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金玉, 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派名师,中国名校泰兴市洋思中学副校长,泰兴市兼职督导员,泰州市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十佳语文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学研究会特聘专家,《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通讯》特约编辑。2010年3月刊《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先后有近百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上海教育科研》《发展教育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出版了《高效课堂八讲》《学校高效管理六讲》等著作。系全国基础教育著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践者、推广者、研究者、完善者。“教真正的语文,做真正的语文老师,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语文发展”为其人生追求。
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龚自珍,曾作《病梅馆记》,其中写道:“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如果以“直”“正”“密”求梅之“美”,已然脱离了梅的本身,是完全由着人的性子、人类所谓“美”的标准蓄意“培养”出来的。这种梅其实是一种病梅。真正的梅的“美”应该是“纵之顺之”(顺其自然生长),应该是“解其棕绳”(解开束缚其身的棕绳),应该是“以五年为期”(保证足够的生长周期)。这样的梅才是自然的梅,才是充满活力的梅,才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力的梅。这样的梅所表现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让人追求、羡慕的自然而持久的“美”。
由此,联想到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改。十多年的新课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其中不乏如“病梅”之假“高效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之处。其中,三大误区尤为突出。
一、认为“走出去”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是新课改的流行语。很多教师紧紧抓住这句话,在课堂上三下五除二,迅速地将教材讲完,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把“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变成了“迅速走出教材”。
教材是什么?教材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研究、编辑、反复实践、反复修改、经由教材审核委员会反复审议、权衡之后才最终确定供学生学习的,体现了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对于这样的教材,不应轻易否认,而应尊重、赏识,在应用和实践中补充、完善。如果一开始就对教材推倒重来,那不是建设教材,而是“乱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吃透教材,然后再去超越教材。
“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先生这一至理名言可谓一语中的。教材是作为例子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例子有三大功能——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这样的例子反映了编者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意图,体现了课程思想与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思想与国家意志。因此,课堂的当务之急不是走出教材,而是把握住作为例子的教材的内涵与本质,才能深化文本,走出文本。
例子的背后是“规律”“思想”“方法”,是对“能力”要求的体现。一个例子只是一个点,但其后却是一条线、一个面、一个体——编者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只能以例子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从而拓宽“点”的意义与“点”的范围,让例子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才是例子的根本价值——由表及里地看问题,由表及里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与内涵。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讲例子时,没有对例子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仅以例子为引子,链接了很多与例子相关的内容,美其名曰“走出教材”。其实这是舍本逐末,是在煮一大锅夹生饭,是喧宾夺主,是滥开发。对例子本身没有深入理解,就不能很好地走出去。
用好教材,教好教材,就是把教材最为基本的思想、内涵、规律把握好,理解通透——教材是“本”,教材是“源”,教材是“根”。教学应做到“以本为本,本是根本”,首先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用好教材,带领学生练好基本功。
学生之间在各种考试中的差距,关键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基本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基础就在教材中,把教材的例子教好、学好,把教材的基本规律、基本定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弄通、搞透,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教材”。
二、认为“翻转”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近年来,翻转课堂大为流行,许多学校和教师不假思索,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借鉴、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何也?盲目跟风,不求甚解,不切实际。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一所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的实验。他们把课堂讲解的内容录制成视频,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把课堂时间用于在面对面交互中完成作业和动手做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把传统的课堂上学习和课后作业的顺序翻转过来了。其出发点本是要在学习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而在课堂内则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知识内化的交互性。
翻转课堂确实打破了传统教学,而且引进了现代教学手段——微视频,在“互联网 ”的背景之下,“翻转课堂”可谓与时俱进。但翻转课堂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目前,从形式上做到课堂翻转似乎很容易,但要通过课堂的翻转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恐怕不容易。有很多现实情况制约着翻转课堂的实施,尽管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
1.学生课后看视频的时间无法保证
曾经,“导学案”风靡一时,结果,学生负担增加,课堂变成“夹生饭”,现如今,不“导学案”而改成“看视频”,就有时间了吗?一个知识点、一个题目、一个小问题就会产生一个视频,一个视频一般5分钟,而一堂课中,有多少知识点呢?有多少题目呢?更何况,看完视频后,还要做题目,还要校对,还要纠正,要花更长的时间。一门功课如此,若干门功课又当如何?时间从哪里来?没有时间保证,不管视频多么形象直观可学,都难以发挥作用。
