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求学路上,我一直记得曾经一次偶然的机会,遇上了这样一位博学的老师。每到他的课时,几乎所有同学都会早早来到教室坐好,屏气凝神专心致志,从老师走上讲台的第一分钟开始,就如同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纵使内急难忍亦舍不得离去,生怕错过其中的某一段细节。
然而面对学生的一片赞叹,老师却十分谦逊,说自己仅仅就是一个电脑屏幕而已,但支撑着这屏幕的,却有太多的程序、线路、软硬件设备和茫茫不知边际的网络世界……
在每一次看到那些自然天成的人间胜景时,老师的这番话无不让我充满感思。就比如我如今生活的城市每天都要面对的洱海,我想她呈现在我面前的同样就是一个精彩的大屏。而支撑着这个屏幕的,还有那么多看不见的内涵事物。诸如苍山十八溪的清洁源流,旖旎多姿的湖岸风光,涵养湖水的防护林带,支持湖水净化的湿地与水生植物,洱海源头三江五湖源源不断注入的水流,西岸的田园风光,沉积数千年的白族风情和建筑艺术,多情动人的洱海历史与传说,鱼水相栖的本土宗教与信仰文化,与湖水生生相息的水鸟鱼类,以及湖水之中较为平衡的生态系统……我想没有这一切,就绝不会有如此一个让人神往的大美洱海。
所以每一个源于这个庞大生态系统的灾难与阵痛,不仅是苍山自己的灾难,还是整个洱海生态系统的阵痛,是支撑着那个美丽大屏的阵痛。以此类推,我们如今倡导的环境教育亦绝非一个狭小的内涵,甚至我们每时每刻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所谓三思而后行,也许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良好行为习惯,都是对自然生态最好的关切与珍爱。
二
我们常去散步。离开城市,不知不觉就到达市郊。正值三月阳春,樱花开得正是艳丽。清风徐来,则又是一种缤纷烂漫之象。天色阴沉,几个老人就趁着这一丝凉意躬在田里,栽葱种椒,护苗培土,对路上的行人车辆秋毫不顾,顿让这块土地更多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真意。然而远处大面积的土地都被集中承包给了花卉和苗圃园主,那些由老人们耕作的小田则一块一块,细碎得好似孩子的玩具拼图一般,我相信似乎只有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肯如此花时间、费力气,精心侍弄这一两分薄田,借此守望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沿着一畦畦可人的春韭、豆尖、莴笋、花菜、蒜苗、芫荽,来到老人们正在耕种的田边,我却发现田底的肥料僅只是一层薄薄的锯末。这情景让我不由得想起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一再强调的土地伦理:“土地不仅是单纯的土壤,也是一种能量的源泉。这种能量从土壤流出,流经植物、动物,最终流回土地,不停地循环。”但是,“当土壤中的能量或稳定土壤的有机物消失了,那么土壤的形成和流失将会入不敷出,土壤侵蚀因此出现了。”
可如今我们却忽视了这个稳定土壤能量的循环过程。而且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畜牧业逐日递减的当下农村,城市周边,那么多被视为无公害的有机圈肥几乎不复存在。雨果曾说:“我们花很多很多钱,派出船队,到南极去收集海鸥和企鹅的粪便,却把唾手可得、不计其数的肥料抛进大海。世上浪费的人畜粪,若用到地里,而不是抛入水中,足够养活世界上的居民。”(《悲惨世界》)
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就来自城市旁边的一个村落,父辈们几十年一直以种菜为生。然而说起早年父辈们的耕种,记忆最深的是村里常会派人派车到城区的公共厕所拉粪,有时甚至会因为几个村落的纷争,大半夜里在公共厕所斗起群殴,落得满地的肮脏和一身的狼狈,可气又可笑。可至多不过二三十年,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公厕都改为水冲模式,雨果一百多年前的遗憾依旧还是遗憾,而那些类似路遥《人生》中的抢粪情节,最终也都成了老人脑海里的遥远记忆。我们改善了生存条件,却又白白浪费了一大宝贵资源。诸如这样的例子,似乎还多得不可计数。
三
