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5月29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国际文化版权贸易专业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崇泉致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政府、中央文资办、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大会。
大会分为“中国版权的国际化之路”“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授权运营模式”两个议题进行。“中国版权的国际化之路”演讲议题清晰地传递出这样一个理念:基于版权印——机器可识读的版权标识这样的核心机制,建设版权交易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新型版权流通环境,进而以各细分领域行业龙头机构为主力,开创版权集约化运营模式,打造版权银行集群,各方协力推动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交易变革。“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授权运营模式”议题,共同讨论了版权授权模式以及版权保护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演讲嘉宾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授权运营模式。
本次大会的议题设置充分凸显了版权作为文化产业核心要素在国际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版权贸易制度建设和版权流通环境建设方面亟须加强创新和规范。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以版权为纽带的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趋势,认识到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坚定了业界人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决心。以下是本次大会嘉宾发言的观点摘要,与读者共飨。
加强对版权作品的创造、使用和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副局长 阎晓宏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越来越多地需要依靠对智力成果的使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化领域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显著,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的。从知识产权领域、著作权领域来看,中国著作权的法律实施已经20多年了,取得的进步非常大,整体来看我们的版权环境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也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版权保护的程度和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我们的时代进入到这样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对版权保护的力度。现在来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些年和公安部、工信部联合的执法,应该说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还有差距,或者说版权保护是一个薄弱的领域。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版权作品的创造、使用和管理,这是我们更加薄弱的一个环节。通过版权的保护营造一个好的环境,通过对版权作品的充分流通和使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两方面应该并举,从目前来看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紧迫的。
另一方面,我们各类作品创作的群体是非常大的,其中包括影视、音乐、美术、文字,这些作品在创作出来以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它的登记。登记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权利人非常踊跃,因为他们认识到通过登记,一是在以后出现诉讼的时候,他可以作为一个初始的证据,有利于加强对他作品权利自身的保护,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些作品通过登记以后,特别在互联网发达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平台可以向社会传递这些作品的信息,这些作品的信息可以被使用者更广泛地,或者更便捷地低成本地获得,从而促进作品的流转。
同时,我们在积极推动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组织的活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100多年,应该说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成熟的经验,但是在我国刚刚起步,这样的组织会把权利人分散的作品权利汇集在一块统一行使,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解决了使用者寻找作品难的问题。
再者,我们还在建立版权的贸易基地,版权的产业研究基地和发展基地,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中国的一些城市创建版权城市。这些政府看到版权的战略性、资源性,开始在发展中重视版权,而且在国内处于领先的位置。我们现在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指导下,在开展版权相关产业的贡献率的研究,这项研究目前在80多个国家进行,欧洲国家普遍都在进行,美国进行得比较早。美国的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的版权产业与相关的版权产业,二者合计占美国GDP 11%以上,仅核心版权产业这一块就超过6%。我们着力把版权相关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接入进去,使它不是两张皮,而是通过版权的使用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谈版权要为文化服务,主要指它的核心版权产业,这与核心的文化产业是对等的,我们发挥版权在文化发展中的资源性作用,推动作品的使用,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因为只有好的作品,我们才能实现更好的、更大规模的复制和更加广泛的传播。
