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谚语和歌谣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民族情感,包含人情百态、自然万象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就天津流传至今的谚语和歌谣进行简要的分析,呈现多姿多彩的地域风情。
关键词:天津 谚语 歌谣
时下,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共识。
在民族文化研究中,民间口头文学遗产作为文化之根,一直是中外学界致力探究的重要课题。而这个课题又包罗万象,涉及众多学科,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文化财富。为了探索人类成长和社会发展真谛,固化和弘扬民族优秀品德和思想,读听上述作品,每个人都会被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和才能折服。那些奇巧的故事构思,绝妙精伦、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情感的语言,绝非文人能杜撰出来的!
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心声,是他们战天斗地的丰富经历与斑斓生活的真实写照。从题材内容看,歌谣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情歌、历史传说故事歌、革命斗争歌、抗战歌、时政歌、儿歌等九大类。从艺术形式看,可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小调、歌舞调、说唱调、民谣等。从思想特色看,表现了天津人民在战争、强暴、欺凌、苦难和天灾人祸面前的慷慨、悲壮、雄强、拼搏、奉献、不畏灾难困苦、勇于担当和追求的品格。特别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大量抗日歌谣和义和团歌谣,不仅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中国人民的罪恶铁证,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帝国主义坚枪利炮和杀戮视死如归、威武不屈、前赴后继共赴国难的浩歌。
谚语、歇后语、谜语等是人类在漫长历史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伦理性语言,是对各种知识、经验、教训、事理、情思、审美、人生观、道德观理念总结、提炼、升华的智慧概括而结晶的语言艺术,不仅言简意赅,而且通俗易懂,被广大群众广泛使用,誉为“浓缩的诗”。
本文仅就天津地区流行的歌谣和谚语进行粗浅的解析,带领读者走进南北融合、中西交汇的天津时空。
一、天津的历史脉络和语言特征
由于天津紧邻北京,所以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明永乐二年在直沽设卫,兴工筑城,而后又建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军事要塞需要派兵把守,天津三卫定额16800人,所以随着大量移民的进入,天津的方言体系也逐渐形成。
安徽宿州一带有大批军士携带家眷来到天津。这些移民实行军事建制,“家庭承袭,邻里相望”,形成相对牢固的“语言社区”,于是,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形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所以天津方言的“母方言”是以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江淮平原,往北到徐州,往南不超过蚌埠的方言。明清两代,许多苏皖地区以及晋冀鲁豫地区的移民,或屯垦,或漕运,或逃荒,或经商,陆续迁至天津,随后盐业、金融、实业、商业,乃至政界、军事、文化各色人物都在天津安家落户。这些因素对天津方言的形成自然产生种种影响。所以,天津的语言真是“五味杂陈”,极具表现力。
(一)歌谣
天津地形复杂,东北蓟县有盘山,东方有渤海。自明初设卫以来,即不断有齐燕之移民来此定居。故居民风情多姿多彩,风物繁华,品类各异。山河湖海,城乡工农,在口头文学中多有反映,而且三百六十行在口头文学中都有不同的咏叹,在语言上亦各有精彩。
天津文化大体由盐文化、租界文化、码头文化、市井文化、商贾文化、寓公文化等部分组成。天津歌谣便是在这种大文化背景下产生和流传的。
天津歌谣的主要艺术特征有以下几点。
1.劳动歌,除了传统的田歌、渔歌,着重收录了天津特色的盐歌、工人歌和劳动号子。尤其“号子”在天津种类很多,分布很广。有打夯号子,船夫号子,插秧号子,搬运工人号子,冬网号子,摇橹号子,盐工号子,装卸号子,滑石号子,镩冰号子,打川号子,榔头号子,行船号子,集船号子,等等。
2.革命斗争歌,从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红灯照一直到抗战时期的歌谣均有收录。
天津为畿辅重地,又是“华洋杂处”,而成为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冲突的焦点。西方侵略中国,为逼近北京,当时以天津为桥头堡,并作为商品和资本的第一渗透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把教堂最先安置在三岔河口。以后,洋布、洋油、洋蜡、洋火、洋马车……大量经过天津向中国内地倾销,人民与之抗争的情景在歌谣中无不有所反映。
由于盘山是抗日老根据地,故这一代打鬼子的民歌比较集中。
3.谐趣歌,全面反映天津人幽默、风趣、爱逗的性情,诙谐中闪现着生活的情趣、智慧与道理。生活中随处可见开玩笑、逗闷子、找乐子、数落挖苦人、故意揭短儿,以及落筆成字的绕口令、反正话检测人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歌谣。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人们总是要在艰苦中找到乐趣,以慰藉和舒缓情绪,做到“苦中作乐”。 以上所说都是天津人的性格使然,因此,天津有“哏儿都”之称。
“天津卫的人儿,小白脸儿,脑瓜子不疼挤红点儿。”活画出一副无病懒散的小市民相态;“剃头的买卖不大,两头挑子放下;不管公子王侯,拿你脑袋说话。”把李夫人的技艺同公子王侯的脑袋拴在了一起,其中不乏辛辣,并隐含百姓傲视权贵的心态。以上两则显现出津人刻画人物“津味儿”浓烈、市民世相鲜活;反映事理一针见血,穿透力极强。
4.儿歌,是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对广大儿童认识生活、品德教育、审美情趣的熏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有“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道讲故事……”这样的儿歌是祖辈相传的!