家里常有客人前来喝茶,所以我们得常常到古城深处一个叫大井的地方打水。那是源自地底的明泉,不仅水质清洌,还少有泥沙和腐殖质,因而泡得出一壶好茶。妻子还用来做饭、煮汤,腌制泡菜分送给朋友,居然还受到许多朋友的称赞。
我知道这是因为大井赋予的光环。大井旁边还有二井。据说这两口井来源于中唐时期的一场战争。城被围困数月,粮水皆断,城中百姓于是掘井开源,并至今依循着“头井饮用、二井洗菜、三井洗衣”的集体用水公约,最大程度地释放水的能量和效用,上千年来一直成为让人感佩的道德美谈。
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天宝之战”,也是大唐由强入衰的分水岭。大井和二井,不仅赢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从此见证了一个边疆民族政权南诏国的强势崛起,同时见证了一个城邦1200年的历史。当然这些文字用在这里不免有些跑题,但事实上大井和二井的确算得一个很好的环保特例。因为当下的广大农村,我们许多清洁的水流就被居民接回家去,有的居然在源流处就被商家堵接后用以生产纯净水,或是建造电站,而更多的散兵游勇则是各种厂矿、餐饮、景区和娱乐设施。还有不少民居别墅就在房侧自行钻取地下水,加之农业灌溉、建筑等生产生活用水的加剧,因此我们周围的许多河沟,居然在雨季都常常断流。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是在加快生活优越化的同时牺牲了生态。
于是有些村落也效仿起了祖先们的用水规则,就在村中心建成一个大型蓄水池,引来清洁的溪水,池满则水自外溢,村民、路人及周边居民皆可前来免费取水,但任何人都不可以将之擅自接回家去。村子外面,我依旧看到一条条流经村落的沟河四季常流常清,之后又成为灌溉的源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仅仅一种规则的改变,便可让普天之下的人共享一溪甘泉。
四
在一个春末的后午,我们因为散步来到市郊。夕阳斜照,天地被映成一片火红,老人们就借午饭后的这一段时间,在自家的菜地里种菜、洗菜、浇菜。嬉戏的小孩骑着自行车,在村中心的水泥路上弯来转去,竟是一幅充满生气的乡村晚景。
然而让我留心的却是路边有一块长势良好的菜地。风吹过,菜地里一阵嘀咕作响,只见一些五彩的易拉罐瓶子被绑到小木棍上,发出乒哩乓啦的声响,这或许是用来吓跑飞虫的,农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充满赞叹。 的确,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带给我们太多对自然生态的思考,动辄就以农药对待,往往会使庄稼的药害大于虫害,最终却又进入了自然界里的食物链,甚至还会永远地污染泥土和地下水。或许我们从未想过,那些曾经活跃在田头地角的鸟雀不见了,河里的鱼虾不见了,甚至跳跃在田头地角的蝗虫也不见了;从菜地里摘到的新鲜黄瓜、西红柿、甘薯和萝卜,已经不再像儿时候那样甜,而且也不能像往前一样擦擦泥土就能吃了。可偏偏这一切在今天都已经成了事实。
养花十多年的父亲,突然发觉院心里的几棵紫薇花中了“白粉病”,他差不多每隔一个周就会背上“喷雾器”在院子里狠喷一次,结果虫害没有治愈,花园里却有许多花草被烧坏了枝叶。直至两年过后,几株桂花曲卷的叶片依旧没有“复原”,即使温暖湿润的春夏时节,树上依旧挂满许多枯叶。后来到花市上与人一说,回家是用草木灰把“白粉病”给根治的。
所谓一物降一物,对于病虫害,最科学的办法其实就是利用物种间的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比如老鼠猖獗,我们可以多养猫,或者不要捕蛇,同时容许天空里翱翔的鹰隼。总之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而根本不用殃及无辜。诚如约翰·缪尔曾在《墨西哥湾千里徒步行》写道的那样:“上帝努力创造的东西中,有哪一样不是宇宙整体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人类,宇宙不能完整;但是即使是缺少我们肉眼看不见或者知识尚无法参透的微生物,宇宙也同样不完整。”
有时候我亦在想,当我们为昆虫、鸟雀和其他小兽破坏庄稼恼火异常的时候,可曾想过谁是这块土地最先的主人?又是谁破坏了谁的家园?假使有一天,我们把整个地球都种满庄稼、盖满房子,那这么多从历史深处和我们人类一起走来的鸟兽虫鱼们又将去向何方?
