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来“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教课本上的知识,而致力于构建“大语文课程观”,让语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以实现学生全身心地成长。“大语文课程观”着眼于语文教学全过程,用整体观统领每一个阶段,统领课上与课下、学习与生活,充分调动全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大语文;核心素养;藏息相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对“大语文课程观”构建的启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教师张孝纯就提出了“大语文教育体系”,并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张老师说:“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他依据“大语文教育观”,设计出了“一体两翼”的语文结构模式。“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
“大语文教育观”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让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培养和训练。
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观”研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经过了实践教学的检验。“大语文课程观”的构建应以此为基础对课程领域深入研究,以新课标为框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堂之外延展,不仅面向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面向能力提升、思想和情感发展;不仅打造有形的课程,更要关注语文学习环境建设。
二、“藏息相辅”的教学思想对大语文课程观构建的启示
“藏息相辅”的教育思想来源于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藏”,原为“臧”,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意思是说人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这里用来比喻学习不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讲解要与个人的理解相结合才能消化知识。
《学记》中讲:“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而不反也。”这两段话可以理解为“要时时学习,既要课堂上认真学习课业,又要在课余时间不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这代表了两千多年前,古人对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关系的思考。
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安排正课教学,在课余时间安排“居学”。这个“居学”是闲暇时间的自学,可以理解为对课堂所学的练习巩固,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与课堂知识有关联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君子对于自己的学业,要不断反复研习,即便是在休息和游乐时。虽然知识是在课堂上传授,但它源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知识要到生活中去印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吃透课业,真正懂得老师的教诲。师生因此就会更加亲近,同门就会更加乐于交际,学生也更加信奉所学的正道。即便毕业了,离开了昔日的老师学友,这种已经深深浸润在生命里的知识和思想也会强力不反。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这里面有日常所说的话语,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文化元素,更有对生活的思考。语文是生活的文学化、艺术化,它来源于生活,必然也要走向生活。学习语文这门课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大语文课程观”应该让语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生活中有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是这些知识的浓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语文,一定要带到生活中让它丰满起来。所以,大语文的课程应该包括课堂语文课程和生活语文课程。课堂语文课程是指课堂知识以及它的延伸——课后练习和作业。生活语文课程可以是活动、阅读、交友、思考、旅游以及与语文相关的方面。这两个课程是构建大语文课程观的基本要件。
三、如何构建适应当下教学与课程实际的大语文课程观
(一)立足课堂教学,开发语文周边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切课程教学的根本。“大语文课程观”的构建应把课堂语文作为根本着眼点。这是学科教学的“正业”。从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必须仔细“研磨”,以课标为根基,教材为主干,深入生活汲取养分,关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在具体教学中,让生活的体验进入课程,让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体验,实现学生对文字、文学、文化深刻体会,实现对知识全面立体地领会,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建立完备的课堂教学体系。将课文教学、习题训练、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文章阅读、考试融合在一起,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建设目标一致、方向一致的多维课程教学。
拓宽语文课程范围。立足语文学科教学,开发语文周边课程;立足地方实际、学校实际,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立足个体差异,开发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家庭语文活动,做好“居学”。教师深入发掘教材,提供家长版的语文协助学习教案,提供语文活动参考方案,实现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的无缝连接。
(二)结合民族文化、地区文化教好乡土语文
民族文化是語文的根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当是“大语文课程”的土壤。“大语文课程”应致力于传承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传统语文课程中早有体现,但往往支离破碎。所选内容一般是关于单个文化名人的,甚至是文章节选。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大语文课程”应用完备的传统文化体系统领文言文、古诗词教学,培育学生整体传统文化观。同时,在文章中涉及古圣先贤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衣食起居、思想风度,实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代代相传。
乡土语文建设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文化归属。我国幅员辽阔,地区文化差异大,每个地区的文化各有不同。这种不同赋予了语文不同的乡土气息,造成不同地域文化圈的作家和读者很难产生共鸣。而相同地域文化圈的作家作品,学生对其有更深的体验,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以当地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开展语文教学,开发乡土语文课程,拉近语文与学生个体经验的距离。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开放的大语文课程
互联网的普及让当今语文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课本是了解祖国语言文化的唯一渠道。这让语文课程拥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魅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海量的信息刺激着学生的神经,语文课程的吸引力逐渐退去。当今教师所面临的对手不再是同行,而是跨领域的文化载体。怎样把学生从手机中拉回课堂已成为让教育界头疼的一大难题。当然,手机作为科技进步的载体是不可回避的,也不应视为洪水猛兽。因此如何把手机变成语文学习的工具是“大语文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传统的知识讲授法应适当减少,教学更多以任务驱动型、研究驱动型开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思考出课堂,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大语文教育观[J].中学语文教学,1993.