5.风物与风情歌,天津的风情主要体现在风物歌中。《天津论》《皇会论》《城隍会论》《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天津卫饮食歌谣》《天津卫风情》等,都是对天津发生的人、事、物的详尽描述。
“论”在天津方言中不当“理论”讲,取意“述说”。
6.各种叫卖(吆喝)在市井生活中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小到针头线脑儿,吃到河海两鲜及各种小吃,穿到单夹皮棉纱,用到女人的雪花膏、梳头油……吃喝用度,剃头的,锔锅锔碗的,卖大小金鱼的,卖把儿兰花(晚香玉)的,卖冰棍儿的,卖药糖的……口头文学的记录,又将大家带回那从早到晚,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逝去的岁月。 (二)谚语
作为中国谚语的组成部分——天津谚语,既有其形成发展的“共性”,也有伴随津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产生的“个性”。它既有谚语反映历史、阐释生活、揭示规律的共有特征,又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以及凸显的津人性情。
作为都市,天津始于明清时期,津门百姓依傍河海之泽劳作生息。由此,洋洋津谚,叙说了津门的河海利害与历史悲欢。其独具的特点有以下多个方面。
1.天津的漕运始于魏晋,盛于元明清。元代诗人“东吴转海输梗稻,一夕潮来集万艘”的诗句即是当年天津港口繁荣的写照。作为漕粮的重要中转站和贮存所,各地商旅也纷沓而至,使之成了吞吐四方货物、交流南北物质的商贸中心。悠久的商贸传统致使津门呈现河口之都的显著特征。天津河海运输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水手、船员队伍。他们终年为南北东西的物质交流忙碌,正如谚云“七十而行,赶脚最忙”。在惊涛骇浪中总结出“顺风顺水练不出船老大”。观天象也有独到之处“乱云起蛟,大雨来到”“日头颜色黄,明日大风狂”“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等等,代代流传至今,依旧是日常生活中观风识雨的法宝。
2.土著与移民相依而存、五方杂处,使这个河口之都以鲜明的津卫性格凸现于世。
明永乐初年,朱棣“出旨迁民”“以实空地”,有浙江、山西等地居民迁居至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津冀一带世代流传着这样的民谚。筑城建卫以后,朱棣将其嫡系部队派往天津驻守这支跟随朱元璋父子起义的皖北、苏北人组成的军队,到天津后成了“随燕王扫北来的”土著居民。军旅生活使他们尚武疏文,讲义气,重信用,对津门豪爽性格的形成,影响颇多。汪沆《津门杂事诗》中说,津中“掌录人才半寓公”,谚中亦有“藏龙卧虎天津卫”之说。
在饮食方面,更不乏天津五方杂处的特点,包揽我国八大菜系,调试八方口味,其满汉全席、南北大菜、时珍海鲜、风味小吃及清真菜、素菜应有尽有,誉满天下。市民中流传着“吃尽穿绝天津卫”“天津人讲吃,上海人讲穿”等谚语,便可见一斑。
3.天津还是一个民间文化艺术的大码头。谚云“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的年画儿,娘娘宫的会。”此谚概括出天津民间文化艺术生活的本土特色。另有,各地演艺界人士常常向往闯闯天津码头,艺谚即有“学艺在北京,走红在天津,赚钱去上海”“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之说,表明天津人懂戏,有文化,会捧角儿,演员经天津观众认可才能走红。曲艺界有从天津走出去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本土的大师马三立,自成一派的京韵大鼓泰斗小彩舞(骆玉笙),快板书三大流派之一的大家李润杰,天津时调代表人物王毓宝,还有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天津快板……使天津不负“曲艺之乡”之盛名。
4.天津人以性格豪爽、仗义、诚信著称。而谚语本身的特性,又使这种性情的流露显得更为直接、浓烈和传神。