五
市郊的田地可谓寸土寸金,同时因为科技力量的加入,让一小块菜地甚至能够一年几熟。一年前到省城朋友家做客,见他在厨房忙弄出几个菜上来,竟有些骄傲地告诉我:几把辣椒是露天种的!
这种炫耀对于来自农耕地区的我实在有些无法理解。可也就是这几天,我终于有机会到达向往已久的华北平原,连续几天行驶在连绵千里的高速公路上,眼前呈现的几乎都是塑料大棚,在阳光下生长的作物少之又少,我才顿悟朋友的弦外之音。然而硬要让我对一种曾经习以为常的东西改变态度,甚至要对几把“阳光下生长”的辣椒感到弥珍、感慨、惊讶或者赞叹,我实在有些不适之感。但无可争议的是,如今这一切也都成了事实和常态。
记得当年,我们常常拥有一个个漫无边际的雨季,不仅拥有了充沛的雨水,还将紧随四时变化,逐一拥有聒吵的蛙鸣、扑腾的白鹭,还有水里的鱼儿和躲在洞穴里的泥鳅、黄鳝,以及肥实的螃蟹和细嫩的田鸡,只需经历一个彻夜不睡的掌灯捕捉,便可以拥有一盘令人垂涎的舌尖美味。当然也应该包括河沟里的嬉戏与满脸的泥巴,路边的小花与赶鸟的稻草人,包括某个清晨从田埂上赶早割回的玉米和黄豆,在热气腾腾的锅里喷出青草的甜香……
我想这是一个农村孩子漫长的成长季中,必不可少的经历与常识,可如今这一切却与我们如此远离了。早年的农村乡下,收割栽种,不仅是大人们的勤劳集会,同样也是属于孩子们的节庆。时至今日,妻子还常会给女儿讲述那些属于她童年时代的乐趣。那时大春耕种来临,她和兄弟姐妹们常常会在父母栽秧的时候,偷偷地来到河边,挽高裤脚涉到水中,从冰凉清澈的河水一步一步走过。在河堤密不透风的刺蓬里,他们摘刺莓、黄泡、覆盆子和野桑椹,装到竹桶里用筷子捣成浆糊,来回抽动吸食,最终吃得满脸花斑,如同习画的孩童,让五彩墨迹涂满一脸童真。
但现在,孩子们却不敢也不愿意独自一个人来到户外摘一颗覆盆子。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某个周末被大人带到人工种植的果园里摘果子,小小的一篮子收获,在他们眼里已是不凡的壮举。而村前屋后,那些纵横交错、充满诗性的田埂,想起早年栽种时节,我们曾为摸鳅捞鱼和抓虫挖蟹,一次次踩坏了别家人新做的泥埂,较真下来,晚上回去自然少不了父母的一顿板子。可如今也早被浇灌成了冰冷的水泥色,狭窄得几乎不能行人,包括田头地角的水沟,也都被包上了水泥镶边,我们竟是用一种无比粗暴的手段,亲手扼杀了爬虫鱼蟹的生息家园,于是我们当年的乐趣在如今这代孩子身上早已荡然无存!我想他们失去的,有可能是一种永远不明事理的遗憾。
记得有一次散步,我们就在城郊村巷里发现一棵高大的桑树。没有孩子们的光顾,零落一地的桑红最终成了鸟雀们的美食。可它们的盛宴却被我们打断了,“哗”地一声便一呼而散。我伸手摘了一颗喂到嘴里,酸涩之中有一股淡淡的清甜,这就是果子最真实的甜。如今从市场上买来的水果,有时连一个核桃那么大的火龙果,在我看来似乎还远未成熟,但咬开一口居然让你无从想象那种甜劲儿。还有玻璃弹子般的金桔、枣子、杨梅,更是甜得让人心慌。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仨》中,钱媛在病床上有些神智不清的喃语:“是妖精就是香的,是妈妈就不香。”我能想到被病痛折磨的钱媛是用怎样的毅志力去保持她清晰的感官判断,因为她相信真正的母亲该是怎样的味。
的确,真水无香,好水无甜。到如今,在面对所有食物出奇的甜香,谁敢保证自己的味觉就没有受到欺骗?可惜我摘了一颗递给女儿,她却把头扭到一边。在阵阵鸟鸣声中离去,我在苦闷之中又欣喜地想到,大自然的馈赠,就应该赐给它那些快乐的臣民。
六
因为散步,我们还常常来到了市郊的湿地公园。那天正是一个盛夏的后午,晴天丽日之下,湿地公园到处绿柳婆娑,苇草连天,还有让雨水浇壮的杂草,让硬实的粗干和枝叶把路面几乎完全遮住。远远看到几朵小花长得可人,我忍不住想到其中拍张照片,但走到里面才发觉路已经完全不能行走。我不甘心地拨开草叶,只见眼前有一只肥胖的黄蜂嗡嗡乱撞,好几次差不多撞到脸上,吓得我心旌摇曳直想打退堂鼓。但回视一看,发觉自己已经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后面是河而且没有桥,旁边又是一滩沼泽,我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可面对茂密的杂草,我又担心会不会有蛇,一时双股战战,居然就不能行走了。
