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的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的缺失。在道德感方面体现为:道德标准模糊,出现不道德行为时却没有意识到其所作所为的错误;道德认知不全面,不懂得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道德观缺失,把家长或教师对他们无微不至关怀视为“失去自由”。在理智感方面体现为:一方面,他们要求成人的理解、信任,而不是过多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不成熟,缺乏独立生活的各方面能力。在做事或相处中极容易凭个人喜好,极容易情绪化。当他们产生情绪体验时,往往时间迅速,来得较快也消退得较快,较难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审美感方面体现为:只重外表不重实质,审美带有浓浓的个性化,寻求刺激,陶醉自我。中小学生情感缺失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生活体验和教育作用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针对中小学生情感缺失的表现,依据情感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中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非常必要。从心理教育、生活体验及教育培育方面出发,相应的具体对策如下:
一、加强心理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1.普及心理知识。让学生明白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了解人的心理现象,知道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是人正常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掌握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学會掌控自己的情绪。
2.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学会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要提高学生探究自我的积极性,将认识和了解自己看成一件乐事,并帮助他们积极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悦纳自我,从而形成一个正确衡量自己的尺度。
3.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防机制。对心理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早和及时的解决。
4.心理咨询常态化。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小学高段和中学时代可谓“多事之秋”,必须让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得到及时帮助和化解,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健康的情感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植人们情感的“土壤、空气、水份和阳光”,学生的情感问题在于他们缺乏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而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体验生活,从而培育健康的情感。
1.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目前,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各学科都设置了学习实践活动,这些必须依据目标扎实开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问题,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积极开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全市文明城镇建设活动”和“创全市卫生城镇活动”等全民性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创文”和“创卫”的艰辛历程,感受“创文”和“创卫”给人们带来的和谐社会和幸福生活,提升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教育和参与民主管理。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小学高段及初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独立自主能力,并且他们拥有“成人感”,因此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教育和参与民主管理,让他们参与决策、参加管理活动和实现自主教育。
4.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和学会生活。浪漫和激情是一时的,生活是平淡的。教师要教育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幸福,学会感恩。
三、有目的地培育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
教育对情感的培育,是直接的、有目标的、促使情感形成的行为。学校教育要有目的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情感价值观,家庭教育要善于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相结合,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过程还是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
2.家庭教育要把孩子的情感放在首位,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积极与子女沟通。
3.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对教育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但愿全社会的人们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共同造就有血、有肉、有情的教育新天地,用真情实感培育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一、加强心理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1.普及心理知识。让学生明白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了解人的心理现象,知道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是人正常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掌握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学會掌控自己的情绪。
2.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学会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要提高学生探究自我的积极性,将认识和了解自己看成一件乐事,并帮助他们积极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悦纳自我,从而形成一个正确衡量自己的尺度。
3.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防机制。对心理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早和及时的解决。
4.心理咨询常态化。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小学高段和中学时代可谓“多事之秋”,必须让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得到及时帮助和化解,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健康的情感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植人们情感的“土壤、空气、水份和阳光”,学生的情感问题在于他们缺乏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而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体验生活,从而培育健康的情感。
1.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目前,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各学科都设置了学习实践活动,这些必须依据目标扎实开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问题,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积极开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全市文明城镇建设活动”和“创全市卫生城镇活动”等全民性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创文”和“创卫”的艰辛历程,感受“创文”和“创卫”给人们带来的和谐社会和幸福生活,提升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教育和参与民主管理。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小学高段及初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独立自主能力,并且他们拥有“成人感”,因此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教育和参与民主管理,让他们参与决策、参加管理活动和实现自主教育。
4.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和学会生活。浪漫和激情是一时的,生活是平淡的。教师要教育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幸福,学会感恩。
三、有目的地培育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
教育对情感的培育,是直接的、有目标的、促使情感形成的行为。学校教育要有目的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情感价值观,家庭教育要善于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相结合,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过程还是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
2.家庭教育要把孩子的情感放在首位,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积极与子女沟通。
3.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对教育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但愿全社会的人们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共同造就有血、有肉、有情的教育新天地,用真情实感培育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