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驱动教学的各个基本环节,并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来改进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高职英语;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085-02
  1 引言
  近些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地快速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高等职业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但一直以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只注重对语法、词汇的教学,忽视了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2]。在整个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工具。英语课堂的讲授,英语教师会对课文进行分解,首先进行文章结构的介绍,随后对重点词的语法进行讲解,最后布置作业完成整个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倡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目的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处于主动的地位,全面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活化教材 目前,高职英语教材各式各样,但是很少有真正符合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教材,大多数教材是以文章的形式出现,英语对话实训方面的内容较少[3]。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通过紧扣主题或话题来活化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重组,让枯燥的文字变成活泼有趣的交际活动,把语言在设定的环境中运用,使其增强实践性,让学生愉快地在生活气息浓郁的英语生活环境中吸收知识。
  创设情境 任务驱动法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对环境的创设,在英语课堂上如果英语教师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学生在这个环境之下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中,英语教师应该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如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课本内容展示出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与关注度,在英语课堂上展示生活场景,从而将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一个享受的、有形的可视听的内容。
  巧设任务 任务设计是该教学法的关键,任务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任务的设计应以教学内容和目标为指导[4]。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英语教师应该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既要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教学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通过这些小目标实现总体的学习目标。对于任务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目标。
  设计活动 对活动的设计应该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课堂进行设计,如扮演角色,给每位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其理解角色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过程更直观、简便,也更有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课本上相似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联想加强对内容的了解。
  自主合作 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应该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教学内容。在对任务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完成的任务,以及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在分组的时候认真考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之后每一个小组派一个成员进行观点的交流,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必不可少的最后阶段。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贯穿评价,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成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在此环节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和过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在做任务时展现出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表扬和激励是对学生学习的认可和肯定,也是教学的重要方法。
  提高教师素质 任务驱动型教学需要教师在各方面的素养较高[5]。课前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任务,并且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教师要转变角色,从主宰课堂变为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导和鼓励学生准备活动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才能自如地推行任务驱动教学。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案例
  本文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实际教学中进行实验,实验对象为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无论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都必须要学习英语。不同点是二者使用的教材是有差别的,非英语专业所选用的教材是《实用英语》,该教材由10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又包括听说练习、阅读文章、语法练习、习题巩固、写作训练以及生词词组七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成为英语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结合个人总结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新课导入 《实用英语》的10个单元的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面对这些话题,学生有着参与的欲望,想要表达自己对这些话题的意见和看法。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词汇储备量少,口语能力欠佳,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想法。这个时候,英语教师就要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表现,而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陪的效果,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使学生产生了解和探究的欲望;还可以提出一些与新知识密切的相关知识,诱导学生产生疑问、猜想,鼓励学生发言,从而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生词与词组的运用 生词与词组内容枯燥,教师通常采用讲授法来组织生词与词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有效破解了生词与词组教学中的困境,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综合分析学生的英语基础,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并且完成任务。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任务,如在讲解新的复杂的生词与词组时,要结合学生学到的简单的熟悉的词,加强未掌握的生词与已有的词语间的联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将复杂的生词解释成已有的词语。通过布置制作英语海报以及报纸专栏广告等任务,让学生将掌握的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在课堂上锻炼英语能力的机会。学生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这样授课的缺点是花费时间较多,优点是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动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新知识。   课文分析阅读理解 阅读是英语考试中所占分比最大的一部分题型,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分析课文是重要的英语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英语课文中的难点句型句式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很乏味,不认真听课,只有少数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感兴趣,积极与教师保持互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则能够扭转学生积极性不够的局面,教师可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每个小组的水平分配不同的任务。如对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小组,要求其大致理解文章内容;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小组,则要求其理解文章的内涵。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其任务完成情况,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有着有固定的模板和规格,在给学生布置应用文写作任务时要引导学生注重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更快地写出自己想要的文章。在语言形式上,由写短语、写句子到写短文;在训练形式上,由听写、仿写、改写到造句、写短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增加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
  3 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科学并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其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技能发展,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干中学、用中学,为培养合作型、创新型、主动型、终身学习型人才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最终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媛媛.任务驱动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的运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69-70.
  [2]罗练.任务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郭瑾.分析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效果[J].校园英语,2014(5):31.
  [4]李志强.高职大学英语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建构[J].考试周刊,2012(73):103-104.
  [5]陈永烨.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4):92-94.
其他文献
<正>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中学生智力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
不少数学刊物上都研究过形如ay+b/cx+d或能够构造式子ay+b/cx+d的题目,利用斜率模式a/c&#183;y+b/a/x+d/c,求解取值范围或最值.比如: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ax+2b=0的一根在区间(0.1)内,另一
1 问题提出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习题设置很有梯度,一般分三个层次:“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探究·拓展”,供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选择使用.由于教师和学生习惯了解决比较传统、规范的习题,对第二、第三层次问题的处理大多蜻蜓点水、流于形式,不能做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所以,这类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然而,这些问题往往有更深层次的探究拓展空间,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此,
立足于条烟分拣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条烟分拣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借鉴工程管理中的网络时间分析计算方法,依托EM_Plant仿真平台建立仿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验证,建立了条
提出在虚拟生产中,将一家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引入服装制造业的模式,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改进中国中小型服装企业虚拟生产模式,并论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