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是中国重点策略,会计学专业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中重点培养的专业,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还是集中在一贯制、对口招生和“三二”模式,文章通过层层分析中高职衔接视角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衔接问题,提出了会计学专业“四双”人才培齐模式,如“一个”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校企双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斌(197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公共经济管理;栗泽武(1988-),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2011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ZD020)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得到国家留学基佥资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就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为国家重点策略之一,并围绕着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范,如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等。特别在201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特别指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重视下,职业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2013年8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2年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中,普通高中13509所,占总数的51.62%,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663所,占总数的49.38%;高职院校1280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1129所,数量基本相当,已呈现出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职业教育学校的日益增多,对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视角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基石,也符合国家对促进就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希望,
一、会计学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
我国中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都体现了“产业”“职业”双性的特征,从现有的中职目录19个专业大类,第三产业涉及的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等专业占的比重最大,为52%以上;而在高职专业目录中,第三产业涉及的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专业比重也高达48.4%,可见,会计学专业是第三产业和中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专业。
今年来,我国实施的职教改革方案,为会计学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提供多种途径和模式:
(一)“五年一贯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学院可以直接选拔初中毕业生,通过“3+2”(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三年按中职管理,后两年按高职管理)或“2+3”(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两年按中职管理,后三年按高职管理),五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高职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证书,该模式的优点:时间长,能充分规划五年课程体系,避免会计专业课程的重复设置;缺点:没有充分考虑分流和淘汰制度,一旦选定了会计专业,以后就不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调整。
(二)“对口招生”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应届和历届毕业生通过数学、语文、英语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升入相应对口的高职学院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该模式优点:重视文化理论课程和会计学专业技能课程双项考核,打破了中高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缺点:高职学院可能面临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混合编班带来的教学和管理困扰。
(三)“三二”模式
一所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高职学院对应几所同样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选拔中职优秀毕业生,升入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颁发高职毕业证书。该模式优点: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充分运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优秀资源;缺点:中高职业教育缺乏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等环节的普遍协调性。
二、中高职衔接视角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应该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在从中等职业教育转换到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出现了以下衔接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问题
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点放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即中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如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员、基层会计核算分析等。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如会计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部门的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分析人员。当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学专业存在“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不能为高职学院会计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衔接问题
由于中高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协调、统一,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重复性较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缺乏对中高等职业贯通教材统一编制和管理,许多中高职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中都是依据本校的体系来进行,没有考虑前后贯通和衔接性。如某些中职学校的会计课程体系还是出现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高职学院高年级会计专业的课程;二是教学内容受限制。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在对中等职业学校选拔性考试中主要是针对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程,对没有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中职毕业生的会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高等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混班上课提出了难度。 (三)教学方式、方法衔接问题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倾向于“轻理论、重实践”,所以在会计专业课程和手工技能课程讲授时主要重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动手能力,并配备了一定水准的会计手工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等,中职实验室软、硬件水平的配置远远超越了部分高等职业学,出现“倒挂”的怪像。但是评价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是否得到了社会认可,中高等专业教育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把目标放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多种证书的考核上面,较少考虑引入企业参与实际教学,社会对会计毕业生的新需求或新要求较少传递到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
三、会计学专业“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高职衔接视角
根据2010年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1年)》的精神,高等学校与社会合作、联系得到了广泛关注。会计学专业隶属于第三产业,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在未来“四双”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摆到重点位置,形成校企“培养双主体”、校企“双导师”、职业技术理论和企业实践“培养双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评价”有效环节,从而为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另辟蹊径。
(一)“一个”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个”连贯、一致的,不仅要重视会计学专业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注重会计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延续性。首先,会计学专业的中职教育,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基本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加大对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高职学院重点拓宽学生创新、综合素养等方面知识,使之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对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在中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纵向沟通,而且邀请相关知名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加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不仅能实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也为实践实训、创新创业合作夯实合作基础,从而实现校企培养“双主体”。
(二)“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课程前后连续性,又要体现创新、发展性。所以,高职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企业对未来毕业生的要求。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校内模块课程设置
在中高职业学校一般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视为一个整体,根据中高等职业学校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将课程模块化: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认真确定每门课的属性以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由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随着课程教学进程,逐步掌握专业知识,提供整体素质。
2.第二阶段:校外实践实训
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即使是最新的仿真模拟系统,也还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双导师”制度,由校内实训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师共同根据会计课程理论成绩和个人特长、兴趣分配实训计划和项目,如某同学计算机能力强,但是会计专业课程成绩不突出,可以尝试性把这位同学放置在会计电算化岗位上。在实训期间要及时跟踪、反馈和监控,毕业生可以通过切身体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自主调整学习方向。
(三)校企双评价体系
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模仿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的评价体系,单从理论成绩的高低评价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会抹杀职业学校“职业性”特点,为以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中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在建立校企双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需求,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考核:一是企业考核范围,主要考核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信能力、学习能力、诚信能力、认同能力等。做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严守经济机密、诚信做人是身为会计岗位人员必备品德,这些指标和考核方向可以在实训或定岗实习过程中在企业或社会上得到较好实施;二是校内考核,是围绕着课程成绩、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组织协调等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基础和专业素质所占比重比较大,可以考虑为60%~80%,主要包括会计专业课程成绩、文化基础课程成绩、公益劳动、心理素质、行为规范和体育成绩等等;创新创业素质可以考虑占据40%~20%,主要包括创新、组织能力、文艺特长(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对外交流(各国语言、计算机技术)等。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应该在贯彻统一性的培养目标下,为社会输送企业真正需求的初、中级会计技术人才。中高等职业学校在关注学生是否获取各类会计资格证书同时,应该密切和企业联系,追踪学生在企业提供工作岗位的能力表现,动态评价和反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会计专业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
