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交往看校园网站中教师空间的建设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rydzf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网站应实现多种功能,除了常见的学校简介、教学资源和信息发布以外,应把重点放在教师与学生及教师与教师的教育交往上。而教师是校园网站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必须基于教育交往加强教师空间的建设,重视教师网上活动,加强教师的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教育交往;校园网站;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0-0022-03
  
  一、有关教育交往
  
  1.教育交往的定义
   交往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学者认为,教育交往是指教育活动中交往活动的参与者或交往主体(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领导等)之间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纬度的人际来往或沟通、情感交流和为达成认同一致的相互理解。
  2. 教育交往中现存的问题
   教育交往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教育资料和教育内容进行的交往,另一类是通过交流、对话进行的交往。在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许多教育交往研究中可以发现现阶段在教育交往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教师和家长的交往角度来看,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交往的次数较少;交往的形式单一;交往的深度不够。交流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生的不良表现。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与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有关,另一方面与现阶段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关,因而造成了很多教师感到学生的教育工作家长配合不够,同时也使得一部分家长对于教师的工作也存在一些误解和不满。因此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的学者吴权华认为,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育价值的偏颇、教师权威的绝对化、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非交往性等原因,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匮乏及其异变。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合作,为了使学生能在知识、情感、意志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创建良好的沟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在校园网站上开辟多个交流空间来实现教师和社会、家长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在各方的教育交往中很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各方虚拟的身份、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面对面交往中的情感、地位等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种网上的交流方式更容易让他们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也容易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教师就更能充分地了解学生,促进教学的开展。
  3. 实现教育交往的意义
   在校园网站中实现教育交往不是传统课本和课堂教育的网络搬家和网上移植,而是交往的主体在网络虚拟文化环境中通过各种工具性的和生成性的客体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利于教育与交往、认知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育论和学习论。同时,实现教育交往的建设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校园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所在。利用网络优势,合理组织交往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教师、家长及学校开辟一个平等会话空间,这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进而能有效地促进学校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有效的开展。
  
  二、教师空间重要性分析
  
  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教师必须要在教育理念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在培养目标上要将过去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当前,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进展顺利,教师的精神面貌不错,教育教学手段和理念日益更新,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不过也有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个别教师的师德素质差,一些败坏教师形象的行为时有发生;教育思想观念落伍,死抱应试教育的那一套;理论功底差,知识结构单一等等,所有这些都与当前教育的良性发展是相悖的。
  另外,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包括与外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教师的工作与外界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要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过程,而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现代教育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
  教师还必须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教育国际化以及网络教育的观念。教师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刻学习,时刻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借鉴各种优秀的教育经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深入教育领域,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教师也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促进教学。
  学校既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空间,因此,教师也是校园网站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对象,能否很好地开辟一个空间服务于教师,促进教师发展是判断一个校园网站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准。
  
  三、教师空间教育交往实现分析
  
  1.主体定位分析
  校园网站将受众主要定位于学生、教师及家长,而校园网站中教师空间的受众则主要是教师,并根据教师的行为特点来设计交互方式和组织网站内容,以受众为最终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学校教育新闻资料,合理选择、组织各种资源。
  2. 功能分析
  校园网站的教师空间主要服务于教师,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从教育交往角度出发,具体提供以下几种功能:
   (1)提供各种相关信息的发布,对外进行学校教师风采的宣传。该模块应专门开辟一个展示教师的相关成果、展示教师的个人信息等的区域,从而使用户能了解教师的成长轨迹,了解教师的网络文化建设。
   (2)开设教师网上论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在一起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较为自由、宽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和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自由的良好学术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3)开辟教师沟通渠道。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烦恼,这些困惑和烦恼长期积聚,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校园网是目前教师进行心理沟通的最好渠道之一。在校园网中应开辟教师交流的区域,为教师提供心理沟通的场所。
  3.实现形式分析
   (1)通过操作媒体的交往。在交往主体与媒体(主要是网络终端的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中,主体对媒体技术的感知主要基于文化背景、他们的特殊位置、以前的经验或者心理态度。并且有些主体对同样的社区系统的感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背景下是不同的。因此,媒体本身的技术特性和主体对媒体的熟悉程度及对媒体的心向影响着交互效果。
   在校园网站中,应提供各种工具与软件来促进操作交互的进行,比如:成果展示工具如个人主页空间、个人Blog等。为教师提供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建构主义学习工具,它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认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学习”四大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与教育教学的整合中显示了良好的教育功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能通过BBS、E-mail、博客、留言板等交流手段进行跨时空的情感交流,开设学习Blog,各班主任利用其建立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页和个人主页,同时各班可以开设班级论坛,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在网站群的任何一篇信息中均可以进行评论或留言,起到家校交流作用。
   (2)通过信息资源的交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站的功能也日趋完善,有着功能较为完善的交互平台,提供了人性化的技术服务,也为交往主体提供了易于操作的交互界面, 因此交往主体可以顺利进行资源交互。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以之为基础并在交往过程中生成的学科资源、课题、内容和思想等。包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点拨与释疑视频,讲授性的课程材料,推荐阅读,关注焦点;相应资源的外部链接;虚拟校园环境中流动的鲜活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等。在资源交互的过程中,资源不断更新并得到有效共享。
   校园网站中教师空间的资源交互可以体现在:在成果展示区域中展示教师的作品和教学成果,这样各方可以就教师的某一作品进行交流,在这种轻松自然的话题下很大程度拉近了各方面的距离,一起分享荣誉和喜悦;建立专门的新课程教学资源库,用于存储各学科的优秀教案、论文、教学心得等资源。
   (3)通过建构认知的交往。概念交互是通过操作媒体和信息资源的交往的目的和归属,其过程是交往主体头脑中新旧概念(思想、观点、方法等) 之间的同化和顺应过程,通过此过程,交往主体认知并建构着自己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
   校园网站应通过合理建设组织教育资源,利用博客、主页、留言板等使各方进行多方面交流,从而在各主体之间展开平等对话,实现概念交互。
   总之,校园网站中的教师空间主要定位于教师,从教育交往的设计思想出发,为教师各方面的发展开辟一个自由的空间,为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理念的转变等提供了了解信息的渠道和应用平台,更好地展示了学校教师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焦凤梅.从校园BBS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J].理论界,2005(1).
  [2] 王陆.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师生行为分析——一个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3] 栗志.试论网络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4] 冯建军.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0(2).
  [5] 吴权华.现代教育交往中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
  [6] 王海燕,李芒.让师生实现零距离的心灵接触[J].电化教育研究,2004(2).(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Both immunosuppressants and antibiotics (ABX) are indispensable for transplant patients.However,the former increases the risk of new-onset diabetes,whereas the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主要原因是育性位点上等位基因的互作,因此,在籼粳品种的育性位点上进行片段置换,可克服杂种F1生殖障碍使亚种间杂交育种成为可能。本研究将籼稻轮
Collaboration of c-KIT mutations with AML1-ETO (A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induce t(8;21)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Targeted therapies designed to eliminat
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maintaining body temperature by producing heat.BAT that had been know to exist only in mammals and the hu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is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rom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