記得早年在家,每至立夏过后,大人就不再准许孩子们到草丛里玩耍了,说草丛里有“长尾巴怪”。早晚时节,大人们连自己出门也都会变得备加小心,点个火把或是打个电筒,院心里也常会随地放一两根防蛇的棍子。农人们还会从灶窝里撮上些草木灰(也可能是石灰末),沿着房子、大门和围墙脚厚厚地撒上一遍,乡人们说这是在“勒墙角”,而院子里用来洗漱的水塘边也会种上菖蒲草,据说这样可以防制毒蛇。
是的,蛇有可能是让所有人都谈之色变的动物。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放学路上,正当我独自一人蹦蹦跳跳快乐行进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一条青色的长蛇突然从路心横穿而过,仅只两秒钟就不见了踪影。吓得我就似被使了定身法一样迈不开步子,直到后面来了大人,才怯生生地和他结伴而行,并告诉他刚才有一条蛇经过。此后几年时间,每当一个人走到那个地方,我依旧还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然而到了今天,蛇早已经变得十分稀少了,有蛇出没,可以说成是一个地方生态良好的标志。环境的变迁,加之我们人类的贪婪,在今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有一些物种永远地消亡。
就如同先前提到的大屏,我始终相信生态环境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体。现如今的村庄田野,早被各种建筑和道路分割,我很难相信大小动物之间会有什么互通。记得两年前的年夏天,我来到河湖密布的江浙大地,湿润的气候,让满眼目之所及都是一片漫绿。特别是高速公路沿线的大小山脉,满目青春葱笼之色,大小树木见缝插针。表面看来,绿水青山,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但那一座座被村庄、公路、铁路以及大小城镇分割的孤立的山包,除了能飞的鸟类,我很难相信其中会有什么野生动物。或者即便有,也肯定会因为无法进行的迁徙、交配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灭绝。无限度地分割自然、孤立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自我毁灭。
北雁,原名王灿鑫。1982年生,现居云南大理。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铁路文艺》《散文选刊》等报刊。出版长篇小说两部。
求学路上,我一直记得曾经一次偶然的机会,遇上了这样一位博学的老师。每到他的课时,几乎所有同学都会早早来到教室坐好,屏气凝神专心致志,从老师走上讲台的第一分钟开始,就如同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纵使内急难忍亦舍不得离去,生怕错过其中的某一段细节。
然而面对学生的一片赞叹,老师却十分谦逊,说自己仅仅就是一个电脑屏幕而已,但支撑着这屏幕的,却有太多的程序、线路、软硬件设备和茫茫不知边际的网络世界……
在每一次看到那些自然天成的人间胜景时,老师的这番话无不让我充满感思。就比如我如今生活的城市每天都要面对的洱海,我想她呈现在我面前的同样就是一个精彩的大屏。而支撑着这个屏幕的,还有那么多看不见的内涵事物。诸如苍山十八溪的清洁源流,旖旎多姿的湖岸风光,涵养湖水的防护林带,支持湖水净化的湿地与水生植物,洱海源头三江五湖源源不断注入的水流,西岸的田园风光,沉积数千年的白族风情和建筑艺术,多情动人的洱海历史与传说,鱼水相栖的本土宗教与信仰文化,与湖水生生相息的水鸟鱼类,以及湖水之中较为平衡的生态系统……我想没有这一切,就绝不会有如此一个让人神往的大美洱海。