燕赵遗风与重商诚信的结合,形成了天津人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的性格。谚语“交友要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船凭板凑,人靠人捧”等落地有声;“和气好比修条路,惹人等于筑堵墙”“冤家路窄,朋友路宽。”“一条船,一个舵;一个朋友一条路”等句句实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买卖争毫厘,人情送匹马”待人处世,各有准则;“居家要俭,待客要丰”“摆开八仙桌,遍招天下客”更让人盛情难却。
谚语是特别的语言艺术、文化现象,其蕴含的历史感、人文精神、地域特征表現了很高的审美价值。谚语的审美,表现为一种世俗之美。天津人民经历了太多的世事沧桑,无论是民族的,还是一己的,喜怒悲欢,刻骨铭心。谚语来自于世俗生活,津谚表现的民间大众的价值取向及衡量世相的标准,他们感受生活的细腻、丰富及敏锐,都在谚语这一艺术化了的语言中得以呈现和传扬,且形神兼备,相得益彰。
二、结语
任何口头文学的创作,无不与创作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有关。那里面熔铸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为此,远古周天子便设下“采诗官”,搜集民歌,“以观民心”。我们要真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以及深层心理结构,除了浩瀚如烟海的典籍是其渊薮外,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实为必经之路。
最后,以冯骥才主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用我们的双手,把中国口头文学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整理好,传承下去,成为永久的民族财富。
(作者简介:张书珍,女,本科,系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和非遗保护)
关键词:天津 谚语 歌谣
时下,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共识。
在民族文化研究中,民间口头文学遗产作为文化之根,一直是中外学界致力探究的重要课题。而这个课题又包罗万象,涉及众多学科,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文化财富。为了探索人类成长和社会发展真谛,固化和弘扬民族优秀品德和思想,读听上述作品,每个人都会被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和才能折服。那些奇巧的故事构思,绝妙精伦、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情感的语言,绝非文人能杜撰出来的!
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心声,是他们战天斗地的丰富经历与斑斓生活的真实写照。从题材内容看,歌谣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情歌、历史传说故事歌、革命斗争歌、抗战歌、时政歌、儿歌等九大类。从艺术形式看,可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小调、歌舞调、说唱调、民谣等。从思想特色看,表现了天津人民在战争、强暴、欺凌、苦难和天灾人祸面前的慷慨、悲壮、雄强、拼搏、奉献、不畏灾难困苦、勇于担当和追求的品格。特别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大量抗日歌谣和义和团歌谣,不仅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中国人民的罪恶铁证,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帝国主义坚枪利炮和杀戮视死如归、威武不屈、前赴后继共赴国难的浩歌。
谚语、歇后语、谜语等是人类在漫长历史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伦理性语言,是对各种知识、经验、教训、事理、情思、审美、人生观、道德观理念总结、提炼、升华的智慧概括而结晶的语言艺术,不仅言简意赅,而且通俗易懂,被广大群众广泛使用,誉为“浓缩的诗”。
