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改造在高职港口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zhan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化改造是参照企业工作流程,立足于教材,按照现有工作岗位知识与能力标准以及对未来工作岗位发展趋势的预测,设计出不同的项目,以项目为基础实施教学。项目化改造适合操作性极强的港口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同时,项目改造对港口物流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锻炼与实践,才能在项目设计、项目教学中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项目化改造 高职 港口物流课程教学 应用
  [作者简介]杨清(1973- ),男,湖北监利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广西 南宁 530226)招耿春(1972- ),女,广西浦北人,北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广西 北海 53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2012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课题“面向港口物流业的物流管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GA40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49-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各种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如“能力本位法”“工作过程导向法”“任务驱动法”等,这些迥然相异于我国传统教学思维的全新理念和方法是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不长,水平不高,而企业和行业急需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发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法或教学模式。无独有偶,目前,仿照德国“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而创设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改造法”由南向北,在我国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浪潮,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于类似港口物流等社会操作性强、校内模拟实训难度高的专业,势必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一、项目化改造的内涵
  1.项目化改造产生的背景。相比本科而言,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操作能力强,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表层上的教育理念并未深入到实质性的办学举措中去,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混淆不清,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加之生源质量不高,我国高职教育要摆脱困境,必须另辟途径,开创一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的教学模式,如是,项目化改造教学法应运而生。
  2.项目化改造的思路。项目化改造是对课程教学的变革,授课教师首先对教材进行颠覆性改造,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全方位梳理,参照企业工作流程,划分工作岗位,依照现实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设计出不同的项目,以项目为基础实施教学。改造不是改变,其既不是对原有教材进行重新排列与组合,也不是照搬照抄企业工作岗位规章制度,它在把当今企业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需求进行升华,把职业外语、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融入职业技能的同时,对未来职业技能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突出能力目标是项目改造的本质,课程项目化改造要求围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设计操作性强的各种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增强操作能力,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掌握事故处理能力,加强相互协作和沟通的能力,通过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基本项目、拓展项目的反复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港口物流专业课程与项目化改造的密不可分性
  1.港口物流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众所周知,高职很多专业课程属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一是往往因理论说教繁多,导致学生兴趣索然、学习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二是假设这些课程按照现有课本的知识体系和逻辑顺便组织教学,教师将无从下手,因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专业教材还是在模仿本科教材编写的思路,以理论知识为主,逻辑思维强调循序渐进。港口物流专业课程属于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因此,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应港口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一种突破传统的崭新教学模式必将取而代之。
  2.港口物流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与项目化改造的理想结合。对比“能力本位法”“工作过程导向法”“任务驱动法”而言,项目化改造法无疑是港口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与前三者相似,项目化改造教学也是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教学为载体,但是,项目化改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华,项目化改造立足企业工作岗位基本要求,它把港口物流现实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真实的港口物流岗位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内容,岗位工作过程来源于港口物流企业但是不局限于现有企业的水平,它把当今港口物流企业对技能的基本要求和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对技能的预测进行了有机融合,同时衔接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外语融入其中,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数个可操作性强的具体项目,然后,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是一种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三、项目化改造在港口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对港口物流企业进行工作岗位调研。课程项目不能够无中生有,也不能够凭空想象,课程项目来自于企业工作岗位,项目标准出自于正常经营企业的行业标准,所以,授课教师必须事先选择规模适合、经营状况良好、能够代表当前毕业生就业区域范围内发展水平的港口物流企业进行调研。港口物流的工作岗位一般分为卡口检查员、调度员、堆场理货员、外轮理货员、港口机械操作员、港口机械维修员、港口机械操作指挥手、报关员、报检员、港口物流业务员等,不同区域的港口物流企业工作岗位大同小异,但是工作岗位标准却因当地的生产发展水平大相径庭。因此,调研者既要对当地港口物流行业的岗位要求进行充分调查,也要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甚至国外港口物流岗位的发展现状,重点放在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上。   