所以每一个源于这个庞大生态系统的灾难与阵痛,不仅是苍山自己的灾难,还是整个洱海生态系统的阵痛,是支撑着那个美丽大屏的阵痛。以此类推,我们如今倡导的环境教育亦绝非一个狭小的内涵,甚至我们每时每刻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所谓三思而后行,也许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良好行为习惯,都是对自然生态最好的关切与珍爱。
二
我们常去散步。离开城市,不知不觉就到达市郊。正值三月阳春,樱花开得正是艳丽。清风徐来,则又是一种缤纷烂漫之象。天色阴沉,几个老人就趁着这一丝凉意躬在田里,栽葱种椒,护苗培土,对路上的行人车辆秋毫不顾,顿让这块土地更多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真意。然而远处大面积的土地都被集中承包给了花卉和苗圃园主,那些由老人们耕作的小田则一块一块,细碎得好似孩子的玩具拼图一般,我相信似乎只有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肯如此花时间、费力气,精心侍弄这一两分薄田,借此守望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沿着一畦畦可人的春韭、豆尖、莴笋、花菜、蒜苗、芫荽,来到老人们正在耕种的田边,我却发现田底的肥料僅只是一层薄薄的锯末。这情景让我不由得想起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一再强调的土地伦理:“土地不仅是单纯的土壤,也是一种能量的源泉。这种能量从土壤流出,流经植物、动物,最终流回土地,不停地循环。”但是,“当土壤中的能量或稳定土壤的有机物消失了,那么土壤的形成和流失将会入不敷出,土壤侵蚀因此出现了。”
可如今我们却忽视了这个稳定土壤能量的循环过程。而且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畜牧业逐日递减的当下农村,城市周边,那么多被视为无公害的有机圈肥几乎不复存在。雨果曾说:“我们花很多很多钱,派出船队,到南极去收集海鸥和企鹅的粪便,却把唾手可得、不计其数的肥料抛进大海。世上浪费的人畜粪,若用到地里,而不是抛入水中,足够养活世界上的居民。”(《悲惨世界》)
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就来自城市旁边的一个村落,父辈们几十年一直以种菜为生。然而说起早年父辈们的耕种,记忆最深的是村里常会派人派车到城区的公共厕所拉粪,有时甚至会因为几个村落的纷争,大半夜里在公共厕所斗起群殴,落得满地的肮脏和一身的狼狈,可气又可笑。可至多不过二三十年,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公厕都改为水冲模式,雨果一百多年前的遗憾依旧还是遗憾,而那些类似路遥《人生》中的抢粪情节,最终也都成了老人脑海里的遥远记忆。我们改善了生存条件,却又白白浪费了一大宝贵资源。诸如这样的例子,似乎还多得不可计数。
三
家里常有客人前来喝茶,所以我们得常常到古城深处一个叫大井的地方打水。那是源自地底的明泉,不仅水质清洌,还少有泥沙和腐殖质,因而泡得出一壶好茶。妻子还用来做饭、煮汤,腌制泡菜分送给朋友,居然还受到许多朋友的称赞。
我知道这是因为大井赋予的光环。大井旁边还有二井。据说这两口井来源于中唐时期的一场战争。城被围困数月,粮水皆断,城中百姓于是掘井开源,并至今依循着“头井饮用、二井洗菜、三井洗衣”的集体用水公约,最大程度地释放水的能量和效用,上千年来一直成为让人感佩的道德美谈。
