响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
2011年6月19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DmitryMedvedev)日前暗示,他不希望和普京(VladimirPutin)成为2012年总统大选中的竞争对手。梅德韦杰夫希望能参加2012年总统连任选举,但如果普京确定参选,他将有可能退出。
2012年3月5日,普京以得票率64.9%当选为新一任俄罗斯总统。
外交政策恢复地位
在外交方面,普京试图恢复俄罗斯在苏联时代的超级大国地位,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2007年慕尼黑会议上,普京指责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专横,并声称美国在国际事务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强权”。此外普京还说:“没有人会感到安全。没有人会认为国际法是一堵能保护他们的墙。美国的政策正在激发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应是“一个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与财富,而非独少数人的。”他在铀开发控制和防止太空军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普京在采访中说,俄罗斯主张民主多极化的世界秩序,且支持巩固国际法系统。 与此同时,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也和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缔结战略关系。因此,俄罗斯已成为八国集团的成员,且于2006年出任主席国(2007年交由德国担任)。普京也关注亚洲事务,尤其关注中国与印度的动向。
一些西方政治家长期指责普京的极权主义倾向。尽管普京与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人保持友好关系,但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普京的关系并不理想。2005年,普京与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对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一条天然气管线的建筑事宜进行了磋商,同年,施罗德参加了普京在圣彼得堡举办的53岁生日宴会。然而,俄罗斯与英国的关系却不容乐观:2006年底,逃亡英国的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一事,极大地恶化了。俄英关系。此外,普京也多次试图与独联体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普京与欧盟、北约等西方组织都把拉近与中、东欧各国(尤其是波罗的海各国)的关系。
在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前,普京两次访问乌克兰以表示他对乌克兰总理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的支持。在选举结果揭晓前,普京还特地为亚努科维奇“几乎可以确信的胜利”致贺信。普京对于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被广泛批评为干涉乌克兰内政。此外,同属前苏联的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还批评了俄罗斯政府对两国分离主义分子的支持。俄罗斯与波罗的海诸国的外交关系亦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而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批评也使两国外交关系进一步僵化。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父亲曾在二战一次爆破任务中险些于爱沙尼亚被杀害,有学者认为这是普京对爱沙尼亚态度冷淡的一个原因。
军事政策
2001年,当九一一事件发生时,普京同意在中亚成立合作军事基地。这一决定不仅使俄罗斯民族主义人士感到吃惊,亦使俄国国防部长感到惊讶。2003年,普京反对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入侵伊拉克。开战后,美国总统布什要求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普京支持取消制裁,并认为联合国应该先完成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调查。慕尼黑讲话后,大西洋两岸爆发了对普京的讨论。在卫国战争胜利62周年纪念日上,普京说:“我们的威胁并未减退。相反,它们正在慢慢转变,披上一层面纱──而新形成的威胁要在世界建立一个与纳粹德国无异:草菅人命、刚愎自用、集权独裁的政权。”有评论认为,这是将美国与纳粹德国相比较。在第33届八国峰会前夕,波兰政治家的妻子、美国记者安妮.爱普巴姆写道:“不管是威胁与爱沙尼亚打信息战、威胁断绝立陶宛的资源供给,还是禁运格鲁吉亚酒和波兰肉资源,这一切都有力地证明了,他(普京)近年来准备将俄罗斯的影响力扩大到前苏联诸加盟国──而完全不顾这些国家自己的感受。与此同时,一个事实也越来越清楚:与其将西方国家视作贸易与政治的伙伴,他更倾向于以冷战的老思维将它们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
普京从始至终一直反对美国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为警示美国总统小布什,普京于2007年6月7日与捷克签署协议,允许捷克使用阿塞拜疆的苏联雷达,以免去另行修缮的费用。普京亦声称已准备好重修1985年的前苏联导弹预警系统。尽管各国预计俄罗斯会在波兰建立拦截系统,普京却指出在必要情况下会寻求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与伊拉克的援助。此外,普京还声称,俄罗斯会接受其他欧洲国家的参与请求。
2011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抨击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就像是“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号令”,并严厉批评美国动不动就诉诸武力。普京表示,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没有“道理”,而且也违背“良知”。