本文仅就天津地区流行的歌谣和谚语进行粗浅的解析,带领读者走进南北融合、中西交汇的天津时空。
一、天津的历史脉络和语言特征
由于天津紧邻北京,所以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明永乐二年在直沽设卫,兴工筑城,而后又建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军事要塞需要派兵把守,天津三卫定额16800人,所以随着大量移民的进入,天津的方言体系也逐渐形成。
安徽宿州一带有大批军士携带家眷来到天津。这些移民实行军事建制,“家庭承袭,邻里相望”,形成相对牢固的“语言社区”,于是,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形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所以天津方言的“母方言”是以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江淮平原,往北到徐州,往南不超过蚌埠的方言。明清两代,许多苏皖地区以及晋冀鲁豫地区的移民,或屯垦,或漕运,或逃荒,或经商,陆续迁至天津,随后盐业、金融、实业、商业,乃至政界、军事、文化各色人物都在天津安家落户。这些因素对天津方言的形成自然产生种种影响。所以,天津的语言真是“五味杂陈”,极具表现力。
(一)歌谣
天津地形复杂,东北蓟县有盘山,东方有渤海。自明初设卫以来,即不断有齐燕之移民来此定居。故居民风情多姿多彩,风物繁华,品类各异。山河湖海,城乡工农,在口头文学中多有反映,而且三百六十行在口头文学中都有不同的咏叹,在语言上亦各有精彩。
天津文化大体由盐文化、租界文化、码头文化、市井文化、商贾文化、寓公文化等部分组成。天津歌谣便是在这种大文化背景下产生和流传的。
天津歌谣的主要艺术特征有以下几点。
1.劳动歌,除了传统的田歌、渔歌,着重收录了天津特色的盐歌、工人歌和劳动号子。尤其“号子”在天津种类很多,分布很广。有打夯号子,船夫号子,插秧号子,搬运工人号子,冬网号子,摇橹号子,盐工号子,装卸号子,滑石号子,镩冰号子,打川号子,榔头号子,行船号子,集船号子,等等。
2.革命斗争歌,从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红灯照一直到抗战时期的歌谣均有收录。
天津为畿辅重地,又是“华洋杂处”,而成为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冲突的焦点。西方侵略中国,为逼近北京,当时以天津为桥头堡,并作为商品和资本的第一渗透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把教堂最先安置在三岔河口。以后,洋布、洋油、洋蜡、洋火、洋马车……大量经过天津向中国内地倾销,人民与之抗争的情景在歌谣中无不有所反映。
由于盘山是抗日老根据地,故这一代打鬼子的民歌比较集中。
3.谐趣歌,全面反映天津人幽默、风趣、爱逗的性情,诙谐中闪现着生活的情趣、智慧与道理。生活中随处可见开玩笑、逗闷子、找乐子、数落挖苦人、故意揭短儿,以及落筆成字的绕口令、反正话检测人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歌谣。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人们总是要在艰苦中找到乐趣,以慰藉和舒缓情绪,做到“苦中作乐”。 以上所说都是天津人的性格使然,因此,天津有“哏儿都”之称。
“天津卫的人儿,小白脸儿,脑瓜子不疼挤红点儿。”活画出一副无病懒散的小市民相态;“剃头的买卖不大,两头挑子放下;不管公子王侯,拿你脑袋说话。”把李夫人的技艺同公子王侯的脑袋拴在了一起,其中不乏辛辣,并隐含百姓傲视权贵的心态。以上两则显现出津人刻画人物“津味儿”浓烈、市民世相鲜活;反映事理一针见血,穿透力极强。
4.儿歌,是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对广大儿童认识生活、品德教育、审美情趣的熏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有“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道讲故事……”这样的儿歌是祖辈相传的!