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天宝之战”,也是大唐由强入衰的分水岭。大井和二井,不仅赢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从此见证了一个边疆民族政权南诏国的强势崛起,同时见证了一个城邦1200年的历史。当然这些文字用在这里不免有些跑题,但事实上大井和二井的确算得一个很好的环保特例。因为当下的广大农村,我们许多清洁的水流就被居民接回家去,有的居然在源流处就被商家堵接后用以生产纯净水,或是建造电站,而更多的散兵游勇则是各种厂矿、餐饮、景区和娱乐设施。还有不少民居别墅就在房侧自行钻取地下水,加之农业灌溉、建筑等生产生活用水的加剧,因此我们周围的许多河沟,居然在雨季都常常断流。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是在加快生活优越化的同时牺牲了生态。
于是有些村落也效仿起了祖先们的用水规则,就在村中心建成一个大型蓄水池,引来清洁的溪水,池满则水自外溢,村民、路人及周边居民皆可前来免费取水,但任何人都不可以将之擅自接回家去。村子外面,我依旧看到一条条流经村落的沟河四季常流常清,之后又成为灌溉的源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仅仅一种规则的改变,便可让普天之下的人共享一溪甘泉。
四
在一个春末的后午,我们因为散步来到市郊。夕阳斜照,天地被映成一片火红,老人们就借午饭后的这一段时间,在自家的菜地里种菜、洗菜、浇菜。嬉戏的小孩骑着自行车,在村中心的水泥路上弯来转去,竟是一幅充满生气的乡村晚景。
然而让我留心的却是路边有一块长势良好的菜地。风吹过,菜地里一阵嘀咕作响,只见一些五彩的易拉罐瓶子被绑到小木棍上,发出乒哩乓啦的声响,这或许是用来吓跑飞虫的,农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充满赞叹。 的确,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带给我们太多对自然生态的思考,动辄就以农药对待,往往会使庄稼的药害大于虫害,最终却又进入了自然界里的食物链,甚至还会永远地污染泥土和地下水。或许我们从未想过,那些曾经活跃在田头地角的鸟雀不见了,河里的鱼虾不见了,甚至跳跃在田头地角的蝗虫也不见了;从菜地里摘到的新鲜黄瓜、西红柿、甘薯和萝卜,已经不再像儿时候那样甜,而且也不能像往前一样擦擦泥土就能吃了。可偏偏这一切在今天都已经成了事实。
养花十多年的父亲,突然发觉院心里的几棵紫薇花中了“白粉病”,他差不多每隔一个周就会背上“喷雾器”在院子里狠喷一次,结果虫害没有治愈,花园里却有许多花草被烧坏了枝叶。直至两年过后,几株桂花曲卷的叶片依旧没有“复原”,即使温暖湿润的春夏时节,树上依旧挂满许多枯叶。后来到花市上与人一说,回家是用草木灰把“白粉病”给根治的。
所谓一物降一物,对于病虫害,最科学的办法其实就是利用物种间的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比如老鼠猖獗,我们可以多养猫,或者不要捕蛇,同时容许天空里翱翔的鹰隼。总之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而根本不用殃及无辜。诚如约翰·缪尔曾在《墨西哥湾千里徒步行》写道的那样:“上帝努力创造的东西中,有哪一样不是宇宙整体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人类,宇宙不能完整;但是即使是缺少我们肉眼看不见或者知识尚无法参透的微生物,宇宙也同样不完整。”
有时候我亦在想,当我们为昆虫、鸟雀和其他小兽破坏庄稼恼火异常的时候,可曾想过谁是这块土地最先的主人?又是谁破坏了谁的家园?假使有一天,我们把整个地球都种满庄稼、盖满房子,那这么多从历史深处和我们人类一起走来的鸟兽虫鱼们又将去向何方?