普京在视察一家生产导弹的工厂时对工人们说:“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无疑是有缺陷和不足的。”这是普京多年来针对西方最尖刻言论之一。他说:“它让我想起了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
他的话标志着俄罗斯在西方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问题上的言辞变得急剧强硬起来。上周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决议表决时,俄罗斯投了弃权票,没有使用否决权。
普京还猛烈抨击美国不断在全球进行军事干预的“趋势”,指责美国昧着良心行事。
据报道,普京在谈及目前国际联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时说:“我担心它们太容易做出这种使用武力的决定。”
他指出,美国对前南联盟、阿富汗和伊拉克都采取了军事干预行动。他说:“现在轮到了利比亚。”
国内新闻机构援引普京的话说:“所有这些行动都是打着保护平民的幌子。哪有什么道理?哪有什么良心?既没道理,又没良心。”
普京还说,利比亚的情况表明,俄罗斯做出加强自己军力的决定是正确的。他可能是指俄罗斯投入6500亿美元大规模更新武器装备的计划。
他说:“利比亚如今的情况证明,我们在加强俄罗斯军力方面所做的一切是对的。”
核问题政策
作为唯一一个曾与伊朗就核研究问题合作的国家,俄罗斯被认为是伊朗问题中的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地位。尽管俄罗斯曾与伊朗关系密切,并试图利用伊朗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普京并不支持伊朗核计划。虽然俄罗斯帮助伊朗建设布什尔核电站,但伊朗在核研究方面却主要依赖巴基斯坦。普京不仅多次表态不支持核扩散,且在八国集团会议上也签字反对。
而至于朝鲜,俄罗斯在建国后便对其冷淡,转而支持韩国。普京上任以来,不仅多次访朝,且化解了朝韩之间潜在的战争危机。此外,普京曾对朝鲜表态,愿意帮助朝鲜缓解经济问题。2002年朝核问题再度浮现以来,俄罗斯多次寻求加入会谈,并最终如愿以偿。2006年,朝鲜进行核试爆。普京在获悉后,当即表示谴责朝鲜核试验,并召集了六国会议中的五国,讨论朝核问题。总的来讲,可以说普京对核扩散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俄日领土问题
2000年1月,普京方才上任俄罗斯总统,便致电日本首相森喜朗,希望双方进行会谈。陷入政治危机的森喜朗当场同意,希望依靠会谈解决两国领土问题,获得政治资本。然而,普京态度坚决,在同年9月访问日本时拒绝了森喜朗执行川奈提案的要求。而普京提出先行缔结中间性条约,亦被森喜朗拒绝。双方经过谈判后,于2001年3月共同宣布通过1956年日苏联合声明。然而,森喜朗内阁当时的支持率已下降到9%,且已有要求其下台的呼声。同年4月,由于依靠俄罗斯反戈一击的希望已破灭,森喜朗下台,小泉纯一郎接任首相。2003年,日本因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与中国、北朝鲜、韩国外交均不顺利,小泉纯一郎决定访问俄罗斯寻求支持。在这次访问中,普京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在领土问题上,两国仍未达成一致共识。2004年,在日本自民党情况不利的背景下,小泉决定再提领土问题作为主要问题讨论。同年9月2日,小泉访问南千岛群岛,遭俄罗斯强烈抗议,两国外交陷入僵局。11月,为打破外交僵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愿遵守日苏联合声明,归还四岛中的齿舞群岛及色丹岛。普京表示赞许,以为访日造势。然而,俄罗斯右翼人士表示反对。萨哈林岛民众甚至组织民兵,阻止日本得到四岛。极端者声称,若俄罗斯要归还领土,将集会要求普京下台。日本对于俄罗斯仅还两岛亦极为不满,指称普京的话全是“苏联时期的陈词滥调”。普京回应说,在日苏联合声明中仅有归还二岛的条款,直到现在俄日领土问题仍未解决。
利特维年科事件
2007年7月20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宣布将四名俄罗斯外交官驱逐出境,理由是俄罗斯拒绝交出被控谋杀另一名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的前克格勃特工安德烈.卢戈沃伊。尽管俄罗斯宪法规定禁止将俄罗斯公民遣送至其他国家,但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说:“为全欧洲通缉令修改宪法并非史无前例,有一些国家已经做过。”这一言论后被俄罗斯媒体指为“英国试图要求俄国修宪”。根据一项民调,62%的俄罗斯人反对修宪。对此,英国驻俄罗斯大使托尼.布兰顿回应说,英国并未强迫俄罗斯修改宪法,而只是为了描述遣送卢格沃伊的可能性。普京随后要求英国官员“修理一下自己的脑子”,又说英国的要求是“殖民时期旧思想的遗毒”。利特维年科的一个朋友曾称,利特维年科死前指责普京操纵谋杀案。俄媒体后指责这一言论不实,而普京则说:“死人说的话不配被评论。”这一事件被视作俄英关系自1996年间谍事件后最大的冲突。普京后又说:“我们会度过这个小危机。俄英关系仍将平稳前进,无论是俄国人还是英国人都希望两国关系尽早正常化。”尽管如此,托尼.布兰顿仍被俄罗斯外交部限期10天做出回应,俄罗斯政府还停止为英国官员颁发签证。俄罗斯也停止了与英国在反恐上的合作。俄罗斯工会主席亚利山大.索金亦称,在俄投资的英商将会面临“税务和条例上的限制,而且他们还会失去政府采购的机会。”有人认为,谋杀案的根源是2003年英国宣布对曾试图推翻普京政权的俄罗斯富豪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提供的政治庇护,而别列佐夫斯基是利特维年科的赞助商。
个人魅力
论长相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绝不是那种让人一见钟情的美男子,身高据说约为1.70米,但他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去年在俄罗斯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普京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女性眼中世界最有魅力的男士。
