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认识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基础实践课程之一,本文对工程认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别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意识。
【关键词】工程认识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74-02
【Abstract】Engineering cognitive is one of basic practical courses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This paper studied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ineering cognitive. Teaching purpos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would be discussed. In the new mode,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will be stimulated.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of them will be improved.
【Key words】Engineering cognitiv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工程认识课程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基础实践课程,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工程实践课程。如何让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上好工程认识课程,需要对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哈尔滨工程大学就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实践教学中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重视学生强化能力、发展个性,着重培养学生从等待性学习向自主创新学习转变。
一、教学定位与目标
工程是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工作内容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和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工程链。这一工程链中的每一环节都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工程师予以妥善解决,[1]因此工程教育、工程师的培养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课题。工程认识课程即以对学生进行工程教育为主的课程。
工程认识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各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自信好强、思维敏捷、富有理想、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但是也存在一些弱点,没有工程实践经历,没有相关工程知识、专业背景基础。且会有部分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上工程认识课?这对我们将来的专业学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有什么帮助?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工程的认同,让他们理解工程、认同工程,并且引导学生对工程师的职业有所了解。让学生了解工程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以及国内外的工程差距,激励学生献身工程的志向和工程强国使命感的形成。
工程认识课程的定位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启蒙,引导学生走向工程职业的入门课。并为后续工程课程的学习与工程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索式学习过程中获取工艺知识。训练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了教学的方向,使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课堂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2]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
任何课程内容的设置都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考虑到专业知识储备有限,工程认识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真实的工程氛围,加大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了解现代机电产品制造工程的概貌,课程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特色中注重体现并强化与学校各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对学生的培养紧密结合社会背景和工程背景,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工程制造、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工程材料、工程管理和工程创新等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特别是在学生第一次上工程认识课时,增加了工程导论环节。在导论课上,使学生宏观的了解工程、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他们对工程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究与思考。导论课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会了解后续所要学习的知识,且在课后时间进行预习,充实自己。
三、教学方式
巴特勒(Butle)教学过程七要素模型[3],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情境”为中心,工程认识课程给学生设置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鼓励学生质疑尝试。在实地观察、动手操作中获得强烈的感性认识。完全不同于理论课堂教学,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与工程实践是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最佳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以外的东西,不断拓宽眼界。工程认识课程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即工程认识课程内容和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学生动手实践时间比例达到50%以上,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工程知识。并且在课程中增加了课堂讨论在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例,强调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能使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生经过学习,可以自己构思设计、加工装配零件,直至完成一个机、电、控制相结合的简单设计制作。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从知识积累向综合能力转化的教育目的。[4]
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也使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更加活跃,让他们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养成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
丰富考试形式和方法是新的考试观念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彻底转变教育思想的根本保证。[5]传统教学评价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而对于工程认识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太合适。因此,工程认识课程采用全过程考核,特别是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工程认识课程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平常课堂表现。主要考虑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参与程度、小组团队合作以及任务完成等情况。
五、小 结
工程认识课程自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强了学生工程意识,激发了学生中蕴涵的巨大创新潜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不断调整与完善,从而使工程认识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庆宪.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8~71
2黄泽峰.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新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8):177
3 F.C.巴特勒.教学过程系统分析(盛群力编译)[J].外国教育资料,1990(3):12~20
4 安丽桥、徐 巍、陶 波等.研究型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143~145
5阮 霞、龚方红、眭荣方等.创新教育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9):31~32
【关键词】工程认识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74-02
【Abstract】Engineering cognitive is one of basic practical courses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This paper studied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ineering cognitive. Teaching purpos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would be discussed. In the new mode,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will be stimulated.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of them will be improved.
【Key words】Engineering cognitiv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工程认识课程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基础实践课程,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工程实践课程。如何让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上好工程认识课程,需要对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哈尔滨工程大学就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实践教学中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重视学生强化能力、发展个性,着重培养学生从等待性学习向自主创新学习转变。
一、教学定位与目标
工程是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工作内容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和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工程链。这一工程链中的每一环节都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工程师予以妥善解决,[1]因此工程教育、工程师的培养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课题。工程认识课程即以对学生进行工程教育为主的课程。
工程认识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各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自信好强、思维敏捷、富有理想、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但是也存在一些弱点,没有工程实践经历,没有相关工程知识、专业背景基础。且会有部分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上工程认识课?这对我们将来的专业学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有什么帮助?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工程的认同,让他们理解工程、认同工程,并且引导学生对工程师的职业有所了解。让学生了解工程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以及国内外的工程差距,激励学生献身工程的志向和工程强国使命感的形成。
工程认识课程的定位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启蒙,引导学生走向工程职业的入门课。并为后续工程课程的学习与工程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索式学习过程中获取工艺知识。训练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了教学的方向,使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课堂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2]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
任何课程内容的设置都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考虑到专业知识储备有限,工程认识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真实的工程氛围,加大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了解现代机电产品制造工程的概貌,课程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特色中注重体现并强化与学校各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对学生的培养紧密结合社会背景和工程背景,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工程制造、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工程材料、工程管理和工程创新等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特别是在学生第一次上工程认识课时,增加了工程导论环节。在导论课上,使学生宏观的了解工程、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他们对工程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究与思考。导论课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会了解后续所要学习的知识,且在课后时间进行预习,充实自己。
三、教学方式
巴特勒(Butle)教学过程七要素模型[3],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情境”为中心,工程认识课程给学生设置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鼓励学生质疑尝试。在实地观察、动手操作中获得强烈的感性认识。完全不同于理论课堂教学,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与工程实践是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最佳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以外的东西,不断拓宽眼界。工程认识课程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即工程认识课程内容和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学生动手实践时间比例达到50%以上,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工程知识。并且在课程中增加了课堂讨论在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例,强调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能使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生经过学习,可以自己构思设计、加工装配零件,直至完成一个机、电、控制相结合的简单设计制作。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从知识积累向综合能力转化的教育目的。[4]
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也使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更加活跃,让他们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养成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
丰富考试形式和方法是新的考试观念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彻底转变教育思想的根本保证。[5]传统教学评价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而对于工程认识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太合适。因此,工程认识课程采用全过程考核,特别是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工程认识课程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平常课堂表现。主要考虑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参与程度、小组团队合作以及任务完成等情况。
五、小 结
工程认识课程自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强了学生工程意识,激发了学生中蕴涵的巨大创新潜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不断调整与完善,从而使工程认识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庆宪.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8~71
2黄泽峰.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新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8):177
3 F.C.巴特勒.教学过程系统分析(盛群力编译)[J].外国教育资料,1990(3):12~20
4 安丽桥、徐 巍、陶 波等.研究型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143~145
5阮 霞、龚方红、眭荣方等.创新教育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