5.风物与风情歌,天津的风情主要体现在风物歌中。《天津论》《皇会论》《城隍会论》《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天津卫饮食歌谣》《天津卫风情》等,都是对天津发生的人、事、物的详尽描述。
“论”在天津方言中不当“理论”讲,取意“述说”。
6.各种叫卖(吆喝)在市井生活中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小到针头线脑儿,吃到河海两鲜及各种小吃,穿到单夹皮棉纱,用到女人的雪花膏、梳头油……吃喝用度,剃头的,锔锅锔碗的,卖大小金鱼的,卖把儿兰花(晚香玉)的,卖冰棍儿的,卖药糖的……口头文学的记录,又将大家带回那从早到晚,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逝去的岁月。 (二)谚语
作为中国谚语的组成部分——天津谚语,既有其形成发展的“共性”,也有伴随津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产生的“个性”。它既有谚语反映历史、阐释生活、揭示规律的共有特征,又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以及凸显的津人性情。
作为都市,天津始于明清时期,津门百姓依傍河海之泽劳作生息。由此,洋洋津谚,叙说了津门的河海利害与历史悲欢。其独具的特点有以下多个方面。
1.天津的漕运始于魏晋,盛于元明清。元代诗人“东吴转海输梗稻,一夕潮来集万艘”的诗句即是当年天津港口繁荣的写照。作为漕粮的重要中转站和贮存所,各地商旅也纷沓而至,使之成了吞吐四方货物、交流南北物质的商贸中心。悠久的商贸传统致使津门呈现河口之都的显著特征。天津河海运输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水手、船员队伍。他们终年为南北东西的物质交流忙碌,正如谚云“七十而行,赶脚最忙”。在惊涛骇浪中总结出“顺风顺水练不出船老大”。观天象也有独到之处“乱云起蛟,大雨来到”“日头颜色黄,明日大风狂”“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等等,代代流传至今,依旧是日常生活中观风识雨的法宝。
2.土著与移民相依而存、五方杂处,使这个河口之都以鲜明的津卫性格凸现于世。
明永乐初年,朱棣“出旨迁民”“以实空地”,有浙江、山西等地居民迁居至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津冀一带世代流传着这样的民谚。筑城建卫以后,朱棣将其嫡系部队派往天津驻守这支跟随朱元璋父子起义的皖北、苏北人组成的军队,到天津后成了“随燕王扫北来的”土著居民。军旅生活使他们尚武疏文,讲义气,重信用,对津门豪爽性格的形成,影响颇多。汪沆《津门杂事诗》中说,津中“掌录人才半寓公”,谚中亦有“藏龙卧虎天津卫”之说。
在饮食方面,更不乏天津五方杂处的特点,包揽我国八大菜系,调试八方口味,其满汉全席、南北大菜、时珍海鲜、风味小吃及清真菜、素菜应有尽有,誉满天下。市民中流传着“吃尽穿绝天津卫”“天津人讲吃,上海人讲穿”等谚语,便可见一斑。
3.天津还是一个民间文化艺术的大码头。谚云“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的年画儿,娘娘宫的会。”此谚概括出天津民间文化艺术生活的本土特色。另有,各地演艺界人士常常向往闯闯天津码头,艺谚即有“学艺在北京,走红在天津,赚钱去上海”“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之说,表明天津人懂戏,有文化,会捧角儿,演员经天津观众认可才能走红。曲艺界有从天津走出去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本土的大师马三立,自成一派的京韵大鼓泰斗小彩舞(骆玉笙),快板书三大流派之一的大家李润杰,天津时调代表人物王毓宝,还有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天津快板……使天津不负“曲艺之乡”之盛名。
4.天津人以性格豪爽、仗义、诚信著称。而谚语本身的特性,又使这种性情的流露显得更为直接、浓烈和传神。
燕赵遗风与重商诚信的结合,形成了天津人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的性格。谚语“交友要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船凭板凑,人靠人捧”等落地有声;“和气好比修条路,惹人等于筑堵墙”“冤家路窄,朋友路宽。”“一条船,一个舵;一个朋友一条路”等句句实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买卖争毫厘,人情送匹马”待人处世,各有准则;“居家要俭,待客要丰”“摆开八仙桌,遍招天下客”更让人盛情难却。
谚语是特别的语言艺术、文化现象,其蕴含的历史感、人文精神、地域特征表現了很高的审美价值。谚语的审美,表现为一种世俗之美。天津人民经历了太多的世事沧桑,无论是民族的,还是一己的,喜怒悲欢,刻骨铭心。谚语来自于世俗生活,津谚表现的民间大众的价值取向及衡量世相的标准,他们感受生活的细腻、丰富及敏锐,都在谚语这一艺术化了的语言中得以呈现和传扬,且形神兼备,相得益彰。
二、结语
任何口头文学的创作,无不与创作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有关。那里面熔铸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为此,远古周天子便设下“采诗官”,搜集民歌,“以观民心”。我们要真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以及深层心理结构,除了浩瀚如烟海的典籍是其渊薮外,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实为必经之路。
最后,以冯骥才主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用我们的双手,把中国口头文学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整理好,传承下去,成为永久的民族财富。
(作者简介:张书珍,女,本科,系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和非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