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针对学生写好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教学以来关注的问题,环境描写在文中有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如何才能把环境写好呢?
【关键词】环境 描写
1、学会对物进行描绘
环境描写实际上是一组事物的组合,这一组事物可多可少,但每段成功的环境描写必定得有一个或几个成功的物的描写。所以要训练环境描写应先从训练富有特征的物的描写开始。
例1、“吱呀”一声,我推开了门,屋内一片狼藉,摔碎的碗、打翻的茶杯,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板上。我厌烦的坐在“幸存”的沙发上,猛然间看见电视机旁的水仙花,它也在爸妈的打架中挂了彩。光禿禿的茎上只剩下一片花瓣,似乎也承受不住寂寞快要落下来了,洁白的身上多了几条伤痕,几片凋零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原本洁白的花瓣现在已呈现出黄色,有的竟有些发黑,我觉得我就象那孤零零的花瓣,没人要。
屋内一片狼藉,乱七八糟的东西成了背景,在这背景中,一棵惨遭不幸的水仙成了作者精描细绘的对象,作者在对水仙进行描绘时,先上后下,先写上面的茎,再写水里的花瓣,富有层次。
例2、夜是漆黑的一片,在那不起眼的角落里居然有一盏孤灯,它的整个灯罩上布满了灰尘,已经好久没有人注意它了,泛黄的灯光构成了这黑夜中不协调的色彩。秋风吹来,凉凉的感觉浸透了我的心,那盏孤灯依然低垂着头,看到它那布满灰尘、浸满油渍的身体,我突然想起那枯树上仅剩的一片黄叶,在习习凉风的洗礼下,它依然支持在被遗忘的角落里。
漆黑的夜,破旧的屋里,一盏孤灯成了描写的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设想它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例3、她不想家吗?“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般的诗句都一古脑儿钻进我的大脑,把我的思绪引到家里:我、姐姐还有妈妈围在桌子旁包团圆饺子,调皮的弟弟嚷着让我们看他用面团做的小兔子……不知不觉,泪水顺着脸颊流到腮边,咸咸的。
这段文字对物把握的不够好,看修改稿:
前面家属院里灯火通明,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都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品尝着各种各样的月饼。“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等一古脑儿拥进我的大脑,把我的思绪引到家里:我、姐姐和妈妈正在包饺子,那些饺子一圈又一圈的站着,跳出愉悦的音符,正冲我笑呢。面皮儿像梭子一般在手中来回跳动,但到了妈妈手中却成了一个个小精灵,弟弟则调皮地用面团做成一个个小兔子……不知不觉,泪水顺着脸颊流到腮边,甜甜的,咸咸的。
例4、秋雨绵长细碎,秋风,深沉中带些寒意
铅灰色的天空低矮阴沉,与大地的万物浑然成为一体,一朵淡黄色的小花从墙角瑟瑟的探出脑袋,“啪”一声就被檐角的滴水打翻了笑脸,它挣扎掉一身的泥水,挺起腰茎努力绽放,冥冥之中,院子里多了一份妩媚,接着又“啪”一声,花儿反复承受着风雨的“洗礼”,花瓣被一片片打落,却依然高昂着不屈的头。
环境描写既然是物的组合,那么把物写的传神了,环境描写就成功了。
2、环境描写中对物的描绘要讲究顺序
例1、独自一人坐在枯黄的灯下,黑夜笼罩着整个大地,只听到屋内的钟声像士兵迈出整齐而响亮的步伐,慢慢走着,屋外的雨声在有节奏的打着脸盆,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伴着这有节奏的声音,瘦弱的灯焰在飘忽不定,唯独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黑夜笼罩着整个大地”作为设置背景的一句,应该放在开头,使下面所有的内容都置身于这个背景之上,“雨在有节奏的打着脸盆,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一句应该放在第二句,因为其它几句都是屋内的情景。
例2、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独有一弯娇小流畅的眉,在小村额前不怀好意的偷看。月华如水,静静的流泻,给整个大地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银辉,惠风拂过,泥土的芳馨扑鼻而来,不杂一丝的渣滓。一堆堆堆的像小山一样的粮食,褪去了沉重的外套,趴在母亲怀里睡的正酣。乡场守夜人披衣而起,“吧嗒吧嗒”抽旱烟的声音划破夜的宁静,钻入人的耳鼓,一声长长的咳嗽,被夜无限的放大了。
先交待夜的背景,再写月、写月光,然后写风、写眼前一堆堆的粮食,最后写乡村守夜人的声音。由远到近,很是自然。
例3、雪落无声,我却在山中小屋倾听了一夜的落雪。黑的夜,白的雪传递着默契,屋内有盏昏黄的老灯,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床零乱的书,一杯散着热气的茶,坐在窗前透过窗户看着飞舞的大地的灵魂,时而不时的在纸上写些什么,闹钟滴答滴答的走着,茶的热气从水面漂浮在昏黄的灯光下,打着旋飘向屋顶,由浓到淡慢慢散去。床上的爱犬,身子一起一伏,大概它也正做着好梦……
“咯吱咯吱”的声音,有节奏的传来,大概是猎人上山打猎吧,我仿佛看见一串脚印,深深浅浅的铺向远方。
这段文字如写完灯,就写灯光,写完床就写床上的小狗,写完茶就写茶的热气,恐怕就没有多好的效果,说不定,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就会成为屋内布置简介了,屋内有灯有床,床上怎么样,有茶,茶怎么样,活脱脱的就成为一篇说明文了。