2.视频学习与实践存在差距 看视频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与途径。但是,相对于实践与感悟,却是肤浅的、不完整的。直接让学生看视频讲解,缺少了具体的实践与感悟的过程,导致一是不能及时因材施教,不能面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二是不能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3.视频学习无法代替生成性课堂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新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思维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个性不一样。对不一样的学生却提出了一样的要求——看视频,这样的视频学习,每个人都能学吗?会对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学习效果吗?当然不可能。由于这样的视频只有共同的预设,而一种预设只能应对一种情况,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自然的矛盾体,因此,没有学生学习的不同生成,也就没有针对不同生成的应对策略,所以,看视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
4.并非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看视频
各门学科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个性,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把阅读移到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内则在交互环境下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解读,效果还是可以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针对数学概念和原理设计问题,课前让学生用几何画版作为工具进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课中则把重点放在进一步深化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上,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如果让学生只看视频学习,就可能像电视魔术,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探究精神就无法培养,能力无法提高。
因此,对课前看“微视频”要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否则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三、认为“围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改与传统教学要求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增加了“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呢?现在有一个通行的方式,就是打破传统“栽秧式”坐法,变成“围起来”坐,取名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围座,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行对话,进行交流,进行展示。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因此,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才是关键。所以,自主是根本,合作是辅助。对自我成长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合作才有意义;相反,如果合作的只是外在形式,就会劳民伤财,费时费力,适得其反,这样的合作不要也罢,要了反而害课不浅。
事实上,在围坐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为讨论而讨论,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流于形式,有的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有的小组合作,只有少数学生讨论,多数学生在“打酱油”,聊天说话,坐享其成;有的小组在讨论后,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极个别的固定的几个人,课堂的活跃,完全是这些“课霸”在支撑门面,大多数学生未能真正动起来。在小组学习中,小组长扮演着小组学习的领袖、教师的助教两重角色:制定每个成员“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组织每个成员积极、主动、高效学习,并分层检测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效果。但小组长果真有此能力吗?小组长也是学习的一员,他的主要任务也绝不在此。还有的教师早就有一个“标准答案”,将合作变成让学生猜答案,猜不出来怎么办呢?最后只好告诉学生答案——这样做更是没有意义。
在参加了多次高效课堂的研讨会后,有一位教育局长很有感慨地说:“我从其它局里调来,教研室主任让我去学校看课堂,说课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去了,果真,一个班级分成了6个小组,围起来学习,但是,老师一上课,就有1/4的学生屁股对着老师,1/2的学生斜视着老师——这样对待老师的课堂还是学习的课堂吗?在学习过程中,我又发现老师讲课时,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歪着脖子看着老师讲课,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脖子扭坏了,是谁的责任?背对着老师的学生实在无法正面看老师,就干脆不看老师,各行其是,老师也看不到,也不管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吗?”一句话,“围起来”的课堂在这位局长看来是大有问题的。
在学习中,如果没有疑难,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进行所谓的交流与讨论。当真正有问题的时候,合作才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合作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有合作的内容,二是有合作的目的,三是有合作的方式,四是有合作的对象。
此外,“栽秧式”的坐法并不是不能“合作”,关键看如何运作,以使合作有意义、有价值,体现自然、有效,不“折腾”。根据合作问题的由易到难,“栽秧式”坐法可以分为四种方式:简单的问题——同桌合作;难一点的问题——前后合作;再难一点的问题——自由合作(让学生下位找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对象,并与之合作);全班都不会的问题——集体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全班同学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当然,对“小组合作”,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欢迎与保护,只是要注意不能过急,不能走极端,更不能为了某种体现而大动干戈,否则不但不会使课堂高效,也不利于学生发展。
以上是高效课堂存在的最大的误区,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误区,如认为“动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亮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启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快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无老师”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奖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等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有什么严重后果吗?如果从一堂课来看,似乎没有多少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每一学科都如此,会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教师不得新课改的真谛,对教育教学失去应有的真知灼见,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最终会误了自己,也误了学生。而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形成不良的品质、虚浮的学识、不求甚解的态度等。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此种状况?究其根本,还是人的因素。
一是专家。有些专家不是来自一线,本身对新思想的理解不透彻,没能深究其理,更不能亲自示范,致使很多本来正确的理念变得虚无缥缈,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
二是一线教师。一方面,偏信专家,误解了新课改思想,如实执行“大家之言”,导致课改失误多多;另一方面,本身缺少对问题的思考,没有经过深入的考察,没有亲自实践与研究,而是直接采取了“拿来主义”,结果“水土不服”。
