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5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和对照组(传统术后护理组)各28例,对比分析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功能锻炼。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的患者在临床治愈、关节改善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积极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患者疾病治愈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功能锻炼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65-01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及交通工具的普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滑膜炎、交通意外等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关节炎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晚期只能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不仅能明显减轻症状,还能矫正畸形和改善关节功能,已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1]。但是应该看到,膝关节置换手术给患者只提供了改善功能的条件,患者后期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术后的康复护理密切相关。实施何种护理路径,采取什么样的护理程序及措施是临床目标所在,为更好的治愈患者,我院近年来对部分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护理,就此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5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8~68岁,平均58岁,疾病原因中慢性滑膜炎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对照组(传统术后护理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2~70岁,平均61岁,疾病原因中慢性滑膜炎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两组从年龄、性别、疾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主要是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略)。
2.2 观察组
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强调运用护理学及骨科专科护理理论方法紧密结合病情与护理实践,促进病情康复,具体为:1.2.2.1基础措施 进行护理路径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与理论,根据患者年龄及病症特点制定护理方案,进行相关疾病宣传教育,消除紧张心理,通过积极沟通了解各方面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地的护理措施 1.2.2.2手术相关护理 术前令患者加强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练习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术后依据患者状态与时间分步进行康复护理,术后第1周患肢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注意直腿抬高运动时不要求抬起高度,只需一定的滞空时间,患侧踝关节的背屈运动时关节保持90°,术后第2周进一步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运动,鼓励练习站立,不负重触地,重心逐渐向患侧过渡。术后第3周巩固直腿抬高运动,加强行走步态训练及平衡能力。1.2.2.3 护理注意
在实施路径护理过程中,注意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配合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食物,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症状。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参与蛋白质内源性代谢减轻伤口水肿,防止感染。
1.2.2.4 后期训练指导
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教会患者及家属训练方法,令患者主动屈伸小腿或坐在床上,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伸直,反复练习。
1.3 疗效评定
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半年后进行相关情况统计随访,包括疾病转归、并发症和满意度等等,应用美国HSS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其中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不稳定10分。85分以上为优; 70~84分为良; 60~69分为尚可; 60分以下为差。并常规摄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观察假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P<0.05
3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人工关节置换外科手术,是指切除机体已无法自行修复的关节面,用人工关节部件替代损坏的关节,矫正肢体力线,消除膝关节疼痛,维持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膝关节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带来沉重负担,然而护理大多仍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中,没有及时的依据手术治疗方案进行跟进护理,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术后康复护理则按照医嘱病情来指导护理工作
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人工关置换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对于膝关节损坏、持续性的中度至重度疼痛且经相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关节功能明确受限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非常有效。临床护理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最终能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本组患者的护理实施是在医疗指导下的延伸,护理路径按照医嘱、病情特点来指导护理工作,由结果看出效果明显。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针对性、时效q术后第2天患者可进行压腿练习[2]
综上,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积极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患者疾病治愈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坤;杜远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18( 06):123—125
[2] 刘英. 膝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护理与健康、康复指导[J].中国医学工程,2011,(02):93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功能锻炼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65-01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及交通工具的普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滑膜炎、交通意外等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关节炎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晚期只能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不仅能明显减轻症状,还能矫正畸形和改善关节功能,已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1]。但是应该看到,膝关节置换手术给患者只提供了改善功能的条件,患者后期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术后的康复护理密切相关。实施何种护理路径,采取什么样的护理程序及措施是临床目标所在,为更好的治愈患者,我院近年来对部分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护理,就此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5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8~68岁,平均58岁,疾病原因中慢性滑膜炎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对照组(传统术后护理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2~70岁,平均61岁,疾病原因中慢性滑膜炎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两组从年龄、性别、疾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主要是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略)。
2.2 观察组
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强调运用护理学及骨科专科护理理论方法紧密结合病情与护理实践,促进病情康复,具体为:1.2.2.1基础措施 进行护理路径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与理论,根据患者年龄及病症特点制定护理方案,进行相关疾病宣传教育,消除紧张心理,通过积极沟通了解各方面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地的护理措施 1.2.2.2手术相关护理 术前令患者加强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练习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术后依据患者状态与时间分步进行康复护理,术后第1周患肢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注意直腿抬高运动时不要求抬起高度,只需一定的滞空时间,患侧踝关节的背屈运动时关节保持90°,术后第2周进一步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运动,鼓励练习站立,不负重触地,重心逐渐向患侧过渡。术后第3周巩固直腿抬高运动,加强行走步态训练及平衡能力。1.2.2.3 护理注意
在实施路径护理过程中,注意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配合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食物,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症状。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参与蛋白质内源性代谢减轻伤口水肿,防止感染。
1.2.2.4 后期训练指导
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教会患者及家属训练方法,令患者主动屈伸小腿或坐在床上,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伸直,反复练习。
1.3 疗效评定
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半年后进行相关情况统计随访,包括疾病转归、并发症和满意度等等,应用美国HSS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其中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不稳定10分。85分以上为优; 70~84分为良; 60~69分为尚可; 60分以下为差。并常规摄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观察假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P<0.05
3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人工关节置换外科手术,是指切除机体已无法自行修复的关节面,用人工关节部件替代损坏的关节,矫正肢体力线,消除膝关节疼痛,维持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膝关节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带来沉重负担,然而护理大多仍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中,没有及时的依据手术治疗方案进行跟进护理,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术后康复护理则按照医嘱病情来指导护理工作
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人工关置换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对于膝关节损坏、持续性的中度至重度疼痛且经相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关节功能明确受限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非常有效。临床护理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最终能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本组患者的护理实施是在医疗指导下的延伸,护理路径按照医嘱、病情特点来指导护理工作,由结果看出效果明显。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针对性、时效q术后第2天患者可进行压腿练习[2]
综上,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积极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患者疾病治愈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坤;杜远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18( 06):123—125
[2] 刘英. 膝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护理与健康、康复指导[J].中国医学工程,2011,(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