推动创建新型版权流通环境/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 汤兆志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建设。要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战略资源暨核心要素的版权,无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率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2010年,版权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26370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7%。
大家知道,数字时代给版权领域带来的最大冲是使它彻底改变了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方式,进而作品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挑战。特别是在相关产业领域,版权作为市场主体,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如何拓展其利用方式,实现其市场价值,更成为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力引擎和重要的基础支撑。
近几年来,版权运营模式方面,无论是在法律层面、技术层面、经营管理层面等都催生了许多创新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如何构造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版权交易,版权授权模式以及版权保护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护和平衡权利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产业发展,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不断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版权的行政管理方面,国家版权局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产业发展,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说我们在推进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园区、基地的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根据版权工作的“十二五”规划,我们计划在全国的东西南北中地区建立综合性的版权交易中心,有一些已经在实践当中初具规模。国家版权局还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各类版权公共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各类版权贸易基地、交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扶持并规范版权要素市场的建设,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开展版权贸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版权市场,推动创建良好的新型版权流通环境。 韩国文化的国际化之路/ 韩国文化院院长 金辰坤
回顾韩国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经历,我认为不管韩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要提高自身的水平。为确保本国文化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持续前进,我们应该留意几点:
首先,文化市场的开放并不可怕,通过不断的开放,还有激烈的竞争,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的自我生存能力,韩国通过开放电影市场和开放大众文化市场,反而提高了竞争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第二,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更容易更广泛地被世界接受,我们要加强文化的普遍性,但是不能破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固有性。去年鸟叔的《江南style》与其他hiphop作品是不同的,当初他并不针对世界市场创造,相反他是针对韩国国内市场,迎合韩国人的情感创造的,这恰好成就了韩国文化特性商品的一个典范。
第三,新媒体时代加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但是开发文化产业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文化产业通过U2、I2多平台进行沟通,去年《江南style》全球风靡,最大的受益者是通过广告提升效益的U2平台。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要特别关注有没有具备世界级规模平台的开放和保障能力。
第四,电影、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创造的,这是团队合作创作出来的综合艺术,因此,周边的国家要相互的协作,制作出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现在中韩两国政府正在推进电影共同制作协定,将两国电影领域的优点聚集到一起,这是制作优秀电影所做的其中一项工作。
中国文学国际化发展之路/ 作家出版社作品研发中心主任 吴滨