普京之所以备受女士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无论何时出现在公众面前,总是显得容光焕发,精力充沛,阳刚之气十足。而普京保持旺盛精力的秘诀就在于他坚持体育锻炼。我们看到普京无论多么繁忙,都能坚持体育锻炼摔跤,格斗,骑射不在话下,更时而赤膊垂钓,时而驾摩托风驰电掣,时而入潜水艇下湖(贝加尔湖)潜海(俄罗斯近海),时而驾飞机翱翔蓝天......普京身体之强健,肌肉之发达,不仅使他精力充沛,更使之魅力倍增。
普京从小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11岁时进入一家体育俱乐部学习桑勃式摔跤,后又对柔道产生了浓厚兴趣。起初普京身体较差,经常生病,训练水平也并不出众。但他继承了父亲坚强的性格,只要认定的事情总会想方设法做到最好,最终成为俱乐部中的佼佼者。
70年代中期,普京在苏联柔道界崭露头角,不仅多次在苏联大学生运动会柔道项目上获奖,还一度成为圣彼得堡市的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冠军,普京也因此获得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大师称号。
高中毕业后,普京曾面临艰难的抉择。要么继续从事体育运动,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要么放弃成名的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凭借普京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在体坛上闯出一番天地,但普京最终选择了后者,考入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习。普京的教练当时十分惋惜。但20多年后,这位教练谈起普京的选择时不无感慨地说,俄罗斯少了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却获得一位出色的总统。
1973年,普京从一名学徒成为桑勃式摔跤教练,两年后成为柔道教练。在普京的众多弟子中不乏优秀人物,其中包括曾两度获得世界冠军的桑勃式摔跤运动员阿布杜拉耶夫。为表彰普京的特殊贡献,前苏联曾授予他“功勋教练”称号。即使当选俄罗斯总统后,普京也没有放弃对体育运动的执着和热爱。每天早上起床后,他都要做30分钟的体操,然后游泳20分钟。尽管日理万机,普京总能忙里偷闲,在工作间隙花上一个半小时从事各项体育运动。
出访外国,普京总不忘记以体育会友,通过体育展示俄罗斯领导人的魅力,被不少外国领导人引为知己。前年访问日本,普京在参观一家柔道俱乐部时一时兴起,要与俱乐部成员比试高低。尽管普京大获全胜,却令他的贴身保镖极度紧张和大为不悦。今年3月初,独联体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举行非正式会晤期间,哈萨克斯坦领导人邀请各国领导人滑雪。谁知滑雪刚开始,普京就如离弦之箭,把其他领导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速度之快,令大家瞠目结舌……由是观之,普京在体育锻炼方面真是有那么一点"鹤立鸡群"的味道了. 普京不仅重视自身体育锻炼,还十分关心俄罗斯体育事业的发展,醉心于向全社会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在俄罗斯推广和普及柔道,普京和俄罗斯柔道协会主席舍斯塔科夫为俄罗斯柔道运动员撰写了一本有关柔道的教材。教材一出版,即刻成为全国的畅销书。俄罗斯从2000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俄罗斯总统杯”柔道国际比赛,普京每次都亲临现场,亲自向运动员颁奖。为推动俄罗斯体育事业的发展,普京责成有关部门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拨款,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全面提高运动员待遇。
早年生涯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他的传记《第一人称》(俄文:ОтПервогоЛица,英文版名为Fromthefirstperson,在普京的竞选团队支持下于2000年出版)描述了他卑微的出身。根据这本传记,普京早年生活在社团公寓中,不断学习以期拥有像苏联电影中的官员们一样的智慧。
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凡诺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厂女工,而他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则在苏联海军服役。20世纪30年代,普京的父亲在一支潜艇部队中服役,其后他在二战中担任苏联内务部的爆破手。普京的两个哥哥均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其中一个早夭,另一个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死于白喉。他的祖父斯皮里东.普京曾为列宁和斯大林担任私人厨师。
普京小时候很顽皮,六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1975年,普京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加入了克格勃,并在列宁格勒区工作。这段时间他熟悉了其后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盖.伊万诺夫。他在大学时期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且至今没有正式宣布过退党。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训练,两年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情报机关机要部门。他在此部门工作到1983年,随后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学校学习一年。1985-1990年,克格勃将普京派遣到东德,普京在当地得到一个次要工作。不过资料显示,所谓的次要工作其实是间谍任务,普京于东德收集当时西德的经济谍报。两德统一后,普京被召回列宁格勒,此后,普京又在列宁格勒大学国际事务系得到一个职位。1991年8月20日,他在克格勃策划推翻苏联主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期间辞去他在情报机构的职位。
两德统一后,普京于1990年返回列宁格勒,担任列宁格勒大学主管外办的副校长助理。索布恰克当选列宁格勒市长后,普京成为市长助理。索布恰克因此受到同事的批评:为什么把克格勃的官员选为自己的助理?索布恰克淡然一笑:“他是我的学生。”