五
市郊的田地可谓寸土寸金,同时因为科技力量的加入,让一小块菜地甚至能够一年几熟。一年前到省城朋友家做客,见他在厨房忙弄出几个菜上来,竟有些骄傲地告诉我:几把辣椒是露天种的!
这种炫耀对于来自农耕地区的我实在有些无法理解。可也就是这几天,我终于有机会到达向往已久的华北平原,连续几天行驶在连绵千里的高速公路上,眼前呈现的几乎都是塑料大棚,在阳光下生长的作物少之又少,我才顿悟朋友的弦外之音。然而硬要让我对一种曾经习以为常的东西改变态度,甚至要对几把“阳光下生长”的辣椒感到弥珍、感慨、惊讶或者赞叹,我实在有些不适之感。但无可争议的是,如今这一切也都成了事实和常态。
记得当年,我们常常拥有一个个漫无边际的雨季,不仅拥有了充沛的雨水,还将紧随四时变化,逐一拥有聒吵的蛙鸣、扑腾的白鹭,还有水里的鱼儿和躲在洞穴里的泥鳅、黄鳝,以及肥实的螃蟹和细嫩的田鸡,只需经历一个彻夜不睡的掌灯捕捉,便可以拥有一盘令人垂涎的舌尖美味。当然也应该包括河沟里的嬉戏与满脸的泥巴,路边的小花与赶鸟的稻草人,包括某个清晨从田埂上赶早割回的玉米和黄豆,在热气腾腾的锅里喷出青草的甜香……
我想这是一个农村孩子漫长的成长季中,必不可少的经历与常识,可如今这一切却与我们如此远离了。早年的农村乡下,收割栽种,不仅是大人们的勤劳集会,同样也是属于孩子们的节庆。时至今日,妻子还常会给女儿讲述那些属于她童年时代的乐趣。那时大春耕种来临,她和兄弟姐妹们常常会在父母栽秧的时候,偷偷地来到河边,挽高裤脚涉到水中,从冰凉清澈的河水一步一步走过。在河堤密不透风的刺蓬里,他们摘刺莓、黄泡、覆盆子和野桑椹,装到竹桶里用筷子捣成浆糊,来回抽动吸食,最终吃得满脸花斑,如同习画的孩童,让五彩墨迹涂满一脸童真。
但现在,孩子们却不敢也不愿意独自一个人来到户外摘一颗覆盆子。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某个周末被大人带到人工种植的果园里摘果子,小小的一篮子收获,在他们眼里已是不凡的壮举。而村前屋后,那些纵横交错、充满诗性的田埂,想起早年栽种时节,我们曾为摸鳅捞鱼和抓虫挖蟹,一次次踩坏了别家人新做的泥埂,较真下来,晚上回去自然少不了父母的一顿板子。可如今也早被浇灌成了冰冷的水泥色,狭窄得几乎不能行人,包括田头地角的水沟,也都被包上了水泥镶边,我们竟是用一种无比粗暴的手段,亲手扼杀了爬虫鱼蟹的生息家园,于是我们当年的乐趣在如今这代孩子身上早已荡然无存!我想他们失去的,有可能是一种永远不明事理的遗憾。
记得有一次散步,我们就在城郊村巷里发现一棵高大的桑树。没有孩子们的光顾,零落一地的桑红最终成了鸟雀们的美食。可它们的盛宴却被我们打断了,“哗”地一声便一呼而散。我伸手摘了一颗喂到嘴里,酸涩之中有一股淡淡的清甜,这就是果子最真实的甜。如今从市场上买来的水果,有时连一个核桃那么大的火龙果,在我看来似乎还远未成熟,但咬开一口居然让你无从想象那种甜劲儿。还有玻璃弹子般的金桔、枣子、杨梅,更是甜得让人心慌。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仨》中,钱媛在病床上有些神智不清的喃语:“是妖精就是香的,是妈妈就不香。”我能想到被病痛折磨的钱媛是用怎样的毅志力去保持她清晰的感官判断,因为她相信真正的母亲该是怎样的味。
的确,真水无香,好水无甜。到如今,在面对所有食物出奇的甜香,谁敢保证自己的味觉就没有受到欺骗?可惜我摘了一颗递给女儿,她却把头扭到一边。在阵阵鸟鸣声中离去,我在苦闷之中又欣喜地想到,大自然的馈赠,就应该赐给它那些快乐的臣民。
六
