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实践对邓小平小康构想的验证和完善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康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一个民族情结,是历代仁人志士们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是普通百姓对衣食无忧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历史聚焦到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小康这一历史概念演化为一个世纪目标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小康思想在江苏大地深入人心。江苏人民在小康思想的指引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在率先实现总体小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用极具创造性的实践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对邓小平的小康构想进行了真理性验证和诠释。
  苏州之行:小康构想的验证与确立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他的小康构想后,经反复酝酿,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把小康确定为20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使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一目标到底可行不可行、科学不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1983年邓小平带着三个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战略思考来到苏州,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帮助他完成了这一科学论证。
  1、20年翻两番有没有可能?1980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50美元,要实现当时确定的人均800美元的小康目标,则意味着要翻两番。尽管党的十二大已正式提出翻两番的世纪末目标,但邓小平仍在推敲这个目标究竟能不能按时实现。要达到这一目标,平均每年需要8%到10%的增长率,而当时的增长率仅为4-5%。邓小平到苏卅『调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江苏的领导同志用江苏的发展实践回答:“从江苏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自1976到1982年,6年时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就翻了一番。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就全省而言,用不了20年时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苏州的领导同志也回答,苏州大约用15年时间就能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江苏满怀信心的回答给了邓小平极大的信心和底气。2000年,全国人均GDP达到852美元,圆满实现了邓小平早在20年前提出的这一战略构想。
  2、人均800美元的社会什么样?1982年,邓小平明确表述:“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人均800美元。”那么,达到人均800美元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呢?这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的又一个问题。当时的苏州已实现人均GDPl300多元,按当时比价接近800美元。1983年邓小平到苏州视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要亲眼看看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后的社会是副什么景象?他在调研中问道:“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江苏的同志依据苏州的实践,从吃穿用、住房、就业、教育文化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描述。邓小平听了频频点头,苏州的发展变化生动而有说服力地验证了他想象中的小康景象。后来被邓小平一条不漏地转述给中央其他负责同志:“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他还说“这几条就了不起呀!”这六条不仅描述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还描述了社会发展的小康水平。这后来被人们认为是最早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六条标准,也标志着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初步形成。在苏州之行前,邓小平主要立足于经济发展思考小康问题。苏州之行拓展了他的思考,使之将原来的小康由经济扩展到社会,从而为后来的党的十六大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走什么路子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目标已经确立,但实现的路径在哪?这是邓小平在苏州调研关注的第三个问题:“苏州农村的发展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走的什么路子?”当时的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回答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经济之所以出现新的飞跃,主要靠两条:一是重视知识和技术进步,吸引人才;二是发展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发展了中小企业,在农村,就是发展社队工业。并说苏州的社队工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归根结底,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听了江苏的汇报,邓小平作出一个精辟论断:“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苏州农村发展社队工业的一套办法及取得的成绩,得到邓小平的首肯。第二年,中共中央即专门为加快社队工业发展下发文件,为这一新生事物正名撑腰,从而为全国开创了一条农村工业化的崭新道路。邓小平从苏州农村的发展看到了全国广大农村的未来和希望;而江苏发展乡镇企业的创举和市场取向的改革,也为全国实现小康找到了一条现实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地区的发展,为验证并确立邓小平的小康构想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通过苏州之行,邓小平更加坚定了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伟大构想。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至此,邓小平的小康理论体系历经8年,经反复酝酿、调整、验证,最终确立。2000年,江苏人均GDP达1421美元,是1980年的4倍,实现翻两番,全省以县为单位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江苏的这一跨越,为验证和丰富邓小平的小康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支撑。
  两个率先:小康构想的实践和丰富
  跨入新世纪,实现总体小康的江苏,先是在中共江苏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念与目标。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又带着党中央对江苏的殷切期望,在全国首先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年来的探索,不仅使“两个率先”成为新世纪之初江苏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更是把邓小平小康思想成功地转化为生动实践,并以江苏各地的创造性实践丰富了小康的理论内涵,完善了小康的理论体系。
  1、“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将小康构想与江苏发展完美结合。一代伟人的小康构想,需要与各地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才可能使之成为现实。20世纪末,按照邓小平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当时包括江苏在内全国实现的总体小康都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江苏的发展始终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资源丰富,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在全国率先发展。1992年和1994年邓小平两次途经南京,谆谆嘱托:“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要求江苏加快发展,能快则快。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江泽民两任总书记先后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明确要求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为此,省委、省政府在2001年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响亮口号。并对“富民强省”的内涵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强调“富民,就是要尽快让全省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实现百姓富、地区富、城乡人民共同富。强省,就是要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实现企业强、产业强、全省综合实力强。”这是对邓小平小康理论体系的一个丰富和充实。2003年,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正式确立“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作出《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从此,“两个率先”成为本世纪头20年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和各项工作的总要求。江苏高擎“两个率先”的旗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用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小平同志伟大的小康构想。