我们这个民族有一个坚守并蓄的习惯,所以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翻译了大批的文学作品进来,我们几代人从认字的时候就读到各个国家的作品,但是我们“走出去”这个功能一直不太顺利,一直到去年莫言先生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看到了国际汉学界在翻译中国文学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这两年党和政府提倡我们作品要“走出去”,一方面是我们中国文化要向世界展示,另一方面是表达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意识。我们怎么表达自己,准确的表达,并且传出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有人说好的作品是很难翻译的,甚至是不可译的,这个工作怎么做?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一个是我们碰到了译言网,《乔布斯传》就是由译言网利用社会化力量进行的一次尝试,英文译成汉语做得很成功,很厚的书很快就出版了,而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们就想,能不能在中国文学“走出去”方面同样做些尝试呢?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个事情。现在译言网上可以看到,有严歌苓、铁凝、张伟等一些著名中国作家的大概十几部作品,我们正在尝试用社会化力量,用互联网的力量,迅速突破翻译这个瓶颈。因为在民间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做这个工作,我们现在一般都是要找一个译者,比如我自己的作品,我要找一个外语学院著名的老师、教授,他的英文水平很好,但是他后面会有一堆作家等着他,但是社会化力量上来以后,就可能会打破这个瓶颈,这是我们做的一点尝试。
还有一个,就是一些国际化语言,比如国际化视听的传播方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如影视。影视这个东西有时候由字幕组成,甚至不用字幕组成就可以跨越语言,我们可能有大量的电影语言不通,但是可以清楚的得到表达。这样我们作家出版社以版权为中心,向下延伸,这个是我们设立的一个战略——以版权为中心,向数字、动漫、影视等延伸,这是我们摆脱传统出版方式的一个尝试。
艺术授权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成熟模式/ 台湾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国际授权基金秘书长 郭羿承
艺术授权的功能其实就是把好的中华文化内容透过一种国际化的商业模式,推到国际,推到全世界。我在各个地方演讲的时候,都会提到美国的米老鼠、日本的hello kitty、韩国的流氓兔。它们都家喻户晓甚至举世闻名,但是我们中国的孙悟空还只是一只猴子。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孙悟空这样一个中华文化的艺术形象,能够通过授权,也就是国际上通行的版权交易的形式,让全世界人都看得到,这其实应该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步。中华的文化到底是以怎么样的方式在影响全世界?其实是透过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艺术授权做的事情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的价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以及一种新的生活形态的塑造。
各位看过《花木兰》《功夫熊猫》的应该会有一个感触。功夫是中国的文化,熊猫也是中国的文化,但是《功夫熊猫》是美国的电影,当我们要运用《功夫熊猫》图腾的时候,我们要需取得美国的知识产权作应用,这是一个授权的模式,包括电影、电视、动漫、卡通各种中华文化的内容,透过艺术授权这种模式,可以把这些内容、内涵商业化并且去做营销。
所以当我们思考中华文化怎么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思考到,这些中华文化怎么透过个国际化,大家能够了解的方法,跟一个成熟的方式走向世界。艺术授权事实上就是这种成熟的模式,艺术授权在版权里面也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除商业模式以外,更是影响未来我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模式。
数字媒体版权运营中的标准创新服务/ 中国新闻标准委员会秘书长 武国卫
数字媒体的版权问题,这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发展问题,而是一个媒体的生存问题。第二届媒体峰会有一个共同的呼吁,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加强与媒体相关的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保护媒体成果创作者的正当权益,在这个会议上,发布了一个《世界媒体峰会与媒体成果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共同宣言》。首先确认媒体成果是原创的智力成果,相关的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等知识产权应该受到保护,要加强保护媒体成果的智力行为。另外一个方面,要求新闻媒体在运作过程中应该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并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承诺引用他人的媒体成果时要指明来源,尊敬作品的完整权,不对其进行歪曲和篡改,这是媒体峰会的共识。
从整体来讲,我们在版权保护、版权运营方面也发生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版权全流程管理这方面,我们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形不成合力,我们的标准也有,但是真正去使用不成体系,没法更好地形成对版权全流程的服务。
第二,我们还没有在侵权方面进行自动化的追索,现在基本上还是靠人工来做。
第三,我们的数字版权资产动态化管理还是不够,这涉及到更多产权管理方面的问题。
最后,就是对版权的开发、使用方面的能力和版权交易的精细化运营技术能力普遍不足。现在有很多企业很想把版权运营这方面的市场开发出来,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或者理念还是达不到更好的运营要求。这是版权方面发展的趋势。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和政府的推广,我们的版权意识方面从整体趋势来讲越来越强,知道通过维权手段保护媒体数据资产,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教育还是很不够,我们的大众不愿意为版权付费,这个市场还需要培育。现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对有形的资产——我们付出劳动的物品,认可偷了就是盗窃;但对于无形资产,不付任何费用使用,大家不认为这是盗窃,不认为这是犯罪,所以大众的观念今后还要教育和培训。
版权印创新机制与综合服务平台/ 北京版银科技有限公司CEO 陈一宏