因为散步,我们还常常来到了市郊的湿地公园。那天正是一个盛夏的后午,晴天丽日之下,湿地公园到处绿柳婆娑,苇草连天,还有让雨水浇壮的杂草,让硬实的粗干和枝叶把路面几乎完全遮住。远远看到几朵小花长得可人,我忍不住想到其中拍张照片,但走到里面才发觉路已经完全不能行走。我不甘心地拨开草叶,只见眼前有一只肥胖的黄蜂嗡嗡乱撞,好几次差不多撞到脸上,吓得我心旌摇曳直想打退堂鼓。但回视一看,发觉自己已经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后面是河而且没有桥,旁边又是一滩沼泽,我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可面对茂密的杂草,我又担心会不会有蛇,一时双股战战,居然就不能行走了。
記得早年在家,每至立夏过后,大人就不再准许孩子们到草丛里玩耍了,说草丛里有“长尾巴怪”。早晚时节,大人们连自己出门也都会变得备加小心,点个火把或是打个电筒,院心里也常会随地放一两根防蛇的棍子。农人们还会从灶窝里撮上些草木灰(也可能是石灰末),沿着房子、大门和围墙脚厚厚地撒上一遍,乡人们说这是在“勒墙角”,而院子里用来洗漱的水塘边也会种上菖蒲草,据说这样可以防制毒蛇。
是的,蛇有可能是让所有人都谈之色变的动物。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放学路上,正当我独自一人蹦蹦跳跳快乐行进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一条青色的长蛇突然从路心横穿而过,仅只两秒钟就不见了踪影。吓得我就似被使了定身法一样迈不开步子,直到后面来了大人,才怯生生地和他结伴而行,并告诉他刚才有一条蛇经过。此后几年时间,每当一个人走到那个地方,我依旧还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然而到了今天,蛇早已经变得十分稀少了,有蛇出没,可以说成是一个地方生态良好的标志。环境的变迁,加之我们人类的贪婪,在今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有一些物种永远地消亡。
就如同先前提到的大屏,我始终相信生态环境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体。现如今的村庄田野,早被各种建筑和道路分割,我很难相信大小动物之间会有什么互通。记得两年前的年夏天,我来到河湖密布的江浙大地,湿润的气候,让满眼目之所及都是一片漫绿。特别是高速公路沿线的大小山脉,满目青春葱笼之色,大小树木见缝插针。表面看来,绿水青山,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但那一座座被村庄、公路、铁路以及大小城镇分割的孤立的山包,除了能飞的鸟类,我很难相信其中会有什么野生动物。或者即便有,也肯定会因为无法进行的迁徙、交配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灭绝。无限度地分割自然、孤立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自我毁灭。
北雁,原名王灿鑫。1982年生,现居云南大理。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铁路文艺》《散文选刊》等报刊。出版长篇小说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