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数学的课堂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成长的场地。因此,教师应注重课上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课上的学习体验,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入手进行教学方法的采用。本文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规律,结合小学生基本的心理特征,从“适时肯定”“注重引导”“小组合作”三个方面谈论了小学数学课上常用的教学方法。
關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实践与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在分析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方法既是教师应该完全掌握的,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将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也就是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进步与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联合,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数学的课上取得进步。
一、适时肯定,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由于数学的学习严密性和逻辑性较强,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对于一些复杂或抽象的数学概念等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数学比其他学科难学的原因。对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在课上通过适当的引导与肯定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进步,以成就感的激发来促进学生充满干劲地投入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时,教师可以用整数乘以分数的形式导入,既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课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整数乘以分数的运算,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已经忘记了之前的学习内容或是没有打好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以适当的肯定帮助学生一起进行所学知识的回顾,减少学生面对数学学习的紧张感。
二、注重引导,关注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引导,小学生在课上的自控能力差,经常会出现“开小差”等情况。同时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调动已有经验的能力不同,也会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对话“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学生不能完整回答或是答案与问题根本没有关系。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学习观念,帮助学生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在不断的引导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的体验中爱上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一)”时,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就是小数、分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探究规律的过程层中应基于适当的引导。比如,有学生在将0.36转化为百分数的时候直接在0.36的后面加了“%”,这可能是学生没有透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或者是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比较粗心,忽略了小数点的移动等等。这时,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可能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引导,先从百分数定义的巩固开始,再结合生活实例的讲解使得小数、百分数更加具体,引导学生以生活实际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联系自己的题目,最终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理解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小组合作,发展协作和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采取的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位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同时学生在组内的互动与交流相比与教师进行互动更加有效,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另外,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应该有明确的分工,也就是小组长、记录员、分析员等,学生应定期更换组内的位置,保证每人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进行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课上,教师利用教学白板出示学生需要统计的任务对象及数据,要求学生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前先作一统计表。学生在小组内部根据个人的分工来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围绕如何进行图和表的绘制来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期间学生在课上的主体地位完全得到了尊重,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之,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较多,除了上述提及的学习鼓励与肯定、适时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外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教学手段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在具体的授课的中关注学生在课上的反馈,并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的授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蓉. 追求教与学的主动性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51-152.
[2]李丽.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23):66-67.
關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实践与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在分析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方法既是教师应该完全掌握的,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将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也就是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进步与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联合,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数学的课上取得进步。
一、适时肯定,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由于数学的学习严密性和逻辑性较强,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对于一些复杂或抽象的数学概念等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数学比其他学科难学的原因。对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在课上通过适当的引导与肯定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进步,以成就感的激发来促进学生充满干劲地投入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时,教师可以用整数乘以分数的形式导入,既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课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整数乘以分数的运算,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已经忘记了之前的学习内容或是没有打好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以适当的肯定帮助学生一起进行所学知识的回顾,减少学生面对数学学习的紧张感。
二、注重引导,关注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引导,小学生在课上的自控能力差,经常会出现“开小差”等情况。同时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调动已有经验的能力不同,也会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对话“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学生不能完整回答或是答案与问题根本没有关系。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学习观念,帮助学生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在不断的引导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的体验中爱上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一)”时,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就是小数、分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探究规律的过程层中应基于适当的引导。比如,有学生在将0.36转化为百分数的时候直接在0.36的后面加了“%”,这可能是学生没有透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或者是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比较粗心,忽略了小数点的移动等等。这时,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可能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引导,先从百分数定义的巩固开始,再结合生活实例的讲解使得小数、百分数更加具体,引导学生以生活实际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联系自己的题目,最终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理解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小组合作,发展协作和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采取的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位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同时学生在组内的互动与交流相比与教师进行互动更加有效,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另外,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应该有明确的分工,也就是小组长、记录员、分析员等,学生应定期更换组内的位置,保证每人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进行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课上,教师利用教学白板出示学生需要统计的任务对象及数据,要求学生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前先作一统计表。学生在小组内部根据个人的分工来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围绕如何进行图和表的绘制来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期间学生在课上的主体地位完全得到了尊重,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之,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较多,除了上述提及的学习鼓励与肯定、适时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外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教学手段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在具体的授课的中关注学生在课上的反馈,并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的授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蓉. 追求教与学的主动性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51-152.
[2]李丽.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