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这块阵地上,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教师与学生沟通最为频繁的是在班级。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集中营又是班级。那么,学校的领导、教师也要常进班级看看。常进班看看,不仅常进自己的班级,还要有目的地进其他班级看看。
一、师生常进其他班级参观
班级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学生时代,许多学生只有在路过其他班级时偶尔看上几眼、在考试分配考场时方可坐在其他班级那么几小时,却很少有机会去了解其他班级。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在自己的学校中去了解每个班级的独有特点。我们总是在总结中提到某班文化墙壁别具一格、某班级作业很有特色……诸如许多语言表扬班级工作的例子。百闻不如一见,学校管理者有责任多组织一下师生进优秀班级进行参观。
例如:组织师生看一下某班级的内外文化墙、组织一年级学生参观一下其他班级是如何做值日生的、观察一下别的班级学生如何从班级出入走好路队的……常开展此种活动,榜样的力量会不自觉地教育学生。
再如,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各班级派一名班干部参加活动,没有教学任务的教师按进入班级先后顺序坐满为止。组织开展文明班评选活动时,评委还可以从学生中进行选,这样学生既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去,又为学校的管理注入了新生力量。这样草根式的活动,教师又会学到许多理论讲座中的现实实践经验,学生又可受到鲜活的一次次教育,学校管理者又提高了管理的实效。
二、学校领导常进班级走走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评议课堂教学,思考问题,互相了解彼此的思想和观点,这是实现完善的教育领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学校领导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也需经常深入课堂听课。除了听课,管理者的管理不只在办公室与会议室,班级也应是经常去的地方。学校领导不应该在大型集会时才出现在学生面前,更不应是在某次检查巡视时才出现在班级。在吉林某小学参观学习期间,曾有一名小学生兴奋地告诉我:校长给我写批语了。原来那天她中午坐在教室里练字,校长看到后留下了亲笔签名与鼓励的话语。孩子一直把这个本子珍藏至今。想来也是,学校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领导进班可以进行教学巡查;德育领导进班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后勤领导常进班看看,随时了解班级备品的缺失情况;安全领导常进班走走,检查一下水电、卫生防疫等安全隐患。学校领导常进班走走,更能体现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方能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三、学校教师常进班级听课
忽略对课堂的研究,任何教学与课程改革与提升都是无法有效实现的。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和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许多先进学校都开始鼓励和吸纳非教师人员听课。促进他们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认识,站在与任课教师不一样的角度,对任课教师提出一些特别的意见和建议,这无疑也有益于学校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作为专任教师,你的职业主阵地在课堂。那些教研活动的主活动场地常在大型集中场地,学生离开了自己的班级,其常态的表现与在公开课中的表现完全是两回事。学校开设的学科中许多知识是相互融通的,打破学科界线听课更利于自己的本科专业教学。适合开展常态听评课活动,让教师听听不同学科与同学科的课。通过听课了解到该班的班风和学风。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班级建设情况。科研的主要着力点课堂教学,鼓励本校的教师常进班级听听课,这是学校研究风气形成的一条良好途径。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常倡导走出去学习他校经验,而我们身边的校园内也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加强领导、师生各层面的管理,那么就从常进班级看看开始吧!立体互动型的管理,更能体现出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尊重。活的教育管理,才能培养出生动活泼的人。学习他人,更要学好自己、做好自己。
(作者单位:吉林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校蛟河市实验小学)
一、师生常进其他班级参观
班级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学生时代,许多学生只有在路过其他班级时偶尔看上几眼、在考试分配考场时方可坐在其他班级那么几小时,却很少有机会去了解其他班级。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在自己的学校中去了解每个班级的独有特点。我们总是在总结中提到某班文化墙壁别具一格、某班级作业很有特色……诸如许多语言表扬班级工作的例子。百闻不如一见,学校管理者有责任多组织一下师生进优秀班级进行参观。
例如:组织师生看一下某班级的内外文化墙、组织一年级学生参观一下其他班级是如何做值日生的、观察一下别的班级学生如何从班级出入走好路队的……常开展此种活动,榜样的力量会不自觉地教育学生。
再如,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各班级派一名班干部参加活动,没有教学任务的教师按进入班级先后顺序坐满为止。组织开展文明班评选活动时,评委还可以从学生中进行选,这样学生既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去,又为学校的管理注入了新生力量。这样草根式的活动,教师又会学到许多理论讲座中的现实实践经验,学生又可受到鲜活的一次次教育,学校管理者又提高了管理的实效。
二、学校领导常进班级走走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评议课堂教学,思考问题,互相了解彼此的思想和观点,这是实现完善的教育领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学校领导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也需经常深入课堂听课。除了听课,管理者的管理不只在办公室与会议室,班级也应是经常去的地方。学校领导不应该在大型集会时才出现在学生面前,更不应是在某次检查巡视时才出现在班级。在吉林某小学参观学习期间,曾有一名小学生兴奋地告诉我:校长给我写批语了。原来那天她中午坐在教室里练字,校长看到后留下了亲笔签名与鼓励的话语。孩子一直把这个本子珍藏至今。想来也是,学校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领导进班可以进行教学巡查;德育领导进班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后勤领导常进班看看,随时了解班级备品的缺失情况;安全领导常进班走走,检查一下水电、卫生防疫等安全隐患。学校领导常进班走走,更能体现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方能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三、学校教师常进班级听课
忽略对课堂的研究,任何教学与课程改革与提升都是无法有效实现的。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和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许多先进学校都开始鼓励和吸纳非教师人员听课。促进他们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认识,站在与任课教师不一样的角度,对任课教师提出一些特别的意见和建议,这无疑也有益于学校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作为专任教师,你的职业主阵地在课堂。那些教研活动的主活动场地常在大型集中场地,学生离开了自己的班级,其常态的表现与在公开课中的表现完全是两回事。学校开设的学科中许多知识是相互融通的,打破学科界线听课更利于自己的本科专业教学。适合开展常态听评课活动,让教师听听不同学科与同学科的课。通过听课了解到该班的班风和学风。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班级建设情况。科研的主要着力点课堂教学,鼓励本校的教师常进班级听听课,这是学校研究风气形成的一条良好途径。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常倡导走出去学习他校经验,而我们身边的校园内也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加强领导、师生各层面的管理,那么就从常进班级看看开始吧!立体互动型的管理,更能体现出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尊重。活的教育管理,才能培养出生动活泼的人。学习他人,更要学好自己、做好自己。
(作者单位:吉林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校蛟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