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概述
淮北袁店煤矿属于高瓦斯、双突矿井。巷道压力较大,施工中要强化过断层带的顶板管理工作,优化支护形式。矿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砂岩中高角度裂隙发育,但裂隙发育具不均一性。且富水性较弱,煤系砂岩裂隙水处于半封闭状态,另外,构造造成的围岩破碎,其碎胀压力也容易使围岩产生碎胀变形。对于如此大的构造应力和松散围岩,采用被动的或单一的支护方式是难以奏效的。
二、 支护方式的选择
为适应巷道难维护的特点,应优先选择具有如下特点的支护形式:
1、直接作用于周边浅部围岩,针对破坏特点、强度弱化的原因及时有效地采取加固措施。
2、在巷道围岩的变形过程中维护,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护”、“让”、“支”、“限”的技术,以适应围岩的变形特征,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实现围岩稳定。
3、主动加固并直接改善围岩破裂体力学性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促使围岩形成整体结构。
4、由于构造应力的方向性、岩体赋存的不均匀性和分层性,巷道周围会出现一些薄弱部位,应及时采取主动支护手段,有效地强化这些关键部位。
三、巷道支护设计
(一)采用的支护技术路线
由于袁店矿井煤层埋藏深、地压大,地质条件复杂,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经验和操作技术特点及以动态分步加固、过程控制的软岩巷道综合控制思想,结合巷道难维护的特点、支护选型原则,本设计采用分段支护的思想,因地制宜,以锚网+锚索+喷射混凝土主动支护为主,多种支护方式并用,既保证巷道支护的稳定可靠,又兼顾经济合理适应快速掘进的需要。
(二)具体支护形式
根据巷道围岩赋存情况,将矿区围岩稳定性分为三种区域,分别采取不同的支护形式。
1、 围岩分类:
围岩分类 岩层描述 巷道开掘后围岩的稳定状态(3-5m跨度) 岩种举例
类别 名称
Ⅰ 稳定岩层 1、完整坚硬岩层,不易风化
2、层状岩层层间胶结好,无软弱夹层 围岩稳定,长期不支护无碎块掉落现象 完整的玄武岩、石英质砂岩等
Ⅱ 稳定性较好岩层 1完整比较坚硬岩层
2、层状岩层,胶结较好
3、坚硬块状岩层,裂隙面闭合,无泥质充填 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稳定,会产生局部岩体掉落 胶结好的砂岩、砾岩等
Ⅲ 中等稳定岩层 1、完整的中硬岩层
2、层状岩层以坚硬岩层为主,加有少数软岩层
3比较坚硬的块状岩层 围岩的稳定时间仅有几天 砂岩、砂质页岩、粉砂岩、石灰岩、硬质凝灰岩
Ⅳ 稳定性较差岩层 1、较软的完整岩层
2、中硬的层状岩
3、中硬的块状岩层 围岩很容易产生冒顶片帮 页岩、泥岩、胶结不好的砂岩、硬煤
Ⅴ 不稳定岩层 1、易风化潮解剥落的松软岩层
2、各种类破碎岩层 炭质页岩、花斑泥岩、软质凝灰岩、煤、破碎的各类岩石
(三)支护形式
(1)、当围岩完整,稳定性高区域如:Ⅰ、Ⅱ类岩层(即岩层完整性好,开挖后不立即支护也能保持完整,没有明显破裂和变形),采用锚网喷+锚索+注浆支护。
锚杆采用Φ20 ×2400mm等强树脂锚杆,喷厚150mm,钢筋网采用Φ6mm带肋钢筋加工,长×宽=1600×900mm,网格100×100mm,錨杆间排距700×700mm,喷射砼强度C20。
(2)、围岩稳定程度中等区域如:Ⅲ类岩层(即顶板岩层块状胶结程度较高,开挖后自稳能力强,但岩层节理较发育,易出现预生裂隙),采用锚网喷+U36型棚+注浆支护。
例如架棚巷道净断面尺寸底宽×中高=5200 mm×4200mm。采用锚架喷注方案,具体施工工艺流程为:锚网喷→U型棚支护→喷浆→壁后注浆。
2.1 U36型棚支护
爆破后敲帮问顶,将活矸处理掉,若顶板十分破碎,可采用超前预注浆,布置5~7根超前预注浆锚杆,注马丽散超前管理顶板,并采用撞楔进行超前加强支护,超前注浆锚杆兼作撞楔使用,撞楔间距为200mm。
2.2喷浆后壁后充填
架棚完毕后,喷射混凝土,一定要将U型钢后喷射均匀和充填密实。
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防止围岩风化潮解,混凝土配比,水泥:黄沙:石子=1:2:2。喷层厚度100mm,确保将U型棚完整封闭,并保证U型棚后有不少于设计喷厚90%的混凝土垫层,防止注浆时跑漏浆液;喷射混凝土作业紧跟迎头施工,喷射后混凝土要7天内三班洒水养护。
2.3 壁后充填注浆
注浆材料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或化学浆液注浆控顶,进行封堵大型裂隙和浅层破碎围岩体加固。