  2、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使小康构想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究竟怎样才算是实现全面小康?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外没有小康一说,也就自然没有现成的指标可以参照。勇于自我挑战的江苏人从发展实际出发,参照相关国家指标、国际惯例和群众意愿,根据省委确定的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按照“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总体要求,经多次深入调研论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省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体系。其中,既有经济发展指标,又有政治文明指标;既有社会进步指标,又有人民生活质量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指标。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发展基础不同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还分别提出了从2007年到2017年实现全面小康的不同时序进度。这样一些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江苏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起到了有效的导向、考核和激励作用。这套指标体系的出台,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把小康具化和扩展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概念。指标体系针对上世纪末实现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设计了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它反映了小康构想的核心以民为本。指标体系把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美元、人均GDP3000美元确定为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三个核心指标。它揭示了实现全面小康的唯一路径是科学发展。目标明确才能路径正确。在这套指标体系的引领下,全省各地的一切发展行为逐步被纳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使科学发展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和追求。
  3、江苏的小康实践为小康构想提供了生动样板。1983年,邓小平实际上是把苏州看作人均800美元的小康先行区前去考察调研的;20年后,苏州的昆山又再度成为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样板。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咬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放松,以富民优先为突出导向,以全面协调发展为鲜明特色,大力推进富民进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探索一条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众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到2005年底,昆山率先实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核心指标全面超过,分别达到135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也达到8500美元)、16809元和8519元,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走出了一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昆山之路”。2004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到昆山视察之后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昆山以其创造性实践诠释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实现路径,展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生动景象。正是在小康思想的引领下和小康典型的推动下,到2010年,全省GDP突破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并有3/5的县(市)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可以说,邓小平的小康思想一直是指导江苏发展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而江苏从达到总体小康再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实践,都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邓小平的小康思想与理论。
  4、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体现了小康构想的初衷。小康社会的基本形态是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邓小平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日子好过不好过?最终的判定要问老百姓。据此,江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追求的是一定要把江苏的全面小康建成不含水份、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江苏建设的全面小康不仅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更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历史的检验。2006年2月,在江苏省统计局开展的“昆山百姓话小康”电话访问中,昆山人对昆山达到全面小康标准的认可度高达73.2%。实践告诉我们:大多数老百姓感到日子好过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构想的初衷才真正实现了。人民是小康的创造者,也是小康的检验者;小康成果要让老百姓共享,小康成效要由老百姓评说;只有人民群众满意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全面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结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其他文献
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高等学校、企业界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尽管校企合作办学对各方发展都有利,我国推行校企合作办学的进展却比较缓慢,效果也不甚理想,这是因为当前校企合作办学还面临着较突出的难点:  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传统观念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用人单位是消费人才的地方,两者没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很多企业宁愿从人才市场选择、招聘人才,而不愿意参与高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注重现代农业”的指示,我省正在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了学以资政,前不久,我们特地赴河南、湖北两省进行了专题考察。
我省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开放型经济不仅有力推动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且提升了产业层次和区域整体竞争力。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国际政治经
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0.75KW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性能参数,理论推导了转矩和转速关系式,结合实验分析了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特性,并提出了改变换向触发角可以调速的新方法
【正】 散文诗《雪》是《野草》中的一篇,作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野草》是鲁迅的一本散文诗集,连题辞在内;共收散文诗二十四篇,作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
"八五"以来,燕山地区垂直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1996年底,全地区攀援植物种植量已达70万株以上。服务公司羊耳峪调压站、客运公司机关两个单位被评为首都垂直绿化先进单
【正】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这是去年九月发表的毛主席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两句。对于“战锦”的解释,从全国各报刊发表的有关文章看,绝大多数
有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总量的9%,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水平高2.5~5.0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
如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这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管理全过程,这是淮安市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的新思路。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
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委罗志军书记对徐州的发展提出“两快两带三先”的新要求,贾汪区作为徐州的老工业綦地,提出了“三快三先”的发展新目标,即,加快发展步伐,在全市“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