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苏两国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受国家地震局委托负责主办的“首次中苏双边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6月9日至6月11日在哈尔滨举行。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苏联中央建筑结构科学研究院的7位专家,还有来自中国各地研究机构和大学的20多位专家,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苏两国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受国家地震局委托负责主办的“首次中苏双边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6月9日至6月11日在哈尔滨举行。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苏联中央建筑结构科学研究院的7位专家,还有来自中国各地研究机构和大学的20多位专家,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其他文献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表现为东强西弱。通过开挖探槽,获得的古地震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晚更新世末期事件多而间隔短,全新世时间间隔相对加长;在空间上东段的全新世古地震事件多于西段,古地震震级也以东段为强。从断裂带东段全新世平均滑动速率求出的强震平均重复间隔为2000多年,小于古地震研究得到的时间间隔。
长期以来对于井水位固体潮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瞬时响应基础上的,鉴于瞬时响应模型不能反映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响应的真实过程及含水层水力学特性对水位潮汐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动态响应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的动态响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井水位潮汐动态过程的研究,可以了解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井-含水层系统作为灵敏的体应变仪,井水位异常变化反映了地下应力、应变的变化。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只
为了评价辽宁核电站工作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本文选用地震活动、深断裂、活动断裂、地壳厚度变化梯度、地壳形变梯度和迭加断裂角六个定量化的环境因子作为评定标志,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工作区内48个小区作了判别。结果表明,工作区可分出稳定区16个,次稳定区21个,不稳定区9个,活动区2个。两个预选厂址分别处在稳定区和次稳定区,都适合建核电站。
中文地震文献库是在VAX—11/780机上实现的文件结构数据库。系统的软件支持是VAX机上的数据检索软件(DTR)、公共数据字典(CDD)及格式管理系统(FMS)。该系统是由一个总控程序、四个子系统及一个辅助库组成,具有输入、修改、删除、检索、统计和报表打印中文地震文献等功能。用户界面上采用全屏幕编辑及中文菜单提示等方式。 该系统功能比较齐全,结构合理,检索速度快,易于维护扩充,操作简便,为中文地
天文因素与地震关系的研究符合当代科学发展潮流。本文介绍了用太阳活动、地球自转和天体运动与地震的各种关系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报的17个实例。分析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天文因素影响地震活动的机制问题作了粗浅探讨。
自1979年以来,江苏地磁垂直分量台网已进行了十年的连续观测和试验。在上述时间内发生的三次M_s>5.0级地震前都观测到地磁垂直分量异常变化。这种异常在平时是不出现的。 作者认为,在中低纬度地区,用较密集的连续观测垂直分量台网能更有效地捕捉到地震磁异常信息,以改善地磁方法预报地震的效果。
本文对现行的有关水库地震成因的几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了水库蓄水后的地形变,并从地形变的角度探讨了水库地震的发震机理。指出了水库蓄水后库区及邻近地区下沉、然后区域或局部地层回升这一水库地形变的共同特征;回升的原因是由于岩石的浸湿膨胀。文中论述了浸湿膨胀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水库蓄水后的浸湿膨胀是导致水库地震的重要因素。
本文根据大量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和C~(14)年代数据,并结合青藏高原东北部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地壳厚度资料,讨论了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断裂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期次以及其运动机理等问题。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强震观测的现状,针对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实际状况,对我国强震观测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简述了我国地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地理分布特点。文中介绍了区域地震台网监测地震的能力和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的方法,并将全国划分为0.5°×0.5°的小区域,计算了台网对M_L=1.0,1.5,2.0,2.5,3.0,3.5,4.0地震的监测能力和观测条件质量,讨论了目前我国台网对首都圈、华北地区、东部地区和全国范围的地震检测情况,提出了一些地区改善观测条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