2.把教材与工作岗位有机结合设计项目。质量优良的教材是进行项目化改造,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保障。所以,授课教师事先必须对教材精挑细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操作项目丰富、逻辑顺序丝丝入扣的教材作为项目改造的首选教材,然后,根据港口物流工作岗位调研结果,对教材进行项目化改造,归类整理教材中能够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内容,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职业外语融合到每一个项目中,使整个教材形成独立而又关联的数个串联项目。这样,项目化改造后的教材不再是静态的概念、原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系统归纳,而是动态的操作规范的工作项目指导方案。比如,港口物流教材进行项目改造,可以围绕货物入港、货物出港两个工作流程进行项目设计,货物入港依次分为卡口检验、场地存货、调度、卸货、理货、报关、报检等工作流程;货物出港依次为调度、卸货、场地存货、理货、报关、报检、卡口检验等工作流程,依据以上工作流程就可以设计出完整的训练项目。比如,可在货物入港过程中设计港口物流业务员市场开拓、卡口检查员操作、调度员操作、集装箱货运站理箱员操作、堆场理货员操作、外轮理货员操作、外轮理货长操作、港口机械操作员操作、港口机械维修员操作、港口机械操作指挥手操作、报关员操作及报检员操作等项目。
  3.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教学的精髓之处在于“课堂工厂化,教师师傅化,学生学徒化,学习内容岗位化”。教师首先选定一个工作流程,把学生分成数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承接一个工作项目任务,比如货物入港流程教学时,学生可划分为卡口检验项目组、调度项目组、理货项目组、港口机械卸货操作项目组、港口机械维修项目组、报关项目组、报检项目组等,学生轮番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接受学习任务,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其查找、调查、搜集、整理项目知识,讨论并确定项目工作步骤和工作程序。同时,教师可采取示范操作、港口现场观摩、实训室模拟操作等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但在此过程中教师严禁事必亲躬,越俎代庖,应该留给学生充分训练的时间,只有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才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组织港口物流项目教学时,要注意三点:其一,项目分类要有层次性。一定要精心准备拓展项目,拓展项目要体现港口物流行业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操作与知识探索的前瞻性。其二,项目训练呈现循环反复性。学生在不断反复操作中熟悉技能,总结技能,进而反思技能。其三,项目具有串联性。教师一定要设计至少两个互相串联的项目,港口物流串联项目如入港与出港,进行项目教学时,教师要留有余地,给学生探索反向操作的空间,课堂操作只需要训练入港流程,出港流程作为学生自选项目进行自我提高训练。
  4.以综合技能考核进行课程项目评价。项目改造法实施教学,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应用能力,加强技能操作能力,培养技能创新能力,如果仍然沿袭传统的期末一次性笔试的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考试,考核形式与平时所学互相割裂,必将致使课程改革的成效大打折扣,势必与项目教学的既定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要构建与项目教学相辅相成的考核方式,在考核时间安排上,可以采用阶段式,当一组项目完成后就可以组织课程考核;在考核方式选择上,不要拘于形式,只要有利于反映学生能力水平方式皆可,例如,指定项目操作、自选项目操作、拓展项目操作、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等。
  四、项目化改造对港口物流专业课程教师的基本要求
  1.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能力。目前,项目化改造的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行业工作岗位的现有技术标准如何科学界定。虽然标准来自于真实的企业工作流程,但并非对现有标准的生搬硬套,教师要以现有标准为基准,结合自身对行业的掌握程度对技术标准进行重新改造。二是行业工作岗位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准确预测。高职教学不同于企业师徒之间的传帮带教,前者是学习与研究的双向过程。所以,项目改造既要着眼现在,也要面向未来,通过项目学习,既要培养学生对现有技术的应用能力,也要培养其不断改进技术和发展技术的能力。因此,项目化改造对港口物流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港口物流专业教师进行项目改造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既是专业理论的行家里手,也是技能操作的能工巧匠,教师要达到如此水平,必须对专业理论学习毫不懈怠,还须走进港口物流企业进行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人才。
  2.对教材进行项目化改造的得心应手能力。教师进行项目改造要依据教材但不能够局限于教材,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收放自如,在项目改造时要得心应手。教师要形成这样的能力绝非一蹴而就,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与积累,才能心有所思,行有所动。所以,教师在平时项目教学过程中要勤学苦练,打牢基础。
  3.组织项目教学的灵活多变能力。项目调查是前提,项目设计是核心,项目执行是关键。项目化改造最终的成效来源于学生执行项目的程度。实践证明,不同的教师进行同一项目教学的效果是迥然相异的,这与教师的组织能力息息相关。教师只有深谙组织理论知识,反复锻炼组织活动教学,总结组织活动教学得失,才能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做到驾驭自如,灵活多变。
  [参考文献]
  [1]戴仕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锋.职业竞争力导向课程体系的建设——以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12(23).
  [3]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 (8).
其他文献
新时期,高职院校迎来了高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推动下的新契机与新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针对思想滞后、教师实践
为提高医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本文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医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即组织机构和功能设计不完善、转化相关专业人才缺乏、转化资金投入
“觚棱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能够展现紫砂圆器与方器之间的关系,富有工艺智慧与人生启示。笔者就通过一件富有个性的“觚棱壶”作品来具体了解该壶型的造型结构特征,以
对镜面反射的存在命题进行了证明,并用数学归纳法推出了由镜面反射所决定的正交变换。
目的 研究猴艾滋病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克隆凋亡相关基因Fas的cDNA序列。方法 从恒河猴腹股沟淋巴结中提取总RNA,根据人的Fas cDNA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
王成荣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从事流通经济、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教学与研究30余年,主持完成国家和北京市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政府课题项目31个,出版学术著作1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北京城市建设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言辞谦和,思维敏锐,举手投足之间透着儒雅之气,这让身材高大的他极富个人魅力。而更加触动记者的,是他在采访之中不止一次提到
本文得出了关于四阶Ramsey数性质的结论,并由这三个结论推出了若干四阶Ramsey数的下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