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像“一盘棋”一样,进退两难,如何来盘活,需要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去思考这迫在眉睫的课题。“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就应运而生,很好地盘“活”了这一盘棋,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如皋教育人高超的艺术天赋与思想。
一、教材的生成:(活教材)
多年来学校使用的教材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基本上是根据国外知识体系借鉴来的:结合中国国情将知识教育提前几年,然后再仿照苏联的教学模式,一直沿袭至今。即使中途也有几次像模像样的变革,但是都不能动其根本。因此教材的使用还是变之甚少。生成新的教材,语文应该是活生生的教材。以前是教师强加意志给学生,教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论是以前采取的目标教学也好,六步学习法也好,对于教材的生成往往并不是很有效,可能仅仅是课本内容及教参的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谁更有效。我们忽视了学生本身,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部教材,而且是活生生的教材。你所面对的全班50名学生,就是50本活的教材。每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活动单导学模式让其充分地展示出来,挖掘出埋藏在每个人心中的丰富的具有个性化的积淀。而以前仅仅是沉默,进而是泯灭,最后是整齐划一。所以有人曾说:许多学生进入学校是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而最后出去的基本都是圆形,即便不规则也是椭圆形。这种教育其实是可悲的,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更何况人呢?
二、知识的生成:(活知识)
先进教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我们的知识是要能够周转起来的有动能的物体,而且还要有加速度。教材知识的体系,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指引下可以变成活的知识板块进入不同学生的头脑当中来。其次,知识必须不断地更新,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十年书”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他们的知识也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生活的需要!活动单导学模式关键在于一个导,至于发展与创新,只有知识不成为束缚思维的境况中才能成为生产力!
三、方法的生成:(活方法)
原來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引进了许多细枝末节的修饰处理的方法,但都跳不出条条框框的牢笼,不能全面地解放学生的手脚。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思想后也就生成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就好像砧木可以嫁接成许多种不同品种的桃树李树一样,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大背景下产生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各种教学法。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例如结合情境教学法可以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来理解诗歌、散文的意境,体会多层次带给学生的各种美的体验;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活动单的内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到文章内容呈现的立体美学,而且还可以让活动展示的方法又多了一个丰富的途径。把个人的观点、建议、意见、发现、创新又可以用投影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形象更为鲜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很好地盘活了教学方法这盘棋,例如在语言学科方面就产生了“竞争机制教学法”、“互助机制教学法”、“语音比对教学法”、“辅助工具教学法”、“网络词汇补充法”等等。既抓住学生的争强好胜的特点,激发出他们的竞争欲望和表现欲望,又入乡随俗地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呈现“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繁华景色!
四、能力的生成:(活能力)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又很难突破,训练多了枯燥无味,不训练又难以交代。活动单导学模式很好地生成了达成听说读写的能力的途径。
首先听的能力方面,学生由单独倾听老师转变成倾听小组其他同学,倾听全班同学,短时间内还必须在其头脑中作出筛选、判断、整理、质疑、生成、表达,展示出自己的意见、主张、建议和观点等,施体和受体都变成多方面、多方位、立体的整体的空间。其次在说的方面,原来班级上基本都是精英教学,全班就是那几个学生抢得先机,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也不敢表达,每次老师提出问题后,其他同学总是在东张西望,看班上某某同学有没有表达,即使表达的愿望是有的,也不敢说了,即使说了也担心是错的。如果班上某某说了,其他同学有意见相佐的,更不敢相信自己的,久而久之自信力丧失了,更别提说的能力培养了。再次是读的能力的生成问题,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从而能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感。近几年来随着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如皋这片土地每个角落的全面推开,已经使学生们的朗诵水平明显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普遍提高,开口总比闭口要好,说话总比不说强啊!最后写的能力也同样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实写作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难有突破。字、词、句、段、文等看似简单,一招一式尽显功力。老师一直多年都是埋头苦干、改作文本,压在这五行山下多少年都没能解放,似乎一直等不到西行的取经人,今天如皋的这片土地上我们算是遇到“唐僧”了。我们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的风格经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的角色转变也将自己从高负荷的劳动低效率的收益下解放出来!总而言之,我们要把教给学生课堂知识变成指导学生脑力劳动,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宽广的智力生活背景才能联系起来。如果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的思考。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体系的方法,能够生成许多过去教育很难解决和突破的问题,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从教材到知识,从知识到方法,从方法到能力,真正将陷入僵局的应试教育这盘棋一下子盘活了。如果用化学上的语言来说的话,活动单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催化剂。这样的学习,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要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我们做到了,相信讲台上的你也一定行!■
一、教材的生成:(活教材)
多年来学校使用的教材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基本上是根据国外知识体系借鉴来的:结合中国国情将知识教育提前几年,然后再仿照苏联的教学模式,一直沿袭至今。即使中途也有几次像模像样的变革,但是都不能动其根本。因此教材的使用还是变之甚少。生成新的教材,语文应该是活生生的教材。以前是教师强加意志给学生,教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论是以前采取的目标教学也好,六步学习法也好,对于教材的生成往往并不是很有效,可能仅仅是课本内容及教参的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谁更有效。我们忽视了学生本身,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部教材,而且是活生生的教材。你所面对的全班50名学生,就是50本活的教材。每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活动单导学模式让其充分地展示出来,挖掘出埋藏在每个人心中的丰富的具有个性化的积淀。而以前仅仅是沉默,进而是泯灭,最后是整齐划一。所以有人曾说:许多学生进入学校是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而最后出去的基本都是圆形,即便不规则也是椭圆形。这种教育其实是可悲的,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更何况人呢?