按设计要求,将浆液注入到巷道轮廓以外的松散的岩体内,使松散的岩体粘结,形成一个注浆硬壳帷幕,并根据需要控制粘结高度。
注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5~1.0。
2.4锚杆、关键部位锚索支护
在充填注浆结束后采用M20-Φ20×2400mm锚杆对帮、顶板进行支护。锚杆间距为800mm,排距600mm;在巷道顶区每两排棚距(6000mm)布置3套Φ17.8×6300mm顶部锚索(锚索与锚杆错开布置),锚索间距1500mm,安装锚索时顶锚索每孔使用一卷K2550和两卷Z2550型树脂药卷。
2.5 帮部锚杆及锚索强化支护
滞后迎头适当距离进行帮部锚杆支护及帮部锚索加强支护方案(紧跟扒矸机后施工)。
帮部锚杆间距为800mm,排距6000mm。
在巷道帮部布置2套Φ17.8×6300mm帮部锚索,锚索间距1500mm,安装帮锚索使用一卷K2550和两卷Z2550型树脂药卷,预紧力120kN。
2.6 帮部锁腿加强方案
考虑到现场围岩破碎,结合后路巷道的维护情况,必须对U型棚进行锁腿加强支护,可根据前面工序在扒矸机后进行,在复喷与深孔注浆后完成。
每一架U型棚在1m腰线向下500mm位置进行锚索配合11#工字钢锁腿,每根工字钢均匀布置3根锚索,锚索间距1500mm,工字钢长度4m。
(3)、过断层破碎带及穿煤期间,围岩稳定性较差,不具备可锚性区域如:Ⅳ、Ⅴ类岩层 (即岩层胶结程度低,开挖后自稳能力差,空顶自稳时间很短或随掘随冒,采用超前支护撞楔护顶,当顶板自稳时间极短,不能满足顶板锚杆施工的严重破碎段,宜采用超前预注浆的方式固顶),采用36U型棚+打明锚杆+滞后注浆支护。
全封闭架锚注方案工艺流程为:超前预注浆→U型棚支护→初喷后充实→喷浆→壁后注浆→打明锚杆。
四、说明
(1)为了保持巷道稳定,不需再进行返修,特殊情况可考虑局部加固;
(2)从支护方案及支护理论上,要着眼于注浆与锚注联合支护,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实现主动支护,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
(3)要充分考虑到巷道围岩破碎的特点,采用全断面支护;
(4)加强对水的治理,改善围岩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
(5)支护方案在满足技术前提下,确保安全生产,力争尽量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淮北袁店煤矿属于高瓦斯、双突矿井。巷道压力较大,施工中要强化过断层带的顶板管理工作,优化支护形式。矿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砂岩中高角度裂隙发育,但裂隙发育具不均一性。且富水性较弱,煤系砂岩裂隙水处于半封闭状态,另外,构造造成的围岩破碎,其碎胀压力也容易使围岩产生碎胀变形。对于如此大的构造应力和松散围岩,采用被动的或单一的支护方式是难以奏效的。
二、 支护方式的选择
为适应巷道难维护的特点,应优先选择具有如下特点的支护形式:
1、直接作用于周边浅部围岩,针对破坏特点、强度弱化的原因及时有效地采取加固措施。
2、在巷道围岩的变形过程中维护,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护”、“让”、“支”、“限”的技术,以适应围岩的变形特征,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实现围岩稳定。
3、主动加固并直接改善围岩破裂体力学性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促使围岩形成整体结构。
4、由于构造应力的方向性、岩体赋存的不均匀性和分层性,巷道周围会出现一些薄弱部位,应及时采取主动支护手段,有效地强化这些关键部位。
三、巷道支护设计
(一)采用的支护技术路线
由于袁店矿井煤层埋藏深、地压大,地质条件复杂,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经验和操作技术特点及以动态分步加固、过程控制的软岩巷道综合控制思想,结合巷道难维护的特点、支护选型原则,本设计采用分段支护的思想,因地制宜,以锚网+锚索+喷射混凝土主动支护为主,多种支护方式并用,既保证巷道支护的稳定可靠,又兼顾经济合理适应快速掘进的需要。
(二)具体支护形式
根据巷道围岩赋存情况,将矿区围岩稳定性分为三种区域,分别采取不同的支护形式。
1、 围岩分类:
围岩分类 岩层描述 巷道开掘后围岩的稳定状态(3-5m跨度) 岩种举例
类别 名称
Ⅰ 稳定岩层 1、完整坚硬岩层,不易风化
2、层状岩层层间胶结好,无软弱夹层 围岩稳定,长期不支护无碎块掉落现象 完整的玄武岩、石英质砂岩等
Ⅱ 稳定性较好岩层 1完整比较坚硬岩层
2、层状岩层,胶结较好
