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具有艺术性的语言才能触发听者的激情、激趣和注意力,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符合语文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趣味性。语文教学有丰富的认为内涵,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与其相适应,并充分利用,才能挖掘学生巨大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进入愉悦的情境之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必须做到:
  常教常新。语文要有变化,要有新意。有一位四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改变以往的先认生字,后解词语,再讲课文的教法,进课堂讲道:同学们先打开书,请看我给同学们画一幅画,于是拿上彩色粉笔简单的地几下就勾勒出来了:一排排稀稀拉拉的篱笆,其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几株树的叶子还不大,小路的两边是黄黄的菜花,几个小孩正在追逐花蝶。画完后这位老是用写景的艺术语言生动的表述一番,问:“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说出来”,学生们感到稀奇,怎么老师不说字,次,句了?这一下气氛可活跃了,同学们纷纷举了手,叫了几个同学口述,说得一字不差,然后教师略加指点,同学们对这首诗就理解了。教学的方法要有创意,加上吸引人的艺术语言,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好之者”为“乐之者”,达到教师教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的目的。
  定好位置。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主讲变成主导,有演员而成为导演,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由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原先教师习惯了表演,滔滔不绝,声情并茂,手足舞蹈,把讲台当成展示才华的舞台。但课堂是学生的课堂,颠倒了本来,课堂就黯然失色,教学的结果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却缺乏主动,缺乏动力,缺少激情。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位置,克制表演的欲望,把才华用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上,用在怎样让学生“乐学”上,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才华变成学生的才华,这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良好效果。
  激发情趣。趣味性是快乐教学的最基本的的要求,语文教学艺术,不仅要使学生愉快的学习语文,而且要使语文教师愉快地教语文。要达到愉悦互动,“趣”是第一要素,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新奇的东西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知之甚少,所以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和啥都想知道的求知欲,他们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如果教师有机地把小学生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率就大了。
  趣味不是课本提前设计的,知识本身不存在绝对的趣味性。有时候,非但没有趣味性,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像论说文、实用文和古文,与学生距离很远,内容又难懂,教师再不激发,增添趣味,学习这样的文章,真会让他们觉得味同嚼蜡。所以趣味要靠教师去发现、去发挥。又是在单调的知识传授中,在学生的讨论中,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不失时机的插入一句诙谐的话,马上就激活了课堂,轻松取代了沉闷,提高了课堂效率。
  广施博采。语文是一种文化,其容量很大,涉及的知识也是包罗万象。因此教师在课堂内也应增加文化和艺术含量,加大浓度,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信息,使其感到每一节课都有四十五分钟的价值。语言丰富,很有色彩,表达方式多变,古诗文、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歌词适当穿插使用,都会妙趣横生。可见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会是单调的知识课堂变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趣味无穷,极富文化氛围和人为色彩。
  激发情感。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最能显示其魅力的就是它具备的情感性,即文章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只有这“三情”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学生的动与不动,学得懂与不懂,领悟的透与不透,全在教师的嘴上,要求少说为佳,但又要句句分量十足,在有限的言语中给学生无限空间。激情分为“激励”和“激发”两种。激励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使他们能够排除困难开动脑筋,优质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还有许多教师在引导上狠下功夫,上课开始就调动学生的情绪,这样做,收效让人满意。
  语言优美。通过多种多样的具有美感形式的教育手段、教育语言,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教学艺术是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特殊形式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在各类教育中,在各科教学中,不能没有美,渗透了美的教育学,才称得上达到了艺术境界。要使教学具有美感,做到语言美,让语言蕴涵美,这样才有感染力,在优美语言的引导下领略优美的内蕴,学生就容易接受。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重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实施,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获取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1 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  初中
期刊
写作文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是件头疼的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写作素材,语感差,也不得方法。没有素材自然下不了笔,语感不好则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不得方法就不能布局谋篇,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接下来我就自己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讨:  1 仔细观察并深入体会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1.1 联系生活,开拓生活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昼夜不息。”这告诉
期刊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英语学困生大量涌现,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学困生的数量更是快速增加。初中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初中阶段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都抱着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到了英语学习之中。然而,随着单词量加大与语法的加深,部分学生出现了一种抵触、厌烦的情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期刊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意味着教师要尽快更新教学观点,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尤其要让创新走进课堂。为此,使民主、质疑、求异、操作、直观、想象融进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一、构建民主的空间--提供创新的土壤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营造民主和谐、生动活泼、平等互助的课堂氛围
期刊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针对一年级新生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的特点,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好汉语拼音。  一、进行直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的特点。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采用图示法教学。 实验教材拼音部分充分体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这要在阅读前、教学
期刊
[摘要]主要谈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以及自主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教学;理论基础;基本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体现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关注个性,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是数学教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是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期刊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时期对识字的要求不同,主要表现在识字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但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却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在小学低年级尽快实现认一定数量的字具有战略意义。但遗忘规律也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强刺激并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否则,必然会遗忘的。  什么时候进行生字的巩固练习比较恰当呢?从时间上说,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