二、知识的生成:(活知识)
先进教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我们的知识是要能够周转起来的有动能的物体,而且还要有加速度。教材知识的体系,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指引下可以变成活的知识板块进入不同学生的头脑当中来。其次,知识必须不断地更新,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十年书”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他们的知识也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生活的需要!活动单导学模式关键在于一个导,至于发展与创新,只有知识不成为束缚思维的境况中才能成为生产力!
三、方法的生成:(活方法)
原來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引进了许多细枝末节的修饰处理的方法,但都跳不出条条框框的牢笼,不能全面地解放学生的手脚。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思想后也就生成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就好像砧木可以嫁接成许多种不同品种的桃树李树一样,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大背景下产生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各种教学法。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例如结合情境教学法可以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来理解诗歌、散文的意境,体会多层次带给学生的各种美的体验;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活动单的内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到文章内容呈现的立体美学,而且还可以让活动展示的方法又多了一个丰富的途径。把个人的观点、建议、意见、发现、创新又可以用投影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形象更为鲜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很好地盘活了教学方法这盘棋,例如在语言学科方面就产生了“竞争机制教学法”、“互助机制教学法”、“语音比对教学法”、“辅助工具教学法”、“网络词汇补充法”等等。既抓住学生的争强好胜的特点,激发出他们的竞争欲望和表现欲望,又入乡随俗地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呈现“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繁华景色!
四、能力的生成:(活能力)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又很难突破,训练多了枯燥无味,不训练又难以交代。活动单导学模式很好地生成了达成听说读写的能力的途径。
首先听的能力方面,学生由单独倾听老师转变成倾听小组其他同学,倾听全班同学,短时间内还必须在其头脑中作出筛选、判断、整理、质疑、生成、表达,展示出自己的意见、主张、建议和观点等,施体和受体都变成多方面、多方位、立体的整体的空间。其次在说的方面,原来班级上基本都是精英教学,全班就是那几个学生抢得先机,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也不敢表达,每次老师提出问题后,其他同学总是在东张西望,看班上某某同学有没有表达,即使表达的愿望是有的,也不敢说了,即使说了也担心是错的。如果班上某某说了,其他同学有意见相佐的,更不敢相信自己的,久而久之自信力丧失了,更别提说的能力培养了。再次是读的能力的生成问题,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从而能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感。近几年来随着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如皋这片土地每个角落的全面推开,已经使学生们的朗诵水平明显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普遍提高,开口总比闭口要好,说话总比不说强啊!最后写的能力也同样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实写作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难有突破。字、词、句、段、文等看似简单,一招一式尽显功力。老师一直多年都是埋头苦干、改作文本,压在这五行山下多少年都没能解放,似乎一直等不到西行的取经人,今天如皋的这片土地上我们算是遇到“唐僧”了。我们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的风格经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的角色转变也将自己从高负荷的劳动低效率的收益下解放出来!总而言之,我们要把教给学生课堂知识变成指导学生脑力劳动,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宽广的智力生活背景才能联系起来。如果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的思考。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体系的方法,能够生成许多过去教育很难解决和突破的问题,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从教材到知识,从知识到方法,从方法到能力,真正将陷入僵局的应试教育这盘棋一下子盘活了。如果用化学上的语言来说的话,活动单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催化剂。这样的学习,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要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我们做到了,相信讲台上的你也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