[责任编辑:李佳佳]
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斌(197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公共经济管理;栗泽武(1988-),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2011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ZD020)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得到国家留学基佥资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就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为国家重点策略之一,并围绕着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范,如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等。特别在201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特别指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重视下,职业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2013年8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2年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中,普通高中13509所,占总数的51.62%,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663所,占总数的49.38%;高职院校1280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1129所,数量基本相当,已呈现出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职业教育学校的日益增多,对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视角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基石,也符合国家对促进就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希望,
一、会计学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
我国中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都体现了“产业”“职业”双性的特征,从现有的中职目录19个专业大类,第三产业涉及的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等专业占的比重最大,为52%以上;而在高职专业目录中,第三产业涉及的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专业比重也高达48.4%,可见,会计学专业是第三产业和中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专业。
今年来,我国实施的职教改革方案,为会计学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提供多种途径和模式:
(一)“五年一贯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学院可以直接选拔初中毕业生,通过“3+2”(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三年按中职管理,后两年按高职管理)或“2+3”(学籍或课程安排上是前两年按中职管理,后三年按高职管理),五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高职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证书,该模式的优点:时间长,能充分规划五年课程体系,避免会计专业课程的重复设置;缺点:没有充分考虑分流和淘汰制度,一旦选定了会计专业,以后就不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调整。
(二)“对口招生”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应届和历届毕业生通过数学、语文、英语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升入相应对口的高职学院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该模式优点:重视文化理论课程和会计学专业技能课程双项考核,打破了中高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缺点:高职学院可能面临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混合编班带来的教学和管理困扰。
(三)“三二”模式
一所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高职学院对应几所同样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选拔中职优秀毕业生,升入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颁发高职毕业证书。该模式优点: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充分运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优秀资源;缺点:中高职业教育缺乏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等环节的普遍协调性。
二、中高职衔接视角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应该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在从中等职业教育转换到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出现了以下衔接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问题
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点放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即中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如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员、基层会计核算分析等。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如会计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部门的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分析人员。当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学专业存在“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不能为高职学院会计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衔接问题
由于中高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协调、统一,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重复性较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缺乏对中高等职业贯通教材统一编制和管理,许多中高职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中都是依据本校的体系来进行,没有考虑前后贯通和衔接性。如某些中职学校的会计课程体系还是出现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高职学院高年级会计专业的课程;二是教学内容受限制。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在对中等职业学校选拔性考试中主要是针对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程,对没有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中职毕业生的会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高等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混班上课提出了难度。 (三)教学方式、方法衔接问题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倾向于“轻理论、重实践”,所以在会计专业课程和手工技能课程讲授时主要重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动手能力,并配备了一定水准的会计手工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等,中职实验室软、硬件水平的配置远远超越了部分高等职业学,出现“倒挂”的怪像。但是评价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是否得到了社会认可,中高等专业教育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把目标放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多种证书的考核上面,较少考虑引入企业参与实际教学,社会对会计毕业生的新需求或新要求较少传递到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
三、会计学专业“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高职衔接视角
根据2010年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1年)》的精神,高等学校与社会合作、联系得到了广泛关注。会计学专业隶属于第三产业,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在未来“四双”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摆到重点位置,形成校企“培养双主体”、校企“双导师”、职业技术理论和企业实践“培养双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评价”有效环节,从而为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另辟蹊径。
(一)“一个”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个”连贯、一致的,不仅要重视会计学专业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注重会计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延续性。首先,会计学专业的中职教育,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基本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加大对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高职学院重点拓宽学生创新、综合素养等方面知识,使之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对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在中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纵向沟通,而且邀请相关知名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加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不仅能实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也为实践实训、创新创业合作夯实合作基础,从而实现校企培养“双主体”。
(二)“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课程前后连续性,又要体现创新、发展性。所以,高职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企业对未来毕业生的要求。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校内模块课程设置
在中高职业学校一般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视为一个整体,根据中高等职业学校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将课程模块化: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认真确定每门课的属性以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由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随着课程教学进程,逐步掌握专业知识,提供整体素质。
2.第二阶段:校外实践实训
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即使是最新的仿真模拟系统,也还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双导师”制度,由校内实训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师共同根据会计课程理论成绩和个人特长、兴趣分配实训计划和项目,如某同学计算机能力强,但是会计专业课程成绩不突出,可以尝试性把这位同学放置在会计电算化岗位上。在实训期间要及时跟踪、反馈和监控,毕业生可以通过切身体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自主调整学习方向。
(三)校企双评价体系
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模仿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的评价体系,单从理论成绩的高低评价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会抹杀职业学校“职业性”特点,为以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中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在建立校企双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需求,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考核:一是企业考核范围,主要考核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信能力、学习能力、诚信能力、认同能力等。做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严守经济机密、诚信做人是身为会计岗位人员必备品德,这些指标和考核方向可以在实训或定岗实习过程中在企业或社会上得到较好实施;二是校内考核,是围绕着课程成绩、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组织协调等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基础和专业素质所占比重比较大,可以考虑为60%~80%,主要包括会计专业课程成绩、文化基础课程成绩、公益劳动、心理素质、行为规范和体育成绩等等;创新创业素质可以考虑占据40%~20%,主要包括创新、组织能力、文艺特长(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对外交流(各国语言、计算机技术)等。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应该在贯彻统一性的培养目标下,为社会输送企业真正需求的初、中级会计技术人才。中高等职业学校在关注学生是否获取各类会计资格证书同时,应该密切和企业联系,追踪学生在企业提供工作岗位的能力表现,动态评价和反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会计专业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