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题 真情境 真思维 真收获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展开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各种活动式的体验学习,从而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观念,学会一种方法,最后还会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会主动地获取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进行结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真问题、 真情境、真思维、真收获”尤为突出,只有“真问题、真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真思维”,最终获得“真收获”,全面落实德育树人。本文中,笔者以《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为例,从具体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通过“真问题、真情境”引发学生的“真思维”,最终获得“真收获”。

课前调研活动,初步感知


  要想学生在课堂上有真情景、真收获,教学目标和内容就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而学情调研就成为设计教案中最关键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调研生活中的物产,感知物产丰富 课前,为了解学生对家乡物产的元认知,我进行了第一次调研:你生活的地方是哪里?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的家乡物产有哪些?
  具体调研结果如下:100%的学生在生活的地方填写的是“北京”;85%的学生关于家乡写的是“北京”;关于家乡的物产,就五花八门了,“北京烤鸭”“京剧”“天安门”“糖葫芦”“粽子”等等。
  通过本次调研,我可以看到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很熟悉的,但对于家乡只认为是自己的老家,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明确。另外,很明显能够看出学生对北京物产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楚,如果这些都放在课上解决,无形中会浪费很多时间。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带着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寻找物产的定义,明确家乡物产的概念,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二次调研。
  第二次调研,我精心设计了两份针对性更强的调研表,让孩子们运用画画、文字等方式记录生活中超市里或者餐桌上的北京物产。这两种调研表都分为两个部分,上面是让孩子们寻找我们身边的家乡物产;下面是让孩子们在多方寻找的基础上,推荐一种物产,并阐明理由。
  分析调研结果,找准学生的提升点 拿到宝贵的一手材料后,我以孩子们写的推荐物产为例,将所有内容进行了归类,涉及了8种物产。而在推荐理由方面,我发现孩子们大部分都局限于口感上,“好吃,甜”是孩子们写得最多的词语,这也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学生提前查阅了资料,课上这些孩子就可以先给别人补充理由了。
  接下来,为让每个孩子在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我一一分析了这些理由,并找到了相应的提升点。让他们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新的提升和发展。之后,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我筛选出能够攻破重难点的三种物产,并查找相关资料。所有的分析结束后,我再次回到最开始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进一步完善、优化。
  此外,我还让孩子们将自己的调研结果做成“物产树”,便于课上同伴交流,绘制思维导图,而孩子们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固化的同时,也能够再次感受到家乡物产的丰富。

结合学情调研,促进体验


  结合学情调研设计的课堂,才是最真实、最能触动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课堂,也能让学生取得真收获。
  课堂上,孩子们的所有思考、想法,我都快速、准确地找到他的提升点,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重点的多说,關系不密切的少说,课堂节奏始终把握在我的手中。例如:关于虹鳟鱼的推荐。课前我就在分析梳理学生数据的时候,将虹鳟鱼定位在需要重点分析的典型案例。学生在推荐虹鳟鱼时说道:“虹鳟鱼非常好吃,还有很多的做法。”借着学生的回答,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以一个怀柔普通村民的视角讲述了虹鳟鱼的发展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看完视频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通过小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虹鳟鱼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又是怎么改变着他们的生活?那么从这里你能看到什么?人们在这里面又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不断地追问,让学生一点一点思考家乡物产与家乡人的关系,从而明白“一条小小的虹鳟鱼,给一个家庭、一个村子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物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契机,而家乡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及时地抓住这些契机,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乡的物产越来越有名气,越来越别具特色”。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课后实践延展,回归生活


  要想达成最大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教学内容不仅要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到生活去。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系,在生活中巩固所学,运用所学。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家乡物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对家乡北京也有了更深的感情。带着这份感情,孩子们再次回归生活,将自己了解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家人听;亲自去品尝家乡物产。
  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经历了“课前调研—课中提升—课后实践”的过程,我相信对孩子们来说,家乡物产不再单独是一种水果、一种美食,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一种自豪。
  向课堂要质量,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我们应该重视学情调研,注重理性分析,让他们都能在课堂上有收获、有提升;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差异,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学生绽放精彩;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立德树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其他文献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怀。今天,红色基因在建设国家、改革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红孩子”,既是立足当下受启迪,更是着眼未来筑基础。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语文学科中更蕴藏了大量生动可用的红色教育资源。因此,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语文学科特色,积极打造“红色语文课堂”,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红孩子”,
期刊
“蒙以养正,圣功也。”中国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所以,扎根中國大地办教育,红色当为教育底色,传承红色基因当为师者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兼具中国根、民族魂、世界心的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未来世界公民,当为新时代教师不懈追求。  基于此,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以“红色教育”为己任,用“红色”铺就师生生命底色,让课堂成为“学力提升、生命力成长、思维发展和正确
期刊
所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各学科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期刊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一个人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旁征博引,文从字顺,我们就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  我们华夏是诗的国度,华夏文化是诗性文化。那么,我们如何在诗歌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呢?下面,笔者结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实践,进行浅显的探究。课堂探究,授之以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不但编入
期刊
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懈努力,勇往直前。青少年不仅是国家将来的建设者、民族复兴的担当者,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做好引导、示范,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让红色精神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教
期刊
随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此理念下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经验与高中数学核心教学理念,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以及获取终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现实中很多课堂依
期刊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十分重视开展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德育人,致力于培养“红孩子”。红色故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优秀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介。它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文化精髓,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红色故事是有血有肉的,充满着热血、奋斗和崇高的信仰。用红色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有中国魂的红孩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中学生的年龄特
期刊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德经》中的表述。教育中的“无为法”,并不是指与世无争的态度和价值观,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教育态度: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让课程适应于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于课程。  自1995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幼儿园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挖掘其中潜在的教育元素,梳理并逐步形成“启·润”课程。我们的课程并非通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而是强调“浸润”,即通过传统文
期刊
杜甫《兵车行》描写戍边征人命运之悲惨情状,有这样的句子:“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古战场“青海头”上战死的将士曝尸于野,致使冤魂得不到安息,哭泣甚悲,有“啾啾”之声,“天阴雨湿”的凄厉景象尽呈“君”之眼底。沉浸在诗歌凄惨揪心的意境当中之余,考察诗歌的用词,发现诗句的谓语动词是“见”,用我们现代人的语法分析,就说不通:“君”何以见“啾啾”之声?  《兵车行》的
期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动力,也是促进新时代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宝藏。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班级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善于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选择适合中学生的方式方法,巧育新时代“红孩子”。红色文化在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