此文段这种先集中展示,再具体描绘,也是遵循了一定的顺序的。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教学写作经验,望各位同仁加以指点。
(作者單位:河北省馆陶县草场中学)
【关键词】环境 描写
1、学会对物进行描绘
环境描写实际上是一组事物的组合,这一组事物可多可少,但每段成功的环境描写必定得有一个或几个成功的物的描写。所以要训练环境描写应先从训练富有特征的物的描写开始。
例1、“吱呀”一声,我推开了门,屋内一片狼藉,摔碎的碗、打翻的茶杯,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板上。我厌烦的坐在“幸存”的沙发上,猛然间看见电视机旁的水仙花,它也在爸妈的打架中挂了彩。光禿禿的茎上只剩下一片花瓣,似乎也承受不住寂寞快要落下来了,洁白的身上多了几条伤痕,几片凋零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原本洁白的花瓣现在已呈现出黄色,有的竟有些发黑,我觉得我就象那孤零零的花瓣,没人要。
屋内一片狼藉,乱七八糟的东西成了背景,在这背景中,一棵惨遭不幸的水仙成了作者精描细绘的对象,作者在对水仙进行描绘时,先上后下,先写上面的茎,再写水里的花瓣,富有层次。
例2、夜是漆黑的一片,在那不起眼的角落里居然有一盏孤灯,它的整个灯罩上布满了灰尘,已经好久没有人注意它了,泛黄的灯光构成了这黑夜中不协调的色彩。秋风吹来,凉凉的感觉浸透了我的心,那盏孤灯依然低垂着头,看到它那布满灰尘、浸满油渍的身体,我突然想起那枯树上仅剩的一片黄叶,在习习凉风的洗礼下,它依然支持在被遗忘的角落里。
漆黑的夜,破旧的屋里,一盏孤灯成了描写的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设想它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例3、她不想家吗?“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般的诗句都一古脑儿钻进我的大脑,把我的思绪引到家里:我、姐姐还有妈妈围在桌子旁包团圆饺子,调皮的弟弟嚷着让我们看他用面团做的小兔子……不知不觉,泪水顺着脸颊流到腮边,咸咸的。
这段文字对物把握的不够好,看修改稿:
前面家属院里灯火通明,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都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品尝着各种各样的月饼。“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等一古脑儿拥进我的大脑,把我的思绪引到家里:我、姐姐和妈妈正在包饺子,那些饺子一圈又一圈的站着,跳出愉悦的音符,正冲我笑呢。面皮儿像梭子一般在手中来回跳动,但到了妈妈手中却成了一个个小精灵,弟弟则调皮地用面团做成一个个小兔子……不知不觉,泪水顺着脸颊流到腮边,甜甜的,咸咸的。
例4、秋雨绵长细碎,秋风,深沉中带些寒意
铅灰色的天空低矮阴沉,与大地的万物浑然成为一体,一朵淡黄色的小花从墙角瑟瑟的探出脑袋,“啪”一声就被檐角的滴水打翻了笑脸,它挣扎掉一身的泥水,挺起腰茎努力绽放,冥冥之中,院子里多了一份妩媚,接着又“啪”一声,花儿反复承受着风雨的“洗礼”,花瓣被一片片打落,却依然高昂着不屈的头。
环境描写既然是物的组合,那么把物写的传神了,环境描写就成功了。
2、环境描写中对物的描绘要讲究顺序
例1、独自一人坐在枯黄的灯下,黑夜笼罩着整个大地,只听到屋内的钟声像士兵迈出整齐而响亮的步伐,慢慢走着,屋外的雨声在有节奏的打着脸盆,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伴着这有节奏的声音,瘦弱的灯焰在飘忽不定,唯独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黑夜笼罩着整个大地”作为设置背景的一句,应该放在开头,使下面所有的内容都置身于这个背景之上,“雨在有节奏的打着脸盆,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一句应该放在第二句,因为其它几句都是屋内的情景。
例2、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独有一弯娇小流畅的眉,在小村额前不怀好意的偷看。月华如水,静静的流泻,给整个大地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银辉,惠风拂过,泥土的芳馨扑鼻而来,不杂一丝的渣滓。一堆堆堆的像小山一样的粮食,褪去了沉重的外套,趴在母亲怀里睡的正酣。乡场守夜人披衣而起,“吧嗒吧嗒”抽旱烟的声音划破夜的宁静,钻入人的耳鼓,一声长长的咳嗽,被夜无限的放大了。
先交待夜的背景,再写月、写月光,然后写风、写眼前一堆堆的粮食,最后写乡村守夜人的声音。由远到近,很是自然。
例3、雪落无声,我却在山中小屋倾听了一夜的落雪。黑的夜,白的雪传递着默契,屋内有盏昏黄的老灯,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床零乱的书,一杯散着热气的茶,坐在窗前透过窗户看着飞舞的大地的灵魂,时而不时的在纸上写些什么,闹钟滴答滴答的走着,茶的热气从水面漂浮在昏黄的灯光下,打着旋飘向屋顶,由浓到淡慢慢散去。床上的爱犬,身子一起一伏,大概它也正做着好梦……
“咯吱咯吱”的声音,有节奏的传来,大概是猎人上山打猎吧,我仿佛看见一串脚印,深深浅浅的铺向远方。
这段文字如写完灯,就写灯光,写完床就写床上的小狗,写完茶就写茶的热气,恐怕就没有多好的效果,说不定,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就会成为屋内布置简介了,屋内有灯有床,床上怎么样,有茶,茶怎么样,活脱脱的就成为一篇说明文了。
此文段这种先集中展示,再具体描绘,也是遵循了一定的顺序的。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教学写作经验,望各位同仁加以指点。
(作者單位:河北省馆陶县草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