3、坚硬块状岩层,裂隙面闭合,无泥质充填 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稳定,会产生局部岩体掉落 胶结好的砂岩、砾岩等
Ⅲ 中等稳定岩层 1、完整的中硬岩层
2、层状岩层以坚硬岩层为主,加有少数软岩层
3比较坚硬的块状岩层 围岩的稳定时间仅有几天 砂岩、砂质页岩、粉砂岩、石灰岩、硬质凝灰岩
Ⅳ 稳定性较差岩层 1、较软的完整岩层
2、中硬的层状岩
3、中硬的块状岩层 围岩很容易产生冒顶片帮 页岩、泥岩、胶结不好的砂岩、硬煤
Ⅴ 不稳定岩层 1、易风化潮解剥落的松软岩层
2、各种类破碎岩层 炭质页岩、花斑泥岩、软质凝灰岩、煤、破碎的各类岩石
(三)支护形式
(1)、当围岩完整,稳定性高区域如:Ⅰ、Ⅱ类岩层(即岩层完整性好,开挖后不立即支护也能保持完整,没有明显破裂和变形),采用锚网喷+锚索+注浆支护。
锚杆采用Φ20 ×2400mm等强树脂锚杆,喷厚150mm,钢筋网采用Φ6mm带肋钢筋加工,长×宽=1600×900mm,网格100×100mm,錨杆间排距700×700mm,喷射砼强度C20。
(2)、围岩稳定程度中等区域如:Ⅲ类岩层(即顶板岩层块状胶结程度较高,开挖后自稳能力强,但岩层节理较发育,易出现预生裂隙),采用锚网喷+U36型棚+注浆支护。
例如架棚巷道净断面尺寸底宽×中高=5200 mm×4200mm。采用锚架喷注方案,具体施工工艺流程为:锚网喷→U型棚支护→喷浆→壁后注浆。
2.1 U36型棚支护
爆破后敲帮问顶,将活矸处理掉,若顶板十分破碎,可采用超前预注浆,布置5~7根超前预注浆锚杆,注马丽散超前管理顶板,并采用撞楔进行超前加强支护,超前注浆锚杆兼作撞楔使用,撞楔间距为200mm。
2.2喷浆后壁后充填
架棚完毕后,喷射混凝土,一定要将U型钢后喷射均匀和充填密实。
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防止围岩风化潮解,混凝土配比,水泥:黄沙:石子=1:2:2。喷层厚度100mm,确保将U型棚完整封闭,并保证U型棚后有不少于设计喷厚90%的混凝土垫层,防止注浆时跑漏浆液;喷射混凝土作业紧跟迎头施工,喷射后混凝土要7天内三班洒水养护。
2.3 壁后充填注浆
注浆材料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或化学浆液注浆控顶,进行封堵大型裂隙和浅层破碎围岩体加固。
按设计要求,将浆液注入到巷道轮廓以外的松散的岩体内,使松散的岩体粘结,形成一个注浆硬壳帷幕,并根据需要控制粘结高度。
注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5~1.0。
2.4锚杆、关键部位锚索支护
在充填注浆结束后采用M20-Φ20×2400mm锚杆对帮、顶板进行支护。锚杆间距为800mm,排距600mm;在巷道顶区每两排棚距(6000mm)布置3套Φ17.8×6300mm顶部锚索(锚索与锚杆错开布置),锚索间距1500mm,安装锚索时顶锚索每孔使用一卷K2550和两卷Z2550型树脂药卷。
2.5 帮部锚杆及锚索强化支护
滞后迎头适当距离进行帮部锚杆支护及帮部锚索加强支护方案(紧跟扒矸机后施工)。
帮部锚杆间距为800mm,排距6000mm。
在巷道帮部布置2套Φ17.8×6300mm帮部锚索,锚索间距1500mm,安装帮锚索使用一卷K2550和两卷Z2550型树脂药卷,预紧力120kN。
2.6 帮部锁腿加强方案
考虑到现场围岩破碎,结合后路巷道的维护情况,必须对U型棚进行锁腿加强支护,可根据前面工序在扒矸机后进行,在复喷与深孔注浆后完成。
每一架U型棚在1m腰线向下500mm位置进行锚索配合11#工字钢锁腿,每根工字钢均匀布置3根锚索,锚索间距1500mm,工字钢长度4m。
(3)、过断层破碎带及穿煤期间,围岩稳定性较差,不具备可锚性区域如:Ⅳ、Ⅴ类岩层 (即岩层胶结程度低,开挖后自稳能力差,空顶自稳时间很短或随掘随冒,采用超前支护撞楔护顶,当顶板自稳时间极短,不能满足顶板锚杆施工的严重破碎段,宜采用超前预注浆的方式固顶),采用36U型棚+打明锚杆+滞后注浆支护。
全封闭架锚注方案工艺流程为:超前预注浆→U型棚支护→初喷后充实→喷浆→壁后注浆→打明锚杆。
四、说明
(1)为了保持巷道稳定,不需再进行返修,特殊情况可考虑局部加固;
(2)从支护方案及支护理论上,要着眼于注浆与锚注联合支护,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实现主动支护,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
(3)要充分考虑到巷道围岩破碎的特点,采用全断面支护;
(4)加强对水的治理,改善围岩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
(5)支护方案在满足技术前提下,确保安全生产,力争尽量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