运用版权印提供的专业手段和技术服务,我们可以为每个权利人自主构建自主运营属于自己的版权银行,每个人一定要强化自主运营和自主管理,而不是代理运营。另外尽管是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大家知道版权运营非常需要实现化、规模化、集约化,如果说我在自主管理和运营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效果,这是我们要去探索的,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
版权印就是基于版权和作品不分离的理念,这样的交易媒介可以进行投放、邀约、查询,也就是说它可以用到不同的领域里来,这样这个版权印才可能被大家应用起来,才可以实现它的作用,实现在多平台交易的达成和多平台之间的交易协作,使得版权随时随处可查询可交易。所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作品信息、载体信息、权利信息、销售模式、授权规则、价格分到一个数据包里面,为此我们设计了五层架构,架构主要对应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也就是说载体的标准,内容的标准和版权的标准。最上面是业务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如何进行授权,如何进行交易,如何进行交易达成和交付。
从版权印综合服务平台角度来讲,我们做了一个全覆盖,就是运用四大技术服务体系来支撑从版权管理到版权运营的一个全链条服务,四大服务体系就是技术服务、征信服务、交易服务和金融服务,支撑的两个管理业务一个是版权资产管理,一个是版权资产运营。任何一个人和机构都可以利用版权印平台,利用四大服务来管理好自己的版权,运营好自己的版权。这里涉及到很多的标准体系,目前我们也和新标委紧密合作,无论对内容的描述,版权的描述,授权与交易规则的描述,包括到产品质量的控制表述都是有相对的体系支撑。
在版权印这个平台上,目前支撑两种主流的版权运营模式,一种就是版权的零售模式,就是说任何一个权利人利用版权印平台,不仅可以管好自己的版权,而且可以自主选择对外授权的作品,自主定价,自主选择发布的渠道——是在我自己的门户网站上还是利用微博、微信社会化平台作为交易出口,还是利用版权印现在的专业版权银行作为出口,或者利用现在的公示平台、搜索引擎,以及我们提供的嵌入式的搜索工具作为一个版权信息的传播渠道。总体来说,我们要实现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内容的展示平台,都可以成为一个交易和授权的平台,让交易无所不在。
另一种,在版权印平台支撑零售模式的方式下,还可以支撑合作方式下的定向授权和交易,包括与第三方交易平台和运营平台的对接。
从权利人角度来看,版权印到底提供了什么?版权印提供了全新的版权快速授权许可服务,从而实现内容生产与使用的同步,即时生产即时、授权,低成本,零投入,可以实现精准授权,简化整个操作流程,让授权许可由复杂耗时变得简单流畅,我们叫做人人皆懂,人人可用,是传统授权方式的一个辅助手段,充分满足自主运营的需求,在运营过程中保证全程透明。
从使用人的角度来看,版权印提供了一种更宽泛的版权产品和可到达,完美实现了所见即所用,所用即授权,对于使用人来说,既可以获得付费资源也可以获得免费资源,简化了复杂的授权流程,使授权流程变得很简单流畅,使协作更加简单,可以彻底使用人的侵权风险。我在京交会开幕式上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的时候,他们说查到了很多图片,但是确实找不到权利人,后来用这个平台省了很多事,否则的话真没有时间找这些权利人。
总体来说,版权印平台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未来一直要追求的目标,实际上就是两句话,我们希望通过版权印机制平台能够让创作从此有价,让使用由此简单,也就是说任何人任何创作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尊重,任何一次使用都应该给他提供方便。
大会分为“中国版权的国际化之路”“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授权运营模式”两个议题进行。“中国版权的国际化之路”演讲议题清晰地传递出这样一个理念:基于版权印——机器可识读的版权标识这样的核心机制,建设版权交易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新型版权流通环境,进而以各细分领域行业龙头机构为主力,开创版权集约化运营模式,打造版权银行集群,各方协力推动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交易变革。“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授权运营模式”议题,共同讨论了版权授权模式以及版权保护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演讲嘉宾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授权运营模式。
本次大会的议题设置充分凸显了版权作为文化产业核心要素在国际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版权贸易制度建设和版权流通环境建设方面亟须加强创新和规范。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以版权为纽带的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趋势,认识到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坚定了业界人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决心。以下是本次大会嘉宾发言的观点摘要,与读者共飨。
加强对版权作品的创造、使用和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副局长 阎晓宏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越来越多地需要依靠对智力成果的使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化领域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显著,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的。从知识产权领域、著作权领域来看,中国著作权的法律实施已经20多年了,取得的进步非常大,整体来看我们的版权环境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也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版权保护的程度和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我们的时代进入到这样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对版权保护的力度。现在来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些年和公安部、工信部联合的执法,应该说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还有差距,或者说版权保护是一个薄弱的领域。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版权作品的创造、使用和管理,这是我们更加薄弱的一个环节。通过版权的保护营造一个好的环境,通过对版权作品的充分流通和使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两方面应该并举,从目前来看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紧迫的。