三是领导。包括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分领导,他们均有改革的思想与意图,有发展的雄心与壮志,恨不得一口气彻底改变课堂,让本地区的教育“旧貌换新颜”,在缺乏实证和试验的情况下,贸然地全盘推开,企图早日全面开花,更有甚者,虽有“改革”之名,行的却是“应试”之实,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
我们必须对新课改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只有走出高效课堂的误区,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理解正确,科学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才能达到新课改的基本目标。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龚自珍,曾作《病梅馆记》,其中写道:“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如果以“直”“正”“密”求梅之“美”,已然脱离了梅的本身,是完全由着人的性子、人类所谓“美”的标准蓄意“培养”出来的。这种梅其实是一种病梅。真正的梅的“美”应该是“纵之顺之”(顺其自然生长),应该是“解其棕绳”(解开束缚其身的棕绳),应该是“以五年为期”(保证足够的生长周期)。这样的梅才是自然的梅,才是充满活力的梅,才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力的梅。这样的梅所表现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让人追求、羡慕的自然而持久的“美”。
由此,联想到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改。十多年的新课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其中不乏如“病梅”之假“高效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之处。其中,三大误区尤为突出。
一、认为“走出去”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是新课改的流行语。很多教师紧紧抓住这句话,在课堂上三下五除二,迅速地将教材讲完,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把“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变成了“迅速走出教材”。
教材是什么?教材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研究、编辑、反复实践、反复修改、经由教材审核委员会反复审议、权衡之后才最终确定供学生学习的,体现了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对于这样的教材,不应轻易否认,而应尊重、赏识,在应用和实践中补充、完善。如果一开始就对教材推倒重来,那不是建设教材,而是“乱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吃透教材,然后再去超越教材。
“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先生这一至理名言可谓一语中的。教材是作为例子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例子有三大功能——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这样的例子反映了编者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意图,体现了课程思想与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思想与国家意志。因此,课堂的当务之急不是走出教材,而是把握住作为例子的教材的内涵与本质,才能深化文本,走出文本。
例子的背后是“规律”“思想”“方法”,是对“能力”要求的体现。一个例子只是一个点,但其后却是一条线、一个面、一个体——编者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只能以例子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从而拓宽“点”的意义与“点”的范围,让例子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才是例子的根本价值——由表及里地看问题,由表及里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与内涵。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讲例子时,没有对例子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仅以例子为引子,链接了很多与例子相关的内容,美其名曰“走出教材”。其实这是舍本逐末,是在煮一大锅夹生饭,是喧宾夺主,是滥开发。对例子本身没有深入理解,就不能很好地走出去。
用好教材,教好教材,就是把教材最为基本的思想、内涵、规律把握好,理解通透——教材是“本”,教材是“源”,教材是“根”。教学应做到“以本为本,本是根本”,首先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用好教材,带领学生练好基本功。
学生之间在各种考试中的差距,关键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基本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基础就在教材中,把教材的例子教好、学好,把教材的基本规律、基本定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弄通、搞透,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教材”。
二、认为“翻转”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近年来,翻转课堂大为流行,许多学校和教师不假思索,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借鉴、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何也?盲目跟风,不求甚解,不切实际。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一所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的实验。他们把课堂讲解的内容录制成视频,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把课堂时间用于在面对面交互中完成作业和动手做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把传统的课堂上学习和课后作业的顺序翻转过来了。其出发点本是要在学习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而在课堂内则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知识内化的交互性。
翻转课堂确实打破了传统教学,而且引进了现代教学手段——微视频,在“互联网 ”的背景之下,“翻转课堂”可谓与时俱进。但翻转课堂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目前,从形式上做到课堂翻转似乎很容易,但要通过课堂的翻转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恐怕不容易。有很多现实情况制约着翻转课堂的实施,尽管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
1.学生课后看视频的时间无法保证
曾经,“导学案”风靡一时,结果,学生负担增加,课堂变成“夹生饭”,现如今,不“导学案”而改成“看视频”,就有时间了吗?一个知识点、一个题目、一个小问题就会产生一个视频,一个视频一般5分钟,而一堂课中,有多少知识点呢?有多少题目呢?更何况,看完视频后,还要做题目,还要校对,还要纠正,要花更长的时间。一门功课如此,若干门功课又当如何?时间从哪里来?没有时间保证,不管视频多么形象直观可学,都难以发挥作用。
2.视频学习与实践存在差距 看视频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与途径。但是,相对于实践与感悟,却是肤浅的、不完整的。直接让学生看视频讲解,缺少了具体的实践与感悟的过程,导致一是不能及时因材施教,不能面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二是不能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3.视频学习无法代替生成性课堂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新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思维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个性不一样。对不一样的学生却提出了一样的要求——看视频,这样的视频学习,每个人都能学吗?会对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学习效果吗?当然不可能。由于这样的视频只有共同的预设,而一种预设只能应对一种情况,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自然的矛盾体,因此,没有学生学习的不同生成,也就没有针对不同生成的应对策略,所以,看视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
