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严重的并发症,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常会出现各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长期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存、日常生活质量。为了能寻求更有效的恢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方法,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卒中后病人下肢关键肌的表面肌电图信号变化与肢体功能恢复的联系,根据肌电图的信号变化,来探讨FES恢复性治疗踏车(FES-cycling)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肢体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2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A组(1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ES-cycling;B组(10例)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采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下肢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sEMG、FMA、M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sEMG、FMA、M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RMS、FMA、M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情况优于B组。结论:1.功能性电刺激恢复性治疗踏车可提高下肢肌电信号,且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未出现肉眼可及的肌肉收缩时,即可检测到下肢肌电信号(RMS)的变化。2.功能性电刺激恢复性治疗踏车可改善下肢肌肉功能状态,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