另一方面,我们各类作品创作的群体是非常大的,其中包括影视、音乐、美术、文字,这些作品在创作出来以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它的登记。登记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权利人非常踊跃,因为他们认识到通过登记,一是在以后出现诉讼的时候,他可以作为一个初始的证据,有利于加强对他作品权利自身的保护,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些作品通过登记以后,特别在互联网发达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平台可以向社会传递这些作品的信息,这些作品的信息可以被使用者更广泛地,或者更便捷地低成本地获得,从而促进作品的流转。
同时,我们在积极推动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组织的活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100多年,应该说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成熟的经验,但是在我国刚刚起步,这样的组织会把权利人分散的作品权利汇集在一块统一行使,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解决了使用者寻找作品难的问题。
再者,我们还在建立版权的贸易基地,版权的产业研究基地和发展基地,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中国的一些城市创建版权城市。这些政府看到版权的战略性、资源性,开始在发展中重视版权,而且在国内处于领先的位置。我们现在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指导下,在开展版权相关产业的贡献率的研究,这项研究目前在80多个国家进行,欧洲国家普遍都在进行,美国进行得比较早。美国的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的版权产业与相关的版权产业,二者合计占美国GDP 11%以上,仅核心版权产业这一块就超过6%。我们着力把版权相关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接入进去,使它不是两张皮,而是通过版权的使用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谈版权要为文化服务,主要指它的核心版权产业,这与核心的文化产业是对等的,我们发挥版权在文化发展中的资源性作用,推动作品的使用,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因为只有好的作品,我们才能实现更好的、更大规模的复制和更加广泛的传播。
推动创建新型版权流通环境/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 汤兆志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建设。要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战略资源暨核心要素的版权,无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率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2010年,版权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26370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7%。
大家知道,数字时代给版权领域带来的最大冲是使它彻底改变了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方式,进而作品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挑战。特别是在相关产业领域,版权作为市场主体,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如何拓展其利用方式,实现其市场价值,更成为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力引擎和重要的基础支撑。
近几年来,版权运营模式方面,无论是在法律层面、技术层面、经营管理层面等都催生了许多创新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如何构造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版权交易,版权授权模式以及版权保护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护和平衡权利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产业发展,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不断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版权的行政管理方面,国家版权局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产业发展,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说我们在推进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园区、基地的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根据版权工作的“十二五”规划,我们计划在全国的东西南北中地区建立综合性的版权交易中心,有一些已经在实践当中初具规模。国家版权局还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各类版权公共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各类版权贸易基地、交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扶持并规范版权要素市场的建设,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开展版权贸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版权市场,推动创建良好的新型版权流通环境。 韩国文化的国际化之路/ 韩国文化院院长 金辰坤