[2]张丹.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J].小学教育研究,2013(28).
【关键词】大语文;核心素养;藏息相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对“大语文课程观”构建的启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教师张孝纯就提出了“大语文教育体系”,并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张老师说:“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他依据“大语文教育观”,设计出了“一体两翼”的语文结构模式。“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
“大语文教育观”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让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培养和训练。
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观”研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经过了实践教学的检验。“大语文课程观”的构建应以此为基础对课程领域深入研究,以新课标为框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堂之外延展,不仅面向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面向能力提升、思想和情感发展;不仅打造有形的课程,更要关注语文学习环境建设。
二、“藏息相辅”的教学思想对大语文课程观构建的启示
“藏息相辅”的教育思想来源于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藏”,原为“臧”,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意思是说人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这里用来比喻学习不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讲解要与个人的理解相结合才能消化知识。
《学记》中讲:“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而不反也。”这两段话可以理解为“要时时学习,既要课堂上认真学习课业,又要在课余时间不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这代表了两千多年前,古人对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关系的思考。
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安排正课教学,在课余时间安排“居学”。这个“居学”是闲暇时间的自学,可以理解为对课堂所学的练习巩固,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与课堂知识有关联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君子对于自己的学业,要不断反复研习,即便是在休息和游乐时。虽然知识是在课堂上传授,但它源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知识要到生活中去印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吃透课业,真正懂得老师的教诲。师生因此就会更加亲近,同门就会更加乐于交际,学生也更加信奉所学的正道。即便毕业了,离开了昔日的老师学友,这种已经深深浸润在生命里的知识和思想也会强力不反。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这里面有日常所说的话语,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文化元素,更有对生活的思考。语文是生活的文学化、艺术化,它来源于生活,必然也要走向生活。学习语文这门课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大语文课程观”应该让语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生活中有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是这些知识的浓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语文,一定要带到生活中让它丰满起来。所以,大语文的课程应该包括课堂语文课程和生活语文课程。课堂语文课程是指课堂知识以及它的延伸——课后练习和作业。生活语文课程可以是活动、阅读、交友、思考、旅游以及与语文相关的方面。这两个课程是构建大语文课程观的基本要件。
三、如何构建适应当下教学与课程实际的大语文课程观
(一)立足课堂教学,开发语文周边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切课程教学的根本。“大语文课程观”的构建应把课堂语文作为根本着眼点。这是学科教学的“正业”。从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必须仔细“研磨”,以课标为根基,教材为主干,深入生活汲取养分,关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在具体教学中,让生活的体验进入课程,让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体验,实现学生对文字、文学、文化深刻体会,实现对知识全面立体地领会,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建立完备的课堂教学体系。将课文教学、习题训练、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文章阅读、考试融合在一起,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建设目标一致、方向一致的多维课程教学。
拓宽语文课程范围。立足语文学科教学,开发语文周边课程;立足地方实际、学校实际,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立足个体差异,开发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家庭语文活动,做好“居学”。教师深入发掘教材,提供家长版的语文协助学习教案,提供语文活动参考方案,实现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的无缝连接。
(二)结合民族文化、地区文化教好乡土语文
民族文化是語文的根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当是“大语文课程”的土壤。“大语文课程”应致力于传承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传统语文课程中早有体现,但往往支离破碎。所选内容一般是关于单个文化名人的,甚至是文章节选。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大语文课程”应用完备的传统文化体系统领文言文、古诗词教学,培育学生整体传统文化观。同时,在文章中涉及古圣先贤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衣食起居、思想风度,实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代代相传。
乡土语文建设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文化归属。我国幅员辽阔,地区文化差异大,每个地区的文化各有不同。这种不同赋予了语文不同的乡土气息,造成不同地域文化圈的作家和读者很难产生共鸣。而相同地域文化圈的作家作品,学生对其有更深的体验,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以当地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开展语文教学,开发乡土语文课程,拉近语文与学生个体经验的距离。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开放的大语文课程
互联网的普及让当今语文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课本是了解祖国语言文化的唯一渠道。这让语文课程拥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魅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海量的信息刺激着学生的神经,语文课程的吸引力逐渐退去。当今教师所面临的对手不再是同行,而是跨领域的文化载体。怎样把学生从手机中拉回课堂已成为让教育界头疼的一大难题。当然,手机作为科技进步的载体是不可回避的,也不应视为洪水猛兽。因此如何把手机变成语文学习的工具是“大语文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传统的知识讲授法应适当减少,教学更多以任务驱动型、研究驱动型开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思考出课堂,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大语文教育观[J].中学语文教学,1993.
[2]张丹.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J].小学教育研究,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