4.并非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看视频
各门学科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个性,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把阅读移到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内则在交互环境下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解读,效果还是可以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针对数学概念和原理设计问题,课前让学生用几何画版作为工具进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课中则把重点放在进一步深化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上,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如果让学生只看视频学习,就可能像电视魔术,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探究精神就无法培养,能力无法提高。
因此,对课前看“微视频”要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否则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三、认为“围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改与传统教学要求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增加了“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呢?现在有一个通行的方式,就是打破传统“栽秧式”坐法,变成“围起来”坐,取名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围座,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行对话,进行交流,进行展示。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因此,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才是关键。所以,自主是根本,合作是辅助。对自我成长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合作才有意义;相反,如果合作的只是外在形式,就会劳民伤财,费时费力,适得其反,这样的合作不要也罢,要了反而害课不浅。
事实上,在围坐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为讨论而讨论,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流于形式,有的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有的小组合作,只有少数学生讨论,多数学生在“打酱油”,聊天说话,坐享其成;有的小组在讨论后,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极个别的固定的几个人,课堂的活跃,完全是这些“课霸”在支撑门面,大多数学生未能真正动起来。在小组学习中,小组长扮演着小组学习的领袖、教师的助教两重角色:制定每个成员“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组织每个成员积极、主动、高效学习,并分层检测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效果。但小组长果真有此能力吗?小组长也是学习的一员,他的主要任务也绝不在此。还有的教师早就有一个“标准答案”,将合作变成让学生猜答案,猜不出来怎么办呢?最后只好告诉学生答案——这样做更是没有意义。
在参加了多次高效课堂的研讨会后,有一位教育局长很有感慨地说:“我从其它局里调来,教研室主任让我去学校看课堂,说课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去了,果真,一个班级分成了6个小组,围起来学习,但是,老师一上课,就有1/4的学生屁股对着老师,1/2的学生斜视着老师——这样对待老师的课堂还是学习的课堂吗?在学习过程中,我又发现老师讲课时,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歪着脖子看着老师讲课,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脖子扭坏了,是谁的责任?背对着老师的学生实在无法正面看老师,就干脆不看老师,各行其是,老师也看不到,也不管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吗?”一句话,“围起来”的课堂在这位局长看来是大有问题的。
在学习中,如果没有疑难,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进行所谓的交流与讨论。当真正有问题的时候,合作才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合作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有合作的内容,二是有合作的目的,三是有合作的方式,四是有合作的对象。
此外,“栽秧式”的坐法并不是不能“合作”,关键看如何运作,以使合作有意义、有价值,体现自然、有效,不“折腾”。根据合作问题的由易到难,“栽秧式”坐法可以分为四种方式:简单的问题——同桌合作;难一点的问题——前后合作;再难一点的问题——自由合作(让学生下位找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对象,并与之合作);全班都不会的问题——集体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全班同学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当然,对“小组合作”,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欢迎与保护,只是要注意不能过急,不能走极端,更不能为了某种体现而大动干戈,否则不但不会使课堂高效,也不利于学生发展。
以上是高效课堂存在的最大的误区,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误区,如认为“动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亮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启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快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无老师”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奖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等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有什么严重后果吗?如果从一堂课来看,似乎没有多少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每一学科都如此,会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教师不得新课改的真谛,对教育教学失去应有的真知灼见,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最终会误了自己,也误了学生。而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形成不良的品质、虚浮的学识、不求甚解的态度等。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此种状况?究其根本,还是人的因素。
一是专家。有些专家不是来自一线,本身对新思想的理解不透彻,没能深究其理,更不能亲自示范,致使很多本来正确的理念变得虚无缥缈,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
二是一线教师。一方面,偏信专家,误解了新课改思想,如实执行“大家之言”,导致课改失误多多;另一方面,本身缺少对问题的思考,没有经过深入的考察,没有亲自实践与研究,而是直接采取了“拿来主义”,结果“水土不服”。
三是领导。包括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分领导,他们均有改革的思想与意图,有发展的雄心与壮志,恨不得一口气彻底改变课堂,让本地区的教育“旧貌换新颜”,在缺乏实证和试验的情况下,贸然地全盘推开,企图早日全面开花,更有甚者,虽有“改革”之名,行的却是“应试”之实,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
我们必须对新课改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只有走出高效课堂的误区,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理解正确,科学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才能达到新课改的基本目标。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