回顾韩国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经历,我认为不管韩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要提高自身的水平。为确保本国文化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持续前进,我们应该留意几点:
首先,文化市场的开放并不可怕,通过不断的开放,还有激烈的竞争,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的自我生存能力,韩国通过开放电影市场和开放大众文化市场,反而提高了竞争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第二,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更容易更广泛地被世界接受,我们要加强文化的普遍性,但是不能破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固有性。去年鸟叔的《江南style》与其他hiphop作品是不同的,当初他并不针对世界市场创造,相反他是针对韩国国内市场,迎合韩国人的情感创造的,这恰好成就了韩国文化特性商品的一个典范。
第三,新媒体时代加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但是开发文化产业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文化产业通过U2、I2多平台进行沟通,去年《江南style》全球风靡,最大的受益者是通过广告提升效益的U2平台。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要特别关注有没有具备世界级规模平台的开放和保障能力。
第四,电影、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创造的,这是团队合作创作出来的综合艺术,因此,周边的国家要相互的协作,制作出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现在中韩两国政府正在推进电影共同制作协定,将两国电影领域的优点聚集到一起,这是制作优秀电影所做的其中一项工作。
中国文学国际化发展之路/ 作家出版社作品研发中心主任 吴滨
我们这个民族有一个坚守并蓄的习惯,所以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翻译了大批的文学作品进来,我们几代人从认字的时候就读到各个国家的作品,但是我们“走出去”这个功能一直不太顺利,一直到去年莫言先生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看到了国际汉学界在翻译中国文学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这两年党和政府提倡我们作品要“走出去”,一方面是我们中国文化要向世界展示,另一方面是表达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意识。我们怎么表达自己,准确的表达,并且传出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有人说好的作品是很难翻译的,甚至是不可译的,这个工作怎么做?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一个是我们碰到了译言网,《乔布斯传》就是由译言网利用社会化力量进行的一次尝试,英文译成汉语做得很成功,很厚的书很快就出版了,而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们就想,能不能在中国文学“走出去”方面同样做些尝试呢?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个事情。现在译言网上可以看到,有严歌苓、铁凝、张伟等一些著名中国作家的大概十几部作品,我们正在尝试用社会化力量,用互联网的力量,迅速突破翻译这个瓶颈。因为在民间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做这个工作,我们现在一般都是要找一个译者,比如我自己的作品,我要找一个外语学院著名的老师、教授,他的英文水平很好,但是他后面会有一堆作家等着他,但是社会化力量上来以后,就可能会打破这个瓶颈,这是我们做的一点尝试。
还有一个,就是一些国际化语言,比如国际化视听的传播方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如影视。影视这个东西有时候由字幕组成,甚至不用字幕组成就可以跨越语言,我们可能有大量的电影语言不通,但是可以清楚的得到表达。这样我们作家出版社以版权为中心,向下延伸,这个是我们设立的一个战略——以版权为中心,向数字、动漫、影视等延伸,这是我们摆脱传统出版方式的一个尝试。
艺术授权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成熟模式/ 台湾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国际授权基金秘书长 郭羿承
艺术授权的功能其实就是把好的中华文化内容透过一种国际化的商业模式,推到国际,推到全世界。我在各个地方演讲的时候,都会提到美国的米老鼠、日本的hello kitty、韩国的流氓兔。它们都家喻户晓甚至举世闻名,但是我们中国的孙悟空还只是一只猴子。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孙悟空这样一个中华文化的艺术形象,能够通过授权,也就是国际上通行的版权交易的形式,让全世界人都看得到,这其实应该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步。中华的文化到底是以怎么样的方式在影响全世界?其实是透过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艺术授权做的事情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的价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以及一种新的生活形态的塑造。
各位看过《花木兰》《功夫熊猫》的应该会有一个感触。功夫是中国的文化,熊猫也是中国的文化,但是《功夫熊猫》是美国的电影,当我们要运用《功夫熊猫》图腾的时候,我们要需取得美国的知识产权作应用,这是一个授权的模式,包括电影、电视、动漫、卡通各种中华文化的内容,透过艺术授权这种模式,可以把这些内容、内涵商业化并且去做营销。
所以当我们思考中华文化怎么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思考到,这些中华文化怎么透过个国际化,大家能够了解的方法,跟一个成熟的方式走向世界。艺术授权事实上就是这种成熟的模式,艺术授权在版权里面也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除商业模式以外,更是影响未来我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模式。