1991年普京担任列宁格勒市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主管市政府的对外经济关系。他在工作中所表现的才干,受到同事好评。1994年3月,普京晋升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兼任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他是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深受重用。索布恰克不论去哪里,都把他带在身边,普京因此获得“灰色大主教”之雅号。
1996年索布恰克在市长选举中落选,副市长雅科夫列夫当选市长。普京不愿留在圣彼得堡工作,通过自己的同乡、当时担任叶利钦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丘拜斯来到莫斯科任职。1997年初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主管法律和对外经济联系问题。3个月后调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不久又晋升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分管地方经济,与各地方领导人打交道,检查地方对外经济关系状况,特别是监查他们如何使用中央提供的贷款。
1998年3月29日,叶利钦解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博尔久扎的职务,任命普京接任。4个月后,7月25日,叶利钦又任命普京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身克格勃)主席。当基里延科总理在克格勃总部为普京上任举行简短仪式时,普京满怀激情地说:“我回到了娘家。”8年前他离开克格勃开始从政,现在政治又把他送回到克格勃总部。
普京访华将传递积极信号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张晓宁)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6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在峰会期间,前来与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对中国进行访问,与中国元首举行会晤。这将是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以来首次出访非独联体国家,因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前驻俄大使刘古昌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普京此访是一次慎重的政治安排,将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信号,即中俄互视对方为重要伙伴,并将彼此放在外交突出地位。
作为2003年至2009年期间驻俄6年的大使,刘古昌对普京的对华政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他分析,普京本人十分重视中俄关系,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性非常突出,而且十分了解中国。因此,普京重新执政对发展中俄关系非常有利。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一个月后,中俄元首在北京相会,这本身就喻示中俄关系将进入新的机遇期。”刘古昌指出。
除却其重大政治意义,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将具体谈及哪些议题?刘古昌就此向记者做了几点预测。
第一,探讨中俄关系长期发展战略。去年6月,在胡锦涛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总结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年来中俄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确定了两国关系下一个10年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各领域合作目标。刘古昌表示,相信两国本次将会讨论中俄关系的长远发展框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强化政治共识达成一致。
第二,讨论两国全方位务实合作。刘古昌对记者表示,中俄在贸易、投资、能源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意愿强烈,预计双方将就此进行充分讨论,并很可能取得重大进展。就一直悬而未决的中俄天然气合作,刘古昌说,由于双方价格体系不同,中俄长期无法就天然气价格达成协议,现在很难预测双方是否能就此问题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刘古昌指出,不久前李克强副总理访俄期间,为破解这一难题提出倡议,建议双方转变思路,建立天然气合作创新性模式,例如由俄方参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经营,双方有利共享、有损共担。因此,希望这次普京访华能带来俄方的积极回应。
第三,刘古昌表示,据其个人判断,双方也将重点讨论亚太问题。当前亚太局势出现新变化,美国强化亚太战略之后更将对该地区产生多方面影响。他说,预计中俄将深入讨论在亚太地区的系列合作,包括在安全领域与地区组织事务上的合作。
此外,双方将谈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俄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都显示了共识,如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近日,俄方就南海问题首度表态,宣称反对任何非当事国干预南海领海争端,也被评论为在南海问题上站在中国一边。刘古昌向记者透露,本次中俄将发表一份很有分量的政治文件,双方或在其中就国际地区形势阐述各自立场和共识。
“普京此次访华期间,中俄双方必将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交换看法。相信此访一定会非常成功,也会在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刘古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