数字媒体版权运营中的标准创新服务/ 中国新闻标准委员会秘书长 武国卫
数字媒体的版权问题,这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发展问题,而是一个媒体的生存问题。第二届媒体峰会有一个共同的呼吁,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加强与媒体相关的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保护媒体成果创作者的正当权益,在这个会议上,发布了一个《世界媒体峰会与媒体成果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共同宣言》。首先确认媒体成果是原创的智力成果,相关的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等知识产权应该受到保护,要加强保护媒体成果的智力行为。另外一个方面,要求新闻媒体在运作过程中应该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并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承诺引用他人的媒体成果时要指明来源,尊敬作品的完整权,不对其进行歪曲和篡改,这是媒体峰会的共识。
从整体来讲,我们在版权保护、版权运营方面也发生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版权全流程管理这方面,我们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形不成合力,我们的标准也有,但是真正去使用不成体系,没法更好地形成对版权全流程的服务。
第二,我们还没有在侵权方面进行自动化的追索,现在基本上还是靠人工来做。
第三,我们的数字版权资产动态化管理还是不够,这涉及到更多产权管理方面的问题。
最后,就是对版权的开发、使用方面的能力和版权交易的精细化运营技术能力普遍不足。现在有很多企业很想把版权运营这方面的市场开发出来,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或者理念还是达不到更好的运营要求。这是版权方面发展的趋势。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和政府的推广,我们的版权意识方面从整体趋势来讲越来越强,知道通过维权手段保护媒体数据资产,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教育还是很不够,我们的大众不愿意为版权付费,这个市场还需要培育。现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对有形的资产——我们付出劳动的物品,认可偷了就是盗窃;但对于无形资产,不付任何费用使用,大家不认为这是盗窃,不认为这是犯罪,所以大众的观念今后还要教育和培训。
版权印创新机制与综合服务平台/ 北京版银科技有限公司CEO 陈一宏
运用版权印提供的专业手段和技术服务,我们可以为每个权利人自主构建自主运营属于自己的版权银行,每个人一定要强化自主运营和自主管理,而不是代理运营。另外尽管是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大家知道版权运营非常需要实现化、规模化、集约化,如果说我在自主管理和运营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效果,这是我们要去探索的,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
版权印就是基于版权和作品不分离的理念,这样的交易媒介可以进行投放、邀约、查询,也就是说它可以用到不同的领域里来,这样这个版权印才可能被大家应用起来,才可以实现它的作用,实现在多平台交易的达成和多平台之间的交易协作,使得版权随时随处可查询可交易。所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作品信息、载体信息、权利信息、销售模式、授权规则、价格分到一个数据包里面,为此我们设计了五层架构,架构主要对应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也就是说载体的标准,内容的标准和版权的标准。最上面是业务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如何进行授权,如何进行交易,如何进行交易达成和交付。
从版权印综合服务平台角度来讲,我们做了一个全覆盖,就是运用四大技术服务体系来支撑从版权管理到版权运营的一个全链条服务,四大服务体系就是技术服务、征信服务、交易服务和金融服务,支撑的两个管理业务一个是版权资产管理,一个是版权资产运营。任何一个人和机构都可以利用版权印平台,利用四大服务来管理好自己的版权,运营好自己的版权。这里涉及到很多的标准体系,目前我们也和新标委紧密合作,无论对内容的描述,版权的描述,授权与交易规则的描述,包括到产品质量的控制表述都是有相对的体系支撑。
在版权印这个平台上,目前支撑两种主流的版权运营模式,一种就是版权的零售模式,就是说任何一个权利人利用版权印平台,不仅可以管好自己的版权,而且可以自主选择对外授权的作品,自主定价,自主选择发布的渠道——是在我自己的门户网站上还是利用微博、微信社会化平台作为交易出口,还是利用版权印现在的专业版权银行作为出口,或者利用现在的公示平台、搜索引擎,以及我们提供的嵌入式的搜索工具作为一个版权信息的传播渠道。总体来说,我们要实现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内容的展示平台,都可以成为一个交易和授权的平台,让交易无所不在。
另一种,在版权印平台支撑零售模式的方式下,还可以支撑合作方式下的定向授权和交易,包括与第三方交易平台和运营平台的对接。
从权利人角度来看,版权印到底提供了什么?版权印提供了全新的版权快速授权许可服务,从而实现内容生产与使用的同步,即时生产即时、授权,低成本,零投入,可以实现精准授权,简化整个操作流程,让授权许可由复杂耗时变得简单流畅,我们叫做人人皆懂,人人可用,是传统授权方式的一个辅助手段,充分满足自主运营的需求,在运营过程中保证全程透明。
从使用人的角度来看,版权印提供了一种更宽泛的版权产品和可到达,完美实现了所见即所用,所用即授权,对于使用人来说,既可以获得付费资源也可以获得免费资源,简化了复杂的授权流程,使授权流程变得很简单流畅,使协作更加简单,可以彻底使用人的侵权风险。我在京交会开幕式上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的时候,他们说查到了很多图片,但是确实找不到权利人,后来用这个平台省了很多事,否则的话真没有时间找这些权利人。
总体来说,版权印平台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未来一直要追求的目标,实际上就是两句话,我们希望通过版权印机制平台能够让创作从此有价,让使用由此简单,也就是说任何人任何创作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尊重,任何一次使用都应该给他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